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2020-12-11 江流兒歷史故事

封建時期,老祖宗們講究視死如生,但凡有頭有臉的貴族下葬時都會攜帶大量珍貴的入殮品。1975年10月份,福州市新店浮倉山北坡發現了一座南宋時期古墓。這座古墓並沒有太多的珍貴陪葬品,卻有10箱女性衣物。考古專家結合墓志銘以及福州當地縣誌給出合理判斷,該墓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妙齡女子,應該是南宋沿海一帶上流貴族。

考古隊員從這座南宋墓葬中還發現了幾件比較透明的吊帶短裙、睡衣,甚至考古專家直言不諱的說道:南宋時期,福建沿海一帶當地貴族女子行為比較開放,這究竟有何一說呢?我們將時間回溯至45年前,1975年8月份,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學準備擴建自家宿舍。這所中學靠近新店浮倉山,工人於北坡挖掘地基時,意外發現地基下有一塊大青石,青石上布滿了花紋與古代文字。校長趕忙去報告當地文物部門,隨後當地文物局派出考古隊進駐現場。

通過這座墓葬的墓志銘,還有墓主人的棺槨以及墓葬形制來看,應該是南宋時期的墓葬。這座墓葬佔地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屬於夫妻合葬墓,且兩位墓主人的棺槨並非木質,而是用青石打造而成。可是這座墓葬並沒有出太多的有價值陪葬品,諸如瓷器、玉器、金器更是一件都無。墓葬裡卻裝滿了10箱各種絲綢製品,幾乎是囊括了四季的衣物。由於年代久遠,部分箱子當中的衣物早已經腐朽變成飛灰,有一些絲綢製品卻很好地保存下來。

考古專家將這些箱子內的衣物帶到實驗室進行抽絲剝繭,經過大約為期半年緊張修復工作,考古工作者從這座墓葬提取出了不少寬袍大袖的禮服,還有南宋時期貴族女子家中常穿小褂、長裙、短裙、內衣、襯裙、背心等等私人物品。讓人意外的是,這些陪葬衣物還有一件薄如蟬翼的短裙,專家將其命名為"褐色羅印花褶皺裙。"這件短裙由蠶絲編織而成,重量不超過25克,遠遠看上去真的是薄如蟬翼。

還有一件深色牡丹花羅背心僅重17克,連半兩都不到。墓主人名為黃昇,是南宋時期趙氏宗族的貴婦。黃昇16歲嫁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趙與駿,成婚第2年,年僅17歲的黃昇猝然離世。作為宋朝皇族貴婦,黃昇死後攜帶了大量的綾羅綢緞。當地考古專家看到黃昇陪葬時的衣物,卻直言不諱的說到:南宋時期沿海一代貴族女子行為比較開放。

然而不少古裝劇和人們固有印象當中,封建時期的女子大多講究三從四德,甚至不能輕易和陌生男子有目光接觸,更別提言語、著裝上的挑逗。黃昇是大家閨秀,即使未出嫁之前其父親也是南宋狀元。不過黃昇著裝風格頗為露骨大膽,這些薄如蟬翼猶如現在的透視裝,應該是黃昇最喜歡的貼身衣物。大家想想,那兩件短裙與牡丹花羅背心,穿在身上幾乎和光著沒區別。所以考古專家由此斷定,唐宋女子行為和思想皆是大膽開放。倒並不是說這兩個朝代女子不檢點,只是行為穿著方面具有超前意識,不用避諱世俗眼光。

筆者覺得,福建省文物專家這樣的看法頗有些道理。可是湖南馬王堆辛追夫人墓當中,也出土了類似這種非常薄的衣物,那又該如何解釋?筆者覺得,通過考古確實能發現某個地域歷史細節,但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我的看法是,黃昇墓中出土這些短裙背心,只能代表墓主人生活審美,並不能代表其他福建當地女子或者整個南宋時期穿衣風格。這些貼身衣物有可能是在家中,或者是和丈夫獨處時才能穿的"褻衣,"當地考古專家這樣推斷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氣了。

參考文獻:二十四史、福州縣誌

相關焦點

  •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34;福州出土宋代墓,考古隊從中發現薄短裙,專家直言當地女子很開放封建時期,老祖宗們講究視死如生,但凡有頭有臉的貴族下葬時都會攜帶大量珍貴的入殮品。1975年10月份,福州市新店浮倉山北坡發現了一座南宋時期古墓。
  • 古代女子很保守?宋代墓出土超薄短裙,顛覆你對古代女性的認知
    如果套用這個概念,現在的女生幾乎無法生存,而且因為這些傳統,人們認為她們絕對不敢穿古代女性的衣服穿得這麼酷。但是,人們對古代的認識不能僅僅依靠想像,還要靠史書甚至出土文物的證明。例如,福建出土了一座宋代17歲女子的墳墓。在這個墓穴裡,人們發現了一件很薄的超短裙,這讓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發現幾乎顛覆了人們對宋代女性的印象。1.墓葬背景。
  • 首座火燒痕跡大溪文化墓葬出土 墓主人蜷身而臥
    首座火燒痕跡大溪文化墓葬出土  巫山縣大水田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出土罕見黑色板巖珠飾  圓形的土坑墓內,墓主人蜷身而臥,他身下的土層中,與眾不同地呈現出了被火焚燒過的痕跡,清晰可見。昨天,來自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消息,首座擁有火燒痕跡的大溪文化墓葬,在我市巫山縣大水田遺址出土。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墓主人死後屍體被焚燒?
  • 安徽首次發現高規格八邊形墓葬 墓主人或為北宋「富豪」
    考古發掘或許能為我們找到答案。11月26日,長豐縣下塘埠裡墓群考古成果與墓群保護學術研討會召開,現場披露了一系列重要考古發掘成果,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備受關注的「長豐八邊形古墓」實為北宋時期家族墓葬群,罕見的八邊形墓葬內部結構精美,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也揭示了墓主人的不凡地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此次發掘也是我省首次對北宋時期較高等級家族墓群的科學發掘。
  • 福建挖出16歲「白富美」墓,出土一件超短裙,專家:宋代真開放
    其實並非如此,其實還有其他的朝代同樣非常的開放,而這一切還得虧於一座墓葬的出土,當時考古隊在福州挖出一座宋墓,墓住是一個宋代時期的「白富美」,死前只有16歲,可是沒想到在她的墓葬中卻發現了許多珍貴的絲織衣服,其中一件真絲超短裙的發現讓考古隊側目了,因為確實有點性感,為此這讓我們的專家感嘆:其實宋代也是非常開放的。
  • 襄陽檀溪發現兩座宋代磚室墓葬(圖)
    襄陽檀溪宋代古墓考古現場 王偉攝  考古人員日前對湖北襄陽檀溪宋代墓葬進行了發掘清理工作。據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該項目的負責人王偉介紹,此次發掘的兩座宋代磚室墓保存完整,特別是像M1這樣,體量大規格高,又保存如此完整的墓葬,在全國來說都比較少見。根據出土的頭骨及骨架形狀初步判斷,墓主人為一男兩女,可能是一夫一妻一妾。從已出土的隨葬品種類及規模推測,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貴。  襄陽檀溪宋代古墓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檀溪路西段,地處漢水南岸的衝積平原之上。
  • 盤點古墓中出土的古代美食,此墓主人竟為考古學家準備了一桌酒宴
    在我國各地發掘的古代墓葬中,考古學家經常能發現珠寶、玉器、青銅器和陶器等文物,但你見過古墓中出土的古代美食嗎?其實,在考古學家眼中,美食只是古代喪葬制度中普通的陪葬品,或是墓主人下葬時的祭品。同類型的文物共發現了13條,分別出土於墓主人棺槨內部和正前方。此外,墓室內還發現了炭火的痕跡,說明這些魚是被精心處理過的熟食。考古學家推測,其中部分是墓主人的陪葬品,另一部分是下葬時子孫後代的祭品。它寓意墓主人在地下世界裡,仍然可以享用生前喜愛的美食。
  • 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的墓主人是誰?
    在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的主棺上鑲嵌著一件黃金打造的金龍神徽,黃金器和棺槨的出現,標誌著墓主人的顯赫地位。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奴隸社會,龍的圖案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使用的。而且從整體的形象上看,這個圓形金器猶如一個方向盤一般,似乎掌握它的人如同一個舵手,擁有能夠左右某種勢力的巨大能量。
  • 北京發現罕見墓葬群 1名墓主人來自「朝鮮縣」
    「墓地延續時間之長、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數量之多、墓葬形制種類和保存之完好,為近些年來北京地區所罕見。」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說。特別是,在遼代墓葬裡發現了罕見的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石榴」壁畫。  據了解,墓葬埋藏區受歷史上永定河泛濫的影響,墓葬之上淤積了大量的泥沙,目前墓葬距離現地表平均深度4米,最深處7米。
  • 西安出土7座墓葬,墓主穿僧袍且有佛門器物,專家卻說她們是宮女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西郊大馬路村西側,發掘一批唐代墓葬。從這批墓葬的形制規格來看,很像是佛門子弟身後居所。通俗點來說,這批墓葬的墓主人大部分都是尼姑,可為何部分西安考古專家卻一再堅稱:這些墓葬的墓主人並不是尼姑,而是唐朝宮女?說起尼姑和宮女的區別,那可真是相隔十萬八千裡。普通人印象裡,宮女是侍奉皇上,太子以及後宮嬪妃的美貌佳人。
  • 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一坑多棺」大墓,墓主人身份仍撲朔迷離
    填土深度達到墓葬開口後,開始擴大面積封土。棺木主要為東西向分布,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數保存完好。棺木均上下半圓形結構,用原整木對半剖開,然後用斧、錛類工具挖成。棺木多數東西向,少數南北向;死者多數頭東腳西,仰身直肢,少數為側身屈肢。下葬時使用紡織品匹料或竹蓆包裹屍身,有的可能未穿衣物。G11一塊方孔紗,長188、寬150釐米,是當時考古發現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整幅拼縫織物。
  • 江西靖安出土神秘大墓,出土20多具裸女屍體,墓主身份至今仍是謎
    眾所周知,很多史料的發現都是通過考古獲取,通過考古可以證實史料記載,有些大墓出土的文物甚至會震驚考古界。像上世紀70年代,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不腐女屍辛追夫人,雖然已經過去2000多年,但是其形體完整,部分關節可活動,血管清晰可見,軟結締組織尚有彈性,與新鮮屍體相似。
  • 考古證實荊州謝家橋一號墓主人為五大夫之母"恚"
    新華網武漢12月6日電(記者廖君)在6日召開的湖北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考古發掘新聞發布會上,荊州市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表示,根據墓葬中出土竹牘和竹簡的記載,墓主人是五大夫之母「恚」,漢高祖時代的女貴族。     王明欽表示,儘管棺內墓主人屍體已腐朽,只有保存完好的骨架,從骨架特徵可以斷定墓主人為女 性。
  • 煎藥廟墓:墓葬的朝代撲朔迷離?墓主人身份難以確定
    考古學家進入了這個充滿神秘色彩 的墓,這個墓的磚石外用石灰包裹,內壁也包有石灰,墓頂為拱形頂,墓門都用石板封閉著,也在墓葬中發現了許多陪葬品,這讓考古學家很開心,因為有陪葬品就能推斷出是哪個年代的了。墓葬中出土了什麼陪葬品呢?有銅器、陶器、瓷器。而瓷器是考古學中斷代的重要依據,各個地方的製作差異很大。
  • 煎藥廟墓:墓葬的朝代撲朔迷離?墓主人身份難以確定
    墓葬中出土了什麼陪葬品呢?有銅器、陶器、瓷器。而瓷器是考古學中斷代的重要依據,各個地方的製作差異很大。而煎藥廟村出土的是青瓷,這就讓人對剛才的推斷再次產生了質疑。而這次通過這個瓷器的判斷這應該是晉代的墓,那麼到底是不是晉代的?根據墓葬的規格,專家認為這是一處罕見的高級的古代墓葬群,但在隨後的發掘中又相繼出土了一些普通的陶器,這與高級的墓葬不符啊。專家說這恰恰證明了墓葬是西晉時代的。
  • 西安東郊白鹿原現墓葬,墓主人身份為誰?
    西安又又雙叒叕挖出來墓葬了!這是西安又一次因為墓葬登上微博熱搜,據中國文物報社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近期發布消息了解到,為配合建設項目,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慄家村西發掘一處西漢早期墓群。該項目共發掘古墓葬27座,溝2條,出土器物529件(組),包括陶鼎、盒、鍅、灶、帶鉤、鐵燈等。
  • 曹操墓中有2名陪葬女子,一位老婦人,一位妙齡少女,她們是誰?
    曹操墓中有2名陪葬女子,一位老婦人,一位妙齡少女,她們是誰?1998年,河南省安陽市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挖出了一塊墓誌,墓誌上共寫有一百二十字。根據墓誌的文字提示,專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墓誌的主人為魯潛,南北朝時期後趙三品官員。
  • 神秘墓葬出土珍貴文物,墓主人身份您肯定猜不到,一個七歲女孩?
    考古隊來了一看,有墓,而且是大墓。接著不用說了,搶救性發掘。考古專家們是摩拳擦掌,期待啊,可等墓室裡的水抽乾,大伙兒的心裡就涼了,什麼意思呢?墓葬已被洗劫一空。後來,康熙把赫舍裡氏的兒子胤礽冊封為太子。可見,康熙對赫舍裡氏的重視程度。
  • 成都發掘宋代墓葬 首次出土堪輿羅經圖有助研究五星八卦二十八星宿
    近日,隨著成都沙西線彭州支線考古發掘工作落下帷幕,青石村遺址的宋代墓葬讓考古人員眼前一亮,其中的道教遺物與宋代創立的風水流派理氣派有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還首次發掘出土了華蓋宮文鎮墓券。  經過近7個月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青石村遺址發掘出土了豐富遺存。據成都考古研究院發掘現場負責人楊洋介紹,其中的宋代遺存中有三座墓葬,年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  其中M1墓室填土中發現有武士俑殘片、腰坑內出土雙系罐、五個捏制的小雙耳杯、一枚大號的崇寧通寶。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品,銅錢年號等判斷,墓葬時代為南宋早期。
  • 古墓發現72具赤身少女,專家揭開墓主人身份,慘劇原因喪良心
    當時的統治者認為自己離開人世之後,也應該享受富貴的生活,他們還需要成批的宮人來為自己服侍,所以便將這些人殘忍殺害,然後在地下繼續自己的帝王生活。近日,一座古墓中發現了72具赤身女子的屍體,專家經過考證之後,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造成這一慘劇的原因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