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磁州窯嗎?曾與景德鎮齊名,邯鄲設節保護,如今怎樣了?

2020-09-11 浩然文史


磁州民間瓷器萌發於北宋中期,古磁州在今天河北邯鄲下轄的彭城鎮和磁縣一帶。邯鄲是北宋北京大名府所在地,而大名府是北宋都城之一,在軍事、文化上都有重要地位。磁州受惠於臨近大名府之地緣便利,發展較為快速,其在文化上的表現之一就是磁州窯。經歷宋元明清諸朝窯火的焙燒,磁州瓷器更加細膩,和景德窯堪稱雙絕。河北邯鄲為了保護這一文化傳統,在2016年設立了首屆磁州窯文化藝術節,以節日慶典的方式傳承歷史和國風。


邯鄲的首屆磁州窯文化節開幕式

一、磁州制瓷歷史

瓷器是中國文明的代表,在中國各地的瓷器中,最馳名的是景德瓷,能和景德瓷並稱的磁州瓷就顯得暗淡得多。宋代的磁州,在今天河北邯鄲下轄的彭城鎮和磁縣一代,該地產的瓷器品質高,人稱「南景德、北彭城」。磁州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千百年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早已浸染在磁州人的基因中,這才制出了獨特的瓷器。


景德瓷


磁州在新石器時代就萌生了文明,稱之為「磁山文化」,磁山文化已經進入了農業文明,而且當時的人已經開始製作陶土器,這可以看做制瓷的先聲。根據河北武安縣的古窯遺址可以確定,北方制瓷的重要火爐——饅頭窯在東周就出現了;三國時代,磁州叫「臨水縣」,這是磁州首次發展成人流聚居區,成為一方政治中心;北齊時代,此地在北齊都城鄴城通往軍事要地晉陽的必經之路上,該地遂出現了皇家南北響堂山石窟,所以文化產業開始繁榮起來;至宋代終於出現了民間制瓷業,磁州也發展成了民間最大的制瓷中心之一,注意這裡是民間制瓷業,而磁州的官方制瓷業在兩晉南北朝就已存在,宋代民間制瓷業興起後,官方制瓷業衰落下去。元代文化不盛,磁州龐大的制瓷業趨於衰落;明代磁州瓷開始復興,並傳承於後代。


磁州窯所在地彭城鎮


雖然制瓷歷史長,但是馬未都說磁州窯這三個字的名稱出現較晚,直到20世紀初,這三個字才被一個洋人霍布遜叫出口。

因為磁州製造的瓷器品質好,磁州瓷器儼然成了北方制瓷業的主要代表,所以大家把北方民間產的瓷器統稱磁州窯。不僅磁州產瓷,其實河南的鶴壁、登封、新密,山東的淄博以及山西的霍縣等地都產瓷,只不過這些地方的瓷器被稱為磁州窯。


磁州窯


二、磁州窯的特殊工藝

關於磁州窯的文字記載較少,因為宋代的瓷器研究開始於南宋,代表有陸遊、周輝,他們都在南方活動,北方已經淪陷了,他們根本沒去過,所以北方最為出彩的磁州窯,反而被宋人疏忽了。直到明朝曹昭才第一次記載了磁州瓷器,他說磁州瓷器品質好的可以和定窯相媲美,但磁州瓷器無淚痕,有劃花、繡花,無裝飾者價高於定窯。


樸素的定窯


磁州瓷器的獨特就在於它重視對比,工匠多利用構圖和醒目的圖案來表現自己的情感,比如白釉配黑花,瓷器還要刻畫具體的人物花鳥魚蟲。《中國陶瓷史》說磁州窯裝飾手法達58種。


磁州瓷器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北方土壤不如景德好,但聰明的磁州人發明了一種工藝——化妝土,本地土燒成瓷器原型後,刷一層白粉,再來上釉,這層白粉就是化妝土,如同女孩子抹粉化妝。當然磁州瓷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它屬於民間瓷,它不因統治者愛好的改變和朝代的更替而大幅度改變,它保留有自己的體系,因此反而能自由地傳承。


磁州窯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它保存了文字裝飾,一般所見瓷器大多為素瓶或以繪畫裝飾,能見到純文字裝飾的瓷器可謂寥寥無幾,最著名的文字瓷是唐代長沙窯,但磁州窯居然也產文字瓷!最著名的就是忍字瓷枕,這和宋朝的政治環境還挺配。


磁州窯忍字瓷枕


三、瓷器下的磁州民俗廟會

得益於磁州悠久的制瓷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文化便利,當地人大多從事制瓷等相關行業的工作,可以說制瓷業養成了磁州人獨特的文化習俗,磁州很多民俗活動都和瓷器連在一起。比如祭祀是中國人表達感情的最傳統的方式之一,各地都有自己的祭祀方式,但到了磁州,瓷器就佔據了祭祀的C位。


自宋代起,磁州不僅是瓷器的重要產地,也是最大的交易會場,剛好宋代又是商貿自由的時代,得益於交易的繁榮,磁州廟會就特別多。廟會廟會,廟前集會,那在什麼廟前集會呢?一般地方都在城隍廟等地方保護神的廟前集會,而磁州就很特別,其廟會多開辦在和燒瓷有關的廟前,著名的有火神廟、陶神廟、窯神廟、缸神廟等廟會,廟會上的主要交易對象,還是瓷器。


窯神廟


四、籠盔和籠盔牆

今天如果你能親自去彭城鎮老房區,就會發現老房區的房子和其他地區的房子不同,其他地區的房子一般是用磚頭、石塊壘牆,而彭城鎮老房子竟然是用一個個圓筒的匣缽堆砌而成的。這圓筒的匣缽原來是磁州人燒瓷後的廢棄料,當地人稱之為「籠盔」。


彭城的籠盔牆


籠盔,不單單是燒瓷後的廢物,它同磁州瓷一道見證了千百年的磁州制瓷史。籠盔是磁州的叫法,是為了防止燒制過程中因火窯內產生落灰、掉渣影響瓷器質量而做出的防護措施,說白了就是一個比要燒制的瓷器再大一圈的上下通氣的圓柱形大甕。要燒制瓷器,先把瓷器的原型放在中間,外圈套上籠盔,再一起送入火窯,籠盔的存在直接阻礙了火窯裡火焰和瓷器的直接接觸,減少了落灰,而籠盔又有透氣、導熱、耐高溫的特點,保證燒制溫度適宜,而且這種工具可以重複使用,直到破損為止。籠盔因此成了制瓷的必要工具,正是因為籠盔的存在,磁州窯的品質才有了保障。


籠盔


文史君說

磁州窯是北方制磁業最傑出的代表,千百年的傳承沒有間斷過,今天活躍在磁州窯研究頂峰的是閆保山先生,他不僅精通繪畫,還學習儒釋道,力圖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磁州窯的製作中。2016年8月,在邯鄲市宣傳部門主持下,在彭城鎮舉辦了首屆磁州窯文化節,當時的口號是「千年窯火相傳,百代歷久彌新」。文化節的開辦,充分顯示了快速現代化社會中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欣賞、堅守和傳承。


瓷器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是中國獨特的名片,曾幾何時,文史君在某網站看過日本的手工燒瓷視頻,彈幕中飄過一些媚日分子的彩虹屁,無一例外都是日本匠心精神、傳承歷史、好正宗、這才是瓷器等,但到了中國制瓷視頻時,彈幕就成了製作工廠髒亂差、粗糙、都工業化社會了還用落後的手工等。文史君不知道這些人出於什麼目的,但崇洋媚外、揶揄自己的文化真的光榮嗎?我們承認日本某些技術比中國先進、日本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有些做得也比中國好,但我們的匠人們也在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傳統文化,對此我們真的能夠視而不見嗎?

參考文獻

陳玉:《磁州窯最後的守望》,《中國社會導刊》2003年。

潘慧鳴:《磁州窯籠盔文化研究》,《陶瓷研究》2020年第2期。

孫鵬宇:《邯鄲磁州窯文化區祭祀建築研究》,河北工程大學2020年碩士論文。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河北磁州窯不被古代貴族器重,卻與景德鎮齊名,千年窯火從未熄滅
    回來細查資料發現磁州窯的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而現在磁縣就建有中國磁州窯博物館和遺址博物館。於是一路向南,奔邯鄲磁縣而去。《窯火初燃》展示的是北朝隋唐時期的磁州窯器物;《化境黑白》展示的是宋金元時期的磁州窯「白地黑花」裝飾藝術由初創到成熟的過程;《餘韻悠長》展示的是明清民國時期的磁州窯器物,反映了磁州窯窯火千年不熄;《美器由來》展示的是磁州窯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
  • 【邯鄲地名源說】峰峰礦區——磁州窯(下)
    【邯鄲地名源說】峰峰礦區——磁州窯(下) 2019-09-23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金盞,邯鄲磁州窯巔峰時代的絕唱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窯火世代相傳歷經千年,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陶瓷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非常重視磁州窯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投入巨資對磁州窯進行技術升級和生產規模的擴大,整合成立了從業人數近3萬人規模的邯鄲陶瓷總公司,而且安排了我國頂級的藝術學府——中央工藝美院對磁州窯進行藝術上的創新和探索。
  • 【邯鄲文化】磁州窯歷史發展(上)
    【邯鄲文化】磁州窯歷史發展(上) 2019-02-27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宋代磁州窯,顛覆你的宋代磁州窯概念!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 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 名的漢族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考察,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 7500年陶瓷史 中國最大民窯體系 滏口陘東與景德鎮齊名的北方窯都
    瓷都峰峰,滏口陘東端起點陶瓷業追溯到7500年前新石器早期磁山文化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這一帶的陶器生產就達到一定高峰從北朝到隋,彭城鎮一帶已出現青瓷隋時,因盛產瓷器而設「磁州」,然後就有了「磁州窯」唐宋時期,陶瓷業的發展,使磁州成為北方的深圳磁州窯技術傳播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內蒙古等地形成以民窯為主流的「磁州窯系」其成就不在汝、官、哥、定、鈞等宋代著名官窯之下明代,彭城磁州窯經歷了多年的繁榮和發展
  • 邯鄲V音 | 磁州窯火越千年(二)
    可以看出,磁州窯當時所燒造的瓷器大多供民間使用,而且造型實用,紋飾生動,品種繁多。在宋代早期,磁州窯主要模仿其它窯的工藝技術。到了宋代中期,磁州窯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創新了一些代表磁州窯特色和個性的器物,如花口長頸瓶、矮梅瓶、深腹缽等。瓷枕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並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技法運用到瓷器上,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為宋代以後景德鎮青花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從北齊石刻看到磁州窯,看古都邯鄲新開放的博物館
    邯鄲境內的響堂山石窟和涉縣媧皇宮石窟為代表的東魏、北齊石窟文化,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邯鄲古代石刻藝術陳列」展出文物新館已開放「『甘丹』風華——邯鄲歷史文化陳列」基本陳列,「磁州窯瓷器陳列」、「邯鄲古代石刻藝術陳列」、「方圓世界——中國歷代錢幣陳列」3個專題陳列及3個臨時展覽。
  • 第三屆磁州窯藝術節邯鄲開幕
    峰峰大地10月25日,第三屆中國·磁州窯文化藝術節暨磁州窯文化研究院·峰峰院區揭牌儀式在磁州窯文化藝術街區東閣廣場隆重舉行。邯鄲學院校長趙新生, 邯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如新 、 邯鄲市人社局副局長趙清凡 ,區領導孫亞鵾、 閆永亮、段清峰、崔鳳震、李志剛、常章運,來自 全國各地的磁州窯專家學者以及媒體記者等共計100餘人參加開幕式及揭牌儀式。
  • 江西這座古鎮,曾與景德鎮齊名,被譽為「萬裡茶道第一鎮」
    眾所周知,我國是歷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國家,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許多燦爛的文化,它們留存至今的古村古鎮,成為現代人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吸引了許多遊客進行探索,江西這座古鎮,曾與景德鎮齊名,被譽為「萬裡茶道第一鎮」。
  • 你不知道的「北方景德鎮」
    磁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漢族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觀臺鎮與峰峰礦區的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窯。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漢族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其燒制的白地黑彩剔花梅瓶,在國內是所知同類器物的最大件不多見器物之一,此梅瓶運用了磁州窯白地黑彩剔花裝飾技法,白地黑彩剔花是磁州窯裝飾技法當中最為精湛的種類。在日本異常深受珍愛,稱其為「白地黑搔落」,是磁州窯藝術中最為名貴的品種,視為至寶。以下是小編在磁州窯博物館拍攝的照片。
  • 曾經南景德,北彭城,如今怎麼了?
    能和景德鎮齊名的北方小鎮邯鄲有個彭城,彭城有個磁州窯遺址。老年間,磁州窯地面來了一對夫妻,他們是山西人,到這裡為的是傳授捏缸技藝.原來這捏缸本不是用一塊泥一氣捏成的,是分上下兩半捏的,一人捏上端,一人捏下端,雙方捏好了,上下一扣才成了一個缸坯.磁州衙門裡要佔用缸窯的地盤建一座天王廟,地方不想同意。磁州知府出了個餿主意:你夫妻二人站的葦席兩邊捏一口缸的坯子,缸的尺寸大小,由我叫人秘密告知各方。你倆不許說話通氣兒。
  • 邯鄲的厚重與美麗(感悟文化名城)
    荀子,是戰國時期最後一位大儒,是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儒家尊稱他為後聖,法家尊其為宗師,他的兩個學生韓非和李斯都是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壯舉,實際上是荀子理論和學說的成功實踐,但是提倡隆禮重法,曾斷言以暴力和鎮壓作為治國理念的國家不會長久,因而又區別於韓非,所以他是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一位巨人,是先秦的一座思想文化高峰。
  • 江西景德鎮被稱為「瓷都」,曾與佛山齊名,未來有望再次崛起
    但是,有些城市由於各種原因,房價逐漸下跌,失去了曾經的輝煌,落後於其他城市,江西省有這樣的城市,本來和廣東省的佛山市齊名,現在卻淪落為四線城,是誰?、懷玉山餘脈和鄱陽湖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皖南(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景德鎮市轄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和景德鎮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13個街道、39個鄉鎮、3個國有農林牧漁場、131個社區居委會、502個村委會,全市土地面積527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70萬餘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6.6萬人,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贛語是景德鎮的代表性方言
  • 名導帶您遊河北|串一串非遺明珠,品一品古韻邯鄲
    名牌導遊 楊雪永年楊氏太極拳:一拳成一章永年楊氏太極拳為清道光年間廣府楊露禪所創,發源於河北邯鄲永年。此拳傳承脈絡清晰,拳架舒展,結構嚴謹,由松入柔,積柔為剛,剛柔相濟,展示了人體文化的藝術性,老少皆宜練習,如今海內外也廣有習練者。楊氏太極拳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磁州窯瓷器如何鑑定辨偽?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起著稱,也燒造宋三彩和金元紅綠彩等,開創了我國瓷起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 邯鄲磁縣老照片,帶您了解下磁州窯瓷器的製作過程
    磁州窯是我國著名的民間磁窯,主要位於邯鄲峰峰礦區的彭城鎮(舊屬磁縣)和磁縣的觀臺鎮,磁縣古稱磁州,故名之磁州窯。邯鄲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北齊的時代,就已經開始燒制瓷器,即磁州窯。磁州窯,宋元時代,成為北方最大的民間磁窯,代表著那個時期民間瓷藝的最高水平。而彭城鎮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裡彭城,日進鬥金」之說。時至今日,彭城鎮還有眾多的陶瓷企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邯鄲彭城鎮磁州窯,在日據時期的,1941年10月拍攝的製作瓷器的過程和場景。
  • 磁州窯從鮮為人知到聞名海外,他功不可沒
    研究會成立之初,雖只有五六個小作坊,但依然有數十名志願傳承和弘揚磁州窯文化的專家、工匠、愛好者主動入會,並於2003、2006、2010年多次召開了磁州窯推介會,在北京、石家莊、邯鄲、峰峰等地舉辦了多場磁州窯相關活動,多次召開學術研討會,交流探討發展傳承之路。經過研究會的不懈努力,陶瓷作坊如今已發展到五六十家。
  • 你知道景德鎮名字的來歷嗎,知道有過怎樣的輝煌嗎
    周杰倫唱道: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裡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青花瓷與青白瓷儘管只有一字之差,卻有著本質區別。
  • 磁州窯文化
    磁州窯文化是一種世界文化現象,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對世界文化的影響超出了國界,引起了國際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峰峰過去隸屬於磁州,磁州窯的主要遺址在峰峰境內。1996年,磁州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