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明天就是臘八了,在老輩人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在外的子女也會陸陸續續回家過年。在我國,臘八這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風俗習慣,以企盼來年能有一個好的收成,那麼大家知道吃臘八粥這一風俗習慣的起源嗎?
提起吃臘八粥的風俗習慣,我們還要從民間的幾個傳說說起:
一、時間最久遠的一個傳說是有關釋迦摩尼,傳說釋迦摩尼成道之日是臘月初八,也就是在這天,釋迦摩尼創立了佛教。為了紀念釋迦摩尼創立佛教,每年的臘八這天,所有的寺廟都會向民眾施粥,民眾也傳承了這一習俗。
二、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曾經在寒冬時節受過牢獄之災,他在獄中饑寒交迫,偶然之間發現了一個老鼠洞,他從老鼠洞裡挖出了好多的五穀雜糧,於是他用這些糧食熬成粥,填飽了肚子,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來朱元璋坐擁天下,為了紀念那段艱苦的日子,把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喝臘八粥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習俗。
三、最後一種說法是關於一代名將嶽飛,據說有一次嶽飛帶兵打仗,正是數九寒天,戰士們有餓又冷,百姓們家家戶戶都拿出了一點糧食,給士兵們熬成粥,當然,這些糧食種類不一,最後將士們大勝而歸,凱旋的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嶽飛將軍,就在臘八這天用雜糧熬粥喝,後來這一習俗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臘八粥。
不過,雖然臘八這天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但在農村也流傳著很多禁忌:
一、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臘八
按農村老人的話說,臘八這天,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已經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在,娘家呆著的,一定要呆在自己的家裡,否則對自己的婆婆是很不吉利的;另外一種說法是「臘八吃了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也就是說,為了自己家的生活條件,也要呆在自己家裡。
二、臘八後搬家,有損人興旺
農村人一般都比較注重風水,風水學認為臘月天氣寒冷,不宜動土搬家,否則會影響家裡的財運,雖說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不過也都是為了圖個吉利,希望日子能順順利利,所以大家是否相信還是要看自己了。
三、喝粥不過晌
對於喝臘八粥,在農村還有另外一個時間上的講究,那就是要在中午之前喝,過了晌午就不好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在農村還有一句老話:早吃粥,來年大豐收。所以為了能早早的喝上一碗臘八粥,很多人家都會早早的把臘八粥準備好,家人早上起床後就可以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我們平日裡只是遵循著一些習俗,卻並沒有深層次的去了解這些習俗的起源和意義,不過我們注重的應該是它的意義,而不要相信其迷信的一面,其實農民朋友這麼做,就是希望來年能是是一個豐收年,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明天大家一定記得喝臘八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