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赫詩詞聯語:紅豆相思子 皆是相思血

2020-07-27 齊赫看世界

你是否喜歡本條上聯? (單選)
0
0%
喜歡
0
0%
一般
0
0%
不清楚
0
0%
不喜歡


齊赫詩詞聯語:紅豆相思子 皆是相思血

齊赫聯語,文化回眸

相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在昆明街頭偶然遇到聽說是錢謙益常熟舊園中的「柳如是紅豆」,先生當即買下珍藏。因為這顆紅豆種子,20年後陳大師花十年心血寫下了《柳如是別傳》。據說柳如是極愛紅豆,24歲嫁給當時的文壇領袖錢謙益之後,就隨其住在常熟的別院之中,並將錢祖上在海南故宅的紅豆樹移植過來。傳說此紅豆二三十年才開一次花,結幾顆子。而今在1937年那次開花結籽之後,已有八十多年不曾開花。

關於紅豆樹的來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多情的女子,在丈夫徵邊之後,就天天守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眺望遠方,不問朝夕,不問寒暑。因思念的心上人,不知不覺地對著丈夫離開的方向默默流淚。丈夫戰死沙場,多情的女子漸漸流幹了淚水,流出來鮮紅的血液。血越流越濃,最後流出的就是血粒。血粒化為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相思子。因此,紅豆樹又稱為相思樹。北宋•李頎《古今詩話》記載了這個故事:

相思子圓而紅。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

但相思樹最初並非是指紅豆樹。據《列異傳》(三國魏•曹丕)載:

韓憑夫妻死,作梓,號曰相思樹。

這個故事在《搜神記•韓憑夫婦》(晉•幹寶)中記載得相當詳細:戰國末年宋國的韓憑夫婦雖然遭受國國君康王的迫害,但夫妻堅貞不渝,死後遠遠相對的兩個青冢,一夜之間頂端便長出大梓樹,這樹十多天就長大到一抱粗,兩棵樹幹彎曲著互相靠近,樹根在地下互相纏繞,樹枝在上面互相交錯,一對鴛鴦鳥在樹上交頸悲鳴。因此,宋人稱其墳頭上的梓木為相思樹,相思之說也就是起於此。

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

這裡的梓木,並非指紅豆樹,應該是生長在北方的梓樹或其它樹木。紅豆樹演化為相思樹應該是始於《吳都賦》(晉•左思):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東漢的著名學者、訓詁學家劉熙注釋為:「相思,大樹也,其材理堅強,邪斫之則有文,亦可作器。其實赤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東冶就是今天的福州。劉熙是漢末著名學者,曾久居交州,當然熟知南國的紅豆樹。因此,最早把紅豆樹作為相思樹記載下來的當屬劉熙。

紅豆入詩以詠相思,並廣為流傳,則源於王維的《相思》又名《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之後,關於紅豆便在詩詞的國度裡深深地紮下根來,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鮮豔晶瑩的相思子: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唐•牛希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溫庭筠)

交枝紅豆雨中看,為君滴盡相思血。(宋•趙崇嶓)

雙燕歸來後。相思葉底尋紅豆。(宋•陳允平)

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紅豆尚可盡,相思無已時。(明末•屈大均)

內園只可載紅豆,每歲相思寄一枝。(明•王佐)

不學紅豆花,只滴相思血。(明•柳如是)

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清•王士禎)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院碧紗。(清•曾國藩)


齊赫詩詞聯語:紅豆相思子 皆是相思血

相關焦點

  • 齊赫詩詞聯語:晚風又亂相思草
    投票據《巧對錄》的記述,此聯是《研雲甲錄》記載的一個聰慧少年的故事,事情發生貴溪但是何人則沒有詳細記述:貴溪吳氏生一兒,聰穎異人,數歲能詩。父母弄以竹馬,有客呼曰:「紅孩兒騎馬遊街。」即應聲曰:「赤帝子斬蛇當道。」
  • 詩詞典故:紅豆相思——相思竟然如此美麗
    「紅豆相思」這個典故出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人一般用它來作為愛情的象徵,喻義男女之間的思念。「紅豆相思」讓相思變得美麗,成為美好相思的代名詞。
  •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哪一種植物?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
  • 那一顆紅豆,繾綣著千年的相思
    「相思」可謂是中國古典詩詞中一個常見的主題,而詩人要表達這一主題,通常要藉助一定的意象,「明月」就常用來象徵相思,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以「水」象徵相思也比較常見,如「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當然還有其他意象,而王維在《相思》詩中寫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那些有關紅豆的詩詞,一字一句,有關相思
    紅豆是中國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象徵著相思。從「紅豆生南國」到「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紅豆代表的美好情感,一直在延續。為什麼說紅豆最能代表相思?我去找了其中典故: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南方人常用來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傷心過度,在樹下哭死,化作紅豆,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相思子」。
  •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文:花木君紅豆,又名相思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代表愛情、愛慕、相思、思念的信物,古往今來被文人墨客廣為詠嘆,有許多著名的詩詞傳世,其中以王維的詩詞最為馳名:
  • 齊赫詩詞聯語:天命無窮皆可畏
    投票
  • 紅豆相思文化漫談|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正因為南朝文風偏重哀怨抒情,而紅豆樹的果實相思子,猶如「離人紅淚」,色彩絢麗,晶瑩純潔,因而成為當時表達相思的信物。只不過,在南北朝時期,關於相思題材的非常多,然而關於相思子(紅豆)的詩詞文賦卻很少,除了前面江淹的詩詞,並不多見。直到隋唐時期,詠嘆相思子(紅豆)的詩詞開始增多。
  • 七首絕美詩詞:許得紅豆願,安能不相思?
    有些詩詞,不必苦思冥想,只鬚眉眼一低,便意味無窮。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最喜以紅豆喻相思,紅豆又名相思子,有毒,像極了那些中了相思之毒的痴兒怨女。1.賞析:拋著紅豆相思的血和淚滴也滴不盡,滿畫樓的是春柳春花,開也開不完。在風雨中的黃昏後,紗窗內的我怎麼也睡不踏實,因為我忘不了舊愁加上新愁。吃不下去珍美的飯食菜餚,看不到菱花鏡裡面的容貌也已經消瘦。舒展不開的眉頭,在更漏聲中熬著等待不到天亮。呀!
  • 經年離別風吹絮,紅豆相思賦予誰——關於紅豆的詩詞20首
    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這種紅豆被稱為相思豆。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大自然賦於它一種別樣的特質:質堅如鑽、色豔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
  • 紅豆相思文化漫談|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紅豆相思文化漫談|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正因為南朝文風偏重哀怨抒情,而紅豆樹的果實相思子,猶如「離人紅淚」,色彩絢麗,晶瑩純潔,因而成為當時表達相思的信物。只不過,在南北朝時期,關於相思題材的非常多,然而關於相思子(紅豆)的詩詞文賦卻很少,除了前面江淹的詩詞,並不多見。直到隋唐時期,詠嘆相思子(紅豆)的詩詞開始增多。最早出現「紅豆」二字的詩詞,當為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紅豆相思,有關它的詩詞都美到極致,不知哪一首深入你心
    相傳古代有位少婦,因思念出徵戰死於邊塞的夫君,朝夕倚於門前樹下慟哭,淚水流幹了,眼裡流出了血,血淚染紅了樹根,於是就結出了具有相思意義的紅色小豆子,故又名相思豆,相思子。王維的這首《相思》將紅豆與相思之意完美的融為一體,後世之詩再不能出之。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古人如何用紅豆寫相思的吧。相思 王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柳如是柳絲軟於綿,柳條硬於鐵。不學紅豆花,只滴相思血。
  •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很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深受我國的喜愛。因此,為了襯託故事和情境我國有很多東西,被文人墨客賦予了生命。中國家代表著喜慶,春聯象徵過年,燈籠象徵著紅紅火火,就連小小的紅豆,把他賦予為相思豆。
  • 二十五首描寫紅豆的詩詞:入骨相思誰人知?
    紅豆,俗稱相思子,紅豆的花語寓意相思。關於紅豆相思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漢代有位男子因被強徵戍邊,他的妻子整日站在村前道口樹下,日夜盼望,等待自己的丈夫歸來,可惜始終等不到,傷心泣血而死。此時樹上忽然生出半紅半黑的果子,人們認為是貞妻的血淚凝成,故而有相思豆之稱。
  • 帶你了解代表相思的紅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很多人都會背這首詩,可是你們了解紅豆這種植物嗎?它又為什麼最是能代表相思?紅豆,學名相思豆,別名孔雀豆、海紅豆,花期6-7月,果期8-9月。代表相思的紅豆有兩種,一種是常綠喬木紅豆樹,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另外一種為落葉喬木海紅豆,花小,白色或淡黃色,成狹窄的總狀花序。莢果成熟時彎曲旋卷。種子凸鏡形,鮮紅色。相思豆,種子鮮紅色,光亮,闊卵形。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約1700粒。
  • 紅豆寄相思!含「紅豆」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後被人用為寄託相思之情,王維一首《相思》流傳千古,天下皆知,但除了王維這首詞,你還知道多少以紅豆寄情的詩詞呢?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4、《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五代:和凝柳色披衫金縷鳳,縴手輕拈紅豆弄,翠蛾雙斂正含情。
  • 齊赫詩詞聯語:酒為風流熟
    投票
  • 手拈紅豆,相思下酒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生活,本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逢,別離,來去匆匆,人走茶涼。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悲傷,因為所有的相逢,都曾是一場溫暖的邂逅。《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紅豆入詩詞: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後被人用為寄託相思之情,王維一首《相思》流傳千古,天下皆知,但除了王維這首詞,你還知道多少以紅豆寄情的詩詞呢?1.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賞析:人世間最美好的莫過於相逢,可惜相逢的時光總是太短暫,我們不得不面對離別。我知道,此去路途遙遠,希望你同我一樣有著入骨的相思,不會忘記歸來的日期。3.
  • 紅豆何以相思
    王維《江上贈李龜年》,是眾多兒童唐詩讀本的必選篇目,亦已成為「相思」意識的最佳表述之一:「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記得當年初讀此詩,有一個問題常常縈繞心間:為何「紅豆」最相思?後來再作進一步閱讀,發現各種注本只解釋了什麼是「紅豆」、長什麼樣、生長於何處等等。但是無論對紅豆的植物學知識把握得多麼深入,問題依然存在:紅豆何以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