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隨便誰都能蹦出一兩句日語。
前兩天和母上聊天,她突然說出一句「卡哇伊」嚇了東學君一跳。
其實,現在大家看日劇、看日漫或追愛豆...多多少少都會幾個日語單詞,像是納尼、卡哇伊、橋豆麻袋之類的詞總是不經意間就說出來了。
日本的文化輸出讓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日語產生了興趣,畢竟學會了日語,就可以念自己偶像的名字,說自己喜歡的臺詞,唱自己喜歡的日語歌,然後離自己的偶像更進一步。
但是,雖然現在國內有超過幾百萬人在學日語,但真正堅持下去的不足十分之一,很多人就是三分鐘熱度。
一張五十音圖拖著背了半年,還連片假名都寫不出;熬過了基礎階段,到了動詞變形又卡住了,甚至很多過了N1的同學,基礎知識點は和が等簡單用法可能還分不清。
01 學不好日語的三個關鍵詞:亂、盲目、挫敗感
雖然中國人學習日語有天然的優勢,但還是有90%的人都覺得堅持不下去,什麼原因呢?
1 盲目選擇自學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一腔熱血地選擇自學日語,剛開始可能還好,越往後學到的東西越多,就覺得很亂、很雜,沒有一個系統的知識架構。
自學一開始的問題可能只是發音不準,語音語調帶有口音。常常自以為說的很好了,結果想在日本人面前展現自己的時候才發現對方根本沒聽懂你在說什麼......
學到越後面,出現的問題就越多。知識點就像毛線團一樣纏在一起,不成體系。遇到相似的語法時,一下子就懵了,即使過了能力考,到了真正考驗日語能力的寫作,口語等實戰的時候依舊不行。
在知乎經常能看到一些大神自學日語半年過N1的例子,導致一些學習者認為自己學也能將日語學好,但是說實話,若非學習能力超群且有意志力,東學君不建議大家在入門階段就自學。
2 沒有目標,盲目學習
很多人選擇學習日語可能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大部分只是抱著興趣或是跟風學日語,而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遇到難點就自動放棄了。
如果你正在學日語,可以問問自己:
學日語究竟是為了什麼?希望學到什麼水平?
目前有什麼學習計劃?學會了日語將來希望做什麼?
如果你能快速回答這些問題,那恭喜你是一個有自我目標的人;而如果在一個問題上想了很久,那你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與其漫無目的的學習,不如把時間花在真正有用的事情上,一旦開始學了,請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3 沒有體驗到學習日語的樂趣
有老師帶你入門,也有明確的學日語的目標,卻還學不好,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可能是你學習過程中缺乏成就感,覺得學日語好累、好難。
帶你入門的老師,如果不能讓你在學習時獲得成就感,不能讓你覺得學習日語是一件有趣、開心的事情...反而讓你感受到的都是日語好難好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可能需要考慮換一個老師了。
02 同樣是日語老師,區別可大了
初級日語的教育往往很容易被大家忽視。
很多學習者覺得入門只需要網上看看視頻隨便學學,導致的結果就是發音不準、語法不清;而市面上很多機構也認為初級日語簡單,對教學老師的要求很低,常常一個大學剛畢業甚至還沒畢業的日專生就能去教日語了。
但其實,初級日語的教學才更能體現一個老師的教學功力。
在學習日語基礎的階段,用的應該是理解,而不是記憶。一個專業的日語老師,能從中文中找到類似的表達方式,用漢語做類比便於同學們去理解,而不是硬背知識點,打好了基礎就能夠在學習中高級日語的時候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一下就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