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雜誌到策展再到書店,南京「不熟」產業越做越「熟」

2020-12-07 騰訊網

2 萬人入場參觀,150 家參展單位,包括了出版社、藝術書店、發行商、美術館、畫廊、廠牌、藝術工作室和藝術創作個人......NABF 南京藝術「書」展成為了一場「小眾」藝術的「大眾」狂歡盛宴。

南京不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不熟文化)作為南京藝術書展的舉辦方,是一家從小眾獨立雜誌走向大眾藝術平臺的文化企業。

從創辦獨立雜誌到經歷企業危機,再到開出了南京第一場城市藝術書展,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實體藝術書店,不熟文化創始人臧恩千一步一步「救」活了自己的企業,用9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不熟」體系。

5月29日,由不熟文化策劃的「第一屆杭州藝術書展」將在杭州良渚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喜歡藝術書展的小夥伴不要錯過。

不熟相見,用9年時間沉澱獨立雜誌

2011年,不熟文化誕生。臧恩千從從事了十年的傳統出版業「跳」了出來,在閱讀紙質書籍、雜誌的人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堅持創造了一個自己的「紙上」世界。

從最初的第一期《Solo》雜誌出發,不熟文化一共出版了十期,在2015年的時候轉型出《Solo》本地雜誌的定位,更名為「不熟」。《不熟》獨立文化雜誌的初衷是為那些始終對世界和自己保持微妙分寸感的人創辦的,他們不標榜不反對,不約束不局限每一個年輕態度,只為傳遞任意一種可能,給你一個能安靜下來聆聽自己心跳的空間。

臧恩千把不熟文化比作成自己的花園,「從小時候我就發現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然後我會把這些美好的東西放在自己心裡,就好像變成一個花匠,守護自己花園。」

從創辦第一期獨立雜誌開始,不熟文化一直用文字和創造力保持青春,始終昂揚,以不熟之力去挑戰這個世界,但研究出自己的商業運作模式,不熟文化經歷了9年的時間沉澱。

2015年,是不熟文化最艱難的一年。城市CBD寫字樓裡高昂的租金和整個團隊的運營成本就像一副隨時會崩塌的重擔一樣,壓在了臧恩千的身上。於是,他在2016年5月做了一個決定,搬出南京城區,把公司挪到南京郊區,這樣減少了一大部分房租的壓力後,他給予單位所有人自由發展的空間,去培養一個團隊去一起成長,一年的時間,在2017年5月不熟文化重新搬回了南京城區。

到目前為止,不熟文化已經是集雜誌出版、藝術策展、品牌全案、活動策劃、平面設計與媒體代理於一體的綜合性傳媒機構。不熟文化雖然是一個企業,但臧恩千沒有把他變成只是一個「合格」的生意,而是堅守著最初自己的信念,這樣的不熟永遠「不熟」。

從17年開始,不熟文化辦公室搬進了南京莫愁路329號越界·夢幻城,這一紮根就是兩年多的時間。臧恩千說,他在這裡以後就沒有想過再到別的地方。2019年,不熟文化和越界·夢幻城聯合主辦了南京首屆NABF南京藝術書展。

一場藝術書展打破南京原本的藝術邊界

藝術書展相比與一般書展,它的包容性更大也更具可玩性。就如同不熟雜誌的創立初衷一般,這次不熟文化決定從實體的獨立雜誌走出來,把自有的藝術文化資源集結起來,把那些始終對世界和自己保持微妙分寸感的人,用了一場最「舒適」的方式聚集在了一起。

2019年11月1-3日,超過15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雜誌、獨立書店、zine、藝術設計、漫畫插畫、影像攝影、音樂廠牌、紙本工作室等參與到南京藝術書展。17家特展區域、40+場分享會、數十場體驗課堂、不熟地下藝術空間......在最年輕的藝術創意和各類文化活動的「催化」下,越界·夢幻城園區裡的書展場館變身一個藝術的烏託邦。

臧恩千回憶起去年藝術書展當時的場景時,他形容到「當時廣場的上空就像荷爾蒙罐子打翻了一樣,你會看到這座城市真的有這些鮮活的年輕人。」他認為,如果你做的事情在年輕人身上看不到希望,這件事情永遠都做不好,因為代表這件事情毫無樂趣和能延續的生命力。

這次的南京藝術書展只有去過現場才知道,書展上年輕人展現出的朝氣蓬勃是真實存在的,你甚至很難想像一百多十家用紙本創作出來的原創藝術品,用各種最新的印刷工藝去展示出來,放在一個同樣的空間裡是什麼概念。藝術書展對所有參與其中的藝術家來說,是創造了一個特別重要的通道。這些藝術家作為個體,更多的展現了個人自由創作的力量,大多是開設了線上工作室,是沒有成本和時間做實體的。

在這裡,時光並沒有讓紙張的魅力被消磨,反而讓新時代的青年人有更多想法,用更多方式賦予它新的魅力與活力。通過此次書展,讓現代藝術在南京這座城市自由生長,提高了公眾藝術閱讀與欣賞能力。

●●●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不熟文化在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杭州藝術書展延期至2020年5月29-31日。

這次HABF 集合世界各地獨立出版、實驗刊物、手工制書、印刷機構、獨立書店、漫畫插畫、影像攝影和音樂廠牌等。同時,還將在三天書展內舉辦對談、手工課、新書發布會、音樂表演和藝術裝置等多個活動。

不熟藝術書店,開在地下的「人類避難所」

「不熟生活節」文創市集活動歷經七年近三十場後,始終保持和生活的若即若離,不輕易斷舍離。但臧恩千始終認為這類創意集市只是短暫的幫助藝術家搭建了一個線下平臺,不能長久的幫助他們。

在成功舉辦了NABF 2019南京藝術書展之後,不熟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多人同樣對紙本充滿熱情,未來把更多有趣的、有意義的藝術書籍分享給感興趣的人。

於是不熟藝術書店就這樣誕生了。

開業短短半年時間,不熟藝術書店已經成為南京最具人氣的網紅書店,已經佔據大眾點評上「書店音像熱門榜」第一位三個月之久。

書店的選址在越界·夢幻城裡的一個地下空間,也是當時南京藝術書展的一個展廳之一。當時書展場館不夠的時候,越界·夢幻城總經理趙繼豔拿出了這塊園區裡珍藏了很久的「寶地」,臧恩千第一次看到這裡,就決定這是他想要的空間,這裡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在更早之前,這裡是原南京工藝裝備廠職工之家的地下室,走進地下一樓,就能感受到濃烈的五零年代文明在朝你招手,一進門便是撲鼻而來讓人上癮的潮溼氣味,昏暗老舊的燈光與斑駁的卡拉OK室推門,構成了一個神秘的地下藝術空間。

展覽區、雜誌區、插畫區、設計、攝影等....不熟藝術書店的空間裡的不同展區擺放著每一本書、每一幅畫作、每一件藝術品都是有故事的。運營一個線下空間,不熟文化希望能通過這裡讓大家更關注到一些很棒但從未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小眾獨立藝術家,讓來到書店的人能通過線下書店這個平臺接觸更多好的藝術作品。

有時候,一個城市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不會大過一家書店,亦或是一所城市回憶的全部。

一個書店最好的姿態一定是書的姿態。不熟藝術書店以紙為疆,從不設邊界,讓書店自成孤島,卻是行走的人類文明和城市文明;書店生而孤獨,卻是人類的避難所。

重磅彩蛋發布!

不熟帶著藝術書展真的要來了!

這次展訊是獨家首發哦~

今年藝術書展剩下兩站:

CHABF2020

成都藝術書展

9.18~20

NABF2020

南京藝術書展

10.16~18

來源:南京文化產業協會

圖片來源:不熟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策展」對書店意味著什麼?這些世界著名書店告訴你答案
    策展如何融入書店日常來傳達理念和聚焦議題?11月1日到11月3日,「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方所成都店舉行。論壇以「城市:策展的時代」作為主題,這是方所自2016年起第四屆國際書店論壇活動。「在現今的時代裡,策展更像語言。」
  • 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開幕 看國內外大咖如何用策展思維包裝書店
    本屆國際書店論壇以「城市:策展的時代」為主題,希望以更當代的眼光,探討書店、美術館、公共文化空間乃至整個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是如何用「策展」思維去呈現創意與思想,去連接作品、創作者、機構、社群與公眾,不斷地用文化敘事與策展生命力來保持地方的吸引力,甚至激發城市更新的能力。
  • 又見「李鐵梅」:熟得不能再熟
    又見「李鐵梅」:熟得不能再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9.19 星期四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 魏    作為青島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的七臺大戲之一
  • 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開幕 邀您一起走進「城市:策展的時代」
    本屆國際書店論壇以「城市:策展的時代」為主題,希望以更當代的眼光,探討書店、美術館、公共文化空間乃至整個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是如何用「策展」思維去呈現創意與思想,去連接作品、創作者
  • 從「無意於佳乃佳」到「字須熟後生」
    周越、仲翼都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尤其周越的草書在宋初名氣很大,也很有威望,蘇、黃、米、蔡都曾受其影響,《墨池編》卷六也著錄其《草書千字文》一卷,但隨著書法觀念的變遷,二人受到了批評,並逐漸淡出了書法史的視野。
  • 芒種時節梅子熟,又到青梅煮酒時
    親愛的,當青梅熟了的時候,你會騎上竹馬歸來麼?你會給我帶來遠方的梅子、還有青梅酒麼?你應看見千裡之外,一步步朝你走近的我,正把你的名字鋪成一條通道啊!芒種時節梅子熟,又到青梅煮酒時。何不煮酒共話,與友人閒坐,唯有靜下心,才能感受自然的美好。有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古羌部族的戰亂引發了痢疾,一個美麗的姑娘用當地(現在的中國果梅之鄉平通鎮)的青梅釀成了酒控制了痢疾的蔓延,首領因此愛上了她的聰慧和美貌,並娶她為妻,恩愛一生,沒有改變過。所以至今當地流傳著喝青梅酒的習俗,因為它代表著健康,和諧和幸福!
  • 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 邀你一起進入「城市:策展的時代」
    本屆書店論壇以「城市:策展的時代 」為主題,將探討書店、美術館、公共文化空間甚至整個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是如何用「策展」思維去呈現創意與思想,去連接作品、創作者、機構、社群與公眾,不斷地用文化敘事力與策展生命力來保持地方的吸引力,甚至激發城市更新的能力。
  • 不止有顏值,今天的書店比拼的是「策展能力」
    「書店不像傳統的新華書店!」「書店裡賣咖啡,很神奇!」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一定會被聽眾歸為「外星人」的範疇。公元2020年的上海灘,書店光靠顏值不夠,光有咖啡也不夠,越來越多地進化出了策展能力,打造專業定位,獲得更有粘性的顧客。事實上,更早開業的衡山和集和光的空間,一直在書店的空間辦展覽。
  • 眾大咖匯聚成都國際書店論壇 暢談「策展」思維激發城市創意
    他們將在未來幾天圍繞「城市:策展的時代」這一主題展開討論。以更當代的眼光,探討書店、美術館、公共文化空間乃至整個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是如何用「策展」思維去呈現創意與思想,去連接作品、創作者、機構、社群與公眾,不斷地用文化敘事與策展生命力來保持地方的吸引力,甚至激發城市更新的能力。
  • 豆角炒不熟可是有毒,可自己炒總是不熟,那到底怎麼做才能熟呢?
    豆角這類食品一定是要做熟的,不然可是有毒的,但是在自己家裡做總是感覺有一種不熟的錯覺,哪怎麼做才能做熟呢?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方法。第一種 ,先把豆角在如水中煮熟,但是煮的時候不能蓋鍋蓋,大家可能疑惑,這是為什麼呢?
  • 新華書店遍布全國各地,不以賺錢為目的,它如何存活到現在?
    在中國幾乎每個城市,你都會看到新華書店的身影,這家書店在全國各地都有連鎖店,如今電子閱讀已經成為一種大的趨勢。很多書店都面臨破產,而新華書店規模龐大,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破產呢?顯而易見的是,隨著時代的日益發展,新華書店的產業規模越做越大,不僅實體店的面積沒有縮減,而是不斷的擴張。書店內的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無論是硬體和軟體都顯示出這個圖書產業的蓬勃生機。新華書店並不是私人企業,而是一家國有企業,其背後支撐者是國家的文化部門。新華書店常年開空調,很多顧客只看不買,為何還不破產?
  • 西餐牛排有3分熟,5分熟,7分熟,到底幾分熟的比較好吃呢?
    西餐牛排有3分熟,5分熟,7分熟,到底幾分熟的比較好吃呢?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說實話,第一次接觸牛排幾分熟還是從電視裡學來的。如果你在西餐裡點偶數熟的牛排,有可能服務員還會笑你,沒有吃過牛排。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偶數熟的牛排,但只要跟隨潮流就可以了。這樣既不會顯得自己孤陋寡聞,而且還能吃到西式的牛排。那麼牛排到底幾分熟才好吃呢?接下來大廚就和大家一一講解一下,看完之後,下次再吃牛排的時候就不會迷茫了。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上乾貨了。
  • 發現南京最美書店,在旅行中閱讀世界
    不熟藝術書店:書店也是地下藝術館最近南京新晉了一家網紅書店,最近很多人都去打卡了,蘇克也去了。店內詳情且聽道來。不熟藝術書店,藏在那就越界夢幻城的地下室。儘管如此,書店也招徠了許多顧客上門。穿過地下低矮的長廊,看到敞開的玻璃門左拐就進入了書店。
  • 南京一處藏在防空洞內的書店,文藝氣息十足,實力打卡推薦!
    作為文學之都的南京,書店那肯定是個多的數不勝數!但是這一間書店之所以能在眾多書店中脫穎而出,絕對實力不凡。這家書店除了正常的售書以外,還有一個藝術空間,經常有不一樣的展覽。除了拍照打卡之外,這裡還能看到一些在國內比較難看到的國外藝術類書籍雜誌,是一個尋找靈感的絕佳好地方!
  • 內容策展的4個成功案例
    訣竅:策展可以透過呈現中立的第三者意見,來增加你的觀點的可信度。利用策展,你不是轉載他人的內容,而是提供額外的信息來源和評論意見,來說明其它的內容發行人與你的觀點一致。FedEx聯邦快遞在幾年前建立了一個名為「Brown Bailout」的網站,提倡反對聯邦航空管理局援助基金法案的再授權。
  • 為何外國人不吃「全熟牛排」,中國人則「不熟不食」?
    傳統中餐對牛肉做法大同小異,但都會全熟製作;而外國人則喜吃牛排,西餐牛排多是處於半生不熟狀態。不管外出吃西餐還是自家製作,都喜歡把牛排做得3成/5成/7成熟等,甚少有外國人把牛排做全熟品嘗,就算平常吃牛肉,也不喜歡牛肉做得全熟而食。
  • 南京藝術「書」展在越界·夢幻城舉辦
    (記者 鐘太昌)近日,南京藝術「書」展在廣電越界·夢幻城文化產業園區拉開帷幕。「書」展舉辦期間,越界·夢幻城人氣火爆,展館門外排起長龍,近2萬名市民遊客來此參觀「打卡」。據介紹,此次「書」展歷經一年的策劃和籌備,吸引超過140家獨立雜誌、獨立書店、紙本工作室等參加,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香港、臺北、新加坡、東京、金奈、慕尼黑、蘇黎世、烏克蘭、倫敦、紐約等30個城市的藝術創作者和創作團體加入。
  • 2020年50周新書到店/假雜誌書店
    2020年50周新書到店/假雜誌書店 2020-12-16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