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林秀
《劉墉四下南京》唱道:天有道下的是甘露細雨,地有道喜的是五穀豐登。君有道只出些忠臣良將,家有道出一些賢孝的兒童。
《水滸傳》裡有一樁公案。街面開肉鋪的屠戶鎮關西正在那揮汗如雨賣豬肉,一個叫魯達的喝了點酒,氣勢洶洶找上門來。二話不說一頓老拳,就把人家鄭屠一個守法的商戶給打死了。這上哪說理去啊!
關鍵是,魯達打死人揚長而去。怎麼也沒有人幫助鄭屠伸張正義啊。這還有沒有天理了?悲哀啊。
今天,咱們就把魯達鞭撻鞭撻。
1.魯達擺明來欺負人 鎮關西為何這麼能忍
魯達剛到鄭屠肉鋪的時候,大家說話還都是挺客氣的。
鄭屠說:提轄來啦?
魯達說:來啦。
鄭屠說:提轄來點啥?
魯達說:來十斤精肉,都切成肉沫。
鄭屠準備讓夥計切。
魯達說,你來切。這是魯達開始找茬的前奏。
本來嘛,人家鄭屠是老闆,夥計負責切肉。你憑什麼讓人家老闆親自給你切呀?
不過,面對魯達的無理要求,鄭屠忍了。這是鄭屠第一忍。
好容易切好了一斤精肉。魯達又提出第二個要求,再給洒家切十斤肥肉。
鄭屠只好又忍了下來,這是再忍。
肥肉也切好了。魯達又提出第三個要求。再給洒家切十斤寸骨。
有個成語叫做「一忍再忍」。按道理說,鄭屠已經忍過兩次了,那麼此刻,他就應該鄭重其事的跟魯達坐下來談一談了。
談什麼呢?魯達已經擺明是來找茬的,你已經忍了兩次了,就算再忍三次、四次,魯達依然要找茬。
所以啊,鄭屠繼續忍下去,就是蠢了。
他就應該好好問問魯達,提轄這到底是為什麼呀?是我哪裡得罪了提轄,什麼事情擺到桌面上說出來,大家才好解決嘛。就算魯達豪橫,還有那麼多鄉親街坊看著呢,畢竟公道自在人心嘛。
可是,鄭屠依然笑著問:提轄,莫不是特地來消遣我的?
魯達馬上就發作了。洒家就是專門來消遣你的。說著,兩包子肉餡全打到了鄭屠臉上。
魯達已經動手了。那麼這個時候的鄭屠,才終於拿起了自己的武器,也是他最趁手的兵器——一一把殺豬刀。
鄭屠準備要跟魯達大幹一場。一場大戰馬上就要打響了!
2.鄭屠死不認錯
那麼,跟魯達打架,鄭屠真得準備好了嗎?這還要看實戰的檢驗。
一動手才知道,鄭屠完全不是對手啊。
魯達赤手空拳。鄭屠手拿兵器。結果,魯達只這麼一拳,就把鄭屠打得鮮血直流。鄭屠的刀子也扔到了一邊。
不過,魯達在打這一拳之前,其實還有鋪墊。他先是一腳踢倒鄭屠,然後踏住胸脯,從容地說了一番話。最後一句就是: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拳頭已經舉在空中了。鄭屠其實還有迴旋餘地。因為人家魯達已經說明自己前來打架的原因了。是替金翠蓮父女討公道來了。
在這個時候呢,鄭屠要是清醒的話,他馬上就應該跟魯達進行解釋,或者直接當場認錯。畢竟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可這人呢,通常是做錯事容易,認錯難啊。畢竟平時欺負弱小已經習慣了,或許,鄭屠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
結果,魯達的老拳落下來。鄭屠吃了第一次硬虧。
雖然魯達這一拳夠重,但他並沒有下殺手。鄭屠雖然滿臉是血,但也沒有傷及身體器官。
這個時候,鄭屠依然有認錯的機會。
可是,鄭屠不但沒有認錯,反而罵了一句:打得好!
這句「打得好」是什麼意思呢?可能鄭屠覺得,魯達這一拳不過如此,都是皮外傷,咱一個屠夫,扛得住!
於是,鄭屠又迎來了魯達的第二拳。
這第二拳可就傷筋動骨了。因為這一拳是奔著眉梢去的。直接就打得鄭屠「烏珠迸出」了。
鄭屠一看呢,感情這魯達是真打呀!那咱就不能軟驢拉硬糞了,趕緊求饒吧。
本來,魯達這第二拳下去,已經算是重手了。如果鄭屠繼續強硬下去。說不定魯達也就住手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金翠蓮父女也已經放走了,鄭屠也得到教訓了。就算鄭屠有錯,但在這麼多街坊四鄰面前,能堅持不退縮,也算是條漢子了。魯達是個直人,因此他會放鄭屠一馬。
問題是這第二拳,卻讓鄭屠現了原形,他求饒了!
哦,人家打輕了的時候你不求饒,現在打重了你倒是認慫了。這讓魯達馬上就看不起他了。
魯達說道: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饒了你。你如何叫俺討饒,洒家卻不饒你!
魯達第三拳下去,鄭屠已經沒有機會了。
說到這裡,魯達拳打鎮關西的故事就算結束了。
魯達太豪橫,咱們就不指責他了。因為,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嘛。
那麼鎮關西的事情,雖然死了,還是要好好說道說道。
3.欺壓良善之人,其實最怕死
人做事,需有道。即使是盜,也要有道,這叫講究。
鄭屠做事就不講究了。本來,你養個唱曲的,在那個社會也算常事。宋老三不是也養了一個閻婆惜嗎?畢竟社會如此。
鄭屠不講究的事情在於,你不該詐騙人家三千貫銀子。金翠蓮父女已經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了,你還如此進行壓榨。鄭屠的良心底線已經徹底沒有了。
良心沒有了底線,則任何事情也都沒有底線。所以我們看,鄭屠在看到魯達的時候,開始時候是害怕的,所以他也能忍。
結果呢,切了兩包子肉,就開始忍不了了。於是就要跟魯達動手了。這也是因為平時欺壓良善慣了,他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在魯達面前,其實就是一個渣渣而已。
被魯達打了一拳,他還能嘴硬,這就是肉爛嘴不爛。等到真把眼珠子打出來了,他為什麼求饒了呢?因為啊,他害怕了,是怕死了。
鄭屠這種欺壓良善之人,其實骨子裡是最怕死的。平時就是裝橫,借著潑皮勁,不講理,耍無賴。等一遇到真正的對手了,想求饒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鄭屠如此,牛二如此。大宋潑皮皆如此。
只是可惜了魯達、楊志這樣的英雄好漢,最終因為這些潑皮都被逼上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