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萬年曆:5000萬用戶之前裝孫子,之後踢場子

2020-12-05 站長之家

秦濤,人稱濤哥。87年生。自稱農村來的「偽重慶人」,因為家鄉離重慶市要50公裡。他的「中華萬年曆」項目正式啟動於2011年。當時一位天使二話沒說,直接給5名應屆畢業大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5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濤哥也跟隨天使來到南京。

「目前,中華萬年曆賺得錢還不如大學時多」。2008~2009年,武漢大學在讀期間,秦濤組織20多位同學幫國外企業做軟體外包,算是最早一批接觸安卓的開發者。當時賺得全是美金,最大一筆單子能賺幾萬美金。「很爽」!秦濤當時還挺滿足。

中華萬年曆是一款日曆類APP,上線兩年多,儘管沒賺到多少錢,但相當有人氣。目前有6000多萬用戶,月活躍2000~3000萬,曾是艾瑞報告第三方應用中的TOP 10,僅次於墨跡天氣和豌豆莢。

「墨跡現在有1億用戶,人家陌陌估值也得幾個億美金。我們就是土鱉團隊,不值錢。我們屬於慢性子團隊」。濤哥爽朗一笑,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又開始自我嘲諷。

圖:秦濤(中)跟優秀員工在青海留影

墨跡曾為勁敵,一年時間彎道超車

濤哥遠離北上廣,偏安南京。2011年做中華萬年曆時,同質類產品「365日曆」已經上線3年,用戶規模佔據絕對優勢,並且拿到幾百萬美金融資。很多人斷定中華萬年曆沒戲。「讓外界摸不清、猜不透」,這正是濤哥想要的效果。其實,濤哥的野心遠不止一款日曆這麼簡單。

「我們從未把365日曆作為超越對象」。365日曆更像美國的Calendar或蘋果日曆。但中華萬年曆更強調中國傳統的黃曆、周公解夢等本土特色。

後來濤哥推出天氣模塊。儘管新增用戶數由原來的8000上升至3萬。但不得不承認,成立2年的墨跡天氣絕對屬於勁敵。

沒想到,落後3年的中華萬年曆,先對365日曆來了個「彎道超車」。上線一月用戶做到近100萬,9個月後衝到1000萬。之後,用戶規模超過365日曆。這時他們獲得DCM數百萬美元融資。2013年初,中華萬年曆達到5000萬用戶,當前有7000萬,今年有望破億。

主攻「記事本」,跟Evernote搶中國市場

日曆只是入口。用戶突破5000萬大關之後,他們的產品開發重點由「看日曆」轉移到「記事本」功能。「以前只是為『看日曆』而設計產品,後來為『記事』」。近期剛上線的安卓版中華萬年曆,除保持原有的星座、鬧鐘等實用小工具外,又強化記事、活動、提醒、相機、錄音等5項功能。往大方向說,他們做的是個人云存儲業務,所有記事、錄音、視頻等數據能同步到雲端。其實是將Google Calendar和Evernote兩款產品整合在一起。把記事、活動、提醒、錄音等內容,按照時間串在一起。讓用戶每天要做、已做的事情一目了然。

「墨跡和我們的方向不一樣了。墨跡做『看』的市場,我們做『記』的市場。已經有超過3000萬人用我們的記事本」。

其實,濤哥最初只是懵懵懂懂感覺個人存儲有機會。但又覺不易做。於是選擇「曲線救國」,先做一款接地氣的產品——日曆。「如果用傳統的思路,或者單純靠抄襲Evernote,根本做起不來」。於是,濤哥調整思路,先通過做中國人愛看的黃曆,迅速積累用戶。下一步才是記東西,通過存儲、記錄、分享數據,將用戶粘在自己平臺上。濤哥不想一口吃個大胖子。

跟Google Calendar、evernote不同在於,中華萬年曆只做中國市場。2013年春節,算是個人云存儲功能推出後的第一個年關。用戶數據劇增,為了保證數據流暢傳輸、用戶問題及時反饋,濤哥大年三十晚上陪伺服器部門的同事一起值班,順便當起客服。

草根的戰略思維

公司成立之初的志向,就不單純做日曆,他們要的是用戶數據。濤哥做記事基於幾個判斷:一、未來,Word的「.doc」不是主流文件格式,未來的數據也沒有文件格式之分;二、手機等行動裝置是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而不是PC。

現實情況是,市面上日曆、天氣、記事、桌面等工具類應用居多,且不乏墨跡天氣、有道筆記等巨頭存在,濤哥的業務難免與其產生衝突。「所以,用戶沒做到5000萬之前,我們沒有告訴任何人要做記事。過5000大關,才算拿到做記事本的門票。過早做,早就被狙擊了」。濤哥一直潛伏在大佬身邊養精蓄銳。70~80名團隊只研究一款產品——中華萬年曆記事。十幾個工程師,專門做一件事情:用戶數據上傳、下載,即壓縮、解壓縮,保證數據傳輸效率。

濤哥一直要求團隊「尊重用戶的手機和電池」。拿APK(安卓安裝包)來說,騰訊的安裝包也有幾十兆,一般公司可能將APK做到起碼10M。但中華萬年曆的技術能將安裝包壓縮至不到5M,都是出於為手機「減負」的考慮。為此,他們還砍掉動態效果等太過花哨炫的功能。

很多人都會問,中華萬年曆到底怎麼賺錢?濤哥明白,1000萬用戶足夠讓一個產品團隊過得很好。更何況他們有3000萬活躍用戶,還有不錯的廣告位。但濤哥卻一如既往堅持拒絕傷害用戶體驗的廣告。「賺錢容易分心。一旦老想賺錢,心思可能不再放到用戶體驗上了。

濤哥有更長遠的打算,也在不斷思考如何將用戶變現。他們很重要的一個盈利模式便是跟運營商合作,進行無線流量上傳包月,比如給用戶收取10元/月的費用。「我們是把鞋子脫了,光腳不怕穿鞋的」。濤哥不懼巨頭,不喜歡炒作「雲」等各種概念,更不會刷榜衝數據。他們目前只要用戶,終極目標是:替換掉賣掛曆和賣記事本的兩個傳統行業,成為該領域第一。

相關焦點

  • 中華萬年曆日曆入圍2017年度APP TOP100,領跑日曆行業
    根據易觀千帆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國內日曆APP中,中華萬年曆日曆月活躍用戶位列第一,環比增長10.16%,成為唯一一個入圍年度APP TOP100中的日曆軟體。中華萬年曆日曆誕生之初是為了區別於美國的Calendar或蘋果日曆,強調中國的農曆、黃曆等本土特色,打造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的日曆。2011年中華萬年曆日曆正式上線,上線一個月,用戶就突破100萬,9個月後用戶達到1000萬。到了2013年年初,中華萬年曆日曆用戶達到5000萬,2014年用戶破億,2017年底,中華萬年曆日曆用戶正式突破3億。
  • 中華萬年曆從1到1億,看工具類應用如何擁抱春天
    在投資人的鼓舞下,我開始了「讓外界摸不清、猜不透」的開發過程,潛伏在大佬身邊養精蓄略,80多人的團隊只研究一款產品——中華萬年曆記事。十幾個工程師,專門做一件事情:用戶數據上傳、下載,即壓縮、解壓縮,保證數據傳輸效率。1億用戶怎麼來當然,中華萬年曆做到如今的1億個用戶下載,3000萬的月活躍,並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 主動創造為用戶!中華萬年曆2016年技術創新獎實錄
    近日,擁有2億用戶的日曆APP中華萬年曆母公司「隨身雲」針對公司業務進行2016年度技術創新獎評選活動,獎勵對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骨幹員工,激勵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據悉,隨身雲2016年度技術創新獎有兩個獎項:技術創新推廣獎和技術成果引進獎。
  • 中華萬年曆節日日曆:今日護士節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日曆最新資訊 > 正文 中華萬年曆節日日曆:今日護士節
  • 2016搜狗IN全景·中華萬年曆獲品質生活大獎
    中華萬年曆App憑藉其為用戶提供的日曆及生活類服務方面的卓越成就獲得「IN勢力-品質生活類大獎」,一同獲頒此獎的還有支付寶、陌陌等生活服務類領域傑出代表。作為第三方日曆工具,中華萬年曆App目前已經擁有兩億裝機用戶,DAU一千萬。其母公司隨身雲此前獲得了2500萬美元B輪融資。
  • 從中華萬年曆日曆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態勢
    這種需求比較明顯的特徵曲線是階段性火爆之後趨於收斂,比如獵豹瀏覽器的搶票、微信搖一搖、足跡、臉萌App等。而前幾年在移動網際網路剛剛開始發力的時候,農曆、黃曆、節日、生日、記事等功能都屬於日曆產品的「及時剛需」,是用戶非常需要,但是又沒有一款特別好的產品能解決的問題。
  • 中華萬年曆日曆7.0.7版本更新:全新推出微鯉頭條
    中華萬年曆日曆7.0.7版本更新:全新推出微鯉頭條 春節越來越近,為了滿足用戶對於日曆的需求,中華萬年曆日曆進行了一次大版本更新。
  • 中華萬年曆日曆APP:做中國人自己的日曆
    據悉,在目前數以萬計的手機應用程式中,日曆類APP作為工具類應用受到很多用戶的喜愛。根據第三方數據監測分析機構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第三方日曆類App用戶洞察報告》,依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日曆類APP全球潛在市場巨大。除了手機系統自帶日曆軟體外,可從應用市場下載的第三方日曆軟體的月度有效使用市場超過1000萬小時。
  • 中華萬年曆
    中華萬年曆 生活工具 大小: 24.29M
  • 中華萬年曆更新,竟揭露日曆App翹楚的秘密?
    據悉,中華萬年曆該版本主要就其經典功能進行再次優化,從細節提高用戶體驗,以期為用戶提供極致便利。中華萬年曆於2011年下旬首次與全球用戶見面,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謂是一路領先,至今,中華萬年曆已經獲得2億多用戶的信賴與支持。分析來看,中華萬年曆的絕對優勢不僅在於一直能夠將「創新」融入中華傳統文化「萬年曆」,更在於能就堅持傳統,將產品做到極致。
  • 中華萬年曆日曆:個性化推薦算法揭秘
    作為日曆APP中的TOP 1,中華萬年曆日曆APP的技術自然不會落後。  近期,中華萬年曆日曆所屬公司微鯉科技CTO杭建做客知名科技媒體36氪的《一分鐘知識錦囊》欄目,對中華萬年曆日曆中的機器學習和算法進行了揭秘。所謂機器學習,是通過建立代碼,學習已知數據的潛在規律,目前主要用在中華萬年曆日曆中資訊的個性化推薦、日程規劃等方面。其中,個性化推薦系統是近幾年內容行業的核心技術。
  • 中華萬年曆日曆電腦端:上班族神器
    App,中華萬年曆日曆用戶群可謂是非常廣泛:IT人士、企業主、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白領層等等。其受到諸多類型用戶歡迎的秘密在於強大的同步功能,不僅支持手機隨時查詢、安排日程,還支持無限空間地存儲及電腦使用,方便上班族。
  • 中華萬年曆啟用新logo 回歸傳統之美
    中華萬年曆新舊logo示意圖 相比之前的「25」 logo,中華萬年曆的新 logo 改動非常大,卻也美出新高度:更傳統、更中國風。定位於以「時間」為切入點,為3億用戶提供升級服務的中華萬年曆日曆 App 則由此進行探索,嘗試抓住年輪的美學特點,同時用更有規律、更科學的呈現方式來表達年輪。最終,團隊設計出一系列具有裝飾味兒的數碼年輪紋樣,將這組紋樣化成一條條流暢的線條,作為品牌基礎輔助圖形,似流水、似年輪,構造完整品牌形象,提醒大家中華萬年曆的美好願景--連接時間和有趣的事。
  • 中華萬年曆日曆啟用全新logo,定位傳播新傳統文化
    新 logo 較之前版本改動較大,可謂全新顛覆:新 icon 捨去沿用近6年的「25」及「正月二十」元素,看起來更「傳統 style 「。2017年,已經是中華萬年曆日曆 App 進入公眾視野的第六年。目前,中華萬年曆用戶量及日活躍數據均穩居移動網際網路日曆行業的領先地位,多次入選各家數據監測機構全行業月榜單的 Top100App。
  • 孫建:中華萬年曆推出「微鯉頭條」打造小城鎮內容社區
    在他的帶領下,研發中華萬曆年並賦予了萬年曆這一品類新的生命和無限未來。中華萬年曆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日曆工具,自2015年以來這個產品圍繞內容平臺轉型,推出了包括資訊、社區、知識付費、付費諮詢等服務,2017年,中華萬年曆的用戶突破3億,超過30%的用戶開始通過萬年曆消費內容。微鯉科技還推出了微鯉頭條、快馬小報、牛嗶的對話3個內容產品。
  • 多功能日曆大盤點:中華萬年曆—看得懂的黃曆
    根據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易觀2017年6月《App Top1000排行榜》數據,中華萬年曆日曆排名全行業App應用第86名,繼續保持日曆應用領域Top 1地位。| 多功能解讀之一:看得懂的黃曆可以說,中華萬年曆日曆的所有功能都是圍繞「時間」這個關鍵詞展開。舉例來說,早上醒來,就可以打開中華萬年曆日曆,查看日期、星期、天氣及黃曆相關的信息。不同於人們傳統概念中的日曆工具,中華萬年曆黃曆功能早已實現「現代化」:做讓用戶都能看得懂的黃曆。
  • 個性化訂閱,中華萬年曆頭條日曆更懂你
    作為市面上一款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日曆應用,中華萬年曆App到底有什麼樣的「迷之魅力」,能獲得2億多用戶的支持呢?自從問世以來,中華萬年曆日曆便在「時間」上做足了功課。比如中華萬年曆日曆的頭條資訊功能,賦予工具內容屬性,也賦予用戶更具體的時間服務。
  • 中華萬年曆日曆:關心日期更關愛女性
    作為受到 2 億人喜愛的日曆APP,中華萬年曆日曆一直在突破自己,滿足用戶的需求。即使是在小工具這塊,中華萬年曆日曆也沒有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更是做到了貼心二字。中華萬年曆日曆是一款針對大眾的多功能日曆軟體,功能簡單使用。
  • 中華萬年曆日曆:今天是國家公祭日
    中戶萬年曆日曆提醒您,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
  • 實用小工具:中華萬年曆日曆之日期計算
    (原標題:實用小工具:中華萬年曆日曆之日期計算) 中華萬年曆日曆是目前手機應用中全球最多華人用戶使用的一款萬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