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群體?10部電影告訴你

2021-01-10 騰訊網

星期五言:在野人五接觸的圈子裡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她)們熱衷於泡吧、坐咖啡館、刷影展以及出席各種跟藝術掛邊的沙龍、派對、片場、演出現場卻從未在某個專業領域供職;他們喜歡約人吃飯並在朋友面前大談特談文人、藝人、圈內人的閒聞軼事卻對作品本身的解讀與感受鮮少提及;他(她)們掌握的名詞術語以及圈內從一線到九品的人物名稱足以填滿牛津大辭典了卻從未創作出一部屬於自己的東西(「朋友圈創作」除外);他(她)們在線上、穿著上表現的思想犀利、個性前衛卻往往在工作上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世故圓滑;他(她)們嘴上聊著精神、思想、自由心裡卻在想著小資、中產、白領……

啊,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是個什麼群體?這個群體跟「文藝青年」這個標籤又有什麼關係?再者,文藝青年跟那些學者、知識分子、藝術家又有什麼不同呢……以下推薦10部電影或許能幫我們解答這些問題。

「星期五文藝」上片——

1、《甜蜜的生活》(1960)

原名:La Dolce Vita國家:義大利

導演:費德裡科·費裡尼

「推薦語」一群有文化,有涵養,有身份有地位的青年們,沒日沒夜地在酒吧、貧民窟、中世紀城堡、羅馬大街、別墅裡耍著,那叫一個瀟灑刺激。看來,這部電影可以當成文青理想生活指南了。

2、《放大》(1966)

原名:Blow-Up國家:義大利、英國

導演: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推薦語」如果說《甜蜜的生活》是群體式的,那《放大》便是個體的了——它通過一個攝影師的視角,將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的青年群體面貌展現開來,從嬉皮士,到「外圍女」,到搖滾青年……其中飽含導演對同時期英國主流文化藝術所做出的虛無、荒誕的諷刺與解讀。

3、《三女性》(1977)

原名:3 Women國家:美國

導演:羅伯特·奧特曼

「推薦語」劇中的兩個好閨蜜每天打卡上班,下了班再去酒吧喝一杯,喝完回「白領公寓」搞個派對……在我看來,沒有誰比羅伯特·奧特曼能更精準更深入地將這一社會群體呈現出來的了。

4、《昨天》(2001)

原名:昨天國家:中國

導演:張揚

「推薦語」《昨天》裡的男主角確切地說更像是個「搖滾青年」,但他跟「文藝青年」有許多共性,其中之一便是愛得「抑鬱症」。就本人較主觀的一些看法:抑鬱症對某些「個體」有無病呻吟的嫌疑,屬小資病。但對一個「群體」來說,那就是社會病了,不得不引起有關人士反思。

5、《午夜巴塞隆納》(2008)

原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國家:美國、西班牙

導演:伍迪·艾倫

「推薦語」這部電影裡的「女文青」更像是那種出口成章的講師,道理和觀點一套一套的。可這些嘴上說的拿到實踐中會怎樣呢,電影故事處處理論和實踐陰差陽錯、正反顛倒、荒誕離奇,好一部諷刺喜劇。

6、《阿黛爾的生活》(2013)

原名:La vie d'Adèle國家:法國

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推薦語」在我看來,法國的「文藝青年」都要成精了!他(她)們非但泡吧、拱藝術圈、造派對,還上街示威遊行、大搞性自由呢。再者,人家一出口就是「存在主義」之類的話。怎麼說呢,「阿黛爾的生活」離我們是有點遠,姑且當個極端「文青參照物」吧。

7、《無理之人》(2015)

原名:Irrational Man國家:美國

導演:伍迪·艾倫

「推薦語」還是那句話,沒誰比伍迪·艾倫更熱衷對「文青」諷刺挖苦了。電影中,當一個熱愛哲學的中產女學生看上一個被哲學所困擾的大學教授,倆人開始熱戀,可當他們關係繼續深入會導向什麼結果呢?看吧,又是一個表裡不一,陰差陽錯的荒誕故事。隱藏在藝術哲學表象下的人性讓人大開眼界。

8、《絕美之城》(2013)

原名:La grande Bellezza國家:義大利

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推薦語」這幾乎可以作為一部給城市中產文藝工作者立傳的電影了!同時,把電影畫面的「絕美」跟電影人物思想的空虛做對比,那諷刺也算空前的了。

9、《方形》(2017)

原名:The Square國家:瑞典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推薦語」大部分藝術都會被披掛上一層善良與華麗的外衣,而大眾往往忽略一點,那就是大眾藝術跟「上流社會」的緊密關係。這部電影深層次地揭露了這種偽善與其內在隱藏的醜陋。電影中的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思考品味,值得多看。

10、《伯德小姐》(2017)

原名:Lady Bird國家:美國

導演:格蕾塔·葛韋格

「推薦語」如果說法國文青是極端精緻的參照物,那美國文青就是極端重口味的參照我了。不管怎麼說,最後拿這部《伯德小姐》做尾,旨在表明筆者一點不成熟的觀點:

文青也好、搖青也罷,他們終歸骨子裡還是懷著一個永不磨滅的「美國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青年
    原標題: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青年新文化周刊A06版~A08版我聽說在日本,文藝青年叫「新高等遊民」。他們的定義是:富有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追求的不是物質而是內心,穿著破爛但心似錦繡,永遠保持對知識的好奇,擁有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
  • 10部文藝小清新的歐美愛情電影,總有一部讓你心動!
    10部文藝小清新的歐美愛情電影,總有一部讓你心動!10部必看文藝小清新歐美愛情電影 】| 不可錯過的電影臺詞,一定要收藏的心動!《One Day》如果說要給電影排個序或者再刷一次的話,我一定給《One Day》排在第一位,僅僅因為「愛是不舍」、「我愛你只是不再喜歡你了」、「愛是初見」、「愛是深深的惦記」這些關鍵描述就足以將這部電影細細品味!
  • 你才是文藝青年 你們全家都是文藝青年
    不知道什麼時候「文藝青年」跟「公知」「憤青」一樣成了臭大街的稱呼。一提到文藝青年都帶著嘲笑或輕蔑。如果有人說誰是文藝青年,他恨不能回一句「你才是文藝青年,你們全家都是文藝青年」。文藝青年被汙名化為一個貶義詞,被貼上很多負面的標籤。
  • 文藝青年到底在找什麼?
    浪漫的巴黎通常是文藝青年的夢想,在這裡,他們可以找到自己靈魂的歸屬,他們可以找到自己情感的認同。邂逅,自然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即使是什麼都沒有遇見,也會有繼續待下去的理由。
  • 美拍10秒電影聯合苑子文苑子豪 定製文藝青年專屬旁白
    沐浴在春末夏初的暖陽裡,搭配與美拍「10秒電影」聯合定製的《一個人的好天氣》文藝旁白,苑子豪拍出了鄰家男孩般的溫柔氣質。而在此之前,苑子文也與美拍「10秒電影」聯合獻上「記得你」定製原聲旁白:「我記得你所有的好,也記得你所有的不好,關於你的,我怎麼都忘不了。」兩位90後偶像作家與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短視頻興趣社區美拍的強強聯手,網友感嘆:「文藝青年有救了!
  • 「文藝青年」的臉都被你們丟盡了
    沒錯,只要該公眾號一搞活動,朋友圈裡的鄙視鏈又啟動了,一則典型的留言是「終於找到了刪除好友的辦法——看誰轉了XXX」,順帶是「文藝青年」這個群體再次被一竿子打翻,成了一個可笑的群體。文藝青年本是指熱愛文學藝術的人,如今在炒作下,他們卻成了軟弱、矯情、做作、沒有主見、愛跟風、缺乏自制力、缺乏理性、熱衷自我感動的一群人。究竟,「文藝青年」這個群體是如何被敗壞的?
  • 那些你所理解的文藝青年,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傻裡傻氣!
    這部電影的主角吉爾是個和我一樣略帶神經質的文藝青年一般純粹的文藝青年身邊都會配一個特世俗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並不看好吉爾的文學創作她想讓吉爾向金錢和世俗低頭這部電影是我最崇拜的導演伍迪.艾倫的作品他用一個文藝老青年的視角和資深段子手的筆墨勾勒出了一部與眾不同的文藝電影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講片中很多藝術家並不那麼如雷貫耳,如對犀牛有著執迷情感的
  • 盤點:超有詩意的8部電影,看完只想好好當個文藝青年!
    《遠方》2002年 電影中的鏡頭處處透著溼冷的感覺,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悶,後來才覺得那是一股濃得化不開的人生憂愁!2.《帕特森》2016年 過最普通的日子,寫最優美的詩,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什麼叫文藝!3.《我不在那兒》2007年 凱特·布蘭切特真不愧是女神,冰涼蒼白又帶侵略性的美,把鮑勃·迪倫冷峻的一面演的相當到位,而且黑白電影確實很有文藝感。4.
  • 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召開新文藝群體工作座談會
    10月12日,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在京召開新文藝群體工作座談會。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會議並講話。30餘位活躍在各個領域的新文藝群體代表出席座談會。  李屹就文聯組織深化改革、職能轉型、機構調整、充分發揮行業建設主導作用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了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
  • 為什麼他們說文藝青年的錢,很難賺?
    在文藝青年剛出來之時,他還是個稱讚別人的名詞,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群體有了偏見:裝、故弄玄虛、無病呻吟...... 而且,文藝青年很感性,也很理性。有人說文藝青年沒有商業價值,他們會感嘆這世間所有事物,也不屑於任何商業行為。
  • 【吾是青年照】,你最像哪位文藝青年?
    我們難得搞個大的,不支持一下別走!人民日報社兩大媒體,人民數字聯合環球網,五四青年節特別推出「吾是青年」大型系列活動之H5網頁互動遊戲「重溫五四,你最像哪位文藝青年?」。錢鍾書 錢基博與錢鍾書魯迅先生定居上海的10年間,看了142部電影,「尤以好萊塢拍攝的美國影片為主,國產的片子是勸不動他的」。上海大戲院
  • 這是足以改變你一生的10部電影
    攝人心魄又教你啞口無言,這些電影真正地做到了影響人的一生。10. 《觸不可及》(法國2011)豆瓣9.2由真實的故事改編。講述了癱瘓富豪和他請的黑人陪護的溫情故事。笑中帶淚,這是一部「滿滿溫情的高雅喜劇」。
  • 這10部關於舞蹈的電影,等什麼,趕緊百度唄~
    本期小編為大家推薦10部經典的舞蹈電影,這幾部影片的精彩之處都在於對舞蹈、生命的不斷探索與思考,或許看完這些影片
  • 10部電影告訴你
    打個比方:某個地區每年警察平均逮捕黑人的數量是100個,平均逮捕白人數量是500個,而當地電視臺播報的相關逮捕新聞跟黑人有關的是80個,而跟逮捕白人的新聞為0,那這就不是種族歧視了,那是「種族歧視政治經濟學」的概念了!3、到底是種族歧視還是貧富、社會地位歧視?
  • 未來這26部華語電影,告訴你什麼叫做「優秀」!
    有這麼多電影大師的影子,這電影究竟是什麼模樣? 據說坎城版本是連夜趕工完成的,正式公映的版本會做一些修改。而這部《影》就很難界定到底是商業還是文藝了,既有大投資和鄧超孫儷夫婦這些大明星陣容,整部電影又充斥了極強的形式主義和藝術氣息。
  • 為何韓寒電影名都是四個字?因為他學墨鏡王
    因為逼王之王墨鏡王,他導演電影作品的名字,統統都是四個字。王家衛從1988年拍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開始,到現在為止,30年拍了10部電影,並不高產,但每個電影名都是四個字,早已成為一種習慣。據說王家衛曾經解釋過,這一開始是一種巧合,後來成了墨鏡王電影的標籤,那自然就要堅持下去了。
  • 經典二戰電影15部,告訴你什麼是戰爭
    5,行動目標希特勒阿湯哥主要的一部刺殺電影。電影一開始你就知道這個任務失敗了,可是你還是想看下去,果不其然,兩個小時以後,心情跌倒低谷......7,珍珠港這部電影就不說了,可以說是必看戰爭片之一,愚木剛親身在南京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愚木沒有那麼大的胸懷(和平)忍不住爆個粗口,我艹他個小鬼子......
  • 文藝青年的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
    打開朋友圈,今天仿佛是世界雞湯日,全世界都在告訴你,你不要哭。不論是00後 90後,更多的還是那些結了婚 有了娃的80後,一下子都成了周杰倫的粉絲。這讓我感覺如果我不聽聽這歌 似乎就脫離時代了,一狠心,花了3塊。
  • 青年電影創作者困境:文藝片,如何找到「對」的觀眾?
    畢竟,據《2019—2020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生態調查報告》顯示,62%的青年導演的首部作品都是50萬元以下的低成本製作,其中超過30%的導演更是坦言,他們的首部作品僅花費了不到10萬元人民幣。  照此來看,大多數青年電影創作者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歷經艱辛把電影拍完,卻因無法找到宣發公司和無法支付宣發費用,影片發行成為難題。
  • 和文藝女青年成立家庭,這幾點很重要!
    文藝女青年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80、90後的年輕人,但文藝女青年這個詞,在好多人眼中並不是什麼褒義詞,認為它多是沒有什麼生活能力,但熱愛自由,很喜歡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的一類人,這類人最大的特徵就是喜歡文藝的東西,比如讀書、音樂、電影等等,甚至還被人冠以「聖母」、「白蓮花」這樣的稱號,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文藝細膩的心,也有文藝青年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