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2020-12-1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發揚偉大的中國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不僅僅在於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主要的在於我們這個民族,在面對各種磨難和挫折時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1840年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至1949年建國,短短109年的時間,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強加給中華民族的不平等條約,達到了1100多個。可謂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為圖國家富強、為求民族振興、為謀人民幸福,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苦苦追尋,但歷程悽風苦雨、歷盡艱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在苦難和屈辱中奮起抗爭,卻一次次遭受失敗;豪傑的仁人志士在曲折和磨難中苦苦探索,卻一次次化為泡影。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致夷」,一腔「興業殖產、富國強兵」的夢想,卻被西方列強猛烈的炮火擊的粉碎;戊戌變法效仿日本,滿腹「擺脫困境、文明開化」的抱負,卻得到 「六君子」血灑菜市口的結果;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一心「實現民族解放、建立共和政體」的願望,卻未改戰亂頻仍、山河破碎的舊貌。「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可以說,中華民族的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慷慨悲歌的抗掙史。中華歷經磨難而不亡,就在於這個民族精神脊梁沒有垮。所以,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第一次進行全面系統的闡釋,揭示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但是,我們也看到,近代以來的仁人志士各式各樣的鬥爭和嘗試,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這種夢想,開始變為現實,這種期盼開始看到曙光,這種精神動力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一致行動,則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的事情。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十月社會主義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科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光明前景,找到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正像毛澤東所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自從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便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便義無反顧地擔當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領導中國人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氣呑山河的壯麗史詩。在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於1949年3月從這裡出發到北京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建國後,黨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在此基礎上,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建黨九十多年和建國70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雄辯地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他要求全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鬥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在今年新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也明確指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始終是判斷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分水嶺,是判斷真假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新中國從這裡走來,說到底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手挽手、肩並肩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打拼走來;是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齊心協力一路推動著走來。

毛澤東同志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最起碼的知識。所以,他得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光輝論斷。基於這樣一個唯物主義歷史觀,中國共產黨便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便有了「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的戰略策略,便有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理所當然地也便有了「最後一粒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送他上戰場」的史詩般的生動畫卷。因此,「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就成為一種再簡單不過的歷史必然。

民主革命時期是這樣,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也是這樣。什麼時候尊重了這個規律,黨和人民的事業就前進、就發展,什麼時候違背了這個規律,黨和人民的事業必然遭遇挫折和困難。這已經被建黨近百年和建國七十年的歷史實踐證明為一個普遍的真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申了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作出了「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的歷史判斷,把中國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明確提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此,在《中共中央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也明確要求,全黨必須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決站穩黨性立場和人民立場。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答好新時代的「考卷」

七十年前的今天,毛澤東率領著第一代共產黨人,揩乾了身上的血跡,掩埋好戰友的屍體,收拾好各自的行囊,說「要上京趕考」,說「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並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們無愧於那個時代,他們說到做到,他們經受住了各種考驗,他們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來到西柏坡參觀時十分動情地說「西柏坡我來過很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並強調指出「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鑑,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他要求全黨同志要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無比壯麗的崇高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鬥。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裡。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重任,也檢驗我們的行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跟黨走、擼起袖子加油幹,常懷趕考之心、常秉趕考之志,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實幹苦幹,就一定能走好我們這代人的長徵路,就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焦點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從未放棄對美好夢想的嚮往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偉大夢想,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小康」一直是中華民族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則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全面小康的憧憬即將變為現實。
  • 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雄赳赳 氣昂昂 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回望70年前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 孫中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踐行者
    我們研究、繼承、弘揚孫中山的思想和精神,促進兩岸對話與交流,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與振興。我們將孫中山的思想和精神發揚光大,實現孫中山「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也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的奮鬥過程,需要中華民族不懈地奮鬥,共同努力。孫中山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宣揚三民主義,喚醒了近代中國人,指引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
  • 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出三周年之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闡釋「中國夢」,凝聚起億萬中華兒女同心奮進、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
  • 王東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鬥
    王東峰在河北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繼承光榮傳統 弘揚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鬥他強調,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繼承光榮傳統,弘揚抗戰精神,激勵和動員全省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主持,省政協主席葉冬松等出席。
  • 《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多語種外語...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外文局、天津外國語大學、《求是》雜誌社、新華社、《環球時報》、《今日中國》雜誌社等單位長期從事翻譯和對外傳播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央編譯局和外文出版社有關同志共80餘人參加座談和研討。 會議共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會議的主題為「《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外文版的翻譯出版與對外宣傳」,第二階段會議的主題為「中央文獻翻譯與對外話語體系建設」。
  • 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原標題: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在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 雄赳赳 氣昂昂 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回望70年前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在中國少年先鋒隊...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致詞(2020年7月23日)孫春蘭  少先隊員們、同志們:  今天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原標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肩負的歷史使命。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海內外中華兒女更加期盼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 《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一書多語種...
    近日,《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一書經中共中央編譯局翻譯成英、法、西、俄、日、阿等六種語言,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習近平同志關於中國夢的論述生動形象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描繪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
    為此,我們約請專家,回顧建黨、建國、改革開放這三大歷史性事件,論述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講述河南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洛陽組的建立過程,以期讓大家通過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汲取豐厚滋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歷史智慧、凝聚精神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砥礪奮進 再接再厲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鬥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習近平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時強調 振奮精神 砥礪奮進 再接再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鬥 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參觀展覽
  • 實事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思想保證
    作者: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張明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奮鬥史,就是一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發展史。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讀本》指出,在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居於引領地位的宏偉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使命追求,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嶄新內涵。中國夢凝結著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體現了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偉大創造。
  • 軍報評論:鍥而不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五個必須」的政治要求,擲地有聲地表明了「五個絕不答應」的莊嚴立場,堅定而深刻地表達了14億中國人民不懼任何挑戰、實現民族復興的共同心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習近平:新時代青年繼承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習近平:新時代青年繼承發揚五四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2020年05月03日 19:43 來源:新華社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
  • 炎帝神農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炎帝神農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國人自古以來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在中華民族的文明演進過程中,炎帝神農開創的農耕文明,邁開了向文明社會跨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