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阿爾貝羅貝洛,在這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巷兩側,聳立著一幢幢形態各異的石頂小屋,有的呈園,有的見方。高低不一的圓錐屋頂間鑲夾著一尊尊造型別致的煙囪,有的高聳,有的低矮,有的還在頂端裝著漂亮的飾物。門庭的線條基本呈圓弧形,柔和,秀麗,仿佛是童話影片中繪製的布景;就連天上的那一朵朵棉絮狀的雲彩,也攜帶著「格林童話」裡特有的浪漫和溫馨。已經是清晨八點來鍾了,小巷裡居然還是空無一人。流連其間,我不由暗暗揣摩起幾百年前小石屋女主人窈窕的模樣:帶著寬邊小帽,穿著蕾絲邊衣裙,嫋嫋婷婷地穿行於這條真幻難辨的寂寞古巷。
其實,我完全想像錯了。這裡不是 「傲慢和偏見」裡的英倫鄉村,這裡是義大利荒僻的阿爾貝羅貝洛。村民們的穿戴不該是禮帽和蕾絲,而是布衣和麻裙。此刻間,我猛然想起了十六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農民畫家勃魯蓋爾的作品「農民的舞蹈」和「農民的婚禮」。雖然不盡相同,但畫中呈現的氣質和風貌,倒也貼近了幾百年前普利亞地區的風土人情:恬淡卻不失歡樂,貧窮卻擁有幸福。
油畫《農民的婚禮》局部中右一的農民形象,和下面照片中的女士何等相像!下圖是阿爾貝羅貝洛的一個路邊咖啡館,入座的都是當地的居民。閒暇時間,他們都喜歡在這裡要一杯咖啡或啤酒,曬曬太陽,聊聊家常,舒舒服服地打發著光陰。幾百年來,普利亞一直是貧困的。然而,貧困並沒有隔斷他們對美和浪漫的想像。這一幢幢貌似一統,卻又千差萬別的「楚利小屋」,簡樸得無以復加,卻又浪漫得登峰造極。細看下面的獨幢小屋,圓中有方,方中有園,那圓錐屋頂下緣的裙邊與牆角、街面的弧線遙相呼應,可謂浪漫精巧,細緻入微。
沿著這條小路緩緩前行,前顧後盼,每一步都是一道風景。正前方的那座藏匿在群壁之間的正三角小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目前正在修繕。當然是整舊如舊,絕不會抹去她當年的風韻。 拉近鏡頭,我可以愈加看清牆面和屋頂的細節:一切附著物都已剝落,剩下的只是歲月永遠磨不掉的風骨。
我對這些石頂屋的圓錐頂有情獨中。站在某一角度,藍天映襯下的灰石頂綿延成片,匯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弧形門廊下的小門一直緊閉不開,我無緣偷窺其間的奧秘,真是一種遺憾。這座小小的院落建在一個坡上,借著略高的地勢,可以看到小街對面的整齊排列著的灰色的石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用這句古詩描繪眼下所見,雖不算妥帖,也略含其意。
順著這一徑小路,便可抵達老鎮的旅遊區(其實,剛才我就從旅遊區過來)。為了增強觀賞效果,該區的牆面被塗上了一統的白色。灰頂白牆,配著瑩瑩藍天,恍如邁進童話般的夢境。清晨八點剛過,街道上依舊鮮有行人。裝載旅客的大巴要到十點多進鎮,再美的風景,經過人們摩肩接踵的一擠,即刻會變得索然無味。只剩下兩個多小時唯你獨尊的時間了,你可以在極端安寧的空氣裡,提著相機,平心靜氣地捕捉外部世界中撥動你心弦的點點滴滴。日後,當你回看它們的時候,每一幀照片和其間湧溢出的脈脈思緒,都會成為你最清晰和瀟灑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