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公布新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涉臺文物古蹟名單

2020-12-19 閩南網

  閩南網1月5日訊 昨日,廈門市政府公布了鼓浪嶼日光巖寺等52處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思明區林鶴年舊居等25處第三批涉臺文物古蹟名單和保護範圍。

  海都記者從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悉,本批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30處在鼓浪嶼。這和鼓浪嶼的整治提升工作離不開。

  這份名單的出爐,經歷了五年磨一劍。自2010年12月,啟動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涉臺文物古蹟申報工作,歷經了5年的細緻調查、反覆斟酌、梳理匯總和專家評審。

  據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7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涉臺文物,時間跨度大,上至宋代的卡仔塘水利工程遺址、朱熹「真隱處」碑刻等,下到1977年革命烈士陵園,文物種類也很豐富,包括了建築、墓葬、石刻、遺址等,濃縮了廈門傳統,體現了廈門本地的特色。

  其中,林鶴年舊居、對金門廣播喇叭堡、大嶝8·23炮戰舊址群、翔安區的曾厝陳氏家廟等4處文物點,不僅列入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是第三批涉臺文物古蹟。

文保單位黃家花園,即黃奕住故居,建於1923年,為花園式別墅

  該負責人稱,這次公布的文保單位比以往都多,得益於廈門市、區各級政府領導對文物的高度重視,以及市民對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少文保單位的申報都來自市民,如家廟等。廈門也全省率先將文物保護納入「多規合一」,文物點落入規劃圖,避免城市建設中對文物的影響和破壞。現在,思明、集美區的文物點已經完成落入規劃圖,其他四個區的文物點力爭今年全部完成。

  據悉,截至目前,廈門調查登記的文物古蹟有2136多處,227處國家、省、市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88處涉臺文物古蹟。

  □連結

  林鶴年舊居

  又稱怡園,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建,為一座由園門、院牆和西洋式主樓和副樓組成的別墅式建築。院內有道光丙戌年的「小桃源」石刻碑以及水井。林鶴年(1847-1901)曾任臺灣地方官,主管臺灣茶葉生意、臺灣船政和鐵路建設,後因政績顯著,被提拔為臺灣道臺,加「按察使」銜。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林氏內渡廈門築怡園而居。該建築對研究廈門鼓浪嶼近代建築和紀念林鶴年有一定的價值。

  廖家別墅

  約建於1850年。該建築是外廊殖民地式的洋人建築,後為廖氏兄弟購買。廖清霞、廖悅發兄弟年輕時到印度尼西亞做木材生意,廖悅發曾在廈門開「豫豐錢莊」。我國著名文學家林語堂先生和其夫人廖翠鳳(廖悅發的二女兒)在此宅結婚,婚禮就在該建築正廳舉行,新房則設在前廳右側的廂房裡。婚後三天,林語堂便攜夫人前往美國留學。(海都記者 蘭京)

相關焦點

  • 廈門市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集美區七處被列為文物
    人民網廈門5月16日電(陳博)近日,廈門市公布了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四批涉臺文物古蹟名單,集美區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第三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據介紹,安業民烈士墓、中山公園紀念碑、華僑博物院主樓、集美學村海通樓、集美學村科學館南樓、松山小學舊址、同民安關隘、禾山石佛塔、十二龍潭石刻、同安鐘樓、五顯第一溪橋、大華飯店舊址、大千旅社舊址、廈大大旅社舊址、同英布店舊址、興亞院廈門聯絡部舊址與慶讓堂成為廈門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潯總兵衙成為廈門市第四批涉臺文物古蹟。
  • 濟寧公布64處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近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印發通知,公布64處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至此,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378處。
  • 瀋陽市公布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邱菊)9月9日,市政府辦公室公布瀋陽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江浙會館等29處不可移動文物「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增至313處。2019年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啟動了瀋陽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
  • 確山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天中晚報客戶端訊 全媒體記者 許靜 通訊員 張紅 李璞 近日,確山縣政府印發通知,公布了確山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此次公布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9處(古遺址3處、古建築1處、近現代史跡及其他5處),並要求相關鎮(街道)、縣直有關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保護管理工作。
  • 文物保護單位:不能亂用「重點」二字
    在中國大多數的文物古蹟旁邊,都豎立著一塊或者好幾塊文物保護單位碑,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等。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發布《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發布了《陝西省名勝古蹟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57年5月3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發布《關於公布陝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 秀嶼區公布九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習近平為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切實加強歷史文物古蹟的保護和管理,近日,秀嶼區公布吳承斌烈士墓、卓午祠、玉霄宮、南渚林氏大墓等9處縣區級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範圍。
  • 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公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5日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包括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遼寧旅順口軍民融合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江蘇蘇州文物建築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四川廣漢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陝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 廈門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國家專款維修
    新華網廈門3月23日電(記者李慧穎)由國家文物局及有關專家組成的考察組日前赴廈門進行涉臺文物的摸底清查工作,考察組一行參觀了廈門鼓浪嶼上的林語堂等4位名人的故居。據了解,根據此次考察的結果,最終被納入需搶修的涉臺文物名單的故居和遺存,將得到國家文物局的專款經費支持。
  • 池府王爺之發祥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廈門元威殿
    元威殿俗稱池王宮,位於福建省廈門同安馬巷鎮五甲美街中心。始建於馬巷鎮五穀市,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遷建今址。馬巷元威殿是池府王爺之發祥地,俗稱"正爐"、"祖爐"或"總爐"。1991年被列為廈門市民間信仰對外開放點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公布為廈門市第一批涉臺文物古蹟。
  • 朝陽市公布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朝陽日報近日,朝陽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28處不可移動文物成為新一批「市保」。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古遺址6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9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處。
  • 山西公布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山西省文物局近日發布通知,經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申報,市文物部門推薦、省局組織專家評審,決定將16處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列入山西省第一批專題性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將運城市、晉城市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列入第一批綜合性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 藍山縣新增2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網時刻永州10月26日訊(通訊員 顏繼生 李慕華)近日,藍山縣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全縣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總計達6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
  • 大陸將啟動涉及十餘個省份的涉臺文物保護工程
    今年3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單霽翔提交了建議國家啟動涉臺文物保護工程的提案,這個建議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重視,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隨即立項。    「涉臺文物保護工程的啟動,得到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文化部、國臺辦等單位以及各省份、地方無可爭議的支持,這非常令人振奮。」單霽翔說。    事實上,近年來涉臺文物保護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 鞍山海城又有3處文物古蹟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日,記者從海城市文廣體育局文物保管所獲悉,在日前,遼寧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析木鎮缸窯嶺村的黃瓦窯遺址和析木村的鐵塔以及八裡鎮小新村的尚氏王陵3處文物古蹟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海城市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達到了9處。
  • 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到國家專款維修
    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到國家專款維修 2007年03月24日 10: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廈門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 多為清代建築 出保護規劃方案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規劃局獲悉,《廈門市閩南古大厝保護規劃方案》出臺,全市新發現24處閩南大厝,加上現有的已列入市級文保單位及歷史風貌建築的大批古厝,市規劃局、市文管辦表示,將在整體保護的基礎上,聯合泉州、漳州,對閩南古大厝進行整體申遺。
  • 重慶訪古攻略:值得一去的10處重慶文物古蹟
    重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朝歷代在轄區內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蹟。目前,全國一共有8批505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重慶市有64處,其數量在直轄市中僅次於北京,尤其是抗戰文物和民國建築遺存在國內首屈一指。
  • 第十批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公布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的通知 閩政文〔2020〕207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崎山遺址等
  • 廈門南普陀寺內有四隻石龜,原來它們是馱碑神獸,和乾隆皇帝有關
    千年古剎南普陀寺建於唐朝末年,位於廈門市思明區五老峰下,與廈門大學僅有一條馬路之隔,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廈門熱門旅遊景區。乾隆御製碑文物碑亭南普陀寺內藏有涉臺文物古蹟很多廈門市民以及遊客都知道南普陀寺屬於文物保護單位,而更多人不知道南普陀寺內還藏有一處涉臺文物保護單位,那就是乾隆御製碑。
  • 廈門南普陀寺內有四隻石龜,原來它們是馱碑贔屓,和乾隆皇帝有關
    千年古剎南普陀寺建於唐朝末年,位於廈門市思明區五老峰下,與廈門大學僅有一條馬路之隔,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廈門熱門旅遊景區。乾隆御製碑文物碑亭南普陀寺內藏有涉臺文物古蹟很多廈門市民以及遊客都知道南普陀寺屬於文物保護單位,而更多人不知道南普陀寺內還藏有一處涉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