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座大教堂在英國歷史上承載著舉足輕重的宗教地位,參觀人數一直排列在英國教堂前茅,只是順序每年會有變化,按照建築年代順序劃分:
肯特郡坎特伯雷大教堂
英格蘭早期歷史就是圍繞著它來抒寫
約克大教堂
英格蘭北部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倫敦市中心的皇家御用教堂
通常西方人一般稱教堂名稱為Church,把區域主教座堂稱為Cathedral,在德國叫Dom,還有一種稱為隱修院Abbey,
而約克大教堂的名字叫做York Minister,正式命名為:約克聖彼得大教堂和大都會政治教堂,
這個名稱來源於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那時的盎格魯人會把他們認為很重要的教堂起名為Minister,後來英國王室加冕地也稱為Westminster。
約克大教堂知名原因一是它所屬的約克城市歷史曾令英國其它地區難以比擬,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修復大教堂地基時挖出了古羅馬第六與第九軍團遺物,大教堂南側那座君士坦丁大帝雕像也訴說著這裡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加冕地。
二是大教堂建築本身也是英格蘭最大的中世紀主教座堂和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德式教堂。
公元627年,當時的諾森布裡亞國王埃德溫為了迎娶基督教公主伊莎伯格,就在古羅馬要塞的原址上蓋起了一座小木屋用於受洗,這就是約克大教堂的雛形,
六年後又緊鄰這座木屋建造了石室教堂,沒想到在七國諸侯徵戰中埃德溫陣亡,他應該算是第一個埋在這座教堂的國王,畢竟諾森布裡亞還統一過英格蘭,那時約克就是首都。
後來隨著盎格魯人,維京人,諾曼徵服的變換朝代,約克大教堂也是毀了建,建後燒,沒過上多少消停日子。
直到十二世紀中葉,時任大主教沃爾特·德格雷開始按哥德式風格建造大教堂,那時僅約克猶太人向國王金庫繳納的稅款就超過整個倫敦,當然有與坎特伯雷大教堂叫板的底氣。
斷斷續續跨越了兩個半世紀,應用了哥德式建築發展的所有元素,約克大教堂終於在1472年達到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景。
當然分別在1829年和1984年的兩場大火都險些使大教堂面臨滅頂之災,靠著主的保佑還都順利修復了。
劃重點,歐洲每一座知名教堂都有它的特點與歷史,那麼來約克大教堂主要看什麼呢?
就是它碩大無比的各種花窗,今天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花窗基本沒有修繕過,保持了六百年前原樣,即使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被拆下來加以保護在戰後安裝上去的,與科隆大教堂的方式如出一轍,看來歐洲人的思想在這點上達到了統一。
約克大教堂總計有128組彩色玻璃窗,由兩百多萬塊獨立玻璃組成,最知名的是由中世紀保留至今的最大彩色玻璃玫瑰窗、五姐妹窗和大東窗。
玫瑰窗在1515年製作,紅白玫瑰交織其中,是約克與蘭開斯特家族結束三十年玫瑰戰爭後被都鐸王朝統一的象徵與紀念。
大東窗歷史更早一些,由來自考文垂的桑頓大師在1405-1408年創作完成,彩色玻璃內容描繪了眾多聖經故事,從《創世紀》到《啟示錄》人類萬物的開始與結束,如此巨大的工程桑頓當時得到的報酬只有56磅。
五姐妹窗歷史可追溯到十二世紀,但在一戰後被重新修復時人們為了紀念戰爭中犧牲的英國女性而起了這個名字,與周圍具有年代感的磚石結合更顯得安靜與樸素。
幾個世紀以來,很多人通過這裡的彩色玻璃與上帝溝通,讀懂聖經,了解天堂中的故事,享受陽光灑入帶來魔幻之美對他們心靈的感召,也許就是約克大教堂無言的魅力。
約克大教堂自七世紀建立以來,有過九十六位大主教和主教住持,雖然年代久遠,歷史厚重,但思想並不保守,
它是英國最早建立圖書館體系的教堂,第一個配有警察看守的教堂,最早引進男女聲合唱團的教堂,第一個由黑人主教主持的教堂,也是約克這座文化城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