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已故的書法家,趙樸初、啟功書法鑑賞

2020-09-09 漢府古文化

在當代書壇, 有兩位已故書法家, 無論是其公眾認可度、社會威望, 還是作品市場價格, 都是難分伯仲、並駕齊驅的。他二人的書法題字在社會上也是隨處可見, 道德文章亦常為世人所樂道, 並且兩人還保持著不錯的私交。這兩位書家就是趙樸初先生和啟功先生。

趙樸初與啟功合影

趙樸初

趙樸初 (1907-2000) , 安徽太湖人。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書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職, 乃卓越的佛教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啟功先生曾在《趙樸初詩詞手跡選》後記中說:「樸翁擅八法, 於古人好李泰和、蘇子瞻書, 每日臨池, 未曾或輟, 乃知八法功深, 至無怪乎書韻語之罕得傳為家寶者矣。」

趙樸老一生臨池不輟, 早期書法由楷書入手, 學柳公權、李北海, 晚歲又於帖學之外參習魏碑, 並始研習草書。有評「趙體」者云:「博涉墳籍, 沉精篇翰, 通曉詩文群經, 兼之人品高曠, 故神韻超逸, 婉麗遒逸, 疏秀有致。得荒率之致, 出神入化, 有崩巖墜石之奇、鸞舞蛇驚之勢。能得其運腕之法, 而轉筆處古勁藏鋒, 似拙實巧。」


啟功

啟功 (1912-2005) , 曾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職, 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鑑定家。

啟功早年學趙書《膽巴碑》, 繼習董香光, 後學歐之《九成宮碑》, 此為其學書的基礎。其後雜臨碑帖以於歷代名家墨跡, 以習智永《千字文》墨跡用力最勤。楷書得力於《玄秘塔碑》。有評者認為啟功書法有一種洵洵儒雅的書卷氣和恬淡從容的古典氣息, 可以用「雅、清、簡、靜」四個字概括。

二老的書法有較深的傳統功力, 其書風被時下大多數人所接受, 因此, 在藝術品市場上, 趙樸初和啟功的書法價格也是遙遙領先, 其作品的成交額之大, 成交量之多, 在當代書壇無人能出其右, 甚至單品成交額也是當代大部分書家難以望其項背的, 並且還超過了一些古代和近現代書法家的價格。


實際上, 筆者認為趙樸初先生書學李北海, 但無其廣博, 書法結體過緊密, 而顯侷促;學蘇東坡但無其變化自如, 書法形體整體右抬, 過於程式化;學趙子昂但無其用筆精到, 失之疏率。晚年學孫過庭書譜及魏碑, 曾作詩道:「老年作書用退筆, 不求妍潤存骨力。」惜乎年歲已高且天不假時日, 未見大成。整體來說, 趙樸初走的也是帖學一路, 但其書貴在有書卷氣, 內容多為自做詩詞, 文辭優美, 恐遠為他人所不及。總的來說, 其書缺乏更多的錘鍊, 但較之別的一些愛好書法的官員, 其書法有如此成就, 真是難能可貴。

而啟功先生書法屬帖學正統, 對傳統下過功夫, 並融入自己的學識和理解, 其書法造詣較深, 筆墨精到, 線條簡練, 結字、章法都較得體。也有人說啟功的字好就好在乾淨利落、周正端莊、雅俗共賞。但是這些優點有時也是弱項所在, 結體的過於平實, 用筆的相對單調, 形式上缺少變化, 這使得其作品很「淺」, 也便於作偽者仿臨, 加之市場價高昂, 所以贗品遍布天下。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應該是啟功書法的成熟期, 其行草書作品也有意求變。在一幅作品中字與字之間有大小和粗細之變, 一字中也有肥瘦之變, 但這種變化顯得生硬而不自然, 有做作之嫌。晚年的作品更顯平淡, 字體愈瘦, 顯得枯而薄, 而近乎鋼筆字。其楷書主要得力於柳誠懸和永禪師, 但顯單調而板刻, 似無所突破, 較之同為皇族的溥儒先生之楷書應是有所不及。

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中有詩曰:「題記龍門字勢雄, 就中尤數始平公。學書別有觀碑法, 透過刀鋒看筆鋒。」提出對如何看待碑中的藝術養分, 要透過其粗曠的外形和刀的鑿痕, 來體會其原本的用筆書寫之味, 此觀點對學碑是有所裨益的。其又說「少談漢魏怕徒勞, 簡牘摩挲未幾遭;豈獨甘卑愛唐宋, 半生師筆不師刀。」反映了啟功對帖學的情有獨鍾, 但卻未能吸收到碑學的大氣、雄強和金石味, 使得其書法少變化, 而過於中規中矩, 不敢越帖學一步, 從而放棄了另一半書法天地的美。即使在帖學裡, 由於其保守的書法學觀點, 使得其書法在承襲帖學傳統時未能出古人一頭地。

啟功生前在接受採訪時就曾首先聲明他不是一個書法家, 他說他首先是一個教師, 然後勉強算是一個畫家, 書法只是他的業餘愛好而已。可見其首先看中的是自己的學問, 其次是自己的畫, 最後是書法。實際上相比而言, 趙樸初先生更應是一個業餘書法家, 畢竟生前社會職務太多, 工作過於繁忙, 但其對書法下的工夫卻也是不少, 對傳統浸淫頗多。

同為帖學大家的還有「清四大家」中的王文治、梁同書, 他們都是乾隆時期帖學大家。但是二者的書法拍賣價格卻並不是太高。2008年安徽藝海拍賣一件原廣東省政協主席、著名鑑藏家吳南生先生收藏的梁同書臘箋行書立軸, 著錄於《憨齋珍藏書法集》, 估價3-5萬, 僅以44, 000元成交。嘉德2009秋拍王文治行書七言詩書法112, 000成交。此作曾經大千門人、畫家朱棠收藏, 為王氏精品, 而其別的作品成交價也不高, 多在幾萬元, 他們的書法價格應該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相比而言, 為何趙樸初和啟功兩先生的書法在當代書壇如此受推崇, 在藝市如此受熱捧呢?除了個人書法造詣本身的原因外, 二老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各自領域的突出貢獻也使得人們對其書法本身的認可相應抬高。樸老是佛教領袖, 政界要人;啟翁是學界權威, 桃李天下。二老在社會上都擁有著崇高威望, 同時都擅書法, 在書壇也是身居高職。

唐穆宗曾問柳公權用筆之法, 柳對曰:「心正則筆正, 乃可為法。」此筆諫佳話流傳千古, 反映了中國古代對書法的賞評更重於德, 而藝居其次。此種書法評判的價值觀也影響到現在。

還有就是當代書壇對傳統的忽視, 對傳統的缺失, 以至人心浮躁, 而且現在的一些書家對書法之外的學問工夫也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而趙樸初和啟功先生的書法正是對傳統和古典的一種回歸。他們的書法被書法界和市場認可也反映了現代人空虛心靈對傳統和經典的一種渴望和追求。從市場上來講, 他們的書法價格在拍賣市場上應該是偏高了, 所以藏家在投資時不可盲目追高, 還要以精品為主, 一般作品還是要謹慎的。

相關焦點

  • 趙樸初和啟功,誰寫得更精彩?
    啟功先生和趙樸初先生是近現代非常受人敬重的兩位書壇大師。啟功先生與趙樸初先生相交幾十年,兩人同樣在書法上有很高的成就,同時也有著很高的文化修養和人格魅力。,他是書法家、畫家也是文物鑑賞家和鑑定家。啟功是書法家,曾被稱為「詩、書、畫」三絕,在書法上,他臨摹學習了很多書帖,很多書法愛好者不僅對他的學識佩服,更是對他的楷書書法稱讚不已。
  • 啟功趙樸初落選20世紀10大書法家,中書協的否定理由,您認同嗎?
    啟功趙樸初雙雙落選20世紀10大書法家,中書協給出的否定理由,您認同嗎?趙樸初20世紀末,中書協發起了「中國20世紀十大書法家」評選活動。趙樸初和啟功交談對於這樣的評選結果及其排序先後,相信每個人都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許多人頗為費解的是:為什麼大名鼎鼎的啟功和趙樸初不在名單之內。
  • 趙樸初、啟功和胡抗美怎樣評價沈鵬書法作品?跟你想的完全不同
    且不說沈鵬說的有沒有道理,現在先看看已故書法名家啟功是怎麼評價沈鵬書法的。啟功說:「僕私交沈鵬先生逾三十載,觀其美術評論之作,每有獨到之處,所作行草,無一舊時窠臼,藝貴創新,先生得之。」趙樸初先生也曾說:「沈鵬的書法大作不讓明賢,至所欣佩。其詩作清新挺健。」
  • 趙樸初和啟功的幽默對話,豁然開朗
    今天,先分享一個流傳於網絡的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趙樸初和著名書法家、教授啟功先生。相傳,一次體檢時,兩位老人相遇了。趙老說,你說吃了一輩子素,還得個高血脂。啟功先生聽了立刻找大夫講理:你看!你看!你讓我少吃肉,我就說這和吃肉沒關係嘛!
  • 中書協書法家潘興東,啟功書體創作作品鑑賞,網友:比啟功更靈活
    現在的書壇字寫得好的比比皆是,但是既是企業家又是書法家的人卻屈指可數。他的書法多是吸取了啟功先生的筆法風格。有網友評論潘興東的書法說:該字體有幾分形似啟功字體,神不像,但是也有自己的風格,字體清秀,柔美,工整,流暢,字面猶如一幅畫:有一個靜謐的池塘,有美麗的荷花,含苞欲放,靜悄悄的……。有人說啟功字,當今無人能超越。一橫一豎透著功力與思想,謂大雅。我現在就在學啟體。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李文志書法鑑賞
    >李文志,字博友,唐韻齋主,1964年生, 河北滄州人,現居北京,當代著名書法家,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書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鼎盛時代。只要你肯願意拿起毛筆,就與中國書法接下了緣。當然,會寫毛筆字不等於書法,但從客觀上來說,人們有了更充分的時間可以練習書法。當代中國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書法濫觴,動輒書法藝術,動輒書法家。
  • 高清書法欣賞:趙樸初《洞裡觀湖更看山》
    【原創圖片,嚴禁盜圖】趙樸初(1907-2000年),安徽安慶市太湖縣人,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書畫方面,趙樸初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
  • 啟功是當代頂尖的書法家,可以從啟功書法中取法嗎?
    啟功先生是當代頂尖的書法家,我們可以從啟功書法中取法嗎?我們認為當然可以學習啟功書法,從中取法,三人行必有吾師,啟功先生盛名在外,自然有我們可以學習的眾多長處!啟功先生是當代頗負盛名的書法家,同時他還是一個紅學家、教育家、鑑賞家、畫家等,在諸多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實際上他還是一個大學者,這正是一個優秀書法家必須具備的素養!
  • 紀錄片《百年巨匠——啟功》在京開機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等單位聯合攝製的百集人物傳記紀錄片中的《百年巨匠——啟功》4日在京開機。  當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的開機儀式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啟功先生是百年來卓有成就的一位文化巨匠,集書法家、詩人、畫家、文物鑑定專家、文史專家、教育家等身份於一身,在諸多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也曾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顧問,為故宮的文物鑑定和保護事業盡心盡力。
  • 著名書法家,佛教領袖,詩人,趙樸初書法欣賞
    趙樸初(1907——2000),出生於安徽安慶,畢業於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佛教領袖,詩人,書法家,社會活動家,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趙樸初出生於一個世代書香的名門望族,祖上幾代有舉人,狀元,進士等,均為朝廷高官。
  • 中國近代四大書法家沈、林、沙、啟名作欣賞
    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啟功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 。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云:「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
  • 當代書法界兩位優秀的「李姓」書法家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兩位,被稱為當代書法界兩位優秀的「李姓」書法家。,是著名國學大師、書法大家啟功的親傳弟子,近年來,李傳波老師也總被業內同行稱為「啟功體書法第一人」,然而老師卻謙虛自稱是啟功體書法藝術的追求者。
  • 大師趙樸初和啟功的幽默對話,看完豁然開朗
    今天,小編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流傳於網絡的有趣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趙樸初和著名書法家、教授啟功先生。相傳,一次體檢時,兩位老人相遇了。啟功先生聽了立刻找大夫講理:你看!你看!你讓我少吃肉,我就說這和吃肉沒關係嘛!趙樸初先生還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只有高興是現款,其他都不過是支票而已。」兩個多麼快樂好玩,滿滿童心的老人啊!所以,他們才能都笑到了九十多歲的高齡呀!
  • 趙樸初書法中的「無盡意」,上博將舉行紀念特展
    繼前不久閉幕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展出中國佛教領袖、書法家趙樸初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所作的書法作品後,澎湃新聞獲悉,今年5月21日是趙樸初先生逝世20周年紀念日,上海博物館將在這一天起舉辦為期兩個月的
  • 《百年巨匠——趙樸初》安慶趙樸初故居舉行開機儀式
    我們從書法入手來詮釋趙樸老的大德精神,不僅是佛學的正信理念,更是書法藝術本體精神的正大指標。」「《百年巨匠》再現趙樸初先生的非凡風採、人格魅力和家國天下的廣博情懷,通過他的書法藝術闡釋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此舉將為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帶來積極的現實意義。」
  • 沈尹默和啟功相比,誰對近代書法的影響力更大?
    沈尹默和啟功先生都是近現代著名的書法大家,題主的問題是倆人誰對近代書法的影響力更大,這個答案應該是沈尹默先生。只不過沈尹默先生大啟功先生近三十歲,最後是被四人幫迫害而死。啟功先生比較年輕,而且也很長壽,後來又主持了書協主席的職位很長時間,所以熟悉啟功先生的人比較多。
  • 啟功先生是當代頂尖的書法家,「啟體」為何不適合臨摹學習?
    啟功先生能從傳統入手,融匯古今,博涉多優,創造出挺拔爽健且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啟體,他的學習和開拓精神是我們後學者值得汲取的。那麼,在學書過程中可以不臨古,直接取法於啟功嗎?初學書法不適合從啟功書法入門,要從古代經典入門。並不是啟功書法不好,啟功的書法完全可以和古代那些經典書法雁行。
  • 淵深靜穆——趙樸初的書法藝術與人生
    趙樸初是宗教愛國領袖,在國內外宗教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深受尊敬和愛戴。他佛學造詣極深,《佛教常識答問》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傳廣泛。趙樸初做的另一件大事便是指導並推動了《乾隆版大藏經》的再版。 除了研究佛學,趙樸初堅持了一輩子的,那就是書法。 在中國書法史上雖然出現了高僧和名居士書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於領袖地位唯獨趙樸初。
  • 書法家趙樸初書法欣賞,《臨江仙》寫出藝術美!筆力雄健真漂亮!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是趙樸初! 趙樸初是安徽安慶人,在中國的書法界知名度很高,他的書法作品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雖然趙樸初已經去世20年,但是他的書法作品仍然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收藏學習,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趙樸初
  • 書法家趙樸初書法欣賞,《臨江仙》寫出藝術美!筆力雄健真漂亮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是趙樸初!年,但是他的書法作品仍然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收藏學習,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趙樸初65歲時的書法作品《臨江仙》,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喜歡趙樸初的書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