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為「後浪」搭臺

2020-10-19 北青網

10月10日,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拉開序幕。今年的音樂節無疑是創辦23年來最特殊的一屆,演出內容高度濃縮,線下內容向線上轉移,更重要的是受制於海外疫情的影響,本屆音樂節第一次出現沒有外籍音樂家參與的情況。這在音樂節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而這樣一屆特殊的音樂節卻給中國本土音樂家提供了舞臺。

十位「90後」「00後」小提琴家

演繹貝多芬

翻開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節目冊,不僅是清一色的本土樂團、指揮家、演奏家、演唱家,而在這其中「90後」「00後」佔據了絕大多數。新生代當道,音樂「後浪」集中亮相,成了本屆音樂節線下音樂舞臺最大的特色。

先是在10月12日至14日,為紀念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策劃、邀請謝昊明、陳一歌、竺玟佳、王溫迪、張潤崯、黨華莉、蘇千尋、柳鳴 、餘振陽、林瑞灃10位國內最具代表性和實力的「90後」「00後」小提琴家輪番登臺,共同演繹貝多芬全部10首小提琴奏鳴曲全集,讓貝多芬音樂中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氣息得以釋放。這10位青年小提琴家均是憑藉出色實力斬獲國際大獎的後起之秀,是國內小提琴界未來的希望之星,其中年齡最小的蘇千尋生於2005年,今年只有15歲。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柳鳴已經是第二次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三年前在音樂節創辦20周年之際,參加了長達10個小時的「交響馬拉松」,前不久她剛剛成為上海交響樂團141年歷史上最為年輕的樂隊首席。

五位出生於千禧年的藝術家

輪番登臺

除了10位青年小提琴家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系列音樂會之外,10月20日在本屆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上,指揮家餘隆率領中國愛樂樂團與多位青年音樂家聯袂登臺。在這場以「我們生於2000」為主題的音樂會上,5位出生於千禧年的青年藝術家,包括屢次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提琴演奏家於明月,2019年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小提琴演奏家林瑞灃,被譽為「歌劇天才」的假聲男高音劉珅,影視音樂多棲發展、臺灣偶像派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以及有「中國天才鋼琴少年」之稱的鋼琴演奏家鞠小夫登臺演繹,共同慶祝、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

指揮家餘隆對這些年輕藝術家充滿期待,「20年前他們呱呱墜地時,誰會想到他們會出現在今天這個輝煌舞臺。假以時日,20年後,他們也許會成長為新時代的馬友友、王健、郎朗、寧峰……」

多年致力於為新生力量

搭建展示平臺

實際上北京國際音樂節多年來在邀請國際知名音樂大師前來獻藝的同時,一直以為新生力量搭建展示平臺為己任,從音樂節早期的中國鋼琴家郎朗、李雲迪、陳薩,到如今已是國內中生代指揮家佼佼者的楊洋,音樂節始終保持發現、發掘新人、新作的銳利目光。而指揮家林大葉2008年首次登上音樂節舞臺時只有28歲,同為「80後」指揮家的黃屹2012年以歌劇《原野》實現音樂節首秀時更是只有25歲。正是音樂節為他們提供和觀眾對話的機會,特別是對新一代中國音樂家格外關注,而藉助音樂節的平臺和慧眼,一批活躍在國內外樂壇的優秀青年才俊,通過北京國際音樂節這個平臺不斷展現自己的才華。而近年來,包括少年鋼琴家王雅倫、「90後」小提琴家何子毓也都加入這個舞臺中,代表中國古典音樂未來發展的新人、新面孔、新聲音在音樂節這個國際平臺上有了更多展示才華與實現夢想的機會。

從2017年起,北京國際音樂節與雀巢公司聯手設立雀巢杯——青年音樂家獎,旨在體現北京國際音樂節對中國「希望之星」的鼓勵與期許,而首位獲得該獎的便是即將在本屆音樂節上加盟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小提琴家柳鳴。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一批古典音樂「後浪」為主打的本屆音樂節上,本年度的「雀巢杯——BMF青年音樂家獎」將頒發給參與貝多芬奏鳴曲系列的這10位小提琴家。今年也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首次同時在一屆音樂節中授予多位演奏家該榮譽。

作為國內古典音樂事業的領軍人物,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指揮家餘隆希望能讓國內樂壇呈現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可持續發展局面。他本人身體力行,在致力於培養新人方面做出表率之舉,作為「60後」的他2018年卸下擔任20年的音樂節藝術總監一職,「80後」舞臺導演鄒爽成為了音樂節新的藝術掌門人。

用餘隆自己的話說,「這個行業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而應該是一個薪火相傳的過程。青年人應該有理想,不要只顧著眼前的利益,而是應該有為中國文化添磚加瓦的雄心壯志。」

如今從音樂節走出的一位位青年才俊都已在國內古典音樂舞臺上發光發熱。相信假以時日,在本屆音樂節登臺的青年藝術家們,也必定成為扛起中國古典音樂大旗的主力軍。

文/本報記者 郭佳

特約記者 倫兵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相關焦點

  • 北京國際音樂節力推同齡「後浪」為中國愛樂慶生20周年
    中國愛樂樂團二度獲頒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北京國際音樂節供圖「後浪」們聯袂為中國愛樂慶生音樂會開始前增加了小小的煽情片段。主持人白巖松笑稱中國愛樂樂團團長李南囂張內斂,樂團的藝術總監餘隆霸氣溫暖。
  • 用心做公益,北京國際音樂節讓音樂遍地開花
    10月17日,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行公益項目整體發布會。本屆國際音樂節更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模式,將公益性推進到新高度,線上超過240小時精彩內容全部免費的同時,午間音樂會和BMF少兒節日樂團等公益項目也迎來全面升級。
  • 香港管弦樂團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香港管弦樂團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2016-10-30 21:4610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曾兩度擔綱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的香港管弦樂團29日晚在荷蘭指揮大師梵志登執棒下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並與旅歐著名小提琴家楊天媧共同奏響作曲家莫扎特、馬勒的經典作品。
  • 北京國際音樂節昨夜開幕,把愛與希望「獻給2020」
    掃碼、測溫,拿到節目單後,站在人來人往的保利劇院一層大廳裡,唐先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一屆音樂節竟然真的辦成了!」 唐先生從2015年開始關注北京國際音樂節,而今年,音樂節註定被時代賦予別樣的意義。昨晚,一曲世界首演的大型交響合唱《獻給2020》,正式拉開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如何240小時音樂不停?
    多年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堅持立足時代前沿視角,為觀眾呈現古典音樂最新動態的同時,也大力推廣跨界音樂人。本屆音樂節期間,多檔欄目涉及戲劇、民謠音樂、民族音樂等其他藝術門類,為觀眾提供拓寬藝術視野的新體驗。北京國際音樂節在困難重重的2020年,將古典音樂文化與網絡、大眾傳媒相結合,徹底打破時空限制,讓古典音樂深入人心。
  • 《獻給2020》全球首演,揭開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幕
    《獻給2020》演奏結束後,在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安可」聲中,在武漢出生的作曲家鄒野再度走上舞臺,他用地道的「鄉音」報幕,隨後執棒加演了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那首膾炙人口的 「洪湖水浪打浪」。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深刻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更對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 馬友友《逍遙遊》閉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今晚,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將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將攜手吳蠻、吳彤、雷佳及絲綢之路樂團聯袂登臺,並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杭州愛樂樂團音樂會合作演繹作曲家趙麟為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委約的新作——大提琴協奏曲《逍遙遊》。這也將宣告從10月12日開始以「樂匯中西 時代新聲」為主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落下帷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年演奏家致敬貝多芬
    這三臺音樂會上,柳鳴、張潤崯、黨華莉、陳一歌等10位90後至00後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為大家帶來貝多芬的全部10部小提琴奏鳴曲。其中,原本將在首場音樂會登臺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蔣益梁由於身在紐約無法在本屆音樂節登臺,由青年小提琴家竺玟佳臨時救場,接替登臺。一周前,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的竺玟佳接到臨時通知,得到了這次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奏的機會。
  • 北京國際音樂節十月舉辦,「武漢交響」將唱響開幕音樂會
    ,線下、線上結合併行的新模式,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將為全世界古典音樂演出機構提供模式轉變的樣板。新力量:薪火相傳,力推「後浪」書寫中國音樂未來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全球古典樂壇都在通過集中呈現貝多芬經典作品的方式紀念這位偉大作曲家。
  • 北京國際音樂節 青年演奏家致敬貝多芬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發布會現場2020年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從這三臺音樂會上,柳鳴、張潤崯、黨華莉、陳一歌等10位90後至00後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為大家帶來貝多芬的全部10部小提琴奏鳴曲。其中,原本將在首場音樂會登臺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蔣益梁由於身在紐約無法在本屆音樂節登臺,由青年小提琴家竺玟佳臨時救場,接替登臺。一周前,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的竺玟佳接到臨時通知,得到了這次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奏的機會。
  • 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盛大開幕 抗疫主題新作《獻給2020》世界...
    視頻:《獻給2020》第六章《櫻花落》(樂隊與女高音獨唱及女聲合唱) BMF 同時,這場音樂會也作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式,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新古典 樂無界
    隨著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序曲《眠》的演出,北京國際音樂節今年將再次推出眾多新的音樂作品,讓北京觀眾們開闊眼界。「長城8小時睡眠音樂會」,通過極具創意的方式,讓北京國際音樂節帶領不少觀眾見證了音樂世界的美妙。除了裡希特的《眠》外,音樂節還委託荷蘭作曲家米歇爾·范·德阿創作的最新虛擬實境音樂體驗《捌》也將亮相本屆音樂節,米歇爾創作的這部集音樂、劇場藝術、視覺藝術為一體的獨角歌劇,運用了當今科技領域最前衛的虛擬實境技術,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欣賞體驗。
  • 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歸來驚喜多
    北京晚報訊 (記者高倩)「今年的音樂節還辦嗎?」近八個月,不管走到哪裡,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總被問到類似的問題。樂迷們終於等來了答案:辦!10月10日至20日,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在秋天趕來,20場線下演出、240+小時的線上直播將為觀眾們帶來新的驚喜。
  • 第20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古典音樂浸潤京城
    (來源:北京青年報)    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10月8日在保利劇院上演,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執棒並攜手著名小提琴家默爾曼父子為觀眾獻上作曲家巴赫、貝多芬的經典傑作。    10月29日,歷時三周的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迎來閉幕音樂會。
  • 「致敬2000」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致敬2000」2020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2000年12月16日晚,中國愛樂樂團在總監餘隆的指揮下以華格納的歌劇《唐豪瑟》序曲發出了「愛樂第一聲」。20年後,2020年10月20日晚,中國愛樂樂團在餘隆總監的指揮下再度奏響了《唐豪瑟》序曲為中國愛樂樂團慶祝20歲生日。歷史與今天在音樂中實現重合、再現,令藝術家和觀眾們無比感慨。至此,主題為「我們生於2000」的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慶典音樂會落下帷幕,為期10天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也於10月20日晚在保利劇院圓滿閉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22年初心不變
    ,同時拉開了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帷幕。20餘年來,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辦,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聯合主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不斷為國內古典音樂舞臺引進世界級藝術精品,並逐漸成為首都亮麗的文化名片。一個個被銘記的「首演時刻」1998年的金秋十月,在指揮家餘隆等人的努力下,首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驚豔亮相。
  • 餘隆攜手鄭京和啟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原標題:餘隆攜手鄭京和啟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楊)10月6日,以「樂享浪漫」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召開開幕音樂會發布會,宣布10月8日晚,開幕音樂會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屆時音樂節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餘隆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攜手小提琴演奏大師鄭京和、大提琴名家米沙·麥斯基為觀眾獻上中西音樂對話。
  • 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精彩上演
    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精彩上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鄭海鷗、白春陽)日前,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在如火如荼上演。12日,改編自京劇名作的新國劇《霸王別姬》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揭幕音樂節。
  • 北京國際音樂節240小時精彩不間斷
    受益於國內對疫情的成功控制,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期舉辦,但與此同時也面臨全新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為「後抗疫時代」的首都文化舞臺留下一屆意義非凡的藝術盛會,讓音樂回歸生活,成為音樂節組織者的心願。受制於海外疫情的影響,今年音樂節的演出舞臺上沒有了國際音樂家、樂團的身影,線下演出場次和規模因此大幅縮水。
  • 雀巢攜手北京國際音樂節 力推青年音樂家走上國際舞臺
    同時,2020年,雀巢大中華區集團事務副總裁方軍濤、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還共同為10位小提琴家頒發了雀巢杯 -- 青年音樂家獎。頒獎現場 今年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連續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從年初持續至今的新冠疫情為全球古典音樂市場蒙上一層陰霾,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如期舉行,不僅是音樂節履行與觀眾的默契承諾,更是為中國乃至世界古典音樂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