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白鹿原》,道盡世上多少滄桑事。
1991年臘月的某個傍晚,陳家老宅昏暗的燈光下,陳忠實為其50萬字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筆。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部迴腸盪氣的史詩般的巨著,一經面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勢,震驚了大江南北。
1997年,陳忠實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白鹿原》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還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廣泛傳播開來。
2016年,陳忠實因病去世。他筆下的「白鹿原」經過影視劇等多種藝術呈現後,終成為千千萬萬讀者心中的文學「聖地」。
世間仍有幾多白鹿原,人間卻無陳忠實。
來到西安後,我才知道當地居然有三處「白鹿原」。最終,參考當地人的推薦,我決定探訪白鹿原影視城。
白鹿原影視城,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始建於2013年,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它的主要景點由白鹿村、滋水縣城、景觀步道等景觀組成,是以陳忠實長篇小說《白鹿原》原著為建築藍本興建而成的仿古建築群。電視劇《白鹿原》就是在這裡取景拍攝的。
白鹿村在山頂,進村首先需要乘坐號稱亞洲第一的大電梯。電梯雖然看起來並不是很陡峭,但乘坐到半山腰的時候,若趕上天氣突變,妖風陣陣撲來,人心裡還是禁不住忐忑。不四處看還好,四處張望就會發現回頭看不到山底,抬眼望不到盡頭,那種感覺還是挺無助的。
介紹白鹿村之前,山底還有一處必須要參觀的地方,那就是陳忠實先生的故居。坦白說,我至今仍不清楚這處故居是根據景點需要仿建的,還是它確實就是陳老生前居住地。知道實情的網友可以留言告訴我。
陳忠實先生的故居整體風格比較簡樸,向大眾呈現了《白鹿原》創作過程中作者的基本生活狀態。尤其是先生的眼鏡和手稿,孤零零地擺放在書桌上,一眼望去,忍不住把人帶入那無數個嘔心瀝血的日日夜夜。如今物是人非,不由得頗有些傷感。
白鹿原影視城最南邊也就是電梯盡頭入口即是「白鹿村」,也是遊客首選參觀的地點。整個村莊都是以《白鹿原》小說原著為建築藍本興建而成的仿古村落建築群。它參考小說情節構建村落框架結構,完全還原了小說中的場景。小說中主要人物的住宅,比如白嘉軒家、鹿子霖家、冷先生的藥店等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此外還有不少生活居家店鋪,比如麵坊、醋坊、茶館等等,甚至有些店鋪真的在賣相關產品。比如我就在冷先生那裡買了一杯養生水,這就像是一個正常狀態下的村落。
上面幾張圖片分別是白鹿村牌坊、村口以及村內廣場全景。適逢國慶,平常樸素的白鹿和花壇擺滿了鮮花,頓時成了全村最閃亮的地方了。
此外,還有祠堂、戲樓、關中廣場、白嘉軒吃麵的地方。白鹿村總體面積不大,所以遊客走來走去,這些場所很容易根據電視劇仔細辨別出來。另外,戲樓每天定時段上演一場大戲,圍觀遊客盤坐在戲臺周圍,不時地鼓掌喝彩,還是很有一番滋味的。
出了白鹿村,就到了滋水縣城。
影視城裡的滋水縣城也是以《白鹿原》原著小說為建築藍本興建而成的仿古縣城落建築群。它位於白鹿原影視城的東邊,從遊客參觀位置來看,出了白鹿村就來到了滋水縣城。相比白鹿村的安靜,滋水縣城簡直就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氣象。街道密布,店鋪林立。最主要的是,這裡所有店鋪也是面對遊客營業的。全國各地小吃,你都能在這裡找到蹤影。
據說滋水縣城也是真實還原了小說中的場景,建築物的功能也體現了出來,比如在關中樓裡真的可以看戲。
有人說小說中的滋水縣是藍田縣的原型。藍田縣古稱滋水,但是西安市卻從來沒有滋水縣。《白鹿原》小說中很多內容取材於藍田但又做了很多藝術加工。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有時候我就一個問題對當地人刨根問底起來,他們也沒有答案。或許這就是文學的獨特之處吧。滋水縣城中除了關中樓、王府之外,還有文昌閣、滋水巷等許多地方。
也許是考慮面對遊客盈利緣故,滋水縣城內開發了許許多多的商業項目。比如你可以體驗影視拍攝,乘直升飛機從高空俯瞰整個影視基地以及各種兒童遊樂設施等等。這裡也確實是兒童的快樂天堂。
有人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白鹿原,每個人對白鹿原的理解都不同。」想想也是,世上不可能真正有一個地方能完全滿足所有讀者對於白鹿原的想像,畢竟那是故事裡的白鹿原。說得好,就以這句話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