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文壇出了一個詩魔。據說他為了寫詩,已經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程度。此人就是白居易,寫出了《長恨歌》和《琵琶行》等多首驚豔世人的作品。
千年後,出了個馬未都。馬先生雖也是有作品的文人,但與咱們白居易相比,他自然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但是,架不住人家有和白居易一樣「為詩成魔」的決心。
2020年春節剛過,馬未都突然公開在微博上立了個 flag,稱自己要寫一本《唐詩宋詞密碼》,而且「不寫完不理髮。」雖然老馬愛詩詞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寫本詩詞鑑賞集也並非易事,所以一開始很多網友還以為他這只是鬧著玩的。
但就在5月30日,他再發微博,稱自己的書終於寫完了,為了寫它已有132天沒有理髮,打算選個日子把頭髮理一理。結果,在6月1日,他就直播起自己理髮的過程。在這場直播中,吳京、喻恩泰、于謙等多位是明星都來捧場了。喻恩泰給他剃頭,吳京給他吹頭髮,整個過程十分熱鬧。
於是,也有網友心中有疑問,不過是寫了一本詩詞鑑賞集而已,這馬未都為何這麼拽?他在詩歌領域,真的有水平嗎?對於這一問題,小美想和大家認真說道一、二。
多年來,馬未都經常在各類電視節目中品賞詩詞,李白、歐陽修等人的千古名作,他都點評過;郭沫若、郭德綱的詩作,他也品過。對於他的詩詞觀點,網友褒貶不一,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解析李白《靜夜思》
李白的《靜夜思》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對於其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何意,多年來大家一直爭論不休。目前共有5種理解方式,分別是井臺、井欄、通假「窗」、坐臥的器具、輕便的胡床。其中,最後一種解釋「胡床」就是馬未都提出來的。這一解法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認可,可見他對唐詩中的一些名詞是很有見地的。
第二個例子:認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以現代高考的標準來判定肯定會得0分
馬未都認為,《醉翁亭記》確實寫得很美,但是通篇都是「也」字句,也就是判斷句。按他的觀點,其實就是句法單調,類似流水帳的效果。對於他這一觀點,很多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雖然歐陽修的「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這些句子,確實都是判斷式的「也」字句,但讀來卻朗朗上口,並非簡單的文字羅列。對於馬未都的這次賞析,不少網友表示:你行,那你寫一首試試。
第三個例子:認為郭沫若先生寫詩的水準還不如他
馬未都曾在自己的節目中,拿了一首郭沫若先生的《金字塔》詩來說事,稱郭老這首詩完全是小學生水準,還不如自己。這首詩前幾句是這樣的:
一個,兩個,三個,三個金字塔的尖端排列在尼羅河畔,是否是尼羅河畔一個高,一個低,一個最低
初讀起來這段詩確實寫得很像兒童式的語言,但當時現代詩剛剛起步,這只是郭老的嘗試。很多網友認為這首詩的後半部分其實是不錯的,而且郭老還有很多經典現代詩,僅拿這一首詩出來顯然不能說明問題。
以上三個都是馬未都品讀詩詞的例子。從這三個例子以及這次132天不理髮來看,我們就能大概明白如今他能在文化圈如此風生水起,能這麼拽的原因:
首先,他確實很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不管這個觀點是對是錯,他很善於找到切入點,比如想到把《醉翁亭記》與如今的高考聯繫到一起。
其次,他確實熱愛詩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寫完書不理髮,以及找一些明星來捧場,確實算是一種炒作。不過這種炒作是為了弘揚詩詞文化,倒也沒錯。畢竟,馬未都確實也不缺錢,若是為了賺更多,選擇寫這種冷門類的書籍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筆者倒是願意相信,他做的這一切是因為熱愛。
綜上,雖然對於馬未都對詩詞的很多看法,筆者個人並不是十分贊同。而且從他對《醉翁亭記》及郭沫若詩作的觀點來看,筆者也並不認為他水平很高。不過這些觀點本就見仁見智,他能對詩詞如此熱愛,並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點是值得點讚的,這大概也是眾多明星此次捧場的原因。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