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術館周末恢復開館,當天將展出這些作品

2020-12-10 武漢發布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漢又一文化地標——武漢美術館,本周末恢復開館。18日下午,武漢美術館發布公告,宣布本周日(21日)上午9時正式開館,採取實名預約限流方式,分時段開放市民入館參觀,開館首日同步推出「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將於開館同日開展的「武漢·印象 ——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記者萬建輝 攝

武漢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預約參觀時間為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預約時間段分上午和下午,上午:9:00-12:00,限定人數200,下午:13:30-16:00,限定人數200,中午12:00-13:30為場館消毒時段。市民既可在武漢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又可到館門口登記處現場預約。

劉壽祥《黃鶴樓雄姿》。

周韶華《楚風圖》。

已預約市民入館,需戴口罩,出示身份證件、預約信息等資料,由工作人員指引經測溫、掃碼、登記、消毒、安檢後有序入場。參觀時,保持1.5米以上距離,在館內時間不宜過長。

徐勇民《車流》。

王心耀《老巷深處NO.3》。

武漢美術館從館藏的「武漢·印象」系列作品中精選出70餘件舉辦「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這些作品有對恢弘歷史的緬懷,也有對生活百態的描繪;有對幽幽古剎的沉思,也有對鬧市街景的再現。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呈現出江城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之美、人文內涵之美,展現了武漢市民生活的千姿百態,滲透出獨具漢味的文化差異。

肖豐《洪山寶塔》。

王誠浩《四季珞珈·理學院》。

該負責人說,「武漢·印象"作為武漢美術館一個延續性的文化品牌記載著武漢的歷史與變遷。武漢美術館「武漢·印象」系列展覽,從2009年至今,舉辦已有七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李霞)

相關焦點

  • 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理略、通訊員李霞)6月21日起,關閉150天後的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當日,「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與觀眾見面。當天早上8時30分,部分已預約的藝術愛好者已在武漢美術館門口守候,排隊登記準備進館參觀。
  • 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同心戰疫」作品展震撼人心
    長江日報-長江網6月21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李霞)因疫情關閉5個月後,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漢文化地標——武漢美術館,21日上午9時恢復開館。開館同日,「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和「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兩個展覽與觀眾見面。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上午8時30分,不少預約了的市民已在雨中守候在武漢美術館門前。武漢美術館此次開館採取預約限流方式,上午9時到12時限定200人,下午1時30分到4時限定200人。每周周二到周日均開館。
  • 中國美術館時隔110天恢復開館 本周末觀眾預約已滿
    中國美術館時隔110天恢復開館,本周末觀眾預約已滿  最大捐贈展終於可以看個夠 中國美術館昨天恢復開館,一批熱情觀眾趕來參觀。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為了保證觀眾安全有序參觀,美術館工作人員接受了相關培訓,館外排隊區域設置一米線,開館後每天中午13時到14時對場館進行消毒。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接受現場預約和團體預約參觀。  目前,中國美術館正在展出「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將展至6月6日。
  • 重慶美術館恢復開館 正展出三大藝術展
    昨日,閉館53天的重慶美術館恢復開館,館內《西南新風——雲貴川渝省級畫院學術交流展》《翰墨迎春——2020年迎新春重慶市楹聯書法作品邀請展》和《重慶畫院藝委會2020迎春作品邀請展》三個不同風格的展覽正在展出,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也在恢復開館首日前往重慶美術館為你進行了打探。
  • 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首日,兩場特殊展覽,給觀眾帶來慰藉與鼓舞
    6月21日,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武漢美術館在閉館5個月後正式恢復開放,對於這場久別重逢,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與觀眾心中都有按奈不住的激動。在疫情期間,武漢美術館雖然沒有面向公眾開放,但是內部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新任館長陳勇勁也迎難而上,帶領美術館的工作團隊積極籌備開館事宜。
  •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李自健美術館陸續恢復開館 周末市民相約逛展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寧莎鷗)4月7日,李自健美術館恢復開放,加上上月末恢復開館的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洋湖之畔這兩座受疫情影響的藝術地標重現活力。今日適逢周末,不少市民相約而來,又恢復了此前逛館觀展的日常。
  • 安吉蔓漫美術館開館,全國抗疫漫畫展在美術館展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9月27日,蔓漫美術館開館暨全國抗疫漫畫安吉展開幕儀式,在安吉縣舉行。該活動由浙江省漫畫家協會、安吉縣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安吉縣靈峰街道共同舉辦。蔓漫美術館座落在一座200年歷史的「三思堂」老宅,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有鮮明的地方性。
  • 武漢美術館今恢復開放,用圖像慰藉心靈尋找記憶
    6月21日起,關閉150天的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並開放兩場展覽。然而,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的創作者,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在2月因感染新冠肺炎辭世,他的水彩藝術被永遠留在了畫紙上。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也恢復開放了部分展廳。
  • 武漢紅巷美術館開館 展覽期間可免費參觀
    昨日,紅巷藝術城紅巷美術館開館,開館首日展出了徐勇民、陳孟昕、冷軍等武漢藝術家畫作。該館舉辦展覽期間,每天上午9點半至下午4點均可免費參觀。  該館首場畫展以水墨畫為主要內容。畫家群體中既有徐勇民、陳孟昕、冷軍、樊楓等享譽全國的藝術家,又不乏謝曉紅、周顥、郝孝飛等藝術風格獨特的新生代畫家,共展出了16位藝術家的68幅畫作。
  • 龍美術館開館 展出羅中立等眾多名家作品
    原標題: 龍美術館開館,展出羅中立等眾多名家作品 《父親》姊妹篇《春蠶》36年後回渝 本報記者蘭世秋 5月26日,市民在龍美術館內參觀展出作品。最右側一幅為《春蠶》。
  • 武漢合美術館開館 定位漢版「798」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學榮 曾茜)昨日,光谷聯合集團旗下武漢合美術館在武漢創意天地開館,光谷聯合集團董事長黃立平在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後首次公開露面,表示要將武漢創意天地打造成漢版的朝陽798藝術區。
  • 三亞市美術館開館 每月將開展一場主題展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4日消息(記者 孫學新)11月23日,三亞市美術館在市群眾藝術館順利開館,不僅結束了三亞沒有公共美術館的歷史,同時也為三亞增添了一道靚麗的藝術風景。當天還舉辦了「三亞的笑容這樣美——藝術家眼中的三亞詩畫作品展」,將從即日起持續展出至12月15日,市民遊客可前往免費觀展。
  • 魯風美術館在貴陽開館
    趙相康 攝 人民網貴陽11月10日電(龍章榆)11月9日,佔地面積約10畝的魯風美術館貴陽市青巖古鎮開館,並將於每個周末對市民開放。 魯風是我國著名花鳥畫家,1964年畢業於貴州大學藝術系,從事專職創作至今已有39年,其主要作品有《魯風花鳥畫集》、《魯風寫意花鳥畫集》,曾在哈爾濱、濟南、菏澤等多地舉辦過個人展、聯展。
  • 武漢圖書館今天恢復開館
    武漢圖書館館內借閱室。 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蔡衛萍)閉館4個多月的武漢圖書館終於迎來開館。11日下午,武漢圖書館發布公告,宣布本周五(6月12日)起適度有序開放。這是疫情以來,繼武漢少兒圖書館後,武漢市恢復開放的又一家公共圖書館。 位於漢口建設大道與香港路交匯口附近的武漢圖書館,為迎接恢復開館,該館引進消毒設備,近期對館內藏書和設備設施進行全方位消毒,制定了詳盡的開館防疫防控方案。
  • 重慶美術館恢復開館!觀眾需戴口罩經嚴格登記檢查入館,三大藝術展...
    3月17日,閉館53天的重慶美術館恢復開館,館內《西南新風——雲貴川渝省級畫院學術交流展》《翰墨迎春——2020年迎新春重慶市楹聯書法作品邀請展》和《重慶畫院藝委會2020迎春作品邀請展》三個不同風格的展覽正在展出,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也在恢復開館首日,前往重慶美術館為你進行了打探。
  • 武漢一美術館展出40幅名家手稿 盡顯湖北地域特色
    武漢一美術館展出40幅名家手稿 盡顯湖北地域特色 2018-11-湯湖美術館館長王心耀在24日於武漢開幕的「湯湖美術館館藏作品展」上表示。
  • 陳少梅美術館開館 21幅陳少梅真跡首次公開展出
    陳少梅美術館。 王昊昊 攝中新網衡陽5月23日電 (王昊昊 周健)23日,位於陳少梅故鄉湖南省衡東縣的陳少梅美術館正式開館,由陳少梅子女珍藏的21幅陳少梅真跡首次公開展出。陳少梅是中國近代著名國畫大師,有「唐寅以後第一人」「馬、夏再世」美譽,與張大千、傅儒、金北樓合稱為「民國四大畫家」,生前創作了《西園雅集圖》《二十四孝圖》《金陵十二釵》等千餘幅作品,2009年與齊白石、徐悲鴻等八位藝術大師入選中國文化部《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陳少梅畫作《曲徑通幽圖》。
  • 龍美術館(重慶館)恢復開館,陳逸飛李少言靳尚誼等名家作品展出中
    4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龍美術館(重慶館)已經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目前《踱步——七十年的走過》展覽正在展出之中,觀眾們佩戴口罩、登記身份信息、測量體溫、出示渝康碼後可以進館參觀。進館參觀需要佩戴口罩、登記信息、測量體溫、掃描渝康碼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龍美術館(重慶館)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中看到,美術館加大了館內服務處、寄物櫃、沙發休息區、電梯等各個區域的清潔消毒範圍和頻次,同時員工均佩戴口罩和手套上崗服務。
  • 洛陽帝都美術館開館
    9月25日,正值舉國上下慶祝建國71周年及歡度中秋佳節之際,洛陽帝都美術館開館暨李留海、馬金才、李建設、餘懷林四人中國畫作品展同日亮相。洛陽帝都美術館的開館,填補了洛陽瀍河區書畫展館的空白,對拓展區域文化藝術的研討交流、傳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福州市美術館新館開館 國慶中秋假期將舉辦系列活動
    臺海網9月28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28日上午,福州市美術館新館開館儀式暨「潘主蘭藝術展」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行。福州市美術館新館位於上下杭中平路172號,這裡原為黃培松故居。據了解,福州美術館新館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共設置展廳12間,可同時展出藝術作品百餘件。此外,還設置有培訓室、影音室、圖書資料室、藝術創作室、學術研究室等公共空間。市民可以享受到藝術展覽、講座、培訓、研討、藝術影音欣賞、藝術書刊閱覽、數字藝術體驗等文化服務,在耳濡目染中獲得審美提高,身臨其境感受古民居院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