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其次是一位文學家,再次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過了很多的優美的詩作,而且這些詩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他在政治上的功績蓋過了他的文學上的成就,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他不如蘇軾,甚至都不如歐陽修,其實讀他的詩作,便是會發現他在這三人之中,應當是不分伯仲。尤其是他的一首《梅花》,更是成為了詠梅裡的千古名篇,美得令人驚豔,通篇描寫得看似很一般,但是那一份優美的意境,以及那份品德則是令人感動。
雖然詠梅詩有很多,歷代的詩人都寫過,可是王安石的這首則是別具一格,寫得很是抒情,同時又傳遞出了一種一份高尚的品德。而梅花之所以會被人們喜愛,也正是由於那一份品德,為此梅花也是為文人雅士所喜愛。人們讚美梅花,也無非是希望自己也可以擁有像梅花一樣的精神,要知道梅花它本身就與眾不同,選擇在寒冷的冬季開花,這個時候整個大地更是一片肅殺,沒有了生機,但梅花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綻放,並且天氣越是寒冷,開出來的花也更加的豔麗,香氣也更加的濃鬱。這就是梅花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品格,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梅花也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一種品德,才使得他更為優雅,人們也把它稱為君子,這也就是人們讚美梅花的原因,那就是都希望自己可以擁有梅花一般的君子品德。王安石的這首《梅花》,也正是表達了這麼樣的一種品德,而通過梅花細膩的描寫,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王安石。
《梅花》宋代: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寫這首詩時已經被罷相了,這個時候的詩人內心極為痛苦,畢竟自己是想要拯救整個北宋,可是事情還沒有做完,便是中途而廢了,另外他的朋友也都離他而去,並不理解他,有的還對於惡語向相,而他寫這樣的一首詩,也正是表明了自己的一個立場,以此來表達出自己那一份高尚的品德。
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王安石的變法運動,雖然太過於匆忙,可他也是出於一片好心,沒有任何的個人私念,但是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又是褒貶不一,這大概也正是詩人內心最為氣憤的一個地方,明明是想要做一個聖臣,可是無奈總是不被別人理解,為此還落得了如此下場,內心的那一份苦悶,那是可想而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開篇的第一二句,著實是很普通,只不過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又是令人感動,更是把梅花描繪的活靈活現;那這兩句詩它大致的意思是,牆角邊正好有一樹梅花,到了這個季節,天氣異常的寒冷,可是梅花則是在獨自綻放。短短的兩句卻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筆下最為真誠的梅花。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最後兩句寫得就更為深情,也更加的優美,即使是站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那也知道樹上的並不是雪花,而是剛剛開放出來的梅花,那是由於這梅花身上有著香味,使得人們在很遠的地方,那都是能夠聞到那一股梅花獨有的香味。這兩句更是把梅花描寫得極為傳神,同時又進一步地讚美了梅花身上的那種品德。
王安石在後世的評論中,更是時常會被人罵,這也正是由於那些時代的人並不理解他,然而到了現在,人們才終於發現了他的價值。同時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尤其是他的這首《梅花》,更是代表了他詩作最高的水平,整首詩描寫的極為生動,更是富含了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