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人飲酒,李白的「醉」與杜甫的「醒」,誰醉誰醒

2020-12-10 風雪文化007

李白與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詩人,都喜歡美酒,由於他們個人氣質、人生經歷、主要思想不同,他們的飲酒詩亦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李白的飲酒詩主要是抒發個人情感,杜甫之酒更多抒發家國情懷;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詩中李白「醉」與杜甫的「醒」。

李白、杜甫飲酒,從其精神狀態看,李白多是酩酊大醉,而杜甫則是清醒。李白在其詩歌中多是一個醉者形象,「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詩人懷才不遇,內心不平,追求一醉方休。

醉於李白是一種精神享受,酒可以讓李白深入其中之趣而成「忘憂物」,李白醉時恰恰是享受其醉時的樂趣,是真正在飲酒本身。李白醉是一種自然,是一種真實,是一種自由的精神狀態。

杜甫飲酒雖也追求醉,不管是精神上追求 醉還是實際行為之醉,但其精神卻是「醒」之狀態。杜甫在其詩歌中也寫他追求醉,如「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狂歌過於勝,得醉即為家」但實際上杜甫卻不能做到真正之醉,不管是與友人、親人喝酒,還是自酌,杜甫總是喝不醉,其精神處於「清醒」狀態。

「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無論杜甫喝多少卻不能如李白那樣醉「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 「尋常絕醉困,臥此片時醒」就算是暫時醉,其精神卻是清醒狀態。

小編:到底誰醉誰醒?小編也搞不清。

相關焦點

  • 李白為何愛喝酒?李白:酒醇而人愈醒,借醉說醒言
    —阿諾德 李白人稱「酒仙」,以豪飲而聞名天下。李白傳世詩詞千餘篇,170多首與酒有關。酒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豪邁、灑脫、及時行樂、感時傷逝、縱情山水間的愜意,以及叩問永恆的深沉。 李白為何如此愛酒?因為酒中隱真容,醉語傳真言。
  • 你是醒時醉生夢死,還是醉後才氣縱橫?
    酒香,酒韻,酒興,酒席,皆使人醉。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販夫走卒,不失飲者。中國的酒源遠流長,滋流千裡,不斷其意。善飲者,千杯不倒,氣色如常;欲醉者,酒氣揮灑,才氣縱橫。醒時多有瑣碎鬱悶,痛苦失意之時 ,有些人久積成鬱,不得開懷;有些人逃避現實,醉生夢死。那麼什麼樣的人願意舉杯而飲,生死曠達?
  • 《醉.醒賦》
    千古消愁唯一醉,萬般飽苦釋幾聲。倚天長嘆幾人懂,世人皆醒唯吾醉。癲狂之語眾皆笑,誰人能解酒中樂。
  • 願李白長醉不醒,與我等一同消那萬古愁。千古詩仙,李白的世界
    提起唐詩,你最先想到的是李白他老人家吧?我和你想的一樣。你問我從什麼時候知道他的,當然是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了。可是隨著對李白詩文的學習,他的人格漸漸清晰。今天我帶你再讀李白,談談這位飲酒作詩的仙。
  • 飲酒起意,醉時作詩之李白
    李白風格為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對此,杜甫評價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飲酒起意,醉時作詩,為後世酒文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 李白被譽為「酒仙」,白居易自稱「醉尹」,唐朝詩人為何如此好酒
    唐代詩人好酒,比如在流傳至今的近五萬首唐詩中,有一半和酒存在密切關係,其中直接詠酒的詩句就有六千多首,比較出名的有《飲中八仙歌》、《將進酒》、《涼州詞》、《月下獨酌》和《致酒行》等等。著名的詩人李白更是被譽為「酒聖」、「酒仙」,白居易則自稱為「醉尹」,皮日休自稱「醉士」。
  • 酒仙成就詩仙: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間伴月明
    (見《俠客行》)詩人儼然像個俠士,將劍橫在膝前,一邊喝酒,一邊就上烤肉,還舉杯相邀古代俠肝義膽的英雄,這時,他的整個感覺已經飄飄然了。李白的性格很明亮,像唐三彩上的釉。(見《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讀李白的詩,使人感覺:當他醉了的時候,是他最清醒的時候;他沒醉的時候,是他最糊塗的時候。因此,他自己也「但願長醉不願醒」(見《將進酒》),甚至誇張地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見《襄陽歌》)在李白的一生中,大概鮮有有酒不醉的事,而有酒不飲,則更為罕見了。
  • 李白:醉酒撈月——未醒?可,千杯不醉李太白?
    李白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讀過李白詩歌的人都知道,詩中常有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極富浪漫主義,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感覺,詩聖杜甫曾讚譽李白的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喜交友,愛飲酒作詩,詩歌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
  • 李白:醉酒撈月——未醒?可,千杯不醉李太白?
    李白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讀過李白詩歌的人都知道,詩中常有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極富浪漫主義,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感覺,詩聖杜甫曾讚譽李白的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喜交友,愛飲酒作詩,詩歌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
  •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並有《李太白集》傳世。他所寫的詩歌清新飄逸、卓然不群;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是詩聖杜甫對李白充滿仰慕的歌頌。
  • 文人 酒中詩詞誰更優?
    在我國古代詩人之中,嗜酒貪杯者比比皆是,豪飲海量者也不乏其人。中國的文人們自古便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無數的詩文墨寶就是在酒的催化下誕生。今日,小編就帶大家一品古人詩詞中的酒,看看究竟誰醉的更深,誰的酒意更濃。
  • 「醉吟先生」白居易,不如來飲酒,相伴心悠悠
    詩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的文人墨客、遷客騷人多半好酒不僅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帝王詩人曹操也有「舂秫作美酒詩的數量和飲酒詩的數量之多在唐朝詩人中首屈一指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 古代詩人愛喝酒的都有誰呢?
    古代因愛喝酒作詩揚名天下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玲陶淵明,還有一、李白詩仙李白寫關於酒的詩有很多,我們只選了這首《將進酒》來說明李白對酒的熱愛。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讀到在這裡,我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種酣暢流漓的至高境界,所有愁緒也一掃而空。
  • 詩詞賞析:古詩詞裡的美酒,醉了俗身,醒了初心!
    ——白居易《琵琶行》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黃公紹《青玉案》往事不知多少夢,夜來和酒一時醒。——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紅袖織綾誇柿蒂,——杜甫《杭州春望》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齊赫詩詞聯語:醉去醉來常勝醒
    以下為海鹽朱樸所集的精彩對聯:碧落有情空悵望;春山無伴獨相求。山中習靜觀朝槿;洞口經春長薜蘿。啼鳥歇時山寂寂;寒鴉飛盡水悠悠。人生有酒須當醉;世上浮名好是閒。嶺樹重遮千裡月;故人那惜一行書。
  • 川普:眾人皆醉我獨醒,到底是誰在醉誰在醒?
    《紐約時報》評論說,川普試圖轉移責任,但他並沒有解釋為什麼美國政府無所作為,也沒有回應他在1月31日宣布對中國的旅行限制後,到3月13日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之間,白宮做了哪些努力。然而,與美國不負責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和中國卻主動向世衛組織進行捐款,表現出應有的全球責任擔當。據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4月12日宣布,將向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等捐助2億英鎊,幫助貧窮國家抗擊新冠疫情,其中6500萬英鎊提供給世衛組織。
  • 蘇軾詞鑑賞《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圖片來源於網絡那一年春天,蘇軾在東坡雪堂,看到四周風景美麗,好像陶淵明詩《斜川詩》中描繪的一樣,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陶淵明是田園詩人的鼻祖,他的詩中充分表現歸隱生活的恬淡、怡然自得。而這些詩對遭受重大打擊的蘇軾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蘇軾因此對陶淵明非常欽佩,把陶淵明的詩都看遍,甚至和遍。
  • 詩人故事|李白去世之謎,李白真的是醉後撈水中月亮去世的嗎?
    ——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詩名傳天下,即使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要說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我相信李白的名字一定在其中。如果要說誰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詩人,那麼毫無疑問定是李白無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也說
  • 人生有酒須當醉——最美飲酒詩詞大全
    詩人寫酒歌,是中華民族詩作中的傳統,是中華民族詩歌寶庫中的燦爛的魂寶之一。吟著前人飲酒詩,喝著今日各種各樣的酒,必定會有更多的詩人吟出新的飲酒歌來!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山中與幽人對酌【唐】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月下獨酌四首【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 十位詩詞大家的酒量與詩詞,誰更高明
    我們中國的酒文化可真是源遠流長,縱觀古代詩人學者們的詩作,總是一會兒就喝一杯酒一會兒醉了一會兒醒了。酒醉酒醒間就寫盡了文字的華美,下面來比較一下古代詩人的酒量。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