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的剪紙「魔法」 剪出成都風土人情

2020-11-26 四川在線

高惠蘭創作的「熊貓寶寶一家」,出現在成都地鐵站內。

高惠蘭正在進行剪紙創作。

高惠蘭的剪紙作品。

剪刀的一起一落,一深一淺,

剪出來的是歲月留下來的是文化

鄉村教師的剪紙「魔法」

為孩子們、也為自己

打開一扇五彩斑斕的窗戶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賴芳傑楊晨實習生熊紫琪攝影雷遠東

在成都,有一組熊貓剪紙圖案,天天都與地鐵乘客見面。那就是地鐵站內的「熊貓寶寶一家」。活靈活現的剪紙藝術,將3隻憨態可掬的熊貓吃、住、行等生活場景再現,向市民傳遞文明的力量。

在這些剪紙作品的下方,留著創作者的名字:高慧蘭。

她是一位普通的鄉村學校美術老師,憑著對剪紙藝術的熱愛,用二十餘年的時光,剪出成都的風土人情,剪出一個斑斕的世界,並走出國門。她的作品,在美國、法國等國外展覽。

剪出世界

人物動物花鳥魚蟲

栩栩如生美不勝收

4月14日下午,新津縣城郊的鄧雙學校。敲過放學鈴後,學生們陸續走出校門,這所鄉村學校漸漸安靜下來。

高慧蘭的剪紙工作室,在學校少年宮的二樓,拾級而上,樓梯牆面上掛著她的一幅幅剪紙作品。有三國人物故事,有姿態優美的花卉,也有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形象。

高慧蘭沒有立即下班,而是留在剪紙工作室裡忙碌,她在為每周五教授的老年班學員做教學準備。這間工作室裡,從牆面到天花板,掛滿了高老師各種題材的作品:精湛細緻的清明上河圖、百壽圖、仕女圖、紅樓夢人物像,以及各種以花鳥魚蟲為題材的吉祥圖……一幅幅紅彤彤的剪紙畫看得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學生娃娃們的作品,也讓人眼前一亮,神態色彩各異的人物臉譜、奧運五福娃、打鳴的公雞、勞作的農婦、新津梨花溪的秋天、川西林盤鄉燈節,一幅幅生動逼真。

剪出希望

半路出家學習剪紙

「魔法」讓孩子們著迷

每周一節的剪紙課,用的是最普通的剪刀和最普通的紅紙。高慧蘭的「魔法」,為鄉村少年宮的孩子們打開一扇五彩斑斕的窗戶。她從工作桌上信手揀起一張紅紙,反覆對摺,疊成了八分之一的扇形,隨後操起一把剪刀,選好切入口,便行雲流水地操作起來。幾分鐘之後,一朵綻放的荷花,欣然開來。

「我對學生從來不批評,只是獎勵。考了好成績,獎勵一張剪紙畫,娃娃們喜歡得很。」高慧蘭說起話來,和聲細語。很難想像,這位善用「指尖魔法」的美術老師,竟是半路出家的語文老師。由於從小酷愛美術,業餘時間也沒放棄對美術的探索。通過大量閱讀各種專業書,網上搜集視頻和資料自學,同時拜師民間藝人學藝,在較短的時間內,高慧蘭就掌握了剪紙技藝。

2008年,曾經有過20年語文教學經歷的她,由於學校教學的需要,開始擔任美術教師。

從此,她的人生開始重新規劃,白天備課、上課,晚上看書、學習,創作作品。每天中午,人們都會看到一群孩子在她的身邊學畫畫,學剪紙。高慧蘭的時間裡一直就沒有午休的概念。

現在,她的美術室裡已經堆滿了大大小小几百幅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獲得過國家、省市獎項。

剪出國門

作品遠赴美法展覽

老外驚嘆「成都絕活」

今年1月26日,法國巴黎碧西市一家展覽館,高慧蘭的個人剪紙作品展開始了長達40天的展覽。在此之前,她已經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個人剪紙藝術展,反響良好。

展覽館內,高慧蘭落落大方地為外國觀眾介紹中國剪紙的特點。有觀眾問道,出自她手中的各類形象和作品,為何能如此「活」?高慧蘭答道,這源於自己土生土長在成都平原。川西壩子的一草一木、山川獸禽,都是她的創作素材。比如,全世界都知道的熊貓,她用中國最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來表現,更突出了難以描述的藝術魅力。

高慧蘭的剪紙作品也成為了饋贈外賓的佳品,已經遠漂美國、英國、加拿大。2010年,英國雷菲爾德小學訪問鄧雙學校時,該校校長便向高慧蘭學習剪紙,對她的「絕活」感到非常吃驚。高慧蘭向雷菲爾德小學贈送了兩幅她珍藏的作品。當時隨行的「漢語橋」官員也對她的「龍鳳呈祥」讚不絕口。美國察帕諾中學暑假到新津交流學習期間,得知有一位剪紙功夫特別厲害的女教師,也專門邀請高慧蘭教他們剪紙。

剪出韻味

剪刀刻刀輪番上陣

創作成都印記作品

將成都的風土人情,用剪紙來表現,高慧蘭樂在其中。新津春天的梨花,繁盛如雪。高慧蘭帶上相機和速寫本,開車在梨花溪轉悠,看到美景就記錄下來,回去再細細琢磨,最後變成剪紙作品。

正式開剪前,她都會根據主題來設計所需要的元素,然後再在白紙上慢慢用筆勾勒出輪廓,需要鏤空和裁剪的部分也得用筆劃出。圖畫好後,就可進入「剪」的部分。高慧蘭會在畫好圖的白紙下,墊上所需的紅紙,並在四邊用訂書機訂釘固定。

根據圖案和技法,剪刀和刻刀會輪番上陣。「在做圖案大的輪廓線條時,可以用到刻刀,比較快;如果要完成鋸齒紋,那一定得用剪,這樣線條才不那麼生硬而更顯生動。」

記者注意到,高慧蘭手中的刻刀製作粗糙:只是將一塊刀片嵌於塑料杆內,並用麻線固定好。高慧蘭介紹,刻刀都是自己做,市面上沒得賣。而刻畫時,用於放置紙張的刻板也是她的原創。

「刻板是用麵粉、油等混合著做的,很厚實。把紙置於上面作刻,刀尖遊走時也不會打滑,讓刻畫更加有力。」獨特的創作工具,讓高慧蘭的手工藝品更顯珍貴。

剪刀在紙中七轉八旋後,福娃胖嘟嘟的臉頰,鯉魚活動亂蹦的身影,熊貓憨態可掬的體態……瞬間定格於紙上。一幅幅有著明顯成都印記的作品,來自生活,來自她靈巧的手中。

剪出文化

系列作品被推廣應用

熊貓一家又有新篇章

剪刀的一起一落,一深一淺,剪出來的是歲月,留下來的是文化。2013年以來,高慧蘭創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剪紙——中國娃娃、學雷鋒系列剪紙、成都市民公約系列剪紙、「熊貓寶寶」入選成都市公益廣告庫,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應用。其中的「熊貓寶寶」,對地鐵乘客並不陌生。

「熊貓形象的『二十四孝圖』和廉潔主題的剪紙畫也快出爐了。」在高慧蘭的家中,她展示了熊貓一家的成都新篇章。這一次,不僅是熊貓一家三口,還有祖父輩熊貓,加入到了剪紙作品中,為成都人講述「新二十四孝」故事。這些帶著豐富故事情節的剪紙,大到建築、交通工具,小到熊貓上網的電腦屏幕上的文字,都用剪刀和刻刀表現得淋漓盡致。

高慧蘭介紹,簡易或者基本的剪紙也許在經驗的支撐下,靠著一把剪刀就能完成。但想要完成一幅包含諸多元素,較為複雜的作品,刻刀、畫筆和刻板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慧蘭手中的剪刀,已伴隨了她十幾年。「剪刀不能太長或太短,手握要感覺合適,才能很好地把握剪刀的運動軌跡。太大了不好掌控,太小了操作就會拘謹。」她說。

剪 紙 心 得

最基本的手法 往往需要最深的功夫

熟能生巧,對每一道手工藝都受用。「其實剪紙這個東西講究的是經驗,一旦剪久了,熟練了,就知道怎麼做了。」高慧蘭左手捏紅紙,右手握剪刀,刀尖在紅紙中遊刃有餘地穿梭,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熟練地變換著姿勢。

其實,一張剪紙裡,剪怎樣的圖案,如何剪,在高慧蘭眼裡並不算終極挑戰。「最難的還是剪紙裡最基本的符號——鋸齒紋。」她說,在一般的剪紙作品中,花瓣的脈絡、動物的毛髮都會用鋸齒紋來展現。比如剪花瓣時,就會以鋸齒紋來表現顏色的深淺,由芯到邊顏色的變化,這樣就會使圖案更加立體生動。這如人睫毛般又細又長的紋路,既是剪紙中程式化的手段,又是美化形象的圖樣。每一刀下去,都得保證整齊規範。

「最基本的手法,往往需要最深的功夫。」高慧蘭說,想要剪好鋸齒紋,沒有個七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有時剪久了眼睛還會花,所以很多時候靠的是手感。

相關焦點

  • 中牟鄉村教師的剪紙傳承之路
    李兆斌,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一名鄉村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共產黨員。為了使傳統剪紙藝術得到更好地傳承發展,他把剪紙帶進校園,用匠心打造傳承之路,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教師和傳承人的初心使命。
  • 喚馬剪紙剪出蒼溪新生活
    百餘人參與「眾手繪剪百米長卷」 喚馬剪紙剪出蒼溪新生活 劉徽攝   100餘人歷時20多天,剪出140餘米的剪紙長卷,形象地將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講述得明白易懂、形象逼真。前不久,廣元市蒼溪縣「眾手繪剪百米長卷」這一壯觀場景引爆朋友圈。
  • 剪紙藝術剪出復興美容顏
    最近,復興區戶村鎮戶村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傳承人馮石萍就為「大復、大興」剪出了可愛的肖像,以此來表達她對即將召開的旅發大會的美好祝願。今年58歲的馮石萍,從5歲開始跟隨母親學習剪紙。憑著堅持不懈的練習,剪出了許多令人稱讚的好作品。日前,記者來到了馮石萍家中,看她是如何創作出這麼多優秀的剪紙作品。只見桌子上擺滿了色彩各異的剪紙版的「大復、大興」,活靈活現,惹人喜愛。馮石萍告訴記者,「大復、大興」,原創作品是綠色和藍色,代表著復興區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寓意。她經過藝術加工剪出了各種色彩的吉祥物作品,也賦予它們各種的寓意。比方說,紅色的「大復、大興」展現了它們活潑喜慶的一面。
  • 與病魔抗爭9年 成都00後女孩剪出不一樣的成語字典
    與病魔抗爭9年,成都「00後」女孩剪出不一樣的成語字典.。。  最近,網友通過一本特別的成語字典,認識了成都「00後」女孩劉煜。成語字典封面 呂楊 攝  與傳統成語字典不同的是,這部「字典」上配有劉煜親手剪出的釋義圖畫,讓人一看,成語故事就立馬浮現在眼前。
  • 廣元蒼溪100餘人歷時20多天,剪出140餘米的剪紙長卷
    劉徽攝百米剪紙長卷剪出幸福新生活100餘人歷時20多天,剪出140餘米的剪紙長卷,形象的將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講述得明白易懂又形象逼真。前不久,廣元蒼溪縣「眾手繪剪百米長卷」這一壯觀場景引爆朋友圈。特色剪紙剪出百米長卷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蒼溪巧用喚馬剪紙這一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組織當地非遺傳承人、新鄉賢、產業大戶、貧困戶代表、美術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百餘人,齊聚當地文化館,利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喚馬剪紙,這一古老民間藝術形式,巧手繪剪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百米剪紙長卷。
  • 成都一00後女孩與病魔抗爭9年,剪出不一樣的成語字典
    「中國新聞社」微信公號消息,最近,網友通過一本特別的成語字典,認識了成都「00後」女孩劉煜。成語字典封面 呂楊 攝與傳統成語字典不同的是,這部「字典」上配有劉煜親手剪出的釋義圖畫,讓人一看,成語故事就立馬浮現在眼前。
  • 成都00後女孩與病魔抗爭9年 剪出一本"成語字典"
    最近,網友通過一本特別的成語字典,認識了成都「00後」女孩劉煜。劉煜剪出的動漫作品 受訪者供圖劉煜剪出的動漫作品 受訪者供圖在生病的這些年裡,劉煜迷戀上了剪紙,除了在小學校園裡有過短暫的剪紙特色課程學習外,後期的學習主要是她靠著書本和網絡自學。
  • 師承非遺傳人丨女護士長剪紙剪出《呼蘭河傳》
    剪出了她的小說代表作《呼蘭河傳》,這是發生在呼蘭的事兒。《呼蘭河傳》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從呼蘭走出的著名作家蕭紅的代表作,她以樸實的文字,深情的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優美的北方鄉村生活畫卷。《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 「團花」剪紙!剪出溫馨友愛,促進民族團結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工藝,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深受廣大居民所喜歡。為了進一步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加深居民對傳統民族手工藝的認知,近日,成都市雙流區東升街道白鶴社區攜手雙流區志願者協會特邀民間剪紙藝術家陳世雲來到歐城花園小區,為轄區居民開展了一場「民族文化學院」——白鶴社區創新傳承民族文化項目「團花」剪紙活動。
  • 小學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剪紙中的吉祥紋樣
    一、考題回顧二、考題解析新課教授活動一:激趣導入教師設計「變魔術」的小遊戲(運用剪刀將空白的紙剪出花樣),學生觀察發現,剪出了一條金魚的圖案,經常可以在剪紙中看到這個形象。(小組討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形象生動、色彩鮮豔、構圖飽滿。這些形狀就叫做剪紙語言。圓點適合表現花心;月牙紋適合表現輪廓線;鋸齒紋適合表現動物的毛髮……只有合理的運用剪紙語言才會使剪紙作品更漂亮。
  • 漯河民間剪紙藝人剪出「許慎故事」
    展現剪紙藝術弘揚許慎文化 民間藝人剪出「許慎故事」        昨日記者獲悉,我市民間剪紙藝人常桂蓮以許慎生平故事為題材,創作了一組共六幅的剪紙作品「許慎故事」。        昨日上午,記者走進市區遼河路常桂蓮的剪紙工作室,見牆上整齊地掛著這組剪紙作品。        記者看到,每幅剪紙作品長約0.5米、寬約0.4米。
  • 巾幗禮讚新中國,巧手剪出新生活
    4月12日,縣婦聯「巾幗禮讚新中國、巧手剪出新生活」婦女群眾剪紙培訓在縣文化館「婦女之家」舉行,吸引了來自各鄉鎮的30餘名愛好剪紙藝術的婦女前來「充電」。本次培訓邀請民間剪紙文化傳承人高翠珍作為授課教師。
  • 【文化瑞麗】畹町:剪紙剪出精彩新生活
    【文化瑞麗】畹町:剪紙剪出精彩新生活 2019-11-28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剪紙藝術家大秀絕活,3分鐘內剪出主持人肖像
    3分鐘內剪出主持人肖像剪紙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由於歷史悠久,也隨之產生了地域性的區別。其中,廣東的潮陽剪紙以造型靈活、結構嚴謹、飽滿而不雜亂著稱,受到大眾的喜愛,現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節目中,就來了一位潮陽剪紙市級傳承人陳小燕,她曾經在多個節目中展示自己的剪紙絕活。這次來到《見多識廣》的舞臺也不例外,她只用了三分鐘的時間,就剪出了惟妙惟肖的王牧笛肖像,令本尊都直呼太像了。
  • 廬陽剪紙 剪出火紅新年
    劉寧侯剪出的豬年剪紙。合肥廬陽剪紙傳承人劉寧侯回憶,「那時候鄰居從我們家窗前走過,會贊『好漂亮的窗花』。」「喜鵲登梅」「年年有餘」「五穀豐登」,劉寧侯回憶,以前每到過年,外婆左手拿紙,右手持剪刀,就憑著腦海中的印象剪出各種惟妙惟肖的圖案,左旋右轉之間,紅紙上出現了一隻可愛的喜鵲,站在彎彎曲曲的樹枝上,枝上開著幾朵小小的花,喜鵲張著小嘴,好像正在歡叫,栩栩如生。
  • 煙臺剪紙傳承人衣培娟:剪紙「魔術師」剪出精彩人生
    如今已退休的衣培娟給自己定了個新任務——從孩子們抓起,把剪紙技藝傳承下去。  與剪紙結緣  衣培娟出生於剪紙世家,7歲跟隨母親步入剪紙藝苑,自此,她的人生便與剪紙結下不解之緣。從小看著大人剪紙,她也拿起剪刀,學著大人的樣子,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剪起來。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2020-11-30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剪紙、蠟染、米塑……鄉村娃在省美術館講「天馬行空」故事
    它有著大大的頭,非常聰明,還有像鳥一樣翱翔的翅膀,我可以坐著它飛向太空,看看有沒有外星人......」今日,在湖南省美術館「卉木萋萋——湖南鄉村美術教育成果展」現場,嶽麓區蓮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侯婉嫣正指著自己的作品眉飛色舞地向觀眾介紹。這次入展的作品《天馬行空》是由侯婉嫣等100多個四年級孩子的個人作品集合而成。
  • 剪出垃圾分類新時尚 溫嶺市垃圾分類主題剪紙展開展
    近日,由台州溫嶺市分類辦、溫嶺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溫嶺市文化館承辦的「剪出新時尚
  • 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剪出「小豬佩奇」窗花
    電影的預告海報上,小豬佩奇和傳統剪紙窗花的結合,更是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了解,宣傳海報的窗花剪紙,就出自我省黃山市的著名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之手。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