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所寫的便是考取進士之後欣喜若狂的心情,古代的科舉有多難進呢?從《儒林外史》中描寫範進中舉後,高興瘋了可以窺見一二。古有科舉,今有高考,寒窗苦讀十二載 金榜題名一朝時啊。
科舉取士,高考入學,每年的高考數以百萬的學生同臺競技,為的就是考取大學,諸如高考改變人生的說法實在是太多了,高考對學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考作為一個通往好的學府的跳板,許多學生都會為之不懈奮鬥,而在這眾多學府中,北大、清華為考取難度係數高以及其知名度最高而聞名。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士兵,若給你機會而不想去北大清華進修的學生,多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位學生十分不屑於考取清華北大,在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此話一出,讓人不勝唏噓,這完全沒有將考取清華北大放在眼裡的豪言壯語,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要知道清華北大可是多少學生的夢啊!
這位學生究竟是誰,是什麼給了她底氣說出這樣的話,到底是大言不慚還是實力強悍,說完此話之後,她又如何了呢?
l 天才少女
說出懶得考清華北大一話的女孩名叫冼奇琪,出生於2004年5月,來自廣東陽江,年僅16歲還在讀高二的她已經成功被中國科技科學大學錄取。
在2020年8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的少年班錄取人員名單中,赫然就有她的名字,雖然她年紀不大,只有16歲,還是一名高二的學生,但是她的成績非常耀眼,理科足足有663分,比錄取線還要多出139分。
清華北大考取難度係數大眾所周知,但是中國科技科學大學的少年班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得多!
少年班,少年班,顧名思義需要的是少年,年紀大了根本就不讓你考,這個班就有著一定的年齡限制,它只招收高二以及以下年齡的學生,想著復讀幾年再來衝刺的壓根就沒有機會。
年齡是一方面限制,人數上也有限制,大抵就是一個班的人數。在2020年,這個班僅僅只在全國招收48位同學!而全國有數百萬考生相比,這一錄取率可謂是百萬中挑一。能進入這個班級的不說是全國最頂尖的學子吧,怎麼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生才能進入的。
除了年齡和人數,當然還要看考試成績,能進入這個班的學生分數一般都是在清華北大分數線附近,遠超清華北大的分數也有。而且並不是考試過了就能上的,還要經過面試、自主招生等多種考驗。突破層層篩選後才能決定是否同意錄取,而冼奇琪同學現在就是少年班中的48分之一了。
有人可能會想這麼好的成績,一定參加了不少補習班。畢竟,現如今無論成績好壞,都會課外加班加點補習。出乎人意料的是,她從沒有參見過任何社會上的補習班。沒參加過課外補習,就是在學校學習的冼奇琪究竟如何獲取好成績的呢?
l 學習方法
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一個人天賦再高,若停止學習終究會落的一個「傷仲永」的下場,冼奇琪便深知這一點。在學習上,冼奇琪最為看重的便是主動學習。
如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一言,冼奇琪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她從不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她樂於學習,並且會主動去學習,並不需要旁人盯梢,每次他都會主動去預習未知內容,複習研究已學內容。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更好學習,便是冼奇琪的法寶之一。
除了主動學習之外,她還有著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就是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節奏。學校老師授課都是面向全體學生,很難做到針對性去教學,這時候就要靠自己了。她依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學習計劃,並不會完全按照老師的計劃走,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才能事半功倍,不會平白浪費時間。
在她講述自己的學習經驗之時,主動學習和適合自己的節奏方法是她反覆提到的。愛學習之外還會學習再加上努力,學習好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l 未來道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雙一流高校,有中國版「麻神理工」之稱,隨便舉個例子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佬。比如哈佛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尹希,「石墨烯駕馭者」曹原、AI領軍人物莊小威等。
可以說是少年班的學生,在優良教育資源加持下和自身天賦與努力相結合,前途那是不可限量的。對於未來,冼奇琪也有著自己的規劃,她想早日找到自己科研方向,不負自己的青春年華,繼續讀研考博士,成為一名光榮的科學家。
對於自己懶得考清華一事,她認為,自己是可以上清華北大的,但是一想到還有一年高三,她就覺得懶,而且還要擔心萬一自己沒考好,費時費力,她可以把高三那年用於學習新知識,而不是反覆複習舊知,所以就不選擇清華北大。
l 結語
與其說她是懶得考清華北大,不如說是她有自己更明確的規劃,不浪費一點時間。別人的懶得上清華北大可能是誇誇之談,而她的懶得上清華北大,在同學眼裡不過是自謙。
天才如冼奇琪的還是少數,你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天賦一事學不來,但其的主動提高自己和努力不懈、清楚明晰的時間以及自我規劃,還是可以掌握並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