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崇拜宋慶齡不是因為旗袍,而這次和親愛的同事們去宋慶齡故居一日遊確實是為了旗袍!
話還得從4月6號河間的梨花節說起,忘記了是哪一天接到的通知:說是4月6-7號的梨花節要我們演出兩場《姚福隨旗袍炫》,當我聽到時間的時候有些懵了,正好和北京服裝學院傳習館史麗萍老師的棉旗袍結業儀式衝突,因為結業儀式要在宋慶齡故居舉行!我的計劃是上午演出結束我再趕往北京參加下午的結業儀式!結果上午的開幕式經過溝通不能兩個節目同時上,還得要等到下午我們最後壓軸百人秀,就這樣在宋慶齡故居的結業儀式只好忍痛割愛了!我知道宋慶齡三姐妹及家族成員旗袍展結束是在5月初,心裡想還有的是時間,一定能去參觀到的!誰知梨花節剛過又接到通知,又是一場盛況空前的盛會,節目內容也要創新,就這樣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在4月28號首屆河間文化節暨驢肉火燒節上《姚福隨旗袍炫》的演出取得圓滿成功,得到了各級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其實早就想等這次活動結束了好好歇一歇,可是有一件事兒總是在我心頭縈繞,最放不下的還是去宋慶齡故居看旗袍展,總覺得不去會是終身的遺憾!又想到每天加班加點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同事們,決定和她們一同前往,不僅是旅遊更是學習!於是我撥通了宋慶齡故居辦公室的電話,得知2號是最後一天,3號撤展,讓我喜出望外,終於和同事們踏上了去宋慶齡故居看展的徵程……
東南西北遇貴人!宋慶齡故居的張老師見我們一行人都穿著旗袍進來看展,本來上午的講解已經結束又給我們重新講解一遍,然後和我們拍照留念,對我們的旗袍讚不絕口,說我穿的這件是見到旗袍最有特點的一件,袖口的開叉活動方便,領子的裡面還加了一塊蕾絲,髒了可以隨時拆下來洗,設計比較人性化!還有我同事們穿的傳統古法製作的旗袍非常喜歡,決定也做一件!講解完後同事們都去別處轉,唯獨我還在欣賞、研究宋慶齡穿過的每一件旗袍的細節,等張老師出來見我還在,問吃飯了嗎,我回答沒呢,張老師說我給你端點國家飯吧,雖然簡單,這是一般人吃不上的,宋慶齡可是國家名譽主席,是永久噠!感謝緣分讓我們相遇,今天是展會的最後一天,125年才一次,我們都是幸運噠!
這件繡有梅花的旗袍是宋慶齡的最愛,也是她一直穿著的,從30年代抗戰時期一直穿到了1981年去世之前,這件肩頭繡了一隻墨梅的旗袍不僅象徵著宋慶齡對孫中山先生的相思、哀悼之情,更表明自己接過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的重擔,要把民族的大義放在肩頭,因為這件旗袍有特殊的意義,所以宋慶齡在身體發福以後,讓裁縫把兩側縫重新加寬,繼續穿用,通過這件旗袍也見證了宋慶齡對家族的真情實感,宋慶齡1981年在故居去世,她沒有任何遺產、沒有兒女、國外沒有存款,唯一給世人留下的是今天我們參觀的她曾經生活、工作的地方和僅有的這幾件衣服,這正是我喜歡、崇拜她的原因,也感動了我們參觀的所有人!大家都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攝影:王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