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齊雲山可能大家都沒聽說過,提到白嶽更是不知所云。實際位於安徽黃山市的齊雲山,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名山,是著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具歷史學家考證可能是四大名山之首,但是齊雲山的名氣不如其他三座,而且幾乎不為人所知,細細品味有以下3個原因。
1. 被黃山的名氣所掩蓋,齊雲山就在黃山的北邊,離黃山很近,黃山的名氣比齊雲山大的多,黃山是「三山五嶽」之首,可以說在中國是第一大名山也不為過,離這麼近的齊雲山當然被這個大哥的光環所籠罩了。就比如佛教四大名山在安徽同樣地理位置不遠的「九華山」也不如其他三座名氣大。
2. 道教發源於老莊,興盛於天師,但是實際最興盛的時期就是從唐代開始,到明代最盛,但是一貫被人稱為貴族宗教,尤其是正一派。和儒家,佛教在老百姓中發展的好,因為儒家能叫老百姓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佛教講的是往生,道教主張的是清靜無為得道成仙,老百姓對現今的生活改變更為看重,對得道成仙似乎沒什麼興趣,而且通過觀察來看道長們似乎最終也沒有成仙,還不如寄托在「來世」說法的佛教裡,所以道教鼎盛是在皇家和達官貴人裡。
3. 齊雲山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比起皇上這裡的交通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而且這裡的宣傳明顯沒有黃山的多,所以不為人所知很正常。
實際齊雲山在清朝之前是和黃山齊名的山嶽,乾隆就說這裡是江南第一名山。到了齊雲山腳下,群山巍峨,鬱鬱蔥蔥,半山腰雲霧繚繞,有古道觀若隱若現,整個山體的巖石呈現紅色條紋狀,一明一暗,絢麗多姿是因為這裡是安徽省少有的丹霞地貌景區,在中國也只有幾處而已。這裡的巨石因為億萬年的風化多成圓錐體,直插天際,所以古人才把齊雲山稱為「插天」。
齊雲山共有主峰36座,和很多道教名山一樣有36天罡的寓意,有名的就有香爐,紫霄,石橋等諸峰,據說全山有24條小溪瀑布和72座巨型巖石各有不同。山下有一條索道直通山頂,遊客可以沿著這條索道直通齊雲山那直插雲霄的山頂,遊覽各個景點,齊雲山基本分為三個部分,我們會逐一的看到:
1. 月華街
是齊雲山比較下面的個比較平坦的地區,這裡有8座不同宗派的道教道觀,最大的叫真仙洞府,有入仙,老君,文昌等著名的道教洞府,這裡最早的洞府要追溯到唐朝末年的唐肅宗年間,這裡的香火千年不斷,洞府裡有神像和古代的石刻等文物很值得觀看。前面過了明朝修建的夢真橋,還能看到太素宮,玉虛宮等古道觀,尤其是有一座白嶽碑林,有唐代到清代不同雕刻的碑文的石碑200多塊,至於一閣石洞之中,叫人嘆為觀止。
2. 樓上樓
是齊雲山頂的後山,有兩座洞府,傳說當年張三丰帶領八大弟子來這裡修煉過,有一座巖壁,上面有一座類似觀音模樣的風化印記,稱為「觀音崖」;在齊雲山的最高處是一個丹霞地貌的大石頭,常年白雲繚繞,晴天的時候可見石頭崖壁上紅色的風化如萬畝的紅色梯田,這座崖壁稱為「仙人掛畫」。
3. 雲崖湖
在齊雲山的東側,是一個狹長的自然湖泊,水質碧綠,旖旎非常。初夏泛舟其上,見旁邊的燈籠峰映入湖裡,像幾個燈籠掛在山上,微風吹來,情趣盎然,湖裡有很多沒有見過品種的魚更是叫人稱奇。湖的旁邊有一個山寨遺址,據說時北宋方臘發起起義的地方。
齊雲山除了景色和道教文化外最有名的就是各個朝代的石刻,據說有1400多處,冠絕全國,楷草隸篆各個筆法,包羅萬象,從唐朝到民國都有,喜歡書法的朋友一定要到這不可多得的名勝來遊覽下。
如果您喜歡昀兮的文章歡迎您在文章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