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城市原點:聖尼古拉大教堂

2020-08-28 鐵路影像工廠

哈爾濱聖尼古拉大教堂,建成於1900年12月,毀於1966年8月23日。是哈爾濱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教堂建築。

聖尼古拉教堂舊影

1896年俄國與清廷籤署《中俄密約》,俄國獲得在中國東北修建鐵路的權益。1898年中東鐵路開工建設,選定位於松花江畔的一座小漁村作為這條橫跨東北的鐵路中心樞紐。哈爾濱這座城市由此誕生。

2007年復建的尼古拉藝術館

1899年鐵路當局決定在這座新興的城市裡,建造一座主保城市平安的大教堂。經沙皇二世的批准,這座以聖徒尼古拉命名的教堂選址在火車站對面的高崗上,即現今哈爾濱城市的中心,博物館廣場。

教堂於1899年10月13日舉行奠基儀式,1900年12月竣工,由俄國建築師包德列夫斯基設計,中東鐵路工程師雷特維夫組織建造。

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

建築採用近似希臘十字的八角布局,圓木井幹式木結構,整體未用一根鐵釘,全部木構件均為楔接。建築比例精確,形體錯落,裝飾精美。

鐘樓上的三座洋蔥頭精美還原

主入口上層為聳起的鐘樓,四面透空,覆以陡峭的四坡頂;三個並排而立的「洋蔥頭」飽滿圓潤,形態優雅。

主穹頂上的十字架

教堂主入口雙向室外木樓梯,覆以雙坡頂篷,中部交叉成焰心狀尖拱,拱心飾以精緻的木刻花飾,樓梯、欄杆及欄板同樣飾以精細的雕刻圖案。

教堂主入口

教堂正中聳起高高的八角形帳篷頂,其中設小洋蔥形狀的穹頂,極力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無限神秘、神權至高無上的幻覺。整體建築造型完美勻稱,堪稱木結構教堂精品之作。

教堂主祭壇

這座輝煌的大教堂在哈爾濱城市中心僅存在了六十六年。1966年8月23日深夜,教堂被「憤怒」的群眾連夜搗毀,由此哈爾濱最早的大型建築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2009年哈爾濱近郊的阿什河畔興建起一座以俄式建築為主的伏爾加莊園,消失許久的聖尼古拉教堂以一比一的姿態重新「復活」,老哈爾濱的記憶被喚醒。

教堂祭壇

重建的教堂以尼古拉藝術館的身份回歸。祭壇,大鐘則是從俄羅斯專門定製,力爭完美還原。

教堂鐘樓

歷史上,尼古拉教堂的屋頂存在過多種顏色,不過這種綠色是否過於鮮豔?

正面入口

由於現代機械加工因素,建築還原的並不夠完美。裝飾花紋和細節,略顯粗糙,沒有了當年手工藝的精湛。

側面十字架

如今教堂的原址已被一座與城市歷史風貌格格不入的「玻璃大棚」所代替。呼喚「老教堂」原址復建的計劃在「呼聲」與「質疑」中消聲滅跡。無論它是沙俄殖民的「罪證」還是城市的「記憶」,歷史都不容忘卻!

昔日的尼古拉廣場

哈爾濱是一座鐵路帶來的城市,各國僑民的湧入帶來了文化的交融。風格各異的建築是這座城市寶貴的財富。

如果您想了解哈爾濱,就先從這座建築開始吧.....

相關焦點

  • 「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感受遠東第一東正教堂的信仰
    用過早餐之後,我們第一站是正式參觀「聖尼古拉(教堂)藝術館」,教堂建造以及現在維持的現狀都很有品質,因為實質上更是藝術館,此教堂並沒有宗教意義更多的是參觀學習。                    很多遊人來哈都會欣賞一下美麗的索菲亞教堂,但可知道幾十年前,聖尼古拉教堂才是哈爾濱出名的地標建築。六十年代來過哈爾濱的人及老哈爾濱人應該對此都有印象。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在阿什河兩岸附件的三十多座建築中,最引人注目,最吸引人的主建築肯定是那座巨大的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清王朝的大旗倒下,到民國,再到日本人建立的偽滿政權,哈爾濱這座城市經歷了戰火的摧殘,曾經滿目瘡痍,曾經哀歌四起,但聖尼古拉大教堂一直屹立於此,看著這座城市的變遷,靜靜地記錄關於這座城市的喜悅與哀傷。
  •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
    不該被遺忘的聖.尼古拉大教堂~哈爾濱人心中永遠的痛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城市建築充滿了俄羅斯風格聖尼古教堂,俗稱喇嘛臺,修建者用城市主保聖徒尼古拉·米爾裡基斯基聖徒的名字命名教堂,用虔誠的信仰盼望上帝能夠降福於這座松花江畔的小漁村。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歷史保護建築肯定是有一定歷史意義才可以得以保留,它如果不被拆除可以當作是沙俄入侵哈爾濱的歷史見證。如果現在進行原址復建這個理由就說不清了,很容易被認為是崇洋媚外,並不值得提倡,特別是它所處的位置在哈爾濱這座城市的中心點,就讓它存在於回憶裡吧。
  • 【原創】基輔聖尼古拉教堂
    基輔聖尼古拉教堂是基輔的聖•尼古拉羅馬天主教堂,1980年以來用作室內管風琴之家。地址:Velyka Vasylkivska, 77.教堂是以高尖塔和尖塔的哥特風格建造的。教堂的特點是勻稱的比例,很容易,結構清晰。建築條件和建築解決方案的複雜性促使建築師採用當時的創新工程技術。在當時的建築實踐中,第一次提出了在混凝土樁基礎上鋪設基礎的建議,在結構中廣泛使用了鋼筋混凝土—新的建築材料。教堂裝飾著豐滿的壁畫和有40幅彩畫。1909年,教堂被神聖化。
  • 哈爾濱的歷史與城市狀態
    哈爾濱這座城市,像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一樣,也有屬於自己的經度和緯度,它地處東經126度38分,北緯45度45分。坐落在我國東北部松花江中遊,阿什河下遊,松嫩大平原的南緣。這裡最早的居民是肅慎人,肅慎人也是滿族和「金」朝的祖先。有資料記載,他們在這裡以漁獵為生,用赤玉、貂皮、海東青換回中原的雞禽和布帛。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二十世紀初葉,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和城市規模的拓展,哈爾濱一度吸納了大量的外國僑民。據《哈爾濱市志人口志》記載,1922年,俄羅斯、波蘭、 德國、英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的僑民及無國籍人口數量佔哈爾濱人口總量51.69%。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為各類宗教的傳入提供了基礎。
  • 中國最美的教堂,如今輝煌依舊,成為哈爾濱的城市博物館
    在中國有多座著名的歐式教堂,它們大都是100多年前歐洲列強殖民時期所建,在北國哈爾濱,便有這麼一座拜佔庭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堂,它便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的意思便是基督或神的智慧,在100年前,哈爾濱這座城市因為沙俄的入侵才慢慢的開始發展,在哈爾濱,俄國人執意打造一個東方莫斯科,所以在如今的哈爾濱可以看到很多俄式建築,在一定程度上,俄國人帶來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如今的哈爾濱,格瓦斯、紅腸、大列巴都是如今哈爾濱的特產。
  •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最初叫松花江市,哈爾濱的名字最早見於遠郊的老香坊火車站,這個小站是俄國人建的,當然名字也是俄國人起的,叫哈爾濱 Стар Харбина(俄語縮寫,斯達列 哈拉賓娜),應該是一個俄國女孩的名字。中東鐵路開通後,南崗火車站被叫做哈爾濱站,原來在香坊的哈爾濱站叫哈爾濱老站。哈爾濱由火車站名最後發展變成了一個城市的名字。
  • 「哈爾濱」紀念已經消失了的建築藝術!紀念常懷生老師
    哈爾濱第一標誌性建築聖尼古拉大教堂於1966年8月23日被紅衛兵拆毀自從1966年哈爾濱尼古拉大教堂被推倒的那一刻起號稱東方小巴黎的哈爾濱,已失去往日別具風味的城市風景,取而代之的是沒有靈魂的高層和假骨董。放眼望去,哈爾濱的老街道上已經沒有幾棟好建築了吧 !
  • 在中國居然有一個城市有54所教堂
    哈爾濱當時共有54所教堂:聖·尼古拉教堂、聖·索菲亞教堂、聖·伊伯維爾教堂、聖·阿列謝耶夫教堂、聖母安息教堂、聖母報喜教堂等等,每到祈禱的時刻,整個城市沉浸在教堂和寺廟或清脆或嗡顫的鐘聲中。現經對周圍環境的修建綠化,已經成為鬧市中一個清靜去處,成為哈爾濱別具一格的景點。現在的阿列克謝耶夫教堂,與索菲亞大教堂起名,應該是哈爾濱保存最好的教堂之一,同時也是哈爾濱最著名的大教堂。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沒有索菲亞教堂好,所以很少有人走很遠的路程專門來看他。更多的時候,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成為果戈裡大街的一隅,靜靜的看著這座城市的興衰。
  • 大隱隱於市,東亞地區難得一見的東正教大教堂
    東京復活大聖堂是日本第一家、同時也是最大規模的拜佔庭式建築的教堂。走在日本東京的路上突然出現這樣一座拜佔庭式風格建築,感覺頗有些神奇,如果不是刻意去找誰能知道這所喧鬧繁華現代化都市裡有這麼一個東正教堂(而且還在孔廟和神社的隔壁),所謂大隱隱於市是也。
  • 坐落於東方的百年西方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美麗的冰城哈爾濱被譽為「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城市內俄式建築林立,在中國大地上,有著獨特的城市魅力。要說這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就是坐落於市道裏區索菲亞廣場的聖·索菲亞教堂聖·索菲亞教堂是一座始建於1907年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
  • 在哈爾濱有座知名的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氣勢恢宏,堪稱一絕
    在這炎炎夏日給大家介紹一個涼爽的地方,那就是黑龍江的「聖·索菲亞教堂」。該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三月,最初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就在同年,俄國茶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以隨軍教堂為基礎,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
  • 【賞析】哈爾濱地標——聖·索菲亞大教堂
    1858年籤訂《天津條約》後,除了北京以外,俄傳教團開始在哈爾濱、天津、上海、漢口、內蒙古、新疆等地修建新教堂,成立教會,發展新的教徒。粗略統計,在俄國十月革命前,俄羅斯東正教傳教士團在畫修建了37座教堂。十月革命之後,更是有大量流亡人員逃到中國境內,其中包括大地主、大資本家、富農、貴族、軍官等。他們得到了新疆、內蒙、黑龍江等當地東正教會的妥善安置。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哈爾濱地標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東側的透籠大街,是典型的拜佔庭式正教會, 曾經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會堂,現在是中國保存最完全的拜佔庭式建築, 這個教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 1997年6
  • 哈爾濱的一座夢幻莊園,可能會讓你忘記身處國內,穿越去俄羅斯!
    伏爾加莊園位於哈爾濱香坊區阿什河畔,這座莊園完美結合了城市歷史、文脈和經典建築,仿佛穿越了俄羅斯,回到了一個傳奇的時代。在這個夢幻島上,有30多座經典的俄羅斯建築,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俄羅斯建築綜合體。那個涼爽的夜晚,我從哈爾濱機場坐公交車到伏爾加莊園,踏入了那個夢。
  • 長沙城市原點選址五一廣場
    近日,作為長沙的地理中心,五一廣場被確定為長沙城市原點選址地。    城市原點是什麼?為什麼要設城市原點,又為什麼要選在五一廣場呢?    本報記者羅雅琪長沙報導    俄羅斯莫斯科紅場,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澳大利亞雪梨電視塔……這些著名地標前,都有一個共同的標誌:城市原點。    12月26日,長沙確定了城市原點選址點。
  • 建於1898年哈爾濱香房的俄羅斯教堂
    哈爾濱第一教堂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俄羅斯哈爾濱的象徵1899年,東正教聖尼古拉斯教堂被豎立在新城區的最高處。 這是市中心的第一座大型建築。
  • 世界最高的三十座教堂,這個城市居然有五座,為什麼?
    世界最高的三十座教堂,這個城市居然有五座,為什麼?此外,它還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是僅次於西雅圖的世界第二大飛機製造區。但就像其他德國城市一樣,它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站在漢堡港,望向漢堡城,最高聳搶眼的無疑是那一座座教堂塔樓。雖然歐洲教堂如雲,一座城市裡大大小小起碼也有幾十座,但像漢堡這般有這麼多「大個頭」倒是少見。因為驚異,順手查了查教堂高度,結果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