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照10月10日電 由日照市文聯、日照市美協舉辦的馬世治畫展10月17日將在日照博物館開幕,展示畫家精心創作的190餘幅作品。日前,《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馬世治》「大紅袍」,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該社標誌性出版物已正式發行。這是馬世治從事藝術60多年來的首部大型個人畫集出版暨首次大型個人畫展舉辦。
馬世治,1935年出生在山東省莒縣韓家菜園。日照市政協原副主席,日照市美術家協會原主席。馬世治是日照市美協的創始人暨首屆主席,是日照市美術界的領軍人物,是山東省美協第五屆理事。現為日照書畫院院長、中國美協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
他幼年隨母親學畫,幼年的心靈植入的是古老的藝術思想,在人生藝術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1954年拜宋式云為師,1962年拜著名畫家王小古為師專攻花鳥。從20世紀50年代初走上藝術之路以來,勤耕不輟,求實務新,成為新中國培養的一位優秀美術工作者代表。
著名美術評論家鄭工為畫冊作序,序言中說,「藝術,的確要盡精微致廣大,方為大家。縱觀馬世治的繪畫生涯,其筆墨問題一直貫通著,但也出現階段性的變化,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第一階段,之後的八九十年代為第二階段,21世紀這十多年為第三階段。令人驚訝的是,馬世治在每一階段都有精品,所不同的只是注意力轉移了,興趣點不一樣了,表達的方式改變了。」
馬世治告訴記者,他重視筆墨精神蒙養,藝術道路根植傳統出新,由寫實逐步走向寫意;他第一階段跟隨老師學習傳統工筆、寫意、小寫意花鳥畫,第二階段是師法自然,從生活中學習,不斷積累創作經驗;第三階段進入寫意過程,尤其是七十八歲之後,進入了「從心欲,不逾矩」的狀態。
馬世治工筆、寫意皆擅長,尤擅長菊花、牡丹、梅花題材創作,他曾七上浮來山菊花園、八下牡丹之鄉觀察寫生,畫下了千幅寫生草稿。他也曾臨摹上百幅歷代畫牡丹、菊花、梅花大家的名作,正是在繼承古代,轉益多師,宗法造化,創新發揮,終於形成了清新自然、質樸古雅的風格。著名畫家孫其峰先生看了馬世治的畫作後,曾高度評價「承接傳統,師法造化,自運心源,獨具風格」。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是介紹我國近現代著名畫家的權威畫集;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的繪畫名家專集,每集選編一位畫家的作品,附專家評論、畫家藝術年表、常用印章等,被譽為我國美術出版物的頂級品牌「大紅袍」。(張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