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專科普通批次高考志願填報還在火熱的進行中,高考志願填報關係著學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生路途,如何選擇就讀學校和專業成為縈繞在學子們心頭的一大問題。
有人說:「人生有許多彩排,但在高考這個環節上絕對沒有讓學生試錯的機會。擇校擇業就像是扣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知己」自然不必說了,「知彼」就需要充分了解目標專業的發展前景、薪酬、工作環境、面臨的考驗等種種問題,確定自己是否適合。
屢屢見諸報端的「一畢業就失業」的問題對初入社會的學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但比這更可怕的是,剛進大學校門就發現錯進了「野雞」學校「野雞」專業。專科學生在擇校擇業時,不像本科生那樣有知名度高的大學排名做參考,很容易選擇到不權威的學校或專業。
前段時間,教育部印發通知公布了200所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就為職業教育人才擇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範圍。就在幾天前,智聯招聘發布了《2019年職業教育人才就業景氣度報告》,從就業景氣度的角度,為職業教育人才選擇專業提供了諸多建議。
教育部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職業教育人才池子持續萎縮,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人才持續減少,這說明人才缺口擴大。從2010年以來,全國中等職業教育院校數量逐年減少,與之相伴的是招生人數的持續萎縮,且降幅更大,從2010年的864.14萬人減少至2017年的582.43萬人,下降32.91%。
人社部曾在此前表示,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湧現加劇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一些新型職業,比如電子競技員人才,預計未來5年需求量近200萬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人才到未來5年需求量或近500萬人。
一面是新業態新機遇、市場需求量大,一面是人才供給存在缺口,市場對於大專和中等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只能是越來越緊俏。從人才供需關係看,1個大專學歷的求職者擁有3.7個崗位機會,1個中職學歷的求職者擁有2.3個崗位機會。
從職業上看,傳統印象裡,對職業教育人才需求較高的是製造業,但從人社部發布的一些列新職業現狀分析報告來看,數位化管理師、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興職業對職業教育人才存在大量需求。智聯招聘調研數據亦顯示,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對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高居榜首,其對大專和中職人才的需求人數佔比分別為15.48%、18.45%,CIER指數也均大於1,說明職業教育人才在這個行業就業機會較多,就業景氣度良好。
另外一個人才需求量大的崗位是銷售,銷售崗位對專業背景、從業經驗等要求較低,是兼容性比較強的崗位,對職業教育人才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此外,中職人才就業景氣度較好的職業還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保險、銀行、客服/售前/售後技術支持等。
在薪酬方面,職業教育人才平均薪酬排名靠前的行業均為基金/證券/期貨/投資、信託/擔保/拍賣/典當、銀行等金融行業,這一趨勢與全學歷人才總體情況一致。
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曾表示,產業升級、新業態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尤其是為80後新生代的青年群體,創造了比較好的就業機會。職業教育人才在擇校和擇業時,可以綜合考慮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智聯招聘《2019年職業教育人才就業景氣度報告》,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知己知彼,為自己的人生規劃做出優質的選擇。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