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誰宗主誰番邦?日本歷史上竟曾自封宗主!真相很可笑

2020-12-09 騰訊網

所謂阿Q精神,就是一種自我麻痺、自我感動、自我陶醉,在明明比不過外人的情況下,在外人看不見、聽不見、不知道的時候,在自己柔弱的內心狠狠的嘲諷一通外人,最終實現自己精神世界自以為是的勝利。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日本,古代日本究竟是不是中國的朝貢國呢?日本史書上是堅決不承認,反而寫的是中國是日本的藩國、朝貢國,日本這阿Q精神可謂爐火純青了。

阿Q

一、何為奉正朔

古代東亞農業是本業,根據時令進行農事,所以曆法就顯得特別重要。中國是東亞世界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周邊藩國都是根據天朝的恩賜得到曆法,一方面是藩國無能力製作曆法(日本17世紀才出現第一部倭曆法——貞享歷),另一方面古代是天人感應的世界,曆法是王朝天命正統的體現。

朝貢圖

古代東亞世界,藩國對中國除了封、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奉正朔,即新王朝建立,為了區別舊王朝、顯示自己天命所歸,一般會頒布新的曆法(同一個朝代為了適應時令也會頒布新的曆法)。以此曆法分賜朝貢藩國,藩國接受,而且藩國給天朝的國書落款上必須使用天朝年號,此即奉正朔。

二、日本的曆法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一直認同中國的太陰曆。當然因為日本極度落後,到七世紀初才開始使用中國五世紀劉宋時期的《元嘉歷》;690年又接受了新傳來的《麟德歷》(日稱《儀鳳歷》),兩歷並用;697年拋棄《元嘉歷》只用《麟德歷》;764年使用新的唐玄宗時期的《大衍曆》;858年用《五紀曆》;862年用《宣明歷》。這五歷以下統稱「漢五歷」。

李淳風做《麟德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五個曆法都是被日本統治者推廣到民間而被普及的曆法,日本在多次朝貢中國的時候,皇帝都會賜給倭國曆法,比如建文帝賜給足利義滿的《大統歷》,但沒在日本普及,所以本文僅談「漢五歷」。862年以後真正被日本老百姓使用的一直是《宣明歷》,直到1685年保井春海製作了日本第一部倭歷《貞享歷》。

既然用中國的曆法,那就是奉中國正朔,所以就產生了今人認為的日本就是中國的藩國。但我們拋開以中華為中心,做到相對客觀一些,日本真的在奉正朔嗎?

三、「奉正朔」的真實目的

我們先來做一個表格:

上表清楚顯示中國曆法頒布推行的時間和日本推行曆法的時間產生了差距,日本沒有接受即時的曆法,更有甚者822年就在唐朝產生的曆法,日本居然用到了1685年,可見日本對中國曆法奉正朔的政治意義好像不是很大。

我們再考察一下「漢五歷」傳播日本的途徑和日本對「漢五歷」的態度。

第一,「漢五歷」沒有一次是日本主動在朝貢時為了顯示臣服而求賜,都是中原王朝主動賜給日本的。而日本朝貢使在中原的時候接受「漢五歷」,但是回到日本後卻將中原的曆法冷藏,到「合適」的時間才廣而告之。換句話說,日本官方是即時接受曆法的,但是沒用使用。

李淳風、袁天罡

第二,需要指明,《宣明歷》傳入日本是858年,只有《宣明歷》僅僅傳入4年就被推行,別的四部曆法和中國實行的時間差太大。日本使用曆法的緩慢期間固然有中日之間路途遙遠、日本生產力落後、日本朝貢使難以方便到達大陸的原因,但這也說明日本是不慕王化的蠻夷之地,所謂「夷蠻要服,戎翟荒服」(《史記·周本紀》)從而方便了日本游離於中國朝貢體系的邊緣。日本並沒有把曆法的使用與向中國稱臣聯繫起來。

第三,日本對「漢五歷」重的是實用而非「漢五歷」背後的政治意味。日本古代極度落後,到1685年才有了第一部日本人製作的倭歷。自己沒有技術只能寄人籬下了。日本恰恰是個極重實際利益的國家,唐代白江之戰後可以馬上虛心學習中國;近代可以毫不猶豫的學習西方;侵略戰爭失敗後,法西斯制度崩潰,半推半就在他美國爸爸指揮下又搞起了英美民主,這都是日本民族重實際的表現。

所以為了農耕的保證,日本很肯能會「委屈」接受漢歷。

白江之戰

四、關起門來稱孤道寡的阿Q日本

通過日本對奉正朔的不熱衷,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遊走於中國朝貢體系的邊緣,但是絕不是日本歷史學家宣傳的日本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平等關係,這種觀點嚴重不符合史實,這是近代日本人出於輕華、辱華原因編造出來的違背歷史的結論。

日本到底是不是中國的朝貢國呢?準確定義來看,六朝的劉宋之後,日本就遊走在中國朝貢體系的邊緣。從《宋書》上看,劉宋時期日本是「倭五王」時代,「倭五王」都上書,向當時的南朝求封,最著名的就是宋順帝承認倭王武的「使持節、都督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王」(《宋書·蠻夷傳》),求得封號之後,日本形勢上確立了對朝鮮的政治優勢,此後的南方齊、梁、陳三朝日本再無朝貢,雖然三朝史書上有倭人的記載,但那是南朝為了營造正統、萬邦來朝的假象,三朝史書關於倭人朝貢的記載多沿襲《宋書》。

日本何時又回到中華體系中的呢,隋唐,著名的「東天子、西天子」事件(東天皇事件經復旦大學韓升教授考證認為為日偽造的事件)。但是我們發現隋唐時期日本「朝貢」完全不一樣。其實所謂「遣唐使」這個名字就很不準確,這是日本的自稱,唐朝對這些人的稱呼應為「遣唐朝貢使」,日本故意略去了「朝貢」二字,而留下的「遣唐使」,日本就可以解釋為中日地位平等、對等的交流。日本史學家坂本太郎就充分利用了這一文字遊戲,從而提高日本地位。日本一大批史學家也因此推導出日本不是中國朝貢國的結論。

但不論日本怎麼給自己精神勝利,現實中還是得低頭。白江一戰日本慘敗,又怕王師討伐倭島,所以日本就積極遣唐朝貢,但我們發現即便是派出遣唐使的日本,日本也沒像劉宋時期那樣請求冊封。

朝貢圖

五、中國都成日本的朝貢國了?

關於敢和中國叫板一事,明清鼎革,朝鮮只敢自稱小中華,絕不敢把上國大清說成是朝鮮的朝貢國,但是日本卻大不相同,在日本的話語體系中,不僅明確稱自己是華,反而把中國改成了夷、藩,是日本的朝貢國。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衰弱。至唐末,日本斷絕遣唐使後,其野心終於膨脹,日本關起門來,開始稱孤道寡了 。日本平安朝頒布的史書中終於把天朝稱為「藩部」,從此中國就是日本人認為的「朝貢國」了。但是因日本實力嚴重不足,不敢公然和中國開戰,所以此時只敢在日本朝廷內部宣傳一下這種中國是藩國的精神。

1610年本多正純在給明朝督撫的信中稱朝鮮、琉球向日本稱臣納貢,安南、佔城等南洋、西洋的蠻夷也都「上書稱臣納貢」。本多的信主要目的是通商,瞄準明朝內憂外患之際,趁機揩油。但這只是表明自己和中國平起平坐的一次嘗試,而明朝督撫自然不會接納蠻夷書信的無禮,所以日本哪個目的也沒達到。

當時的東亞世界沒一個國家認日本天皇這個稱號的,也沒人認同日本是東亞世界中心的地位。此時的日本仍是心理自我陶醉上的優越、關起門來(日本朝廷內部)稱孤道寡的酸爽,而軍事、經濟、制度、文化上都不敢公開和中國叫板。

清軍入關

至明清鼎革日本終於等來了天賜良機,日本敢公開叫板了。日本將明清鼎革稱為「華夷變態」,認為中國由夏變夷了,而華夏文明東流,保存在日本,日本本為東夷,接受華夏文化,所以由夷變夏,所以日本是東亞世界的中心。但日本實際上沒有脫離中國的影響,中國的制度、思想、文化日本無不效仿。到了明治維新,日本找到能徹底解構中國影響的東西——西方文化,然後就是大談脫亞入歐,最終發展成了二戰結束前日本史學家宣傳的「皇國」不曾朝貢外夷。這些為日本侵略者搖旗吶喊的專家無視歷史事實,可笑!

文史君說:

文章中,筆者反覆強調的是日本游離於中國朝貢體系的邊緣。什麼意思呢,朝貢對日本有利,日本會義無反顧的朝貢,比如足利義滿,足利沒辦法了,只能朝貢明朝獲利維持統治,他給明朝的國書不乏哭窮求天朝大皇帝賜銅錢「永樂錢」的事。但是一旦日本能自給自足,他就會完全拋棄中原王朝,如南朝蕭齊取代劉宋之際,日本就瞄準了大陸混亂無暇東顧,不僅不朝貢反而侵略朝鮮,但這背後是三島倭奴統治相對平穩、可以維持基本生存、不需要朝貢獲利。當然日本能成功做到在朝貢邊界左右橫跳的原因就是古代交通不發達,日本的島國優勢。

明清鼎革

而日本所謂的華夷變態,日本是華,中國是夷的思想下,江戶時期日本閉關鎖國,對外實行新牌貿易,即明代對日勘合朝貢制度的日本版。日本幕府發給來日商人信牌,上面刻著日本年號,當時的中國商人不知道上面刻的字是什麼意思,以為只是符號所以也就用了。中國商人出於賄賂日本「海關」的目的也會帶去中原特產,什麼帶頭羊、帶只雞,這都被日本視為「朝貢」!用了日本的年號就是奉日本為正朔,還給日本官員「朝貢」,而來日商人=清朝人=中國人,所以中國就是奉了日本為正朔、是日本的藩國,這就是日本人對江戶時期中國奉日本正朔的理解。

清朝入關

對朝鮮,日本想的更簡單了。本來日本的對馬島是明確給朝鮮稱臣納貢的,後來幕府把對馬外交權收回,由江戶包辦對朝交往,朝日是平等的交往,但是日本人的理解:朝鮮王交往的對象是將軍,而將軍是天皇的臣下,所以日本官員就在所有朝鮮人、日本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將朝鮮王也變成了天皇的臣下,即朝鮮王=將軍=天皇臣下,然後朝鮮就是日本的藩國。

可見日本這阿Q精神運用的爐火純青啊。

參考文獻:

1. 喬柯《試析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思想源流》中國外交學院2018年碩士論文

2. 姜秀玉《略論唐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朝鮮、日本的傳播》《朝鮮·韓國歷史研究》2011年6月

3. 李卓《日本古代「奉正朔」的虛與實》,《外國問題研究》2018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日本宗主有暗影級實力嗎?
    在《火影忍者》《火影忍者》中,木葉忍者村是由多個忍者家族組成的村莊,在這些家族中,千手族已經消失,宇智波族已經滅絕,猿飛一族也在下降,如今可以稱之為最強的家族的木葉村中,只有「日向一族」個,其血液繼承極限為「白眼」血,那麼,作為木葉村最強大的家族的族長,日本、日本、日本、日本、日本
  • 穿越竟成落魄宗主?
    千歌帶著眾多守護者和千帆哥哥的希冀穿越到了另一個時空尋找五寶和卡爾瑪的下落,竟意外成為宗主,當她還在為自己的身份更好找五寶和卡爾瑪暗自歡喜的的時候,卻傳來了自家宗門弟子被魔宗追殺的消息。既來之則安之,身為宗主,自然也要保弟子周全。千歌拼盡全力卻依舊被俘。
  • 天天酷跑星空宗主高分搭配 星空宗主怎麼樣
    ­  天天酷跑星空宗主最佳搭配,經典模式爆分組合推薦。為大家帶來星空宗主的經典模式高分搭配,告訴大家宗主到底搭配什麼坐騎更好,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下吧。­  〓 搭配二:女警小兔+星空宗主+暴風雪女+熊隊長(比分1:6000左右)­  推薦理由:新角色女警小兔搭配宗主簡直太霸氣了,這得分嚇到寶寶了。
  • 杭州淨慈寺與日本臨濟宗主流派的形成
    公元6世紀中葉,中國佛教通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後來隨著中日交通的發展,兩國之間進行直接交流。在6至10世紀的隋唐時期,中國佛教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和天台宗、真言密宗先後傳入日本,對日本社會政治、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此後,在10至13世紀的宋元時期,中國的禪宗臨濟宗、曹洞宗傳入日本,迅速風靡社會,宋代理學(日本稱宋學)也以禪宗為載體傳入日本,對日本政治、文化和習俗產生很大影響。
  • 天驅大宗主又是誰?
    有人說誰娶了羽然誰就是男主,還有人說誰是天驅大宗主誰就是男一號,所以這部劇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呢?是否可以判斷出誰是男主?呂歸塵是北陸青陽王室中人,他是青陽大君最小的兒子,繼承了世子之位,將來也會成為青陽大君,他年少時被送到下唐國和親,其實是為質。呂歸塵在下唐國認識了姬野和羽然,三個人氣味相投,以兄弟相稱,性格灑脫直爽的羽然成了呂歸塵和姬野的「大哥」。
  • 京劇貓:十二宗內含金量最高的五位宗主,每個都不容小覷!
    在貓土大陸上,存在著十二座宗門,它們是由京劇貓始祖——修所創建的十二宗,貓民們皆以加入宗門成為十二宗弟子為榮。而在十二宗內含金量最高的五位宗主,每個都不容小覷。第一位:做宗宗主。做宗宗主雖然一直保持神秘的,但從墨蘭的口中我們得知,他的戰鬥力排名第一。因為做宗韻力可強化自身,這點都是有目共睹的,白糖變異更恐怖,還能強化隊友的運力。而早就傳出來的做宗宗主,倒成了一直協助白糖的嘰裡咕嚕,或許就是因為與黯一戰,為了避免被混沌侵蝕而自封修為吧。不管怎樣,做宗宗主都是不容小覷的。第二位:手宗宗主。
  • 甜寵微耽:「只要不說我們是宗主,誰知道呢?」
    四個傻宗主景儀: 我堂堂姑蘇宗主,雖然讓我買唱,金凌: 叫什麼叫,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是宗主嗎? [吃瓜]懷桑: 你們不要吵了,我們可是宗主,只要不說我們是宗主,誰知道呢?溫苑: 嗯,我們到床上慢慢聊。『抱起金凌就走。』留下懷桑,景儀面面相覷。懷桑:「……」,我是不是也要學學溫苑啊!霸道直接。[陰險]景儀要不我們也去房間聊聊。。景儀:「……」去你的大頭鬼,學他們做啥?我們在這裡聊就好。
  • 《琅琊榜》林殊怎麼當上江左盟宗主的?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梅長蘇還是林殊的時候,他應該沒有接觸過琅琊閣或是江左盟,那麼他是如何與琅琊閣主相識,又成為江左盟宗主呢?《琅琊榜》的設定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朝廷勢力和江湖勢力是密不可分的。赤焰軍作為大梁的精英部隊,江湖勢力肯定是不必可少的,表面上琅琊閣雖不參與朝廷之事,可除了各國朝廷還有誰關心天下大事呢?梅長蘇成為江左盟宗主主要靠的是林家帥府和琅琊閣。
  • 最強的精英貓,十二宗宗主之下誰才是王者?且看京劇貓實力對比
    導語:十二宗中的高手其實除了宗主之外還有一批人,他們被稱之為精英。這群人能力很強,甚至有些可以和宗主一戰,不過誰是最強一直沒有定論。十二宗中精英貓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宗主有關,那麼十二宗的宗主實力到底如何呢?其實上能坐上宗主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一些強的沒譜的怪物,這些人的實力是碾壓宗內的其他弟子的,而如果非要說誰最強的話,可能曾經是做宗的宗主嘰裡咕嚕。除此之外,念宗的長樂,判宗的無情等等也都是佼佼者。宗主實力一定程度反映了手下精英貓的實力,所以我們可以由此作為依據,簡單的推斷一下。
  • 他們的宗主又是誰
    實際上通過他們的命名我們會發現,武宗本身應該是有九個才對,而這第九個的宗主是誰非常值得我們探究。武宗八方應該是九個武宗八方中的手、眼、身、步、唱、念、做、打這八個門派中其實少了一個法宗。十二宗中少了一個最強的萬物皆有法,法宗這個宗派的命名區別於其他的幾個宗派,包括文宗的四個在內,其實十二宗中缺失的法宗從名字上看就知道他是最強的一派。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做宗是十二宗最強的,但是法宗的出現就會改變這個定律。法宗很可能是凌駕於十二宗之上的綜合性的宗派,是管理十二宗的機構。
  • 九州縹緲錄天驅七宗主都是誰 天驅首領需要一代一代繼承卻並非一人
    九州縹緲錄天驅七宗主都是誰 天驅首領需要一代一代繼承卻並非一人時間:2019-07-22 23:1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九州縹緲錄天驅七宗主都是誰 天驅首領需要一代一代繼承卻並非一人 電視劇沒有完美的說法,正在熱播的九州縹緲錄也是如此,沒有了以前那把人臉都能磨平的不堪入目的濾鏡
  • 京劇貓:隱藏最深的三位宗主,無情執的法是韻力還是混沌?
    小夥伴們大家好,在貓土大陸上一共有十二個宗門,都是修當時創建下來的。而這一代的宗主中,有三位隱藏最深,一位是黯也無法輕鬆擊敗的做宗宗主,一位是拜入混沌無情,但他所執的法,到底是參照韻力還是混沌呢?第一位宗主:嘰裡咕嚕。
  • 女真攻日,日本歷史上第一次被入侵
    近來書讀的越來越多,慢慢感覺到讀書就是知識框架被重新建構的過程,尤其是歷史,以前的歷史知識和歷史細節會被看到的新研究和新知識刷新。比如現在要寫的日本歷史上第一次被入侵,就是發生在北宋時期的刀伊入寇。區別於固有認知,雖然日本歷史上多次侵略中國,中國損失慘重,但是就歷史真相來看,卻是中國先打的日本。
  • 神兵小將第二部:盤點四位新增角色,宗主上榜,誰的神兵最強?
    標題:神兵小將:盤點第二部的四位新增角色,玄天邪帝上榜,誰的神兵最強?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盤點神兵小將第二部的四位新增角色,他們各有神兵獸,不過誰的實力最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蠟筆小新喔原創,歡迎大家轉載和分享!
  • 京劇貓還剩下五位宗主未現身,揭秘督步唱做打五位宗主的真實身份
    自《京劇貓之腳踏實地》開播,步宗現任宗主風無忌成了貓民們熱議的焦點。目前京劇貓中,還剩下督步唱做打五位宗主未現身,他們究竟是誰呢?但是董王爺確實是步宗宗主為什麼說董王爺是步宗宗主,貓民們請看十二宗宗主鎮樓圖。墨蘭宗主上方即為步宗宗主,體型是個胖子,並且與下圖中的 影像相匹配。
  • 古言文:竹馬、知縣、宗主、王爺接踵而來,誰,才是她命中良人
    古言文:竹馬、知縣、宗主、王爺接踵而來, 誰,才是她命中良人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小編今天又與小夥伴們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各位小夥伴推薦5本古言文:竹馬、知縣、宗主、王爺接踵而來, 誰,才是她命中良人。
  • 夷陵老祖驅邪篇15:姚宗主的怨恨從何而來
    「是、是我們宗主讓我幹的……」這邊藍曦臣審問那個門生,那門生一看抵賴無用,便說了出來。「你們宗主是誰?」藍曦臣問。「就是……姚宗主!」「他讓我們假扮魏宗主的門生,賣召邪符咒,還讓人到處敗壞魏宗主的名聲!」那人看向姚宗主,小聲說。
  • 有關道域的大腦洞——其實紫薇宗主才是默教授的人!
    但就算是這樣好的局勢,忘金焉的決定卻依然不是先回道域切實的掌握大權,而是冒著巨大的危險去撬老二的牆角,去搶老七的地盤思前想後,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道域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阻止忘金焉掌權!而道域之中,誰才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動機去阻止忘金焉呢?
  • 鐵手團宗主最霸氣的一次處理下屬
    小編最喜歡看得還是第三部裡邗溝案,也就是咱們導演錢雁秋扮演的大boss鐵手團的宗主。鐵手團的宗主是整個案件的幕後主謀,他對手下非常的嚴格,鐵手團是由南北朝亂世時期的烏壁鄉部繼承的,團內殺手如雲,行事極其隱秘,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姓名,而作為鐵手團的宗主武功更是非常的高,因為他是元不忌的後人,元不忌自幼從高人習武,且天分極佳武功之高難以望其項背。
  • 京劇貓:做宗宗主為何能變成嘰裡咕嚕?3種可能性,不排除是異貓
    這個答案大甩鍋已經在前面的文章中說了很多次了,嘰裡咕嚕就是做宗宗主;②誰是最強宗主?京劇貓十二宗中最強宗主就是做宗宗主嘰裡咕嚕。然而嘰裡咕嚕並不能稱之為「最強宗主」,因為還有第13宗法宗。法宗宗主谷主和嘰裡咕嚕之間誰更強,目前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