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次全民性的垃圾分類「創意大賽」,不能僅僅把來自群眾的智慧停留在簡單的舞臺表現上,更應該將這些創意作品運用到群眾中去,轉化為實實在在能夠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的宣傳好辦法。
在溫州市鹿城區,隨著首屆垃圾分類「時尚推手」創意大賽圓滿落幕,剛剛在聚光燈下收穫榮譽的15件優秀創意作品,便已經開啟了一場全新的實踐之路。
給創意一個載體 讓獲獎作品成為優質出品
「讓獲獎作品參與實踐,讓靈感創意儘快落地,將垃圾分類全民智慧轉化為看得到、聽得清、記得住的垃圾分類社會影響力,才是我們舉辦這次比賽的初衷與使命」大賽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比賽剛一結束,便已經將本次創意大賽二等獎--《鹿城垃圾分類童謠》應用到鹿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收運車上,作為收集「提示音樂」之一進行實踐,成功的將一件優秀獲獎作品,運用到鹿城區30多條垃圾分類定時收運線路這一實踐載體上,成為鹿城垃圾分類工作中首件由「獲獎作品」轉為「優質出品」的成功案例。另外,鹿城區還將創意大賽中榮獲冠軍的作品《小紅帽與垃圾分類》兒童劇與專業的藝術學校合作,搬上更多的公益舞臺,在市區各大商場舉辦巡迴演出,讓垃圾分類插上藝術的翅膀,在鹿城飛得更高、更遠!
不僅如此,鹿城區還在垃圾分類宣傳品製作中,融入了本屆創意大賽一等獎「垃分行動」系列中--撲克牌、卡通人物等創意,製作出適合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垃圾分類科普撲克牌、飛行棋等宣傳品,以不一樣的方式,用科普垃圾分類知識帶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
給群眾一次點評 讓宣傳活動成為全民互動
從「作品」變成「出品」,效果、反響好不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評價也是最直觀的。鹿城區針對每一項運用在實踐中的創意作品,結合垃圾分類「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將創意作品在運用實踐中,群眾的評價與反饋作為一個專項調查行動。同學們開展各類現場採訪、問卷調研、入戶調查等方式,將各項垃圾分類創意作品落地實施後,所帶來的好效果以及不足之處進行匯總,通過分析後可以讓作品進一步的改進提升,讓優勢更明顯、讓不足更完善。讓群眾說了算的反饋機制,很好的將更多的市民群眾吸引到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中來,使大家在踐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保持一種「主角」心態,讓垃圾分類宣傳不在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成為一場「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全民大互動。
給成果一場展示 讓更多市民成為時尚推手
鹿城區根據獲獎作品的各自特點,運用到垃圾分類開展的各個場景之中,充分發揮每一項創意作品的優勢實現「物盡其用」。這一方面實現了讓「創意」更有「意義」,推動了各項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另一方面也是對鹿城區多年來倡導的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圍繞「垃圾分一分、鹿城美十分」這一美麗目標,吸引越來越多的鹿城市民加入到「時尚推手」這一垃圾分類志願隊伍中來,攜手共建垃圾分類時尚新鹿城,共享綠色環保美麗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