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起了幾百個綽號,為何武松綽號只是「行者」?

2020-12-20 自說文史

提及水滸,就不能不說其中的綽號文化。梁山108將中,每個人都有綽號,有些人甚至還有兩個或者三個綽號。除了梁山好漢外,其他很多人也有綽號,比如牛二號稱「沒毛大蟲」,鄭屠戶被叫做「鎮關西」,還有一幫叫「過街老鼠」「油裡鰍」等的潑皮等。

當然,遼國、田虎、王慶以及方臘麾下的將領,不少人也有綽號,或者說類似綽號的別名。

比如方臘麾下的龐萬春,因為擅長射箭,所以號稱「小養由基」;猛和尚鄧元覺,綽號是「寶光如來」,另外還有飛龍大將軍等八驃騎,南離大將軍石寶,江南二十四神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在整本水滸中,綽號至少有二三百個。

作為主角之一的武松,他的綽號就兩個字,「行者」而已。施耐庵起了那麼多綽號,為何讓武松的綽號那麼簡單呢?是施耐庵江郎才盡了,所以才這樣嗎?

其實,武松的綽號「行者」是非常好的綽號,接下來,個人從兩方面來解讀,分別是「行者」含義,以及背後的道理。

先說「行者」的含義

很多人認為,武松曾經赤手空拳打死過老虎,他的綽號應該是「打虎將」。而另一位「打虎將」李忠從未打虎,名不副實。實際上,如果讓武松叫「打虎將」則有點俗氣了。

綽號的本質,是要體現出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或是性格,或是相貌,或是武藝等。在表現個人性格或者武藝方面,綽號往往會很被放大。比如梁山的「飛天大聖」「八臂哪吒」「險道神」「活閻羅」「短命二郎」等,跟神魔聯繫,給人以兇神惡煞的感覺,但實際上呢?顯然,他們沒這麼誇張,這樣的綽號,就是把人的品質放大了。

如果武松叫「打虎將」,會和「飛天大聖」之流一樣俗氣了。且事實傳多了會被放大,而事實一旦被放大,就會有虛假的感覺。

反觀「行者」,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行者不但能概括武松的形象,更能表現其人生歷程。所謂「行者」,就是頭陀,是帶髮修行的和尚,他們一輩子要苦行,來為世間之人解脫。武松這輩子其實和行者一樣,從打昏別人,躲避柴進莊子裡,再到打虎、認兄,殺嫂,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甚至到南徵北戰,武松一直如此。

也正是因為武松一輩子很苦,仿佛頭陀修行,所以作者特意安排一個頭陀,他的戒箍、戒刀、度牒等等都給了武松,而且相貌、年齡等都跟武松完全符合。連孫二娘都說,這是前世有緣。

孫二娘道:「二年前,有個頭陀打從這裡過……今既要逃難,只除非把頭髮剪了,做個行者,須遮得額上『金印』。又且得這本度牒保護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卻不是前緣前世?」——《水滸傳》

實際上,不是武松和頭陀有緣,這就是作者在暗示,武松就是個頭陀,是個行者。所以連那把夜裡鳴嘯的戒刀,跟了武松後也不在「因為不平而鳴嘯」。為何?寶物識主。

另外,這與武松的結局也是一致的。梁山兩個道士,最後都去修道了;梁山還有兩個和尚,最後也都遁入空門了。

再說「行者」的背後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簡單來說,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自然的是最美的,或者說越簡約越有道理。所謂「大道至簡」,差不多可以這麼理解。

武松的綽號「行者」也是如此,簡單兩個字,就很好地概括出了武松的一生歷程。如果非要用什麼「打虎將」之類的綽號,反而不美。

很多人也會發現,梁山好漢中,不少人的綽號都很簡單,比如關勝就是「大刀」,盧俊義綽號「玉麒麟」,花榮是「小李廣」,「花和尚」「金槍手」等,簡單明了,沒那麼多花裡胡哨。「飛天蜈蚣」「生鐵佛」之類的綽號,多是唬人用,本事其實沒多高。

最後一句:不是非要狂拽酷炫的綽號,才是最好的,那只是表面,弄不好還容易被笑話。

相關焦點

  • 武松綽號為何行者?因為施耐庵調子定高了,沒有配得上了
    在水滸一百單八將中,幾乎個個好漢都有響噹噹的名號,縱使魯智深也有個花和尚的稱號,好歹也是用花字對和尚進行了修飾,唯獨武松只是有一個行者所謂綽號,而行者本身就是「帶髮修行的人」,可謂是一種職業,這與水滸傳中對武松的描寫極不對稱。
  • 《水滸傳》:一百單八漢偏偏武松沒綽號?施耐庵渲染主角特技寫法
    稍加用心,你會發現這麼一個特殊的存在,《水滸傳》主要人物有「一百單八漢」,但在這一百零八個人中,一百零七個,個個都有綽號,而唯獨此一人——武松,被排除在外,他,沒有綽號。在整部《水滸傳》描述中,武松就叫武松,頂多用個「行者武松」來代替了事。這讓很多人不解,武松的綽號呢?畢竟臨陣吊睛白虎都不在話下的那麼一個厲害角色。難道,施耐庵給忘了起嗎?還是另有別情?
  • 《水滸傳》:一百單八漢偏偏武松沒綽號?施耐庵渲染主角特技寫法
    稍加用心,你會發現這麼一個特殊的存在,《水滸傳》主要人物有「一百單八漢」,但在這一百零八個人中,一百零七個,個個都有綽號,而唯獨此一人——武松,被排除在外,他,沒有綽號。在整部《水滸傳》描述中,武松就叫武松,頂多用個「行者武松」來代替了事。這讓很多人不解,武松的綽號呢?畢竟臨陣吊睛白虎都不在話下的那麼一個厲害角色。難道,施耐庵給忘了起嗎?還是另有別情?
  • 打虎英雄武松的綽號為何如此寒酸
    梁山好漢裡,論綽號之簡單低調,莫過於鼎鼎大名的武松武二郎,武松綽號行者,實在是寒酸。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想像,須知所謂好漢,行走江湖,大多有個響亮的名號,不論本身實力如何,這炫酷的綽號一亮出來,也平添幾分氣勢。梁山上也不乏綽號震天響,本領很稀鬆之輩。
  • 水滸中,武松的綽號是「行者」,這簡單的兩個字有什麼深層含義?
    6、某種職業:借用人物所從事的職業,來為該人物起綽號,如「神醫」安道全、「聖手書生」蕭讓、「白衣秀士」王倫等等。以上是梁山人物綽號的主要來源,而「行者」武松,究竟屬於以上哪一類呢?通常來說,我們會選擇最後一種——職業。
  • 水滸中大名鼎鼎的武松,為何沒一個響噹噹的江湖綽號?原因有兩點
    說起江湖綽號,梁山上的很多人都取得響噹噹。像幾個比較出名的好漢,綽號可是響亮的很。比如說「豹子頭」林衝,聽起來就很霸氣,雖然林衝做起事情來瞻前顧後後,不像個男子漢,但這綽號起的的確響亮。還有「花和尚「魯智深,多麼有個性的綽號,讓人一聽就知道不是個簡單的和尚。」小李廣「花容,一聽就知道箭術高明,有百步穿楊之能。
  • 水滸108將,有107個經典外號,施耐庵為什麼唯獨對武松敷衍了事?
    是大意疏忽、忘了起綽號嗎?施耐庵忘了別人,也不會忘記武松,武松是梁山上的主要人物,施耐庵用在武松身上的筆墨恐怕是一百單八將裡最多的,不可能忘記的。說到這裡,有朋友就會抬槓了,武松有綽號啊,行者武松,行者不是綽號嗎?
  • 施耐庵是不是詞窮了,為什麼對武松的外號敷衍了事?
    多虧了施耐庵這一不世出的文學大師,描述了英雄們精彩絕倫的世界,使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裡也可以遐想一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果斷。除了英雄們豐富多彩的故事之外,施耐庵還為每個英雄配了綽號,比如宋江的外號就至少有三個,分別是:及時雨、呼保義和孝義黑三郎。這些外號精準的概括了宋江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世,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的稱呼。
  • 武松分明是打虎英雄,為什麼叫個「行者武松」的平庸綽號?
    在《水滸傳》中武松應三十六天罡之數,排名第十四位,在魯智深之後。諱名「天傷星行者武松」,看官諸位,一定覺得奇怪了,武松好歹也是一世英雄,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個「行者」也太叫不響亮了吧。要知道梁山好漢在聚義之前,行走江湖,都是叫得出的響噹噹的名號。武松名諱「行者」,不疼不癢,不倫不類,還不如「花和尚魯智深」來得貼切。
  • 武松的綽號是真的太不威風麼?其實,行者之名最符合
    可以見得,水滸中的綽號根本就不是用來立威的,它有著多種意義表達的。至於提到武松的綽號,名為「行者」其實看起來並不顯山露水,要說威風似乎也算不上,但其在水滸人物中確實誰都難以忘記的名字。以故事情節來看,武松行兇後重返十字坡,因緣際會,為了逃罪行走江湖方便,所以聽從孫二娘建議帶上頭陀發箍,以頭陀行者身份隱匿,如此才有了行者的叫法。但你要說不威風也不見得。書中也有讚詞「額上界箍兒燦爛,依稀火眼金睛。
  • 施耐庵的「平行宇宙」:《水滸傳》中的神秘頭陀就是行者武松
    不過,這三種資料中,武松倒還真有點些微的差異。《七類修稿》中的武松只有一個姓名,《大宋宣和遺事》中,則是「行者武松」,武松就是個行者,沒有更多的描述。《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便較為詳細了,武松除了有個「行者」的綽號外,還有一首四言贊詩。龔開說這個行者:汝優婆塞,五戒在身。
  • 水滸傳中唯一沒有綽號的好漢,逃脫宋江設下的死局,活到了80歲
    「行者」武松這個就是「行者」武松,武松這個在《水滸傳》中從來沒有自己的綽號,肯定有很多不知道情況的讀者會認為行者就是武松的綽號,但其實不然。它只是一份職業,類似於佛道中人的苦行僧。施耐庵沒有給武松取綽號了。
  • 水滸傳:這四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暗示了他們的最終歸宿?
    水滸傳:這四名梁山好漢的綽號,暗示了他們的最終歸宿?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這一百單八將,人人都有自己的綽號,而他們的綽號並不是施耐庵先生亂起的,其實暗藏玄機!其中有四位好漢的綽號最值得玩味,其綽號不僅很好的顯示了他們的性格,而且還為他們最終的歸宿埋下了伏筆。燕青是天罡星的最後一位,他綽號叫做浪子,而燕青也絕對是一位十足的浪子。他深諳樂器,為人更是風流倜儻,凡是當時流行的沒有燕青不會的,就連李師師都對燕青青睞不已。
  • 他是水滸裡唯一沒綽號的好漢,躲過宋江設的死局,最後活到了80歲
    ,不僅在書中描繪了梁山好漢的外貌、性格、行事作風,還給他們每個人都起了獨一無二的綽號。作者根據背景設定以及故事情節需要,施耐庵給每一個人物起綽號,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突出人物性格,另一方面是為了人物角色在規定情節內活動方便。《水滸傳》中,人物綽號最多的應該非宋江莫屬。
  • 水滸傳中108將都有綽號,但有一位大英雄卻沒有綽號,原因很荒唐
    縱觀水滸108將,幾乎人人都有綽號,但是作為打虎英雄的武松卻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綽號,這是為何?也許有人會反駁說武松不是綽號「行者二郎」嗎,二郎是武松的排行,柴進介紹武松給宋江的時候就說,這人是清河縣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而宋江也就來個順水推舟說「江湖上多聞說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多幸,多幸」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其實是宋江的一句客套話而已,或者即便不是客套話,難道憑武松的本事就混到個「武二郎」的綽號嗎?
  • 《水滸傳》中,107將都有威風的江湖綽號,武松有威風的綽號嗎?
    在《水滸傳》裡面,綽號威風的人不見得功夫高、名氣大,108將有些名不副實,實際功夫和名氣並不相匹配。武松並不是沒有綽號,咱們都知道的就有兩個:行者、打虎英雄。 那107將有誰最不符合江湖綽號的呢?有三個人就非常名不副實。
  • 水滸傳中唯一沒有綽號的英雄 他沒陪宋江一起死並活到了八十
    其實,小冷並不是為了吸引人眼球,水滸傳中真有一位好漢沒有綽號,並且也是唯一的一位,此人究竟是誰呢?他就是武松,那為什麼說武松沒有綽號呢?在說答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梁山好漢的綽號可以分為哪幾類。武松劇照看到這,很多人又心生疑問,武松有綽號啊,他的綽號不是行者嗎?不是的,行者指的是出家而未剃度的佛教徒,指的是一種職業。
  • 水滸:很多人都有威武霸氣的綽號,唯獨他的綽號丟人現眼
    水滸傳相信很多人都非常了解,梁山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綽號,即便是打醬油的角色都要有一個綽號,即便是走後門靠關係宋江的弟弟宋清都有一個叫做鐵扇子的綽號。綽號就像是梁山好漢們的上崗證一樣,誰沒有就沒有資格當梁山好漢,武松綽號行者,其實武松綽號不應該叫做打虎武松嗎?
  • 水滸中最有趣的十個好漢綽號,簡直太過生動形象,你一眼就記住!
    水滸中108個好漢就有108個不同的綽號,這些綽號有的霸氣十足,有的生動活潑,有點也很有底蘊,有的簡單明快。這些綽號代表著好漢的江湖名聲和江湖地位。所以必須要響亮,讓人印象深刻。每個好漢的綽號都有一段不同的經歷,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給取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水滸中最有趣的幾個綽號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
  •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的由來
    01小時候上學,大家都喜歡在背地裡,針對某人的特點,腦洞大開起綽號。如果一個人又高又瘦,就會被喊成「電線桿兒」;如果一個人姓「熊」,就會叫她「大狗熊」; 每次回答問題反映比較慢,就會被叫做「劉姥姥」。在書中,大部分江湖人物在出場時就已經有了綽號,就連「鎮關西」鄭屠、「沒毛大蟲」牛二等小人物,也是綽號響亮。但魯智深和武松卻是例外,他們倆剛開始並沒有綽號,伴隨著故事情節的推動,才逐漸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