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 | 蘆江:《近芝蘭者久自芳》

2020-11-13 中國航空城閻良

小編說:

今日主播:蘆江

《近芝蘭者久自芳》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好家風篇目是《近芝蘭者久自芳》,選自《經典家訓品讀》,此書由陝西省紀委宣傳部主編、方正出版社出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篇》中有這樣一則:「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意思是說「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開滿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芳香;和惡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賣漬魚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臭氣了。」

原文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及周邊人和事的影響。《荀子•勸學》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是說像蓬草這種植物,長在叢麻當中,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三字經》開頭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兩者說的是同樣的道理。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不同,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者畢竟是鳳毛麟角,或多或少地都會受到周邊人或事的影響。《弟子規》也告訴我們:「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親近道德高尚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而與不善之人相處,便會受到影響,損傷道德。

古人深諳其中之道,故有「孟母三遷」。據說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於是就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將家搬到集市旁,在這裡,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毋庸諱言,這其中有孟母逐步教化之功。

開後世家訓之先河的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慕賢篇》中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在這裡,芝蘭比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環境的美好等。這條家訓,明確指出了環境及交友對做人及家風的影響。和志趣高雅的朋友在一起,在朋友潛移默化下,相隨者大多也會變得高尚;假如和思想行為卑鄙的人在一起,你做事和說話也會和那些人相似。西漢劉向在《說苑•雜言》中又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說法,以此來說明環境可以改變人、同化人,環境及交友對人的影響決不可等閒視之。

人與人是互相影響的,人創造環境,環境又影響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想要出類拔萃;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也會以懶惰為恥;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會克服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在現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有時甚至會影響你的人生成敗。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近芝蘭者久自芳,這就是這條家訓帶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的誦讀到此結束,「嚴規良訓,家風潤廉」,讓我們一起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

編輯:弦月|審核:禾亦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