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寧爾宣布量產第四代熱成像傳感技術

2020-12-19 亞訊車網

近日,維寧爾宣布已開始量產第四代熱成像傳感技術系統——Night Vision。該技術採用比上一代解析度高4倍、視場更寬的攝像頭,有助於擴大道路探測覆蓋範圍,提升車輛能見度,讓駕駛員感知到更為清晰直觀的圖像。據悉,該技術已被搭載至全新凱雷德ESCALADE上。


  目前在汽車的傳感器中,主要分為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這幾種。這幾種探測器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比如雷射雷達的探測能更清晰的構建周圍的3D環境,但在霧霾、下雨等環境下的抗幹擾能力較差;攝像頭探測物體更為直觀,但受光線影響比較大;毫米波雷達技術成熟、成本較低、可探測距離遠,但其在車輛與障礙物相對速度為零的時候,難以感知到障礙物。

  相較於上述方式,熱成像傳感技術捕捉到的圖像解析度要更高。行人、動物等都會散發熱量,所以熱成像傳感技術可以較為輕鬆的分辨出他們,而且不受晝夜、強光、陰影、霧霾等條件的影響。而隨著技術進步,目前熱成像傳感的成本也正在降低,已經可以成為上述幾種探測方式的有力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亞訊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包括圖片版權等問題)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編輯:亞訊編輯部

關鍵詞:技術 探測 雷達 成像 傳感 

相關焦點

  • T14終於迎來量產,發動機與熱成像問題解決了,比之99A性能如何?
    號稱全世界首款第四代主戰坦克的阿瑪塔,此前一直沒能進入大規模量產,究其原因,主要是這款主戰坦克採用大量新技術、造價太高,俄羅斯本身的經濟又發展遲滯,世界強國的攤子擺的太大,戰略核武器的維護和建設被擺在了第一位,每年的軍費開支雖然挺多,但核武器大頭一刨掉之後卻也沒剩下多少,最後的這點錢三軍拆分實在是不夠花,T14阿瑪塔主戰坦克的量產也就一拖再拖。
  • 3D傳感與2D成像的區別,及3D傳感在AI領域的應用優勢解析
    為了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3D傳感,小編查閱了各種資料,並做了諸多技術功課。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科普像下3D傳感與2D成像的區別,以及3D傳感在AI領域的運用優勢。 先來了解我們下日常接觸最多的2D成像。普通的2D成像是用平面傳感器接收被拍攝物體反射或者發出的可見光,從而形二維圖像。
  • 4D成像雷達時代已至,為何這家創業企業可以率先量產?
    去年,Waymo、大陸集團等公司都宣布推出了4D成像雷達,海拉也宣布與傲酷雷達(Oculii)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且參與了戰略投資,將整合後者開發的4D高清成像雷達軟體方案,為主機廠提供4D高清成像雷達。最新消息顯示,雙方合作的4D成像雷達產品獲得了歐美多家頂級巨頭的深度合作。
  • 這家中國獨角獸打破了安卓陣營 3D 傳感落後蘋果一年以上的詛咒
    中國第一個實現 3D 傳感模組量產的公司早在去年 iPhone X 問世時,蘋果供應鏈就已經傳出,蘋果與關鍵元件 VCSEL 供應商 Lumentum 籤有一紙專利協議,在專利高牆的保護下,其他公司很難繞過蘋果設下的門檻而使用類似的方案,知名的法國調研機構 Yole Developpement 的 MEMS 與成像技術研究主管 Pierre Cambou
  • 問答| 熱成像技術中的「黑體」是什麼?
    問:熱成像技術中的「黑體」是什麼? 答: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能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 因此,紅外熱成像系統可以利用黑體的特性開展測溫標定:將黑體輻射源(校準裝置)設置在熱成像攝像機視野範圍內,建立灰度與溫度的準確對應關係,進行測量溫度實時校正,將視頻畫面和個人體溫對應顯示,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體測溫的精度,減少測溫誤差到±0.3℃。
  • 探究3D傳感和近眼顯示應用的關鍵技術
    加之自動駕駛傳感技術(如雷射雷達)的迅猛發展,催生各類微光學元件逐漸從「實驗室」走向了量產的「商業化產品」。為學術界與產業界架設橋梁,是麥姆斯諮詢「見微知著」培訓課程的宗旨之一,為此特開辦《第28期「見微知著」培訓課程:微光學元件核心技術》。
  • Echodyne發布突破性成像雷達 賦予自動駕駛汽車感知傳感能力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自動駕駛高性能雷達平臺公司Echodyne發布了突破性的自動駕駛汽車成像雷達EchoDrive。EchoDrive以MESA®技術為基礎,提供新型的傳感器功能,顯著提升了機器感知能力。
  • 熱成像技術中的黑體是什麼?黑體有什麼作用?
    復工復產的熱潮來了,打好疫情防控的阻擊戰,確保安全有序的復工復產是異常「硬仗」,不少企業選擇購買熱成像技術的設備來輔助復工防疫排查的工作,但是熱成像測溫的攝像頭有很多種,都建議搭配黑體使用,對溫度的測量會更加精準,那麼熱成像技術中的黑體是什麼意思?黑體有什麼樣的作用?
  • X光、CT、MRI、熱成像儀都是啥?醫療成像技術背後的故事要知道!
    疫情期間,我們經常能看到機場、火車站裡的工作人員使用熱成像儀篩查發熱人員。其實,熱成像儀還可以用於一些其它疾病的診斷。除了熱成像儀之外,X線、CT和MRI也是常見的醫學影像技術,這些技術發明的背後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ULIS宣布推出的新品ATT0640,是一款VGA / 12μm像元間距的熱成像...
    打開APP ULIS宣布推出的新品ATT0640,是一款VGA / 12μm像元間距的熱成像傳感器 發表於 2019-04-15 10:53:34
  • 用於種子質量評估的新興熱成像技術:原理和應用
    本文綜述了熱成像理論,簡要介紹了熱成像系統的基本原理,並對不同種類種子質量評估的最新進展和研究工作進行了探討,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近幾十年來,隨著成像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不同農產品的無損檢測和質量監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技術進步和智能應用。
  • 除了飛控和通信,熱成像技術也賦予了無人機諸多內涵!
    熱成像助其變得強大如果我們拋開需求、政策、資本、企業等因素不談,那麼目前助推無人機快速發展剩下的主要是技術因素,其中飛控、通信、定位導航等技術經常被我們所提及,因為它們是維持無人機產業前進的基礎技術。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技術讓無人機變得強大卻為我們所忽略,比如熱成像技術。
  • 熱成像技術用於無人機檢測管道
    紅外管道檢測技術適用於遠距離運輸管道系統。通過這個性質,利用熱成像系統,它能夠識別和定位管道的隔熱隱患和傳輸介質的洩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識別和定位在地下管線的洩漏。飛手在安全地方控制無人機並能夠對管道有一個直接的觀測,如果檢測到安全隱患點,還能夠細緻的去檢查這塊區域。
  • 賦能未來,IC、智能傳感與新材料專業賽圓滿收官
    IC、智能傳感與新材料專業賽啟動儀式上,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殷明華、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迎彤以及深圳市微納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首席技術官吳海寧對大賽進行了致辭。大賽精彩瞬間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了專注於國產FPGA的京微齊力的身影,王海力親自現場演講,對自己的定位是中國最優秀的國產FPGA及新一代異構可編程計算晶片的供應商;汽車領域的項目中有雙目ADAS系統、基於熱成像的軌道車輛走行部智能綜合檢測系統
  • 智慧型手機進入3D成像時代(附供應商名單及方案介紹)
    Yole Developpement成像技術與市場首席分析師Pierre Cambou解釋,這是因為「Apple在這方面的的發展更超前」。SUOEETC-電子工程專輯此外,由於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等關鍵3D傳感組件供應受限,導致搭載結構光3D傳感技術的智慧型手機短缺——超過8個月以上。
  • 紅外熱成像與普通攝像機區別,熱成像攝像頭不懼風雨全天候監控
    可見光攝像機可分為模擬攝像機以及網絡攝像機,而目前市場上,普通的網絡攝像機還佔據主要部分,這是主要是我們現在的熱成像攝像機發展還不夠完善所造成,很多監控場合都是用普通網線進行布線。但畢竟普通的網絡攝像機的清晰度已經漸漸滿足清晰的場合使用了。
  • 專注於紅外熱成像技術,格物優信致力於做紅外熱像在民用領域的...
    獵雲網了解到的格物優信專注於自主研發專業的紅外熱像儀,其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目前已擁有12項專利。「求徵用,抗疫情」2月1日,格物優信的創始人張子月發了一條朋友圈:「格物優信的小夥伴全力抗疫,測溫紅外熱像儀的產能已恢復大半,求湖北省、武漢市等政府部門的徵用!」
  • 新傳感技術盤點 - OFweek儀器儀表網
    小編要做的是,引領大家來看看近期別的新傳感技術,雖然它們不像指紋傳感器那樣引得八方來議。  爆炸物探測傳感器安檢新助力  為研究探測爆炸物的存在可能,美國海軍實驗室最新研發出一種新式小型輕量化傳感器,據報導這種傳感器由在多孔電極上呈垂直排布的矽納米線(SiN-VAPOR)組成,可提高對簡易爆炸物(IED)的探測能力。這一傳感器的研發無疑為美國軍工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 這個風靡美國的LED裸眼3D成像風扇, 原來中國7年前就量產了!
    ▲具有176°的超寬視場角,極致展現空間影像一組視頻加深了解技術原理▲通過幾個LED裸眼3D成像風扇拼湊成變形金剛中國7年前已量產LED 裸眼 3D 成像風扇一經傳播,便在美國的社交網站引發了一場風潮,但事實上,這玩意在2010年中國已經實現量產了!
  • 德國美天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宣布發布用於活體小動物成像的 Vis...
    德國柏林和貝爾吉施格拉德巴赫2010年6月1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德國美天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Miltenyi Biotec) 今天宣布在全球發布 Viscover(TM) 生產線,提供研究人員一系列無與倫比的活體小動物成像臨床前造影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