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日前,北京一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現金流不能支撐公司運營,已向有關部門提出破產申請,並已組成破產清算組進行清算。消息一出,便引發400多名學生家長的維權,據了解,其中涉及的課程費用高達500萬元。
這一消息還引發了全國各地其他巧虎KIDS學生家長的擔憂,據悉,巧虎KIDS在全國有160多家門店,其他門店會受影響嗎?記者走訪深圳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以及巧虎的樂智小天地發現,這些門店都正常運營,工作人員還表示,各地的門店都屬於獨立經營,不會受到個別經營不善門店的影響,家長無須擔心。
深圳巧虎KIDS正常運營
據記者了解,深圳共有4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分別位於南山、福田、龍華和龍崗四個區。記者於8月20日上午實地探訪了位於深圳福田區世紀匯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記者看到,門店目前處於正常營業狀態,臨近中午下課時間,有不少家長正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店內玩耍。一名剛剛接到自己孩子的家長表示,巧虎在年後曾停課了兩個月,但最近已經恢復了,孩子的課程還在正常進行。
企查查數據顯示,巧虎福田世紀匯店實際運營方是深圳市睿兒樂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萬元,由尹建鳳一名自然人100%出資持股,近期並無工商信息變更記錄。該門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巧虎早教中心每家門店都是獨立運營的,屬於加盟模式。北京門店因為一直難開門導致破產,深圳的四家早教中心並不受影響。「這兩天也有很多家長來問我們情況,但解釋清楚就好了,家長可以看到我們門店還是開著的。」該負責人稱。
(深圳巧虎KIDS門店正常運營)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門店課程剛剛在六月份全面恢復,之前疫情期間曾推出一些線上課程,給會員家庭發放一些動畫片或學習資料,「線上課程只是疫情期間的替代方案,現在已經停止了,早教中心還是會以線下為主。」
記者還探訪了位於深圳南山區西麗塘朗城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該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山店和龍華店是同一個投資方,南山店在2018年12月就開始招生了,至今已招生超200人,除了疫情期間停課幾個月以外,其他時間都照常上課。
「我們也聽說北京有家門店關了,但總部已經有處理辦法了,學生可以轉到其他門店上課,實在不能轉的也會安排退款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巧虎已經有二十多年的品牌歷史了,不只是早教一個業務,還有其他業務,所以品牌方是不會有問題的,家長無須擔心。
線上產品擁有近200萬用戶
企查查顯示,巧虎的主公司為中國中福會出版社有限公司,其成員企業包括上海兒童時代倍樂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兒童時代培訓學校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同一人。從股權結構來看,除了法定代表人餘嵐以外,中國中福會出版社有限公司還有兩個投資方,分別是株式會社倍樂生和中國福利會。
其中,上海兒童時代培訓學校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則是:中等及中等以下非學歷業餘教育,也就是巧虎KIDS早教中心;上海兒童時代倍樂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是:研發、設計文化產品,文化信息諮詢。《樂智小天地》是其文化產品之一,具有獨特分齡分版形式的綜合性幼兒學習商品,包括書籍、繪本、父母用書、DVD影像教材和教具(玩具)等。
巧虎官網顯示,截止至2020年3月,巧虎KIDS全國授權160家門店,遍布 77個城市。目前全國已開設近百家中心,分布在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北京、深圳、成都、常州、長春、武漢、鄭州、哈爾濱、瀋陽等。
而據記者調查了解,樂智小天地在各大購物中心開設了不少線下體驗店,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體驗巧虎的玩具和書籍,從而促進線上的購買。「我們也訂閱了一年的巧虎學習資料,1680元/年,孩子還挺喜歡的。」鄭女士對記者表示。但記者走訪發現,由於疫情的原因,有的樂智小天地線下專櫃已經撤店。
實際上,除了巧虎KIDS早教中心和樂智小天地以外,巧虎塑造的IP形象,還衍生出生活用品、益智玩具、線下活動、舞臺劇等一系列周邊產品的銷售和服務。據一名巧虎KIDS早教中心的教師介紹,巧虎的線上訂閱業務應該是主要的盈利來源,目前在全國擁有近200萬用戶。
線下機構轉型線上「有心無力」
事實上,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而倒閉、停課、運營艱難的線下教育機構屢見不鮮。今年6月,服務超10萬學員的迪士尼英語,宣布關閉迪士尼英語中心;而在上海,艾蓓兒英語被曝出趁疫情跑路,涉及學員700人,剩餘課時費普遍在1萬至5萬元之間。
記者走訪時也從其他一些早教機構了解了當前的運營情況,負責人均表示疫情對早教中心影響很大,早教課程也不適合往線上轉移,不過教育局在六月中旬開始批准開課,「也是很艱難的,不過我們都挺過來了。」一名負責人稱。
線下遇阻,不少機構嘗試把業務轉到線上,但這種模式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思源教育集團總裁王曉波告訴記者,對轉型線上的機構來說,獲客模式、教師授課風格和服務流程都需要再造,另外,對技術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線教育不等於實時講課,需要一整套體系的配合。」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今年三四月份,圈子裡很多機構都表示下狠心擁抱線上,而到了五月份複課的時候,大部分精力還是回歸到線下複課去了。」王曉波稱,「這說明一些機構骨子裡還是線下的,轉型線上並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對於動輒上萬的課時費用,儘管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8月印發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的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及標準應當向社會公示,不得在公示的項目和標準外收取其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培訓對象攤派費用或者強行集資。」但是,巧虎KIDS早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個規定約束的是K12機構,並不適應於以購買課程包為主的早教機構。
有律師提醒消費者,無論是早教還是線下培訓機構,作為消費者,都需要在籤訂合同之前應當擦亮眼睛,選擇有資質、有信譽的培訓機構,付款後及時索要發票。而家長在給孩子報名校外培訓課的時候,要儘量避免跨年度的預交費。如果培訓機構強制預交跨年度學費,家長可以向教育部門舉報其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