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教育】傳承楹聯文化 建設楹聯強校——夏縣中學楹聯文化建設紀實

2020-10-18 河東楹聯網

傳承楹聯文化 建設楹聯強校

——夏縣中學楹聯文化建設紀實

夏 忠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強化傳統文化教育中,夏縣中學著力建設楹聯文化,做到了楹聯進校園、入課程,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有效地提高了師生思想文化素養,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2014年,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中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榮譽稱號。中楹會蔣有泉會長在考察該校時稱讚,一個中學,學生聯作整體水平這樣高,很了不起。

一、領導重視,建立楹聯組織

楹聯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枝奇葩,兼具文學性、大眾性、實用性。傳承和弘揚楹聯文化,有益於激活思想,敏捷思維,錘鍊文字,放飛想像,可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和應試能力。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早在2006年學校便建立了詩聯學會,先後兩屆校長親任會長,並親力親為,卓有成效地開展學校楹聯教育活動。韓創業校長親自主持夏縣中學申報楹聯教育基地工作,把夏縣中學創建成首批全國楹聯教育基地;在夏縣中學校報上開闢《詩聯墨韻》專欄;組織並指導教師兩次編寫楹聯教材;年年舉辦各種徵聯活動;打造楹聯文化校園,學校主要建築上都懸掛了師生創作的楹聯;建立校園楹聯櫥窗,製作優秀楹聯作品版面等等,使整個校園充盈著濃鬱的楹聯文化氣息。

建立學校詩聯學會,是搞好楹聯教育的組織保障。2006年,夏中詩聯學會成立,制定了章程,選舉了領導機構。會長開始由韓創業校長擔任,現今由語文高級教師張丹薇擔任。會員為全體語文老師,並積極發展學生加入。現有會員1000餘人。健全了章程制度,明確其宗旨:研究詩詞楹聯,創作詩聯精品,活躍校園文化。機構設置和人員分工明確,堅持定期學習文藝理論,賞析經典詩聯,弄通詩聯格律,並要求會員每年上交楹聯或詩詞作品2首(副)以上。

二、編寫楹聯教材,開設楹聯課程

開展楹聯教育,必須要有適合高中學生的楹聯教材。為此,學校先後兩次組織骨幹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對聯教程》一書,為開展楹聯教育提供了範本。教材根據《聯律通則》編寫,章節清晰,知識準確。各章節後附習題,以幫助學生通過練習達到要求。教材還選取師生的優秀作品作為聯例,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全國著名聯家、「河東流派」領軍人物楊振生為此作序,並稱這是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的中學楹聯教材」。

有了好的教材,楹聯進入課堂就勢在必然。高一年級開展講座,每月一次,由各班語文老師負責。高二年級開設了楹聯課程,每周一課時,有專門的楹聯教師講解。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可以勝任楹聯教學,他們中就有8人為中楹會會員。學生人手一本《楹聯》教材。課堂有講有練有評,楹聯教學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同時建立楹聯檔案,以後不管走到哪裡,走得多遠,夏中都是他們的楹聯啟蒙之地。

語文教師將楹聯學習分為三種課堂:

一是楹聯知識課。以《對聯教程》為教材,從最基本的楹聯知識講起,教會學生掌握對聯基本規則,引導學生積累創作對聯需要的素材,學會創作對聯。

二是語文課堂引導。在語文課上,或以對聯為課文導語,或以對聯為課文結束語,或者把對聯和所學的知識聯繫起來。例如張丹薇老師講到詩詞選修課,就把詩詞和楹聯聯繫起來,引導學生妙用詩詞入對聯。

三是楹聯大課堂。生活處處是語文,生活處處也有楹聯。學生不僅從課堂學,也從報刊、電視和周圍的人事等等去學習對聯創作。例如利用寒假接觸春聯知識,自己創作春聯。像「透窗花,觀雪花,賞煙花,花花相映;在人海,遊書海,望雲海,海海交融」「玉杯賀歲聲聲喜;修竹映門節節高」都是學生創作的春聯。

三、營造楹聯氛圍,豐富主題活動

開展楹聯教育,必須營造一定的楹聯文化氛圍。只要一走進夏中校園,濃鬱的楹聯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請看夏縣中學標誌性建築及文化園懸掛的師生創作的楹聯:

懸掛在至善樓雄渾大氣的校聯:

沐夏禹德澤,聖殿高壇,指點千秋正道;

納瑤臺靈氣,遠風時雨,滋榮一圃新苗。

學校二門口聯:

樹木無私,唯期以春華秋實;

育人得法,所本為舜德禹行。

餐廳門口(2副):

碗盛希望;

筷挑乾坤。

香辣酸甜嘗盡詩書味;

瓢盆鍋碗奏出生命歌。

公寓樓(4副):

青春有夢;學校是家。

伴月心尤靜;枕書夢亦香。

聞雞起舞;

齎志攻讀。

起身不待雄雞唱;

入夢猶思學業成。

行知文化園(2副):

學海問津憑子路;

書山始道貴行知。

靜聽草長志同長;

凝望花開心自開。

生命在於運動,生機在於活動。為此,我們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楹聯文化教育之樹常青。

一是在夏縣中學校報上開設了「詩聯墨韻」師生聯作選登專欄,每月一期。師生聯作由欄目編輯點評,深受廣大師生好評。譬如以「壁上詩書散古香」為下聯徵上聯。423班學生王曉麗的應徵聯是「窗前雨露滴清響;壁上詩書散古香。」老師的點評是:對句巧妙化用孟浩然的詩句「竹露滴清響」,營造了詩意的氛圍,且出對句一動一靜,幽雅清靜。窗前聽雨,壁前讀書,雨聲點點,書香嫋嫋,構成了非常美妙的意境。424班張斌的應對作品是「園中紅杏釀春色,壁上詩書散古香。」老師的點評是:對句以春意盎然引出讀書的悠雅,一明麗,一幽靜,不僅不覺得矛盾,反而給以無限的想像空間。春色的明麗恰恰映照出古色古香的詩書長久的生命力,別是一番情趣。「釀」字極佳,生動的表達出春色醉人。在師生互動中,深化了楹聯教育。

二是連續舉辦了四屆「愛花護草文明警示語」徵聯活動,湧現出許多風格清新、品格高雅的優秀作品。從以下作品中可見一斑:

草木清新視野;

燕鶯唱響自然。

(395郭兢 指導教師:張海慶)

給我一方天地;

奉君滿目生機。

(392馬蕾 指導教師:趙愛萍)

愛心盡綻百花地。

美景當珍五彩園。

(388耿琪斐 指導教師:張丹薇)

靜聽草長志同長;

凝望花開心自開。

(380朱帥迪 指導教師:楊鳳梅)

三是連續舉辦了兩屆教師節「嵌名聯」活動,學生創作了大量的尊師重教聯。在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中,楹聯對句大賽成了整個活動的熱點,廣大師生踴躍參加。2013年教師節,學校為榮獲「十佳班主任」稱號的教師每人撰寫了一副嵌名聯,由書法名家書寫後裝裱,在表彰大會上頒發,使獲獎老師備感光榮。

四是開展了國慶詩會徵聯活動,湧現出大量優秀作品。像「誦經典,唱大風,思接千年,視通萬裡;鑄精魂,傳薪火,情傾國慶,志在夢圓。」(教師:韓創業)「氣吞雲夢,浪遏飛舟,思千古英雄,青天欲上攬明月;聲越九霄,才高八鬥,看滿園桃李,逸興滿懷飛壯心。」(教師:楊志卓)「遠眺漢唐思古月;歸來山水讀奇書。」(教師:劉軍波)等教師作品和一二三等獲獎者的學生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

五是開展「文明餐廳」徵聯活動,也有一批優秀作品出現。像「碗須端正,恰似立身端正;筷必協和,一如處世協和。」 (423金曉)「兩根短筷量人生態度;一丈長桌容天地方圓。」(431裴澤晟)「須從古訓知謙禮;莫忘兒時讀憫農。」(450李倩茹)「雖無海味山珍,一飯一粥,亦足以充實腸腹;當有儒風雅骨,互謙互讓,何處不彰顯文明。」(450李可欣)等等,都展示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六是開展「師表園」「禹都文化苑」徵聯,師生的楹聯才華得到充分展現。如:「嶙峋傲骨堅如鐵;渾璞義心潔若冰。」(教師:王雪)「書涵大雅;德毓清馨。」(469班 史少凱)「春波洗硯臨碑帖;夜雨焚香對古琴。」(469班 裴洋)「與先師並志;和清竹同心。」(469班 郭銳澤)。

七是開展向高三考生撰寫祝福高考徵聯活動。每年高考前,學校都組織高一、高二學生向高三考生撰聯,祝福高三考生高考成功。「效孫康映雪,十載寒窗應折桂;學陶侃惜時,一朝椽筆必驚人。」(450班 孫卓寓)「養精蓄銳已千日;石破天驚在此時。」(462班 孫子琪)「今日揚眉且看天長水闊;明朝題榜勿學紙醉金迷。」(462班 李潤鑫)「今日放飛金色夢;明朝衝上碧雲天。」(451班 吳小川)這些祝福聯雄渾豪邁,充分體現了「河東流派」的風格。

四、聯教成果顯著,學校影響擴大

首先,培養、鍛鍊了一支優秀的聯教隊伍和數以千計的楹聯學子,贏得到了各種榮譽。夏縣中學目前擁有楹聯教師28名,先後有5名教師獲得全國聯教模範稱號。張丹薇老師被譽為「河東聯壇十傑」之一,2014年1月,獲得山西省首屆楹聯高手電視大賽冠軍。趙愛萍老師被譽為「河東十二秀」之一,多次在徵聯大賽中獲獎。夏縣中學培養出了三千餘名楹聯學子,他們撰寫的數百副對聯作品發表於網絡和各級刊物。豐碩的聯教成果,受到了楹聯專家的極高讚譽。夏縣中學教師多次被邀請到兄弟學校傳授楹聯知識,他們在河東楹聯網主持楹聯擂臺賽,擴大了學校影響。

同時,各種榮譽紛至沓來。2006年以來,夏中先後獲得運城市詩詞學會授予的「詩詞教育示範學校」榮譽稱號,中國楹聯學會授予的「全國聯教先進單位」、「全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榮譽稱號,運城市創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領導組授予的「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創建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5年4月,運城市楹聯學會還在夏中舉辦了「河東流派」創作風格論壇,學校被命名為楹聯「河東流派」傳承基地。

其次,用楹聯為社會服務。夏縣中學師生不僅用楹聯書寫生活,還用楹聯服務社會,受到社會各界人士好評。

一是義務撰寫紅白喜事對聯200餘副。因為夏中楹聯創作實力雄厚,本縣的一些幹部群眾甚至包括一些外縣人士,每當婚喪嫁娶,都慕名求聯。夏中楹聯老師總是不辭辛苦的給予滿足。這些對聯不僅張貼於門庭,有的還被裝裱保存了下來。

二是發動師生修改瑤臺山景區聯,這是一個繁重的工程。如大門聯:

斯為仙嶽佛哉儒哉天尊哉巫鹹佔筮千古各成奇蹟;

地以人傳王也相也忠仁也夏禹奠基一時皆入奇觀。

因為上下聯要避開不規則重字。此聯上下聯各有一個「奇」字,下聯的「奇」字或可改為「大」。上下聯對仗有不工整處。「人傳」對「仙嶽」,明顯不工,下聯起句或可改為「地出傑人」。

雷神洞聯:

三界無私辨分世間善惡;

五雷有應司驅天下妖魔。

把上聯的「私辨」改為「鑑辨」,只須改一字,便可合律。

塔東門聯:

佛見善男信女人皆當歡喜;

塔具大乘小乘相何等莊嚴。

擬改為:1,下聯不規則重字。或可依照上聯改為「大乘寶光」。2,平仄調整:「見」為仄聲,「具」也為仄聲。或可把下聯的「具」改為平聲「涵」。

塔南門聯:

瑤臺溯源頭與大禹而並古;

巫山垂青史輔太戊以增輝。

「瑤臺」與「巫山」有合掌之嫌,擬改為:

仙嶽溯源頭與大禹而並古;

盛名垂青史輔太戊以增輝。

要知道這種修改的難度是很大的,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精熟的格律知識,是很難勝任的。

三是在夏縣建設楹聯文化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組織建設方面,夏中詩聯學會成立較早且辦得最好,縣學會班子中,夏中就佔了三席,包括2名副會長和一名秘書長;在業務建設和知識培訓方面,夏中更是絕對主力。運城市楹聯學會確定的「河東楹聯傳承人」夏縣6人,夏中佔了3名;「河東流派」中堅骨幹「十傑」「十二秀」中,夏中獨佔其二;在市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名單中,有夏中校長韓創業的名字,彰顯夏中在運城詩聯界的地位;尤其是夏中教師張丹薇摘取全省電視楹聯大賽桂冠,更使業內對夏中乃至夏縣刮目相看;中楹會表彰的普及聯律年先進集體和個人,夏中都榜上有名;縣上每次詩聯評選活動,夏中出的評委幾乎佔到半數。所以夏縣建成楹聯文化縣,夏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駐馬店市圓滿完成楹聯文化建設工程建設任務
    為傳承和弘揚天中優秀傳統文化,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駐馬店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好地推進「以文化城」工作,根據市政府工作會議精神,2020年在駐馬店市開展了楹聯文化建設工程。
  • 莆田市楹聯學會綬溪楹聯文化沙龍活動
    活動上,會長祁朝洪發言讓大家圍繞《建議》提出「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文化強國」奮鬥目標,緊扣「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足於「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主旨要求展開討論交流,提出今年楹聯創作要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5周年、美麗莆田建設等題材進行精品創作
  • 「中國楹聯文化區北京•平谷楹聯文化發展論壇」舉辦
    平谷區楹聯文化歷史悠久,楹墨厚重,2016年5月8日,由中國楹聯學會批准,我區被命名為「中國楹聯文化區」。平谷六小、南獨樂河中心校、劉家店中心小學被評為「北京市楹聯示範校」,並予以掛牌。,提升「中國楹聯文化區」品牌效應,8月8日,平谷區文聯舉辦「中國楹聯文化區北京·平谷楹聯文化發展論壇」活動。
  • 沭陽,江蘇省楹聯文化縣!
    ,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蔣有泉,《對聯》雜誌社影視部負責人姚正,省楹聯研究會會長週遊,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劉雲虎,省楹聯研究會常務理事周金陵以及「印鹹書局」杯徵聯大賽「獲獎者代表、詩詞楹聯愛好者齊聚沭陽,共同感受楹聯文化的魅力。
  • 楹聯文化的入門與傳承(序)
    ■龔奎林楹聯雖是文字的整合,但卻是通過藝術與儀式的敘事表達和符號表意系統,詮釋自我與他者、自我與社會、自我與世界的意義,傳達、鞏固及傳承人類生活過程中建構起來的美好價值觀和願景。可以說,楹聯是中華民族「獨門」的文化現象,全世界只有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他非漢字使用的民族、國家不曾聽說有對聯這種文學存在。
  • 中國(黃姚古鎮)楹聯論壇暨黃姚楹聯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召開
    2020年12月5日,第二十屆中國(黃姚古鎮)楹聯論壇暨黃姚楹聯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在廣西賀州黃姚古鎮旅遊文化產業區辦公樓三樓會議室舉行。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常務副會長劉太品,副會長兼《中華楹聯報》總編方留聚,名譽副會長兼《中國楹聯報》總編盧曉,名譽副會長王新波,會長助理兼《對聯》雜誌總編傅海青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古籍裝幀 書法楹聯 AI體驗 包頭中學以"美好教育"打造初中"強校"
    古籍裝幀 書法楹聯 AI體驗 包頭中學以"美好教育"打造初中"強校"時間:2020/11/30 14:58:36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一段古韻樂語,傳唱千年典雅音韻
  • 漢川市榮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在2007年創建成「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的基礎上,按照「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的創建要求和精神,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掀起了一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新熱潮。全市楹聯組織健全,楹聯活動豐富多彩,楹聯教育深入有效,處處呈現出濃厚的楹聯文化色彩,提升了城市品位,增添了文明元素,大大強化了楹聯文化的環境氛圍,擴大了楹聯文化的影響。
  • 以詩詞楹聯文化推進文明機關建設
    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舒採錫本報訊 「這是一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盛宴,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分享這一精神大餐,大家對學習、創作格律詩詞對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啟人心智,令人感佩。」12月7日下午,在懷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研究室舉辦的「道德講堂」上,一場詩詞楹聯文化講座引起了大家濃厚的學習興趣。當天,懷化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長楊英禮做了「中華傳統詩詞楹聯知識講座」。講座內容豐富,觀點新穎,源自生活、源自工作,從文化自信的角度,講述中華優秀傳統詩聯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
  • 楹聯進社區,泰山楹聯研究院大官莊創作基地掛牌成立
    6月10日上午,泰山楹聯研究院大官莊創作基地掛牌成立儀式在徐家樓街道大官莊社區隆重舉行。泰山楹聯研究院泰山分院、岱嶽分院以及大官莊社區的楹聯詩詞愛好者50餘人參加了掛牌成立儀式。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泰山楹聯研究院院長、岱宗詩社社長徐學利致辭,熱烈祝賀泰山楹聯研究院大官莊創作基地成立,並對下一步如何開展好楹聯知識教育普及以及楹聯創作與發展提出了具體希望和要求。泰山楹聯研究院高度重視楹聯藝術的弘揚傳承,楹聯教育工作紮實到位,楹聯藝術深入學校、社區、鄉村、企業,截至目前已建設成立十幾個創作基地。
  • 歷代楹聯見證溫州文化積澱
    編寫人員在調查期間發現,我市楹聯文化底蘊深厚,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溫州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  本期《政情民意中間站》邀請市政協常委、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溫州詩詞楹聯學會會長劉周晰和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張聲和等嘉賓,就如何欣賞、挖掘、傳承包括春聯在內的溫州楹聯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 荊州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強市」稱號
    荊州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強市」稱號 2019-12-3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湘鄉市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同時,湘鄉市虞唐鎮、潭市鎮為「中國楹聯文化鎮」。湘鄉市東山學校、東方紅學校、起鳳學校被同意命名為「中國楹聯教育基地」。 楹聯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在虞唐中學,一面刻著《笠翁對韻》的楹聯文化牆格外醒目。剛下課,學生們便三五成群得聚在牆邊,看得津津有味。他們邊看邊讀,不時相互交流,氣氛十分活躍。
  • 湖北漢川榮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孝感日報訊(記者王峰 賈國紅)9月10日,中國楹聯學會授予湖北省漢川市「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牌匾。這是該市繼2007年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2014年榮獲「中華詩詞之鄉」後取得的又一張「城市名片」。近年來,漢川市不斷加強楹聯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楹聯組織健全,楹聯活動豐富多彩,楹聯教育深入有效,處處呈現出濃厚的楹聯文化色彩,提升了城市品位,增添了文明元素,擴大了楹聯文化的影響。
  • 《楹聯與楹聯文化》·序言——和融「五度」,傾注「三心」
    本書作者侯豔女史為文學博士、副教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北部灣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從事楹聯創作十餘年,並有多篇對聯理論研究文章見諸報刊。承蒙傳來電子版大作,先睹為快。今趁暇寫出讀書心得,以表敬意。  通閱全著,可見作者對楹聯與楹聯藝術研究的深度、廣度、高度、厚度及新度,而作者研究楹聯藝術的專心、細心和恆心亦由「五度」而體現,今分述之。
  • 中國楹聯書畫院北辰分院、天津市楹聯學會教育基地在學津書院揭牌
    、天津市楹聯學會教育基地揭牌。,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天津市楹聯學會駐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楹聯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天津市楹聯書畫院院長張建華,天津市楹聯學會運營總監張雲友,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天津市楹聯學會黨組書記高金舫,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學津書院院長、中國楹聯書畫院北辰分院院長王炳學,天津業洪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楹聯書畫院北辰分院副院長張洪國,著名書畫家張鶴年、時金增、張新月、臧志建、李嶽洋、王曉通、蘇玉作、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暨市北區首屆文化強區建設中堂楹聯書畫展開展
    魯網9月26日訊(記者 宿榮蓉)由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為指導單位、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主辦、市北區楹聯分會承辦、市北第二文化館協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暨市北區首屆文化強區建設中堂楹聯書畫展」於2020年9月25日在市北第二文化館(鞍山二路40號)弘文藝術展廳隆重開展。此次展覽將展至9月28日。
  • 第21屆中國(濟寧)楹聯論壇暨孝和文化與楹聯文化研討會徵文啟動
    為培育良好家風,促進社會有效治理,構建和諧社會,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對聯文化研究院及山東濟寧市孝和文化博物館,擬於2021年聯合舉辦第二十一屆中國(濟寧)楹聯論壇暨孝和文化與楹聯文化研討會。現面向全國楹聯界及各地傳統文化與對聯文化研究專家徵集學術論文,具體事宜如下:論文內容及要求1.探討中國傳統文化中「孝」與「和」的思想內涵,論證「孝和文化」理念的現代價值,從理論高度建構「孝和」文化價值觀體系,文中可適當插入「楹聯文化」元素。
  • 崇陽詩詞楹聯文化進校園
    本報訊 通訊員夏麗珍、沈強報導:近日,崇陽縣天城鎮桃溪中學創建「湖北省詩詞教育先進單位」暨「湖北省楹聯教育基地」工作順利通過省詩詞學會、省楹聯學會驗收。  近年來,桃溪中學秉承「為學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著力打造「和樂桃溪,書韻桃溪,儒雅桃溪」,校政管理不斷優化,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詩聯傳學苑,雅韻溢桃溪」。
  •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精美楹聯讓駐馬店市公共場所錦上添花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為傳承和弘揚天中優秀傳統文化,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根據市政府工作會議精神,2020年在全市開展了楹聯文化建設工程。它的承載傳統、教化民心、美飾環境、傳播文明的功能,對社會產生著獨特而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楹聯文化建設工程建設地點為全市文化廣場、公園(遊園)、各旅遊景區以及其他適合懸掛楹聯的公共場所。楹聯可直接在現有亭臺、廊閣等處懸掛,也可在新建設門樓、牌坊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