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範春華兩年創作近百首歌曲,與眾多著名詞作家合作,作品登上央視並屢獲大獎
範春華
8月2日一4日,「2019《唱響中國》——第四屆中國優秀詞曲、演唱、演奏、歌舞群星盛典暨2019年度中國音樂名家高端論壇、交流、展演」活動在北京舉行。我市王廣魯作詞、徐州經開區金龍湖街道居民範春華作曲、著名音樂人劉強演唱的歌曲《唱響中國》在活動中榮獲金獎,這首歌同時被組委會定為本次活動主題歌。
兩年前轉崗後重拾音樂創作
今年58歲的範春華自幼喜愛文學、音樂以及詞、曲的創作等。一直想把音樂作為畢生的追求,兩年前從單位轉崗退下來後,就投入到中斷了近30年的音樂創作之中。
雖然年輕時學習過器樂演奏,也參加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函授的音樂理論學習,但中斷創作已經很久,範春華就把過去的教材找出來,一點點鑽研,不懂的地方就去市文化館找老師請教,還經常參加在全國各地舉辦的音樂創作學習培訓,邊學習邊創作。
剛開始作曲的時候找不到歌詞,範春華就自己作詞譜曲,先後創作了《歲月感懷》《秋水長天》等歌曲,這些歌曲錄製出來後,他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作品發給一些音樂學院的教授和專家,請他們指教,很快就陸續收到了回復,專家教授們普遍認為他作曲技法專業,作品質量優良。
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範春華就像上滿了發條的鐘表一樣,不停地運轉起來,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他腦子裡時刻都在構思醞釀旋律,經常夜裡旋律在腦子裡浮現出來,就趕緊拿起筆紙悄悄來到廚房或者陽臺記錄旋律,一首首歌曲作品就這樣創作出來了。
兩年寫出百首好歌
歌曲創作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一首歌曲一般在五分鐘左右,要經過作詞、作曲、編曲伴奏、演唱錄音、後期製作5個環節,一首作品從醞釀構思到成品出來,通常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其間要與詞作家、編曲師、歌手、錄音混音師反覆溝通交流,還經常出現修改的情況,十分耗費精力。按照範春華的話說,他就是以一個近60歲人的精力體力做著二三十歲年輕人的事情。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範春華先後創作了近百首歌曲。作品類型涉及美聲、民族、通俗、器樂各個方面,作品題材有謳歌祖國的主旋律歌曲,有讚美自然景觀的聲樂交響音畫,有反映青年人愛情的時尚作品,有抒發百姓日常生活的親情作品。
兩年來,範春華創作的歌曲代表作有《喜馬拉雅的訴說》《花又落》《秋水長天》《歲月感懷》《邊防赤子情》《上海之戀》《點絳唇》《我的家我的國》《對話喜馬拉雅》《錦繡大中華》《唱響中國》《水清茶歡》《短》《祖國我的摯愛》等近100首。
被稱為新時代「獨立音樂人」
通過兩年來的不懈努力,範春華在音樂創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先後與音樂界瞿琮、任衛新、張枚同、王磊、孫義勇、袁質等大家合作創作了一批作品,也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和好評。現在與範春華合作的詞作家遍及國內眾多省份,還有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華裔華人詞作家。國內著名的解放軍文工團、中國煤礦文工團、廣州交響樂團、江蘇省歌舞劇院的歌唱家,都演唱錄音過範春華的作品。
他的作品有的被改編成廣場舞音樂,有的收錄於全國KTV系統被人點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範春華今年創作了6首歌頌祖國的主旋律歌曲,並且全部製作完成,其中一首在央視五一群星文藝匯演中獲得金獎,在央視和北京電視臺與眾多名家作品一同播出,另外一首在「迎接北京/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全國文化藝術人才音樂作品展演」活動中獲得金獎。
因為成績突出,範春華被吸收加入了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江蘇省音樂家協會等專業團體,成功地在短期內完成了一個普通百姓向作曲家的身份轉換,實現了他年輕時候的夢想和人生的理想,被稱為新時代「獨立音樂人」。
《唱響中國》再獲全國金獎
2018年8月,範春華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秋水長天》,榮獲「唱響中國2018第三屆中國大型詞曲創作、音樂展演盛典」金獎」;2019年7月,音樂作品《花又落》在亞洲(東京)國際藝術節上獲金獎。
今年7月下旬範春華在北京參加的這次活動為「2019《唱響中國》中國詞曲創作、演唱、演奏、歌舞群星盛典」。 活動由CCTV《聲影星跡》欄目組、中國音樂家網、中國藝術家人才庫聯合主辦。參加此次盛典的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的音樂家和選手,共計600多人參加。由國內音樂界著名專家學者組成評委團進行評比,決出各獎項的金銀銅獎。範春華作曲的歌曲《唱響中國》,他從春節期間就開始構思醞釀,詞曲初稿出來後報送活動組委會審核修改潤色。其間做伴奏、錄音、後期製作,一共耗時3個月。
《唱響中國》詞作者是徐州從事醫療器械工作的王廣魯,演唱者是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發展傑出貢獻獎獲得者、著名音樂人劉強。因與此次活動同名,而且詞曲唱俱佳,最終被盛典確定為活動主題歌,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