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知識 | 紅皮龍,透氣性最好的泥料之一

2020-11-05 潘純人

本期純人為大家詳解收藏級紫砂泥料 -- 紅皮龍


泥料簡介


紅皮龍原名叫野山紅泥是紫泥的一種,一般分布在黃龍山黃石層的下一層。

紅皮龍,顧名思義,先講紅,後講皮,再講龍。

「紅」是說它是甲泥和普泥的礦底,泥色呈紫紅色;

「皮」是因為其為淺礦層所以叫「皮」。

「龍」則是黃石山脈礦下它的走向似龍般縱橫。


泥料特性 


礦產地:宜興黃龍山

收縮比:20%

窯溫:約1160~1200℃

適茶性:普洱生茶最宜,熟茶、烏龍茶、紅茶等茶類亦能輕鬆駕馭。

燒成溫度在1170度到1190度,豐富而耐看。


關於原礦


▲ 黃石層下紅圈部分為紅皮龍原礦


紅皮龍產自黃龍山,屬於淺表黃石巖層下部,礦料外觀呈褐紅色。

原礦質地比較堅硬細膩,表面有比較豐富的雲母顆粒,所以燒成後的成品上手更加有質感。

作為一種比較典型的黃龍山本山礦料,具備了大部分黃龍山紫泥的一些特性,比如透氣性好、胎體細密光潤等都是它的優點。


▲ 紅皮龍原礦石


當年人們在開採5號井底槽青的時候,見到底槽青上面緊緊相鄰的一層紫砂礦(紅皮龍),其礦層厚度甚至沒底槽青厚,所以紅皮龍存世量要低於底槽青。

在如今市場上真正的紅皮龍泥料十分少見。


紅皮龍的「雙重感覺」


紅皮龍礦石,有的人把它的成品當作「紫泥」,有的人把它的成品當作「紅泥」。

這是為何?因為它的成品既具備了紫泥優秀的透氣性和泡養度但又有紅泥的色澤表現。


▲ 紅皮龍成品壺泥料特寫 - 純色紫砂


說到紅皮龍的透氣性,實際上也是非常好的,幾乎高於底槽青。


紅皮龍的辨識技巧

1、透氣性是紅皮龍泥料的一大特點,如何去看呢!我們喝完茶,洗乾淨壺把壺蓋蓋上看看第二天壺裡面的水是否幹了。正宗的紅皮龍泥料會幹的。

2、紅皮龍泥料其實比較容易和其他泥料混淆,因為有些紫泥類的泥料也有紅色的質感表現,如紅泥。


3、前文提到的紅皮龍泥料擁有豐富可見的雲母顆粒,與紅皮龍泥料相比,與之顏色相近泥料(如紅泥類)的雲母顆粒遠遠達不到。


4、細看壺的壺體有時會看到淺淺黑色的底色,胎質中有紅色的砂點顆粒隱現,色澤效果比較豐富。(這是紅皮龍泥料的特質)


▲ 紅皮龍成品壺豐富的雲母顆粒


製作難度極高


紅皮龍成品泥非常疏鬆,所以制壺的時候泥料也容易開裂。


需要在外部條件(如天氣、溫度、制壺工具)達到要求的前提下一氣呵成的製作完成。這就得有高超的技巧與過硬的熟練度了。

紅皮龍的收縮也較大,與紅泥的泥性相似,大器極難燒成。並且燒制的時候容易跳砂、變形,產生窯裂。所以成品率也非常低。


所以,一把好的紅皮龍作品,非常難得。



紅皮龍作品,柔和樸雅,親和力佳,泡茶易上手,稍加使用,日顯紅潤樸拙、古穆端莊之態,為大眾最愛。


你有一把紅皮龍泥料的好壺嗎?

相關焦點

  • 紅皮龍泥料是好泥料還是一般?紅皮龍和大紅袍的區別
    在紫砂壺中驗證一款泥料是好泥料還是一般的泥料,不僅僅要看這款泥料的稀有程度,還需要看的是這款泥料能夠做出來的壺的品質和製作工藝的難度。 1 紅皮龍是紫泥還是紅泥
  • 紫砂壺的哪種泥料好?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紫砂壺的相關知識。紫砂壺兼具了歷史文化底蘊,以及作為茶具的實用性,一把紫砂壺從泥料、製作、壺型等各方面都有幾分講究,其中製作紫砂壺的泥料有很多種,到底哪種才更好呢?
  • 紫砂泥料最大類,紫泥系的泥料解析
    關於泥料有很多壺友是不大了解的,原礦紫砂料的大類,通常被歸為三類或四類:紫泥、紅泥、段泥、綠泥。(註:有將綠泥歸於段泥,則為三類) 而紫泥是所有紫砂泥料中蘊藏量最大的一種,在紫泥大類中,又細分不少各有特點的泥料,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紫泥系的泥料。
  • 哪種紫砂泥料透氣性比較好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給大家介紹過,紫砂的泥料其實有很多種,大類來說有紫泥、紅泥、綠泥、段泥等等,那麼其中到底是哪種泥料的透氣性最好呢?所以在不同種類的泥料之中,段泥的透氣性最好,之後是綠泥,紫泥,紅泥(但是只是相對而言,對於泡茶使用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 紫砂小白必看:搞懂泥料,才能不被忽悠
    剛接觸紫砂壺的朋友們,對紫砂壺的基本知識並不是十分了解,也被稱為紫砂小白。這一類人在買壺的時候,因為不太懂行,非常容易被商家欺騙,傷財又傷心。不過莫慌,相信你在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就已經入門了。買紫砂壺的時候經常看到各種顏色的紫砂壺,商家會告訴你很多花裡胡哨的名字,比如:底槽青、芝麻綠泥、紅皮龍、降坡泥等等,聽起來藝術性十足,讓人摸不著門道。其實,小瑞想告訴你,紫砂壺的泥料非常簡單,只有三種。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認識一下。
  • 不同泥料紫砂壺適合泡哪些茶?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提起紫砂壺很多人都不陌生,文玩人拿來泡飲把玩,飲茶人拿來泡飲收藏,一個名人製作、工藝精湛、泥料俱佳的紫砂壺無論是泡茶還是收藏都是極佳的存在,當然作為一種壺承,最終的目的還是歸於衝泡。
  • 紫砂泥料一覽圖(1)紫泥篇
    燒制溫度越高則泥料顏色越深,玩家慣呼「黑紫泥」,為最廣泛市場接受的泥料之一。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窯溫:約1180度C。收縮比:約11%。
  • 泥料的粗細,對紫砂壺的透氣性影響有多大?
    很多壺友比較追求紫砂壺的透氣性,因此喜歡買一些目數較低的粗砂泥料類紫砂壺。那麼,紫砂泥料的目數是否會影響紫砂壺的透氣性呢?小蔣今天就跟大家來交流這個話題。首先泥料原有的氣孔多少決定了紫砂泥料的透氣性,而燒制好的紫砂壺其氣孔需要在很高倍的顯微鏡下才能夠看到。關於紫砂壺泥料氣孔的多少,是它本身內在的固有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所決定的。這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並不是泥料煉製的顆粒大小來決定的。
  • 紫砂壺的透氣性跟泥料的粗細有多大的關係?
    很多朋友在用紫砂壺的時候,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製作該壺的泥料透氣性問題。首先泥料原有的氣孔多少決定了紫砂泥料的透氣性,而燒制好的紫砂壺其氣孔需要在很高倍的顯微鏡下才能夠看到。關於紫砂壺泥料氣孔的多少是它本身內在的固有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所決定的,而並不是由泥料的外觀顆粒大小來決定的。
  • 我的紫砂壺泡茶會「冒汗」,這是因為泥料的透氣性好嗎?
    近年來,紫砂壺市場上出現了一個新品種的泥料,這種泥料在泡茶的時候能夠冒汗,商家對此的解釋是這種泥料透氣性極佳,才會出現這種冒汗現象。因此引得無數人爭相尋找這種泥料,那麼這種「冒汗」的紫砂壺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今天老李不妨來跟大家探秘真相,解開你心中的困惑。
  • 入門紫砂壺先學紫砂泥,對於泥料你是否也有這樣的誤解?
    想要玩好紫砂壺,泥料是關鍵!的確,對於一把喝茶的實用器來說泥料是最重要的。現在,網上對於泥料的描述、說明也都五花八門。到底哪些關於泥料的說法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呢?今天,小花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網上關於紫砂泥料的那些誤區!
  • 如何辨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注意這3點,80%的壺商都怕你!
    無論是新手壺友,還是紫砂壺「老頑童」,挑選紫砂壺時,最關心的肯定是泥料。雖說紫砂壺的泥料辨別,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但提前做好功課,面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坑,還是能夠避免的: 1. 摒棄過於鮮豔的紫砂壺泥料。
  • 喝什麼茶搭配什麼泥料的紫砂壺,有講究!
    茶之一事,講究的極其講究,狂放的也可不羈,但喝什麼樣的茶搭配什麼樣的泥料這是每一位壺友的畢生追求,更是茶友的最終幻想!唐煮宋點的茶和我們現代喝的茶差別很大,當時的芽葉只是茶湯中的一種配料,與其說是茶到不如說是一種飲品。
  • 紫砂中最好的泥料是哪種
    ,哪種泥料最好呢?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紫砂泥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自己喜歡的,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喜歡古樸大氣的大品紫砂壺,或者對紫砂壺的透氣性要求很高,大紅袍對你來說,那肯定不是最好的。因為大紅袍的特性,決定了,它只能用來做小品壺,而做不來大壺。
  • 泥料——紫砂泥料詳解
    紫泥類:屬泥質粉砂巖,目前僅產於丁蜀鎮黃龍山礦區,是歷史作品中最常見的泥料品種。 (紅泥類包含紅泥、紫砂紅泥、黃龍山大紅泥、石紅泥、黃龍山紅皮龍、降坡紅泥、硃砂泥、朱泥、鵝黃朱泥、紫朱泥、金黃朱泥、小煤窯朱泥、紅衛朱泥。)
  • 詳解:12款稀有泥料
    如紫泥原礦大致可分:頭槽、二槽青、底槽青;紅泥又有原礦紅泥、原礦朱泥、原礦紅皮龍等,泥性有差別,礦層不同,顏色也不盡相同,可見紫砂泥品類之豐富。 而在紫砂泥料中,還有一些極為稀有的泥料。
  • 丁亦琴:紫砂中最好的泥料是哪種
    而這麼多的泥料中,哪種泥料最好呢?我說不出來,但是我相信,答案有很多。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紫砂泥料。不同的人不同的愛好,自己喜歡的,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最好的。紫砂泥料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 紫砂壺各種泥料和哪種茶葉更配?(史上最全)
    紫砂壺的泥料之多,即使是做壺的匠人也無法在一時間將泥料一一陳述出來,但是我們可以從總類區分常見的泥料來認識它。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不同的泥料搭配不同的茶葉,對茶湯的口感、香氣都有不同的作用,那什麼泥料適合泡什麼茶?
  • 紫砂壺賞玩必知:泥料篇
    我們今天了解泥料的目的在於大概知道泥料的分類,每個類型泥料性質,以便更好的對各類泥料的壺有一個深入的認識,我想,大多數壺友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真的見識到宜興師傅手中的泥料,也沒有機會去接觸,到我們手中或者眼前往往是已經燒制好的成品,了解泥料其實是更好的了解壺本身,或者說泥料其實也是壺本身的一個過程。
  • 40目泥料和60目泥料的紫砂壺,有什麼區別?
    紫砂泥料的目數,就是在練泥的過程中,有一個篩的過程,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說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一英寸等於25.4毫米)目數這個數值越大,說明這個粉料越細,反之就越粗。 紫砂壺的目數,也有人稱為「碼數」,其實就是篩選紫砂泥用的篩網,上面每平方釐米中的小孔的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