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邏輯的深度有多深?
我們一直在提倡人要想遠一點,看遠一點,那怎麼樣才能看遠一點啊?就算是站到山頂上去看,那也是需要山頂這個支撐點來讓我們看遠啊。有一個支點這是看遠最核心的地方。
同樣的道理,怎麼樣才算思維的邏輯深度呢?其落腳點在什麼地方?
綜合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式,我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評判標準。西方稱為本質、方法、工具、現象,我們東方稱為道、術、器、用。無論是東西方社會,原來在思維的思考上面都是非常深遠,都看到了事物的同一個角度上來,只是用詞不一樣罷了。
思維邏輯深度四個層次的說明
用,就是現象、表象,就是看待事物觀點是從現象層面、從使用的角度來說明的。比如,一個女人對一個小孩子,一個人戴著手錶……諸如此類的都是現象,描述的是「是什麼」。現象在我們生活當中是隨處可見的,我們要理解現象是什麼,就提問「這是什麼啊?」「那是什麼啊?」……
器,就是工具,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比如洗衣服以前用毛刷,現在大家用洗衣機之類的,當然還有洗衣粉、肥皂……工具是一大堆工具,說也說不完。工具要理解,我們可以提問「有什麼工具來協助啊?」「做好這件事情可以用哪些工具啊?」……
術,就是方法,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程序、步驟等。比如,煮飯的方法,炒菜的方法,教學的方法……方法也是很多很多,要理解方法就提問「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完成?」「做好這個有什麼步驟?」……
道,就是事物的本質,本質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那部分。要了解本質是什麼,一定要提問「為什麼?」,只有不斷地向自己問為什麼的時候,才會不斷地深入去思考,不斷地剝開重重迷霧,看到事物的本質。
如何判斷一個人思維的深度
看到本質的人,思維深度是最高的,看到方法的層面也是比較高的,看到工具的層面就比較低了,看到現象的層面就是最低的了。
我們要了解事物的本質是非常困難,很多人都只看表象,稍微好一些的能看到工具和方法,看到本質的人是最少最少的。
往往能看到本質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級、大師級人物了。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大道至簡」,道往往是最簡單的,但是我們人就喜歡那些花花綠綠的世界,就喜歡被萬千現象所吸引,所以不去思考,是很難發現隱藏在重重迷霧下的本質的。
給要提升思維深度的朋友的寄語
要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一定要弄清楚道、術、器、用這四重標準,弄明白吃透得到這四個層次內容的方法是什麼。或許有人要問是什麼方法,大家再返回上面去看對思維深度四個層次的說明部分。都涉及到提問題,就是用提問這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把思維深度不斷挖深。
當我們思考到事物的本質的時候,恭喜您,您已經站在山頂眺望遠方美麗的風景。
我是童教雷老師,很高興與大家分享認知思維的核心方法,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