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破除唯論文導向,強化專業評價

2020-12-18 環球網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

這10個「不得」直指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存在的現實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接下來如何實現有破有立,在破除「唯論文」評價後,建立具有公信力,能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潛心做有價值、推進社會發展學術研究的學術評價體系,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當前高校評價教師,之所以存在按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率、期刊檔次進行評價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高校內對教師的教育、學術能力及教育、學術貢獻實行行政評價。由於行政評價一方面難以滿足專業性,另一方面容易受非學術因素影響,往往會採取剛性的數量評價——數量評價並不需要評價者具有多強的專業性,同時也可防止講人情因素。

論文是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表達方式。用論文評價學者的研究成果,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當前的論文評價,關注的往往不是論文本身的價值,而是論文是否發表,發表在什麼期刊上,有多少引用數。在上報論文成果時,有的甚至不需要提交論文,只需要提交論文發表的期刊、期刊目錄。隨之而來的是教師把精力花費在炮製論文上,代寫論文、買賣論文、抄襲造假,包括通過發動同行互引以提高引用率等學術不端問題頻發。

關注論文本身和論文發表,是完全不同的評價體系。前者追求的是論文的創新價值,論文是否發表(是正式發表還是作為內參資料),發表在哪裡(是會議論文,還是期刊論文,是國內期刊,還是國外期刊)並不重要;後者則把發表作為終極目標,只認發表,不看論文本身的質量。

而評價論文本身的價值,則需要專業評價,這是當前破除「唯論文」評價體系的關鍵所在。筆者所接觸的一些一線教師認為,當前的數量評價體系,基於行政評價構建,如果行政評價不變,不按論文發表情況進行評價,那誰來評價論文的質量,誰來保障評價的公平、公正性,會不會沒有了剛性的數量指標後,評價更講人情關係?

此前,針對破除SCI崇拜,也有一些青年教師認為,雖然SCI評價也存在各種問題,但SCI評價至少可以讓他們看到一條清晰的發展路徑。而取消研究生發表論文的要求,也有人擔憂這會導致培養質量下降,加上導師精力投入不足,會讓研究生培養質量「更水」。要消除這些顧慮,就需要全面推進評價機制改革,而不只是評價標準改革。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當前的教育評價存在「唯分數」「唯升學」「唯論文」等問題,主要原因是實行結果評價,結果評價背後的機制是行政評價機制。要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就需要實行專業評價,發揮專業同行的作用。

具體到高校,需充分發揮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的作用,負責學校的教育事務和學術事務,要把學術委員會建設為學校的最高學術權力機構。2014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規定,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諮詢等職權。只有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和學風建設等事項上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教授治學,才能切實破除「唯論文」評價體系。(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文,破除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
  • 堅決破除「唯論文」導向 加快完善科技評價制度——科技部相關司局...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的相關措施。如何理解文件出臺的背景和目標?各項具體措施怎樣落實到位?就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負責人。  問:出臺《若干措施》基於什麼背景,又有何政策目標?
  • 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關鍵是建立科學評價體系,不能破而不立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提出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重點自查自糾是否存在評價指標單一、評價使用功利、高額獎勵論文、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風建設虛化、學術權力異化等突出問題
  • 科技部印發通知: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財新網】2020年2月23日,科技部官網發布「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國科發監〔2020〕37號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
  •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12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公告,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
  • 教育部印發意見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教育部:破除高校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明確十「不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
  • 中國官方多管齊下破除科技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技術研發類、社會公益性研究類機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將管理和學術信譽差、商業利益至上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
  • 破除「唯論文論」在粵高校怎麼做?
    ●南方日報記者 鍾哲 姚瑤 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公告,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要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科技部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 建立學術期刊「黑名單」
    原標題:中國官方多管齊下破除科技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記者 孫自法)「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技術研發類、社會公益性研究類機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
  •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具體探索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 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教育部: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社科〔2020〕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部內有關司局、有關直屬單位:
  •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 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 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2020-12-15 16 : 27 編輯:李佩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部內有關司局、有關直屬單位:  《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已經教育部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教育部發文破除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教育部發文破除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破除「唯論文」,教育部發布10個「不得」!
    海峽教育報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弘揚科學精神觀、創新質量觀、服務貢獻觀,樹立更加鮮明的人才培養導向、潛心治學導向、服務黨和人民導向,改進科研評價方式,強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學術質量和社會效益作為學術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有利於潛心研究和創新創造的評價制度,引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 教育部:「十不得」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唯論文」不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