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共話中華文化傳承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11月9日,臺灣中華歷史國學研究會代表團在理事長張馨予帶領下到訪華夏文化促進會(簡稱:華促會)位於北京市舊鼓樓大街的四知書屋,並與華促會駐會主席廖彬宇及特邀嘉賓等一起座談。

廖彬宇對臺灣中華歷史國學研究會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華促會在中華文化傳承和傳播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臺灣中華歷史國學研究會理事長張馨予介紹了研究會的概況及主要工作方向,希望能在書法、繪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與華促會進行深度交流和合作。

隨同張馨予一同到訪的有臺灣中華歷史國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林翠蓮、秘書長陳順堅、監事長藍毓偉,以及臺灣中華國畫學會理事長、臺灣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副會長唐健風,臺灣甲骨文學會理事長柯耀程等。

廖彬宇特別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能憲、畫家崔自默、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畢紅、書法家張德林、陶藝家王又凱、環球網文旅事業部負責人龔飛龍等參與座談。

雙方就中華文化傳承和傳播,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等進行了廣泛探討,達成了諸多共識。張馨予邀請華促會組織專家、學者等訪問臺灣,共促兩岸文化交流,共話中華文化傳承。

座談結束後,廖彬宇將自己的系列著作贈予代表團,臺灣中華歷史國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林翠蓮將臺灣銅雕大師蕭啟郎的一件銅雕作品贈予廖彬宇。

相關焦點

  • 任啟亮寄語兩岸華文教育界攜手共促中華文化傳承發展
    任啟亮寄語兩岸華文教育界攜手共促中華文化傳承發展 2014-08-23 11:17: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楊凱淇)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任啟亮23日在京出席「第四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開幕式時,寄語兩岸華文教育界人士攜手努力,共促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衛東)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盛大舉行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8日訊(記者 張春婷) 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舉行。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會議現場在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臺辦主任王敏現場宣讀了協會領導班子成員等有關選舉結果。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
  • 兩岸文化交流30年紀事:共燃中華文化之光
    共燃中華文化之光,聯彈心靈契合之曲——兩岸文化交流30年紀事新華社北京/臺北11月28日電 題:共燃中華文化之光,聯彈心靈契合之曲——兩岸文化交流30年紀事新華社記者 趙博 陳君 張鍾凱 劉剛1987年是周功鑫入職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第16年。這位輔仁大學高材生求職時選擇了這一工作,只因「中華文化寶庫裡有學不完的知識」。
  • 辭舊迎新 海峽兩岸書法名家「雲端」共話中華文化傳承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修菁)海峽兩岸百餘位書法名家24日通過「雲端」,參加了在北京和臺北兩地連線舉辦的「兩岸文化大師對話暨京味文化之旅二十周年書法交流會」,探討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共同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聚焦中華傳統教育思想
    來源:新華網記者17日從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獲悉,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當天在重慶舉行。論壇以「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18位教育學研究領域及有關方面專家學者與會。
  • 情聚牡丹之都共促兩岸文化交流——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
    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盛大舉行。 「當今時代,兩岸同胞共同面臨著中華文化『固本』與『開新』的重大課題。」副市長侯婕在致辭中強調,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共同維護好、運用好、發展好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既要注重保護和傳承,又要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更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中華文化注入時代內涵,對內助力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對外彰顯中華風採和文化貢獻。
  • 文化沙龍 | 童趣話傳承,大師共創新
    現場,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體驗部部長莊雪珍邀請茶文化專家徐南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亞青等各位傳統文化專家、大師入座「夏日荷韻」茶席,共賞青少年宋代茶文化點茶、行茶技藝,共話青少年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之道。
  • 兩岸青年共說中華文化傳承:向下「紮根」 反對「刨根」
    兩岸青年共說中華文化傳承:向下「紮根」 反對「刨根」 2016-12李致偉說,其實他在少年時代也曾沉迷於日本動漫,但在和日本人的接觸中,他卻體會到日本人對中華文化的敬重,進一步接觸文化保護後,他更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18日在廈門大學舉行的第四屆「中華文化發展論壇」上,眾多來自兩岸的「80後」、「90後」,像李致偉一樣,分享中華文化打動自己的魅力。  清華大學碩士生王日澤自小就和京劇結下不解之緣。
  • 150多名專家學者共探海絲文化與兩岸文化交流
    論壇進一步開展閩南文化學術研究,共探世遺文化、海絲文化與兩岸文化交流融合,切實推進兩岸及海內外學術交流。高峰論壇上,來自上海、廣東、福建等地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嘉賓齊聚一堂,就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海上絲綢之路與閩南文化海內外傳播、世界文化遺產旅遊與地方文化、兩岸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學術研討、對話。
  • 兩岸文化產業人士共商合作事宜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為推進海峽兩岸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3月12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與臺灣中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在北京舉行了會晤,雙方就文化產業領域中的有關熱點問題和合作項目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共識。     雙方一致認為,隨著ECFA的籤訂,兩岸經貿交流不斷深化,不僅為兩岸人民帶來了福祉,也為兩岸的文化交流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 海峽兩岸信眾齊聚浙江洞頭 共話「媽祖」情緣
    夏秀女 攝中新網溫州5月6日電( 見習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夏秀女)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媽祖,行善濟世、扶危濟困、護海航運,其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6日,2018年「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之第九屆溫州·洞頭媽祖平安節在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遊客、信眾歡聚一堂,共同感受媽祖文化傳承,祈福國家民族平安和諧。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媽祖精神——2019「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記者侯哲)2019「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啟動儀式1日在天津天后宮隆重舉行。來自兩岸各界嘉賓及媽祖族群信眾300多人參與活動儀式,共襄盛舉。2019「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本次活動以「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媽祖精神 增進民族認同 促進和平統一」為主題。
  • 中華設計獎寧波頒獎 兩岸青年共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
    新華社杭州9月26日電(記者屈凌燕 朱涵)傳承書法之美的「小墨器」書法用具、提煉了廬山與西海造型元素的峰嶺現代家具、簡約風的新中式收納鎮尺……第三屆中華設計獎「生活美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日前在浙江寧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青年的設計作品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美學中的應用。
  • 臺灣民族音樂「登陸」獻藝 共促兩岸文化認同
    李士明 攝中新網溫州4月3日電(潘沁文)「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美麗之處,每一次到大陸參觀、體驗少數民族文化,都讓我十分驚喜。」4月3日晚,來自臺灣賽夏族的夏春桃一邊欣賞少數民族歌舞,一邊說道。當天,「中華一家親·共畫同心圓」蒼南縣第三屆海峽兩岸少數民族風情文化節暨歡度「三月三」活動在浙江蒼南開幕。
  • 兩岸「中華夢鄉」同祈夢 冀化異求同共推動中華文化
    兩岸「中華夢鄉」同祈夢 冀化異求同共推動中華文化 2016-12-李南軒 攝   原標題:兩岸高道大德「中華夢鄉」同祈夢 冀化異求同共推動中華文化  中新網福清12月28日電 (陳丹妮 李南軒)「道心中國心,中國的文化根基在道。兩岸同文同種,我們希望兩岸通過信仰文化的交流,促進兩岸和平共存,化異求同,建立一個萬世不朽的裡程碑。」
  • 心心相依 共促繁榮
    心心相依 共促繁榮  ——贛州各地對第六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和第十一屆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召開反響熱烈  8月13日,第六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和第十一屆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在贛州召開後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贛臺兩地客家人同根同族,血脈相連,應藉助「客家力量」推動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共促兩地繁榮發展。  上猶縣文化館館長李麗激動地說:「相同的語言拉近了兩岸同胞的距離。我作為一名客家人,聽到臺灣鄉親講客家話時感到很親切。上猶是一個客家縣,客家文化資源豐富。希望臺灣鄉親多來走走、看看,以客家文化牽線,加強兩地新生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 兩岸樂團北京同臺演出 傳承中華文化
    ,臺灣新北市三重區先嗇宮國樂團與北京海澱區青少年活動管理中心民樂團、上海金山區學生民樂團,同臺演奏民樂,傳承中華文化。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陳小願)「尋足跡、追夢想」——共敘中華情兩岸文化交流活動21日在北京舉行,臺灣新北市三重區先嗇宮國樂團與北京市海澱區青少年活動管理中心民樂團、上海金山區學生民樂團,同臺演奏民樂,傳承中華文化。兩岸樂團同臺演奏《花好月圓》。
  • 兩岸崑曲人相聚大陸「小臺北」 共話崑曲傳承發展
    「雅韻昆臺共知音——2019年海峽兩岸(崑山)崑曲交流演出暨5·18崑曲申遺紀念活動」,慶祝崑曲申遺成功紀念日。兩岸崑曲人對話 攝影:霍建陽本次活動共舉辦兩場兩岸崑曲經典折子戲匯演和「海峽兩岸(崑山)崑曲傳承與發展研討會」,兩岸的名家學者應邀前來演出、交流,展現崑曲文化在兩岸的傳承,共同為崑曲發展出謀劃策。16日的開幕式上,兩岸崑曲專家進行了精彩的對話,蔡正仁,洪惟助,蔡少華等海峽兩岸崑曲人知音聚首,憶往昔、談經驗、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