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饒陽圖書館舉行中秋、國慶和圖書館開業一周年慶祝活動

2020-10-03 中國視窗衡水


趙春琳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10月1日,河北衡水市饒陽縣圖書館舉行了中秋、國慶和圖書館開業一周年慶祝活動,

饒陽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王永峰開場致辭,隨後一系列精彩活動繽紛呈現。現場節目有舞蹈《十送紅軍》、快板《改革開放看變化》、朗誦《青春拍拍你》《秋的呢喃》、樂器表演二胡《我和我的祖國》,吉他《蘭花草》,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科學實驗秀及《彩繪長卷迎國慶,饒圖周年畫中秋》百米長卷等活動。

饒陽縣圖書館自開館以來,不斷擴大文化需求服務範圍,在不同領域建立分館,更好的實現了文化共享全民閱讀。活動現場,還對饒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饒陽縣交警大隊、衡水武警支隊執勤二大隊饒陽中隊三個分館進行了分館授牌儀式。

相關焦點

  • 「雙節」恰逢周年慶 饒陽圖書館活動忙不停
    長城網訊(記者 盧婉鳳 通訊員 趙春琳)10月1日,中秋國慶「雙節」同慶,也正值衡水市饒陽縣圖書館建館一周年。該館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於當日舉行了「饒圖品牌齊亮相 周年中秋慶十一」活動,為廣大讀者帶來一場豐富的文化盛宴。
  • 河西區圖書館「迎國慶,慶中秋」主題讀書活動豐富多彩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天津北方網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迎接傳統中秋佳節的到來,河西區圖書館舉辦了一系列讀書活動,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線上線下文化服務"『閱圓中秋喜迎國慶--品經典"主題書展,展出了《海底兩萬裡》、《浮生六記》、《紅樓夢》、《曾國藩傳》等50餘部經典書籍供讀者閱讀。"
  • 衡水市舉辦「華夏中秋共慶,神州國慶同歌」迎國慶中秋詩詞朗誦會
    當中秋遇上了國慶,一年中最耀眼的月光,將如期灑在我們身旁,為國慶節增添了一份,對家鄉故土的思念之情,為中秋節注入了滿腔,熱忱的愛國情懷,在這萬眾歡騰、神州共慶的時刻,由衡水市>詩詞學會,衡水市青少年詩詞學會主辦,衡水市圖書館承辦,衡水濱湖新區志臻中學,衡水學院,衡水市育才小學,衡水職業技術學院,瓊音淑苑,衡水市勝利小學協辦的「華夏中秋共慶,神州國慶同歌」——迎國慶中秋詩詞朗誦會」於2020年9月26日19:00--21:00在 衡水市圖書館一樓學術報告廳圓滿舉行!
  • 國慶中秋假期,博物館圖書館活動精彩紛呈
    國慶中秋的8天長假即將到來,記者梳理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圖書館、石家莊市圖書館、石家莊市博物館假期期間的展覽和活動,想去的市民可以據此安排時間。*河北博物院:展覽和社教活動各有特點記者從河北博物院獲悉,今年國慶假期,河北博物院將繼續推出精彩的展覽和豐富的社教活動,與廣大公眾共度傳統佳節。
  • 書香棗莊 | 市圖書館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國慶」主題系列活動
    2020中秋、國慶「喜相逢」,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和中華民族的傳統中秋佳節,棗莊市圖書館尼山書院舉辦了「我們的節日•中秋&國慶」慶雙節主題系列活動,講座內容包括剪紙、繪畫、閱讀寫作、朗誦等,圍繞「我愛我的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
  • 雅集中秋·喜迎國慶——北京西城區圖書館雙節系列慶祝活動精彩紛呈
    為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內涵,引導讀者了解、體驗、感受傳統節日,喜迎國慶,北京西城區圖書館於9月12日至10月8日舉辦「雅集中秋·喜迎國慶」中秋、國慶雙節系列慶祝活動,為讀者節日文化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選擇。雅集中秋 共賞明月圖書館推出豐富活動慶祝中秋。
  • 國慶期間 鞏義市圖書館舉辦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谷豔偉 實習生 陳波 通訊員 王笑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國慶節期間,鞏義市圖書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者活動。
  • 長沙圖書館開展系列活動歡度國慶
    10月1日,長沙圖書館全體館員和讀者們一同在「新時代學習講堂」觀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直播盛況。紅網時刻10月1日訊(通訊員 李波 記者 袁思蕾)今天,國慶假期正式開始!國慶長假期間,長沙圖書館將開展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用滿城書香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萬眾矚目的國慶閱兵式已於今日上午舉行,長沙圖書館全體館員和讀者們一同在「新時代學習講堂」觀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直播盛況。
  • 「喜迎中秋,歡度國慶」——石景山區圖書館線下活動啟動啦
    因疫情而無法開展的圖書館線下活動,也終於在中秋國慶雙節之際恢復啟動啦!為慶祝2020年中秋、國慶喜相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在10月1日至8日的「雙節」假期中,為期待已久的讀者朋友們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快來看看吧!
  • 益陽市圖書館開展「迎國慶」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進一步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國慶期間,益陽市圖書館連續開展了7場「迎國慶」全民閱讀推廣活動。10月1日—8日,在全市開展了「童心獻祖國 中秋話非遺」線上有獎活動,吸引上百名市民參加。10月4日—5日,在萬達廣場開展「閱享幸福集市」閱讀推廣活動4場,200多組親子家庭參與。
  • 如皋市圖書館開展國慶、中秋「雙節」系列活動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連璧,節日氛圍倍加濃重。為喜迎國慶和中秋佳節的到來,如皋市圖書館在國慶、中秋假期期間為讀者安排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與廣大市民一起共襄書香盛會。 「關心下一代,圓夢新時代」——未成年人系列活動 9月26日上午和10月1日上午,在圖書館三樓教室分別舉辦「國慶紐扣畫手工」和「我愛我的祖國·手工升降國旗臺製作」活動,通過了解國慶節相關知識,用紐扣粘畫、自製國旗升降臺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為祖國母親送上深深的祝福。
  • 安康市圖書館啟動慶祝《圖書館法》施行3周年系列活動
    2020年12月25日,安康市圖書館舉行啟動儀式,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施行3周年。在"慶祝《圖書館法》施行3周年有獎徵詩"頒獎典禮上,來自市人大常委會、市圖書館理事會的負責人向本地作者頒發了獎品、紀念品。據安康市圖書館負責人介紹:外地作者獎品,通過快遞送達。
  • 對外經貿舉行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工作總結表彰暨首場宣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工作總結表彰暨首場宣講會在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日報11月6日電(記者 鄒碩)11月6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工作總結表彰暨首場宣講會在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
  • 「喜迎國慶中秋」澳門文化局系列藝文活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中秋佳節,澳門文化局舉辦一系列藝文活動,醒獅起舞,絲竹和鳴,與市民喜迎國慶,共度中秋。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及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廣州巿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並由廣州歌舞劇院擔演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1日國慶及中秋節的晚上7時30分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已購票的巿民敬請憑票出席
  • 交城縣圖書館舉行「迎國慶·度中秋」詩詞朗誦會
    10月1日,交城縣圖書館在迎賓樂購廣場舉行「閱三晉·行天下」全民閱讀活動——「迎國慶·度中秋」詩詞朗誦會。朗誦會在開場舞蹈《歡慶》中拉開帷幕。不僅有配樂詩朗誦、經典散文誦讀、盲文詩歌朗誦、中秋詩詞古箏伴讀、原創詩歌朗誦等,還有歌伴舞、童聲獨唱、國畫現場表演、少兒街舞表演等助興節目。
  • 國慶假期讀書忙:首都圖書館一座難求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樊朔)國慶假期,利用假期到圖書館讀書「充電」成為很多人的首選。10月5日,記者來到首都圖書館走訪,發現假期過半圖書館十分「火爆」,閱覽室一座難求。記者了解到,首都圖書館在國慶假期並未閉館,但每天的開館時間有所變化。
  •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慶祝建校60周年活動
    2017年9月6日,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內蒙古大學迎來了60周年校慶。值此60周年誕辰之際,為溫圖書館發展之故,展圖書館發展未來,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內蒙古大學圖書館精心組織並成功舉辦了開通內蒙古大學智慧圖書館儀式、圖書館發展論壇、圖書館60年發展史展覽等一系列活動,獻禮自治區大慶70周年、校慶60周年。
  • 鞏義市圖書館開展多項活動迎國慶
    映象網訊(記者 谷豔偉 通訊員 王君君)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 「十一」國慶節來臨之際,鞏義市圖書館推出「迎國慶 向祖國致敬」主題活動,滿足市民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給廣大市民讀者帶來高品質、多樣化的文化公益活動
  • 濰坊市圖書館國慶中秋活動出爐
    濰坊市圖書館為滿足市民閱讀需求,堅持節假日開放,零門檻閱讀,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借閱服務。今年法定假日與調休時間較長,考慮到讀者需求和圖書館實際開放情況,假期開放時間調整為9月26日至10月8日連續開放13天,應該閉館的兩個周一(9月28日、10月5日)繼續開放,假期結束後,10月9日至12日閉館維護機器。
  • 中秋國慶喜相逢——我市各地開展精彩活動迎雙節
    實習生 曾洲 記者 張維 彭敏/文 付海旭 張敬偉/圖暢遊巴河、樂猜燈謎、賞月誦讀……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市各地紛紛開展精彩的慶祝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秋與國慶撞了個「滿懷」,雙節同慶,歡樂加倍,人們在為祖國母親慶生的同時歡度傳統文化佳節,既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又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