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位度集成結合起來(人民觀點)——推動新發展...

2021-01-16 央廣網

民法典、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正式施行,法治領域改革邁出鏗鏘步伐;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對外開放展現恢弘氣度;北京啟用醫保電子憑證進行就醫結算、上海推廣「健身卡七天冷靜期」,便民利民新舉措不斷推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神州大地處處激蕩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凝聚起新徵程上萬眾一心再出發的磅礴力量。

挺立潮頭,方知浪高風急;登高望遠,才見雲闊天高。「改革道路上仍面臨著很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位度集成結合起來,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加強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提升改革綜合效能。高屋建瓴的判斷、語重心長的囑託,給人以信心和力量,為我們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指明了努力方向。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層面的改革,蘊藏著最深厚的力量。積分制為外來務工人員撐起戶籍夢想,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司法體制改革努力讓公平正義體現到每個案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字當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從制度破題把改革推向深入,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歷史實踐證明,中國改革的任務艱巨繁重、問題千頭萬緒,但只要抓住制度創新這個關鍵,就可以事半功倍。

縱覽中央深改組或中央深改委審議的文件,無論是改革重大舉措還是改革試點方案,相關意見甫一通過,配套措施就緊跟出臺。成功的改革實踐讓這樣的共識愈發凸顯:改革不是單個領域的調整修補,而是各方面體制與制度的創新;不是某個領域改革的單向突進,而是各領域、各層次的系統推進;不是止步於改革體制機制,而是要著眼於制度有機聚合,形成總體性的制度成果。現在,全面深化改革歷經前期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進入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站在新起點上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需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位度集成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改革整體效能。

正因此,立足新發展階段謀劃改革、推進改革,絕不能「單打一」,要在集成上下功夫。體現在方法論上,就是要更加注重「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充分考慮各項改革舉措之間的關聯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長遠相統籌、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漸進和突破相銜接。譬如,缺少就業、住房、社保、人口管理等方面改革,「異地高考」的陽光便難以照進現實;沒有工資制度、稅收調節、分配秩序、公共財政等方面創新,收入分配改革就會步履維艱。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在「全面」,關鍵在「深化」,各項制度改革必須在協同配合中推進。

制度需要完善之處,正是改革作為空間。面向未來,要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改革進行認真梳理,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的關係,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項改革協調推進,發生「化學反應」,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要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鬥者。奮進新徵程,亟待我們在深化改革攻堅中積蓄闖勁,在促進位度集成上大膽探索,讓制度創新激蕩澎湃的發展動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更燦爛的輝煌。

相關焦點

  • 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四個結合
    進入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一、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與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結合起來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 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人民觀點)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指出:「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勢中推進、在大事上作為,改革必將在新發展階段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回首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
  •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體系 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
    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
  •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人民觀點)
    來源:人民日報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程氣勢如虹、波瀾壯闊,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今後,我們在改革道路上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同志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2013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推動新時代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
  •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
    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不僅取得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偉大成就,還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   這是一場思想理論的深刻變革。理論創新的思想坐標,往往源於腳步的丈量。
  • 陳豪主持召開雲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
    會議強調,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作出的部署要求作為今年重點攻堅的硬任務,全面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以改革精神建章立制,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機制和做法儘快上升為制度,切實提高我省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 人民財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改革動力
    現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往哪裡使勁兒?「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使各項改革朝著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聚焦發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 以「改革意識」完善國家治理(人民觀點)
    正因如此,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顧此失彼。全面依法治國,是為了「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在治國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別人壓力下做的」。無論推進改革,還是實現法治,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都是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 鏡湖區委書記賀東: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齊心協力推進改革。」這一重要論述,闡釋了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推動改革發展的科學方法,只有堅持為了人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才能為鏡湖改革發展、建設美好安徽提供持久動力和堅強保證。
  •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指導性文獻
    他同時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
  • 張慶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不動搖 推動改革和振興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各項工作部署,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不動搖,使改革和創新相互貫通、改革和開放互促共進、改革和法治配套銜接,推動改革和振興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 破除思想觀念障礙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全會順應人民的熱切期待,鮮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改革發展實現新突破的裡程碑。 全會關於深化黨的制度建設改革的重大決策,將為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加強和改善黨對改革開放的領導,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夢想,同時,也面臨更為嚴峻複雜的考驗。
  • 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探索和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借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在根據地執政的寶貴經驗基礎上、經過新中國成立後的長期探索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
  • 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學方法論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意義重大、任務繁重的偉大事業,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論指導,沒有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那就很難取得事業新進展、工作新突破。  正確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關係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直接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要消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因素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同時必須確定新的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和政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所制定的新的制度和政策就構成了先進的生產關係、先進的上層建築,既鞏固了生產力發展的成果,又對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發揮巨大的能動作用,直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峽山區全面深化改革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拓新局,有力助推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人才制度改革攻堅。制定引進扶持高端人才十條措施,出臺《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成立高層次人才俱樂部,建立人才對接服務專員制度,引進張興平、章旺根等博士以上人才64人。聚焦營商環境改革攻堅。深化流程再造,不斷完善證照核發「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內部協作」審批模式,審批效率提速70%以上。
  • 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
    「十四五」時期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