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7日 16:41 來源:莆田晚報
參與互動原標題:跨越臺灣海峽的媽祖情緣
時值1997年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20周年和媽祖羽化升天1030周年,應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臺灣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及臺灣媽祖聯誼會的誠摯邀請,湄洲媽祖跨越臺灣海峽,開展「2017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活動,傳播「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彰顯媽祖文化在「兩岸一家親」中的文化核心作用,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9月23日上午,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組織200人(包括祭典組、巡安組、通贊組、表演組、文秘組、交通組、後勤財務組等職能組)護駕團巡遊臺灣乘坐「海峽號」客滾船從平潭直航臺灣臺北港,10月9日上午從臺灣臺中港直航返回平潭,17天內間繞境巡安臺灣10個縣市89個媽祖宮廟,在新北和臺中分別舉行大型祈福典禮,預計過程參與臺胞多達百萬人次。媽祖出遊作為媽祖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核心是圍繞媽祖起駕、巡遊、駐蹕、祭典、迴鑾而展開。
每逢媽祖出遊,都將舉行隆重的起駕儀式,鳴禮炮、行三獻禮、念祈告文、為媽祖梳洗後起駕。深受媽祖文化薰陶,對媽祖有著深厚的感情的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率集團高管於9月23日上午6:56在湄洲媽祖祖廟恭迎媽祖起駕。臺灣新北市板橋慈惠宮主委江清秀、土城順聖宮榮譽主委盧嘉辰、主委林金結,自發組織的莆田市媽祖信眾代表共同參加起駕儀式。在臺灣迎駕團、湄洲媽祖護駕團、陣頭隊人員一同護駕前往宮下碼頭,湄洲媽祖出發前往平潭乘坐「海峽號」客滾船開啟巡遊之旅。
當天下午2:00抵達臺北港,新北板橋慈惠宮組織北臺灣百家宮廟一千餘信眾前往臺北港碼頭迎接湄洲媽祖聖駕。陣頭表演、焚香、參拜,一系列盛大的接駕儀式自此開始。接駕大典後,湄洲媽祖將前往板橋慈惠宮駐蹕。
湄洲媽祖繞境巡遊,是媽祖信俗的重要一部分,祈求媽祖保佑合境平安、吉祥安康,傳承至今已逾千年。被美國記者評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其雛形源自湄洲媽祖巡遊繞境。為期17天的繞境巡遊中,共經過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嘉義市、雲林縣、彰化縣、臺中市等10個縣市89個媽祖宮廟(其中北臺灣42個,臺灣中部47個),期間當地媽祖宮廟也將組織彩車巡安賜福、百廟參贊神尊攢轎腳特別祈福等活動。9月25日下午,郭臺銘在臺灣鴻海科技集團總部迎接媽祖,並舉行湄洲媽祖接香大典。9月29日上午,湄洲媽祖受邀參加「北臺灣」媽祖文化旅遊節中最重大的盛事——北臺媽祖士林大會香。10月6日,湄洲媽祖將駐蹕大甲鎮瀾宮,並徒步巡遊,兩岸信眾共同跟隨媽祖,再掀「瘋媽祖」熱潮。
自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開始由朝廷祭祀媽祖後,歷經元、明、清各朝代,形成了按年春秋二祭的定例。清雍正帝(1733)又詔普天下行三跪九叩首禮。乾隆五十三年(1788)頒布聖旨,欽定「天后原籍湄洲」每年舉行春秋兩祭,與祭黃、祭孔並列成為「中華三大祭典」。媽祖祭典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月24日、10月8日,新北市板橋第二運動場、臺中市大甲體育場將分別舉行兩場「祖臨新北」、「祖臨臺中」湄洲媽祖祈福大典(145人中型祭典),展示世界「非遺」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促進臺灣媽祖宮廟在媽祖祭典上規範化、儀式化、藝術化。特別是板橋慈惠宮為湄洲媽祖搭建了富麗堂皇的臨時行宮,臺中活動現場將組織3000多座宮廟上萬尊媽祖神像簇擁湄洲媽祖,舉辦萬把銀鎖「掛脰」儀式、萬人誦經、特色藝文、藝陣匯演、民俗展示等系列活動,盛況空前。
在新北、臺中兩市,兩岸媽祖宮廟將合作民俗表演,充分展示彼此的風土人情,促進民間文藝的交流。其中湄洲媽祖祖廟演出以民俗歌舞《祥瑞湄洲》表演節目為基礎,包括歌舞《千秋媽祖》、《祭典樂舞》、俚歌《最美是湄洲》、表演唱《趕廟會》等4個節目,既展現了媽祖髮飾、媽祖服飾等地域風情,也呈現了逛廟會等民俗活動。演員們用媽祖家鄉語言,演繹媽祖家鄉文藝,綻放著湄洲特色民俗風採。
今年3月至4月,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新北慈惠宮江清秀、大甲鎮瀾宮顏清標、臺灣媽祖聯誼會鄭銘坤等幾十家臺灣媽祖宮廟負責人陸續來到湄洲媽祖祖廟,就邀請並組織湄洲媽祖直航巡遊臺灣一事進行商洽。7月至9月間臺方又組織3個批次的踩線團隊前往湄洲島對接並確認方案。目前,臺灣知名媒體不斷宣傳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新聞資訊,全面開展前期預熱,引起臺灣民眾的高度關注。同時,8月9日至10月10日期間,「Hello,Miss Lin跨界女神數位繞境」展覽舉行,通過媽祖信仰文化、繞境進香習俗、媽祖文化國際性等展示,讓更多全球華人領略媽祖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內涵精髓,進一步加強全球華人的文化凝聚力,促進人文交流與民心融合。
媽祖信仰在臺灣傳播,最早因為唐山過臺灣,乘船過「黑水溝」,海上兇險、風雲莫測,往往攜帶媽祖神像祈求平安,上岸後家祀或立廟奉祀。早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間,大陸移臺民眾就把媽祖作為保護神帶到臺灣;明清以來,閩粵人民紛紛渡海入臺,媽祖信仰也隨之在島內各地落地傳揚。如今,臺灣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媽祖宮廟,媽祖信眾約1600多萬,佔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2/3。目前每年前來湄洲祖廟謁祖進香的臺胞已超過30萬人次,湄洲島成為臺胞赴大陸最多最密集的地區之一,2011年被國務院臺辦批准為首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媽祖文化在對臺交流合作和發展兩岸關係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已經成為聯結兩岸同胞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1987年,湄洲媽祖祖廟舉辦「媽祖千年祭」活動,前後共吸引近十萬名臺胞取道日本、香港等地輾轉前來參加。1989年,宜蘭縣南天宮組織20條漁船直航湄洲島進香,成為兩岸隔絕40年後第一個有組織、大規模的民間直航。2004年,首個以兩岸民間文化機構為會員的全國性社團——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獲準成立,協會由文化部主管,入會臺灣媽祖廟達58個。2009年,湄洲島先後與臺灣嘉義市布袋港、臺中市臺中港實現客運直航,開啟了兩岸全面「三通」後海上客運直航首航。2014年6月,臺灣400個媽祖宮廟組織的萬人進香團參加第六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進一步刷新了臺胞赴大陸交流團隊規模的紀錄。
特別是1997年,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102天,行程一萬餘裡,經過19個市縣,駐蹕35個媽祖廟,接受信眾朝拜1000多萬人次,臺灣同胞稱之為「千年走一回」的、世紀之行,臺灣媒體以「萬人空巷」、「十裡長街迎媽祖,火樹銀花不夜天」等來描繪盛大的場面,創下了兩岸恢復交流以後,入島交流時間最長、覆蓋區域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記錄,成為兩岸交流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
【責任編輯:李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