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巧家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巧家縣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鄉村振興夯實組織基礎。紮實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按照「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長效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切實把黨支部建設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嚴格執行基層黨建「五項制度」和為民服務「三項工作」等工作抓到實處,落在日常。以督查檢查、述職評議、考核問責為抓手壓實基層黨建責任,嚴肅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抓實農村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保障。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通過「百名講師上講臺」「千堂黨課進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等載體,充分利用黨校、雲嶺夜校、綜合服務平臺、農業技術學校、科技示範基地等培訓機構和資源,大力培訓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職業技能等,切實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加強農業、農村幹部的培養、配備、使用,精準選配和管好用好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深入實施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培養儲備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後備力量;著力改善鄉鎮幹部職工基本工作生活條件,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找準農村發展載體,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推進「黨支部+合作社」發展,按照良種良法、高度組織化和集約化模式、黨支部+合作社「三個全覆蓋」要求,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組織、引領、監督等作用,積極鼓勵和推動「黨支部+合作社」全覆蓋,重點鼓勵村「兩委」班子成員領辦創辦,依託特色優勢產業,把群眾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共同從事產、加、銷等經營活動,提高優勢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水平和生產組織化程度,引導和吸收更多的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將黨支部建成引領群眾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依託鄉鎮產業功能區,興辦市場,「築巢引鳳、借巢引鳳」,通過招商引資和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實施產業帶動、市場帶動等舉措,拓寬發展渠道,在擴張總量上和提質增效上求突破。對沒有確立發展思路或發展思路不清的村(社區),深挖潛力、選好路子,立足本地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優勢,探索出適合本地實際的經濟發展模式,大膽創新求突破,破解「空殼村」發展的難題 ,逐步消除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夯實基層基礎、促進農村發展。(胡開勇)
(來源:微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