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位「ROSA公主」下手又快又準 南京腦科醫院腦外科手術用上了...

2020-12-1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ROSA機器人參與手術。

&nbsp&nbsp&nbsp&nbsp隨著「達文西機器人」在外科手術中屢屢顯身手,機器人手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不過,最近,南京腦科醫院迎來的新成員「ROSA」機器人,則是專門協助醫生給人類大腦動手術的,在它的幫助下,精準度和速度遠遠超過傳統手術。這也是江蘇引進的首臺「ROSA」機器人。

&nbsp&nbsp&nbsp&nbsp色彩絢麗,腦外科醫生叫它「公主」

&nbsp&nbsp&nbsp&nbspROSA是一款多功能機器人,來自法國。英文全稱是(Robot of Surgery Assistant)。和一般機器人硬邦邦的形象不同,ROSA的線條柔和,色彩絢麗,全身「披」著玫紅色的彩帶,神經外科醫生親切地叫它「 ROSA公主」。這位小公主一點不傲嬌,幹起活來麻利又漂亮。它的手臂自由靈活,下手「又快又準」。南京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張銳揭秘說,ROSA的機械臂上裝有傳感設備,能自動追蹤患者體位。「它將術前計劃軟體、導航追蹤功能及機器人輔助器械定位和作業系統、高級的可視化功能整合於一體。」ROSA能迅速捕捉定位到患者腦部的病灶,誤差在1毫米以內。而在傳統手術中,為患者腦部病灶定位有著複雜的流程。醫生常常需要在手術臺上,用上X、Y現場運算,得出病灶精確的位置。而且每尋找一次,就要調整患者腦部姿勢,重新計算。「可以說邊動手術邊做數學題。」張銳主任笑言。自從ROSA公主「駕到」,精準定位的難題解決了,醫生只需要專注於手術本身。「這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比傳統手術至少快了一倍。患者的創傷變小了。」

&nbsp&nbsp&nbsp&nbsp腦部植8根電極,手術縮短至兩小時

&nbsp&nbsp&nbsp&nbspROSA來到南京後,已經協助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的專家們動過多臺手術。32歲的癲癇患者王女士前幾天就在ROSA機器人的輔助下接受了立體定位電極植入手術。張銳主任介紹說,癲癇是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約30%的藥物難治性患者需要通過手術來解除痛苦,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王女士17歲時被診斷患上癲癇,發作時口吐白沫渾身抽搐,隨著病程持續,症狀越來越嚴重,到了必須要手術的時候了。電極植入手術就是將電極植入王女士大腦神經元病灶處,調準電波,恢復大腦功能。手術對病灶的精準度要求很高,ROSA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專家通過術前計劃軟體制定了手術方案,ROSA調用導航追蹤和定位鎖定王女士腦部的8個病灶。「通過微創手術,8根電極快速植入8個病灶處。」張銳主任說,手術時間縮短至2個小時,而傳統手術植入一根電極就要半個小時。「精準、微創、高效,這是ROSA機器人的到來,給腦部手術帶來的顯著變化。」

&nbsp&nbsp&nbsp&nbsp輔助帕金森手術,精準度提高10倍

&nbsp&nbsp&nbsp&nbsp1月3日上午,記者在南京腦科醫院手術室直擊了ROSA輔助下的帕金森「腦深部電極植入術」。患有帕金森病8年的張先生,起始於肢體的僵直和震顫,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藥物已經無法控制他的病情,醫生建議手術治療。

&nbsp&nbsp&nbsp&nbsp術前經過評估,醫生將張先生的相關參數輸入電腦,術中,由ROSA輔助定位,手術醫生根據ROSA的定位進行手術。據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章文斌教授介紹,ROSA輔助下治療帕金森手術可以極大地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將精準度提高到0.1mm,而對患者而言,手術越精準,術後康復效果就越好,生活質量也將越高。

&nbsp&nbsp&nbsp&nbsp術中,在ROSA的指引下,醫生把刺激電極精準地植入到位於大腦深部只有黃豆粒大小的核團上。「帕金森手術對手術的精準性要求極高,哪怕相差一到兩個毫米,效果都不一樣,甚至還會出現其他一些損傷神經細胞的危害,所以這種技術就像打靶一樣,需要精確地打準病變的中心位置。以前帕金森手術主要是通過框架技術來完成,且這種技術在國內大多數醫院仍然在用,它的刻度只有毫米。而ROSA機器人輔助下的帕金森手術,精準度可以提高10倍。」章文斌告訴記者。通訊員徐曉蓉

相關焦點

  • 骨科和腦外科聯合,成功治療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
    患者很緊張,來南京幾家大醫院求治,均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給予腰部針灸、推拿、理療及藥物等保守治療,不見好轉,一家人非常著急。仔細查體現真兇輾轉多時,患者經人介紹來到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找到脊柱科李志偉教授。
  • 南通四院晉級三甲專科醫院 市腦科醫院、南京醫科大康達醫院附屬...
    今天,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晉級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南通市腦科醫院、南京醫科大康達醫院附屬醫院也同時揭牌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副市長徐新民等為市四院晉級三甲專科醫院揭牌。
  • 南京腦科醫院和南京胸科醫院合併
    &nbsp&nbsp&nbsp&nbsp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劉海燕 記者 於丹丹)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南京市胸科醫院和南京市腦科醫院正式合併,按照一院兩區運行。在繼續保留原有兩塊牌子外還將增掛南京市康復醫院牌子,這將是南京打造的首個三級康復醫院。
  • 到南京腦科醫院測智商的增了兩成
    而記者從南京腦科醫院也了解到,近期颳起了一波測智商熱,求測人比平時多了兩成!網上,包括「門薩測試題」在內的各式測智商軟體也是鋪天蓋地。而門薩總部於近日緊急發出通知,面對網上門薩試題的熱烈傳播,暫停2012年亞洲入會考試,待新試題編寫好後重啟招新。   科學的智商測試究竟是怎樣的?智商可以上網自測嗎?人的智商可以改變嗎?昨天,記者和專家聊了聊智商那些事。
  • 南京腦科胸科醫院將合併 傳染病區遷出主城
    原標題:南京腦科胸科醫院將合併 傳染病區遷出主城   昨天,記者從南京市政府獲悉,在《關於優化全市醫療資源布局的近期工作方案》解讀中明確,南京腦科醫院和胸科醫院合併,傳染病區全部遷出主城。
  • 西安又一家腦科醫院成立,患者可享手術康復全程服務
    12月13日上午,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舉辦腦科醫院成立大會暨神經系統疾病學術交流會議,標誌著醫院的學科整合建設與融合發展步入全新的階段。據了解,剛剛成立的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腦科醫院將由神經內科、神經外一科、神經外二科組成,現有醫護人員 148 人(醫生 52 人,護士 90 人,康復治療師 5 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碩博士40人,已形成年齡、職稱、學歷結構相對合理的人才梯隊。
  •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特邀腦科醫院柯曉燕教授開展會診活動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的醫療聯合體單位,為促進兩院先進醫學研究理念與專業技術保持高度同步,8月13日上午,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特邀腦科醫院柯曉燕教授開展聯合會診活動。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建院以來,憑藉專業診療和用心服務贏得廣大家長和同行的認可,為成為「政府滿意、百姓放心、員工幸福、行業稱讚」的中國兒童康復醫院,天佑正在奮力前行。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康復治療體系是「劉振寰中醫康復體系」結合「南京腦科醫院ABA康復體系」,在中醫和西醫的康復治療方式上都具備相當的高度。在中西醫結合的科學治療體系下,南京天佑兒童醫院住院綜合治療的療效更顯著,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家長絡繹不絕。
  • 市一醫院腦外科一把刀高翔我的目標是讓寧波腦外科水平靠近全國...
    2010年,寧波市第一醫院首創將上海優質資源本地化的模式,成立了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分中心,在此之前,全寧波腦外科腫瘤手術一年僅40多臺。  今年,僅寧波市第一醫院的腦外科腫瘤手術就達到了400多臺。  兩年間,分中心主任高翔用他的手術刀,創造了寧波無數個第一例,也將上海先進的治療經驗傳播到寧波的每個角落。
  •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舉辦腦科醫院成立大會
    開幕式上,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張亞卓在講話中提到,「昨天傍晚在西安醫學院一附院做了一個高難度手術,按照常規技術這個患者需要做三次手術,病人的痛苦較大,但是我和該院腦病醫院團隊一起僅用時兩小時便順利完成手術;醫院的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努力促進專業良性發展;希望醫院與國際國內高端前沿技術團隊結合起來,建立廣泛的網絡聯絡,不斷放大亮點,成為現代神經外科發展領域中的佼佼者
  • 神經外科分會第二屆年會在冬雷腦科醫院舉行
    11月28至29日,由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主辦的「第二屆神經外科年會」、「冬雷腦科第三屆學術年會」、「2020 Fukushima浦東神經外科論壇」同時在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在腦血管畸形學術高峰論壇上,劉建民教授等數位神經外科專家圍繞該病的治療方式、治療發展方向等方面作精彩的主題分享,還針對三例典型病例進行了深度剖析,旨在為患者找到更佳的治療方案。大量臨床資料發現,腦血管畸形是我國10至20歲的青少年突發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腦血管畸形臨床上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動靜脈畸形多見。
  • 腦科醫院與胸科醫院正式合併 同時將打造南京首個三級康復醫院
    本報訊(記者顧小萍)南京市胸科醫院和腦科醫院正式合併,按照一院兩區方式運行。在繼續保留原有兩塊牌子外,還將增掛「南京市康復醫院」牌子,這將是我市打造的首個三級康復醫院。南京市胸科醫院過去是以結核病、心肺疾病為主的專科醫院。
  • 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舉行「腦血管畸形」「顱底腫瘤」「功能神經外科...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左妍)11月28至29日,由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主辦的「第二屆神經外科年會」、「冬雷腦科第三屆學術年會」、「2020 Fukushima浦東神經外科論壇」同時在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 泰州四院獲南京腦科醫院醫聯體單位首屆「大愛精神」微電影比賽多...
    中國江蘇網2月7日泰州訊 1月30日下午4點,南京腦科醫院首屆「大愛-精神」微電影頒獎典禮在該院第一會議室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24家醫聯體單位的各級領導、參賽代表和部分演員等近百人來到現場。  由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張蔚自編、自導的微電影《音符深處的夢想》,經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環節後,在醫聯體單位首屆「大愛-精神」微電影大賽評選中斬獲「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效」兩項大獎。
  • 兩臺國際最先進的第四代機器人「達文西」在江蘇醫院上崗
    交匯點訊 20日上午,兩臺國際最先進的第四代機器人「達文西」,分別落戶南京市鼓樓醫院和江蘇省中醫院。兩院專家當天分別用該機器人完成了一例前列腺癌根治術和一例胃癌全胃切除手術。至此,南京擁有第一至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的醫院有東部戰區總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中大醫院、鼓樓醫院,共7臺。
  • 濰坊市人民醫院腦科分院舉辦博士論壇
    為慶祝腦科分院建院15周年,加強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推動分院高質量發展,近期,腦科分院分期舉辦博士論壇。濰坊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腦科分院院長丁硯生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人才是醫院的寶貴財富,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匯聚人才能量,打造博士論壇是強化學科建設,營造學習型醫院的重要舉措,分院將以此為契機,大力營造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濃厚氛圍,為學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 即墨人民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攜手打造半島腦科中心
    心急如焚之時,得知北京天壇醫院專家在即墨人民醫院長期坐診手術,他立即趕來,不到一個星期便成功接受了手術,這例手術也填補了醫院的空白。而王先生的經歷,只是即墨人民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技術合作的一個縮影……7月16日,即墨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0小時內接連完成了9臺手術,創造了醫院神經外科單日手術歷史新高。自從與北京天壇醫院進行技術協作,成立了青島腦科中心後,獲益的不僅是當地群眾,還有眾多來自其他地區的患者。13歲少年小勇(化名)是煙臺人,他經常感覺頭疼,視物模糊一年多,被煙臺當地醫院確診為泌乳素型腦垂體瘤。
  • 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累計接診12萬人次
    「嘀……嘀……」在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的手術室內,北京醫生初君盛手持手術刀,正透過大型手術顯微鏡,一點點將腫瘤從患者的腦中剝離。患者來自內蒙古,被頭痛折磨多年,幾乎雙目失明,本來想去北京就醫,卻由於疫情被「堵」在了張家口。
  • 網傳「南京腦科醫院精神疾病測試題」專家闢謠
    昨天,一份「南京腦科醫院精神疾病測試題」在網上流傳,經過現代快報記者核實,這是一個「贗品」。南京腦科醫院專家說,「精神心理」的試題很多,很多人也會去做,但網友發布的這一份絕對是假的。南京腦科醫院醫生:一看就是假的記者將測試題發給了南京腦科醫院主任醫師譚俊華,他笑著說,撇開最後的搞笑答案不說,僅看提問的方式和內容,就知道這是網友的炮製。比如,有這麼一道題:「你膽敢在非常感傷的畢業典禮上瘋狂地說笑話嗎?」
  • 「瀏陽市腦科醫院」來了,快看定位!
    文|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嬋大家注意啦瀏陽市精神病醫院更名啦!更名成什麼醫院?為什麼要更名?一起來了解下今日,瀏陽日報記者獲悉,瀏陽市精神病醫院已變更醫院名稱為「瀏陽市腦科醫院」,加掛「瀏陽市精神病醫院」牌子。
  • 南京腦科醫院引進新技術 VR眼鏡治療「恐高症」
    最近,南京腦科醫院用虛擬實境輔助心理治療,讓患者穿戴上VR設備之後,進入「高度還原」的恐怖環境當中,通過直面恐懼,來治療恐懼。怕高的你,敢來挑戰嗎?南京腦科醫院心境障礙科副主任王純告訴記者,國外有研究,各類恐懼症的人群佔到1%到10%,最常見的就是恐高、暈血,王純說,臨床上,還遇到過恐鳥、恐水的患者。    有一部分恐懼可以通過迴避的方式來克服,比如恐高,可以不住高樓;怕蛇,就不要去野外。但是有一部分恐懼,卻會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如幽閉恐懼,患者表現出恐懼封閉的空間。害怕坐飛機、坐高鐵、坐電梯等,這對生活就會帶來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