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於碑帖之間|梅躍輝書法欣賞

2020-12-08 中國書法網

梅躍輝

藝術學(書法)博士,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劉海粟美術館研究員,《中國書畫》雜誌社特聘書法家。

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入選北京工業大學「日新人才」和中國書協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書法報》2013年度書法海選「書壇新秀」,《東方藝術•書法》雜誌提名「全國青年書法二十家」。

0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系,先後獲得文學碩士和藝術學博士學位。

著有《宋代地券書法•卷二》、教材《中國書法》,《當代書家交流展作品集—梅躍輝》、《梅躍輝書法作品集》、《陶然方外—梅躍輝書法輯》,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中國書法》、《中華書畫家》、《文化月刊》、《書法報》、《書法家》、《藝術中國》、《中華兒女•書畫名家》等媒體曾作專題報導。作品被中國書法館、劉海粟美術館、常熟美術館等專業機構收藏。

獲獎: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獎、中國(芮城)永樂宮第六屆國際書畫藝術節暨全國「魏晉風度」新銳書法作品展優秀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提名獎、榮寶齋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獎、第三屆北京迎奧運電視書法大賽成人組二等獎等。

入展: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第二屆「翁同龢獎」全國書法大展、全國第七屆楹聯書法展、全國首屆「沈延毅獎」書法篆刻作品展、「乾元杯」全國書法篆刻展等。

躍輝的書法以北碑為支點,以篆隸筆意為審美追求,結體的構成方式,在反思唐楷的基礎上,以敧側、錯落、對比、誇張等手段,反常入道,復歸鍾、王,使每一個點畫都具有在整體中存在的理由,既沒有無緣無故的長短,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粗細。躍輝的點畫生成乘勢而起,組合後的結體便在張力中互為運動,既生存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圖像空間,又節奏般地表述著時間軌跡,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且井然有序、自然生動。

——胡抗美

和同齡人比起來,躍輝在書法創作上有種敢於決裂的勇氣和魄力。他的字展示出和甜美、熟俗的決裂,同重複古人、今人的決裂和複製自己的決裂。他追求生拙清奇,雄厚老辣的大美,或者稚趣酣暢、粗頭亂服的「醜」的意味,或者乾脆率意而為、任筆所至地去書寫,甚至運用一些顛覆式的表現,但絕不取媚於他人的審美,也不遷就於自己的惰性。斷除襲取,獨出靈裁,是躍輝的書法作品中傳達出的一種可貴氣象。他不是書法大軍中那些欣賞者、參與者,淺嘗輒止、徒好其名而已,他視書法為信仰,堅定地書寫自己、傳達自己,氣象剛正恢弘,無纖毫俗筆,「蕩然肆志,不拘攣兮」(揚雄《太玄賦》)。

——劉光

躍輝博士書法取法很廣,北碑、楊維楨、懷素、王字等等,上面已經提及。但對於書法取法可以說「碑帖兼容」是其最大的特點。書法至清中後期出現了碑學高峰,尊卑抑貼的思潮充斥書壇,碑帖其實並非是對立的,二者融會貫通便可收到出奇的效果,何紹基、沈曾植、于右任等大師都是碑帖兼容的高手。時至當下,二王帖學一路佔據上風,躍輝博士的書法便是另闢蹊徑,走了以碑帖兼容的道路,誠然其帖學功夫也非了得,比如中鋒渾圓的帖學草書便是實力映證。躍輝博士在碑版書法上取其古拙、大氣和隨意。碑版書法、書刻隨意,古意未泯,新意迭出,引用到創作之中,抒情性上開張有度,大起大落,極富音樂的流動性與錯落性。書法需要自然,但自然不是荒率與粗疏,躍輝博士於是以帖學的精到和理性參之,做到了抒情性與理性的和諧相融,於此,書法的靈性、書法的生命就鮮活生動了許多,因此得到大多數評委的允諾是理所當然的。

——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徐曉洪

碑耶!帖耶!梅躍輝先生的作品結體開張,造型豐富,厚重的點畫自由愜意地分割著作品的內部空間,由於他以碑為骨,因此作品瀰漫著撼人的恢弘氣勢,表現出強烈的整體效果。多年的帖的學習使他的作品氣韻流動,流暢通達,蘊籍含蓄,內韻畢現,盡現古意!碑帖結使他的作品形式簡約中極盡變化,平淡而絢爛,十分難得。他的作品字裡行間均能傳達出其文之雋永,其書之安雅,宛若夏季一縷清風微拂,又如一杯香茗沁人心脾,令人久久回味,也似一曲悠揚的小調在耳邊漸行漸遠,餘音繞梁。

—— 謝吉昌

相關焦點

  • 碑帖兼融渾然成趣 劉詠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初習顏楷,後轉習漢魏摩崖、北朝造像、寫經刻經,形成碑體書法風格。書法作品上世紀90年代入選首屆中韓書藝交流展,全國第二屆刻字藝術展,全國第三屆書壇新人作品展,全國中青年書法邀請展,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魯韓墨緣·中韓中韓著名書家邀請展,全國(百家)著名書法家邀請展。
  • 北魏《李壁墓誌》書法欣賞,有些碑帖可看不可學
    學書法讀帖子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古人留傳下來的東西並不全是好的,書法也是一樣,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學古人書法也是一樣,我們在學習欣賞和讀帖的過程中要學會帶有否定的眼光去讀,帶著批判的思想去看,去欣賞學習其中有用的東西,對待書法也要有所揚棄。一個碑帖中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何去分辨,就識別,就是我們日常讀帖要留心和培養的。有的東西史學研究價值高,但卻不適合去臨寫。
  • 「國臻藝苑 · 重點推薦」2020年最具收藏投資藝術家:梅躍輝
    【國臻藝苑 · 重點推薦】2020年最具收藏投資藝術家梅躍輝躍輝的書法以北碑為支點梅躍輝跟我認識不久,並且還不算熟悉,甚至是都一點都不熟悉的一個朋友。我知道梅躍輝這個名字也是在朋友的談話中隱約記得,在微博上我們也是互粉的好友,關鍵的一點是他的姓比較有可記性。唯一的一次見面也是在前不久的「八零榜樣——全國80後優秀青年書法家提名展」。
  • 推薦:如何欣賞書法及書法作品?
    (一)碑帖與法書要鑑賞書法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書法。按照書法的「法」來欣賞,因為作者也是按照這種「法」來創作的。廣義的書法包括碑帖和法書兩類。碑帖我們俗稱「黑老虎」,底色是黑色的,書法是白色的。施蟄存先生在《碑與帖》一文中介紹了兩者差別。
  • 梅躍輝 | 書法線條的時空感知與創造
    著有《宋代地券書法•卷二》、《中國書法》、《當代書家交流展作品集—梅躍輝》、《陶然方外——梅躍輝書法輯》、《梅躍輝書法作品集》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中華書畫家》、《中國書法》、《中華兒女•書畫名家》、《文化月刊》、《中國改革報》、《中國經濟時報》等媒體曾作專題報導。
  • 歐陽中石書法飄逸蒼然,碑帖痕跡很濃厚,卻遭人批評碑帖風格稚嫩
    書法界的許多老前輩,他們不僅有著深厚的筆墨功夫,而且在書法學識方面也是淵博的很,可謂是真正的「書家」。今天要談的這位老書法家就是歐陽中石先生。歐陽中石的書法給人一種老氣橫生的印象,尤其是碑帖之法很濃厚。他的書法用墨濃淡有致,清俊飄逸裡有著厚重爽朗,樸素古拙裡分明又見高雅的格調。欣賞歐陽中石的書法,小編總是有一種「枯藤老樹昏鴉」的感覺。其實這也說明歐陽中石的書法既有清新的小格調,也有蒼勁的古調。
  • 歐陽中石書法飄逸蒼然,碑帖痕跡濃厚,卻遭人批評碑帖風格稚嫩
    歐陽中石的書法給人一種老氣橫生的印象,尤其是碑帖之法很濃厚。他的書法用墨濃淡有致,清俊飄逸裡有著厚重爽朗,樸素古拙裡分明又見高雅的格調。欣賞歐陽中石的書法,小編總是有一種「枯藤老樹昏鴉」的感覺。其實這也說明歐陽中石的書法既有清新的小格調,也有蒼勁的古調。
  • 零基礎書法入門 學習書法基礎知識 臨摹碑帖 學習書法必備工具
    行書,是一種書法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草書,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不論年代,凡寫得潦草的字都算作為草書。狹義的,即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 靜松播報|書法藝術家陳紹友小楷欣賞
    陳紹友先書法創作一角近照陳紹友先篆刻創作一角近照陳紹友小楷《隴南簡介與詩詞》作品以下是陳紹友小楷《隴南簡介與詩詞》作品局部,請欣賞親愛的頭條讀者,顯強工作室將定期發布書畫、篆刻、國學、攝影、旅遊等作品欣賞
  • 欣賞書法,是一門大學問!
    中國書法之美是他國文字所不及的,而欣賞書法,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要較深入的欣賞書法,得有兩把刷子──「歷史的刷子」與「書法的刷子」。
  • 展訊|「即古即真」——李明書法作品慈善公益展
    一點一畫,一字一形,在碑帖之間,一次一次與古人相會。漸漸地,我看到了他們的鬚眉表情,看到了他們的沉吟與飛揚。與此,我也看到他們筆墨間曾流淌過的歲月和屬於他們的人生故事。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王羲之說,「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東坡先生說「人間有味是清歡」「事如春夢了無痕」。人生須臾,夢想與現實之間又常常橫亙著一條漫長的路,崎嶇且艱辛,古今皆然。
  • 淺談如何欣賞書法
    作者:七星閣主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之一,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漢字書寫藝術。 經常有人問我,馬老師,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是好的?好的書法作品好在哪裡?說到底,我們該如何欣賞書法作品呢? 今天,我就跟大家簡單談談書法作品的欣賞,也請大家廣開言路,批評指正。 書法作品體現書者的氣質、心境、情感及藝術審美追求。
  • 篆刻大師石開書法欣賞,美院專家:趣味天成,有碑帖的影子
    石開是當下著名的篆刻大師,身為篆刻書法家的他自然也會寫一寫書法。與篆刻不同的是他的書法其實並沒有獲得多少人的認可。但在書法藝術的圈子裡,他的書法是帶有著他篆刻的獨特影子,用美院專家的話來講就是:趣味天成,有碑帖的影子。
  • 清代書法大家查升,行書碑帖拓本欣賞,字體筋骨老健,行雲流水
    查升行書碑帖拓本欣賞:書者介紹:查升(1650-1707),字仲韋,號聲山,浙江海寧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時康熙帝選儒臣侍值以備顧問,他經薦入直南書房多年,累遷至少詹事 。
  • 雄卓沉健 大器風範|書法名家鬱志桐
    能不能把碑帖兩門的功力合為一體,形成書法既有文雅翩翩的風度,又有 的品格呢?這個應該是比較難的,所以當代一些書法家「以碑入草」或是「以碑入行」的筆墨探索都是失敗的,顯得不倫不類。他磨礪書法,用功極深。書法悟性自幼年而顯,痴迷翰墨已逾六十餘載。
  • 書法學習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碑帖
    學習書法,要是講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是「器」,那麼借鑑歷史上優秀的大量書法碑帖範本,或者講是臨本,則是通向書法成功之路的「階梯」。打個比方,練小提琴、鋼琴要有琴譜、練習曲,書法學習中所要借鑑、臨習的碑帖,就相當於鋼琴、小提琴練習當中的琴譜、練習曲。然而這也僅僅是個比方而言,並不能夠全然劃上等號。學習書法需要選擇碑帖,進行臨摹。初學書法選擇什麼碑帖呢?
  • 內行人是如何欣賞書法的?——欣賞書法的三步曲
    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作」的過程!在講如何欣賞書法之前,想說說欣賞書法作品的四個階段:【未入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的關於書法的薰陶太少。嚴格說起來,這並不能算是欣賞書法的一種境界,因為根本就沒有欣賞。【入 門】能夠感覺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但說不出好在哪裡。這應該是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層次,看到比較主流的作品能夠有美的享受,覺得這字不錯,但是如果要問好在哪裡,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就是感覺挺不錯的」,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 碑帖拓片市場回暖
    《龍藏寺帖》  歷史悠久 流傳廣泛  碑帖拓片是自唐宋以來欣賞、學習和臨摹書法藝術的必經之路,在書法熱和收藏熱的今天,無論鑑賞還是投資,碑帖拓片都理應更受重視。而「帖」最早是指在文書卷子上作標題的帛書文字,後世將那些書法大家所寫的墨跡摹刻上石,可以多次拓制,並製成拓片裝裱成冊,供人們欣賞或臨摹學習之用,碑帖由此開始盛行。碑帖拓片之所以珍貴,在於它能清晰、完整、準確地再現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的神韻和精髓。它所記錄、表現出來的內容,不僅具有一定觀賞價值,更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 淺談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作者:七星閣主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之一,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漢字書寫藝術。經常有人問我,馬老師,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是好的?好的書法作品好在哪裡?說到底,我們該如何欣賞書法作品呢?今天,我就跟大家簡單談談書法作品的欣賞,也請大家廣開言路,批評指正。書法作品體現書者的氣質、心境、情感及藝術審美追求。
  • 于右任丨晚清碑帖融合第一人
    呈現出風格多樣、異彩紛呈的繁華局面,這與當時所倡導的書法批評、求變創新的觀念直接相關,因而促使了清代魏碑書法風格的創新,出現了以鄧石如、趙之謙、張裕釗、于右任為代表的四次重大轉變,對楷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使魏碑書法成為清代碑學書法中的一大重鎮。碑帖是中國書法的兩大主要源流,各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