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渝北分賽區初賽作品評審在龍山小學校舉行。至此,本屆書畫大賽12個分賽區初賽作品評審全部結束。上遊新聞APP「紫荊杯」網絡點讚展示通道9月24日零點正式開啟。
據悉,渝北區為組織本次書畫大賽,在7月中旬專門召集區內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舉辦了參賽推進會,最後有10餘所學校上萬名學生參與了此次書畫活動,層層篩選後最終有600餘幅作品進入分賽區初賽,經過現場評審,270幅優秀作品獲得晉級重慶市決賽環節資格。參與此次評審的評委,有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曾學斌、渝北區文聯主席唐文武、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美術教研員周德斌等。
小學組書法:作品裡已有獨立思考的痕跡
「參賽作品呈現出來的水平,足以證明這些學生們有功底,堅持長期練習!」渝北區文聯主席唐文武,是此次評審的評委之一,他對小學組的書法作品讚不絕口。
「首先,小學組書法作品的章法布置十分規範,符合我們書法的傳統要求,書法作品的欣賞性、藝術性很強。其次,從字本身來看,學生們在寫的時候,控制能力很強,點、橫,撇、捺的布局,力道,能看出來他們是小小『練家子』。」唐文武說,更值一提的是,這些書法作品,能體現出學生們在書寫時已經在開始思考。
所謂思考,就是思考用墨濃度、層次變化、筆畫粗細等。
「比如這幅字,整體描寫工整,字體結構路子正,唯一美中不足是其筆劃粗細處理自然度、協調度不夠,且用墨時,水有點過多。」唐文武指著一幅書寫唐詩的作品表示,不過正是這些缺陷,體現出了孩子們在完成一幅作品時,已經開始在思考,在努力朝有特色的方向發展。
「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繼續練習,水平將會有明顯提升,能更好的掌握書法作品的『濃淡、虛實』,寫出既規範,又驚豔的作品。」唐文武說。
幼兒組、小學組國畫:表現大膽 充滿童趣
熊貓、向日葵、紅燈籠、玩耍的小朋友……這些充滿童趣的元素,都在幼兒組的國畫裡。
「這些畫,雖然稚嫩天真,但是用色大膽,整體看上去很大氣。」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美術教研員周德斌說,這些作品辨識度很高,一眼就能看出是幼兒畫的。看似在塗鴉,其實又能很準確的,表現出他們內心的純淨。
來到小學組國畫區域,周德斌眼前一亮。
「看看這幅畫,畫上面的雞媽媽帶著小雞,孩子們用他們特有的筆法和想像,把小雞們憨態可掬的樣子,描繪得淋漓盡致。」周德斌說,和幼兒組的作品相比,小學組的國畫在用墨、色彩方面,更顯熟練,對傳統筆墨的理解非常到位。
「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他們也有創新,比較大膽的在運用水和墨,將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描繪出來。描繪的主題也很豐富,有畫解放軍的,也有畫一些跟傳統文化有關的,這些畫,看上去視覺效果極佳。」周德斌表示。
幼兒組、小學組西畫:色彩對比強烈 五彩斑斕
「你看這幅畫裡面的狗,多有個性,還有這條龍,這幅皮影畫……」周德斌一口氣在小學組西畫裡挑出了好幾幅優秀作品。
「整體上看,這些作品色彩搭配既豐富,又和諧,對比強烈,表現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構圖方面,既有大的框架,同時也很注意細節,點線面有明顯對比,取材也很豐富。」周德斌說。
而看幼兒組的西畫,就像是被帶入了童話的世界,他們用鮮豔的色彩,將現實中的元素,通過想像加工,畫在紙上。
「看他們的畫,會被畫裡的色彩斑斕弄得眼花繚亂。但這就是幼兒西畫的特色,通過畫,可以看出他們內心天真、明媚,無憂無慮,比較有感染力。」此次評審的又一評委周星雨表示。
「比如這幅畫,有深藍的海,金黃的沙灘,還有沙灘上坐著的男孩。整幅畫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美,很寧靜,看了讓人舒服,這可能就是幼兒組西畫的魅力所在。」周星雨說。
新聞多一點1>>
三千多幅作品24日起進行網絡專題展示,趕緊為你喜歡的作品點讚
據組委會香港紫荊雜誌社重慶站主任仇漩介紹,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自7月15日接受報名開始,截至9月23日渝北分賽區初賽作品評審結束,共收到作品上萬件,經12個分賽區初評選出3000多件作品,9月24日至10日8日(兩周)在上遊新聞APP、重慶發布、iChongqing愛重慶、光明重慶、智匯八方微信公眾號開展網絡專題展示,供廣大市民觀賞點讚,決出最佳網絡人氣獎。
10月13日前,重慶賽區將進行決賽評審,評選出540件作品推送香港參加總決賽。
「從各個分賽區評選產生進入重慶賽區決賽的作品質量看,可以說代表了重慶靑少年書畫藝術最高水準,相信我們重慶賽區一定會在香港決賽中取得好成績」,仇漩主任說。
新聞多一點2>>
學生們要寫生,我們就把學校變成「花園」
走進渝北區龍山小學,上繪畫課的孩子們,正三三兩兩坐在花壇邊、樹下,抱著畫板畫畫。而學書法的孩子,則站在樹下的石臺前,揮灑毛筆,一筆一划地練字。
「我們學校很重視對學生藝術的教育,每周,我們都有軟筆書法課、繪畫課,並配有專職的老師教導。」據龍山小學教科室主任李瓊介紹,學校還有專門的書法校隊和繪畫校隊。
校隊的成員都是從各班精挑細選出來,目前,全校書法校隊人數為30人,繪畫校隊人數為70多人。
「校隊的學生,要麼是對書法和繪畫有極濃厚的興趣,要麼是特別優秀,他們每周會單獨上課,並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書畫大賽,替學校拿下了很多獎項。」李瓊說,除了一些大型比賽,學校還有藝術節,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
為了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以及發現「美」的能力,該校的美術、書法課大多在教室外面上課。
「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創作靈感,我們直接把學校打造成花園式的學校,學校的一花一草,一亭一廊,都精心設計,讓學生在繪畫時,隨時都能找到各種主題。」李瓊表示,每當櫻花盛開的季節,學校的櫻花大道,便會匯集很多自發到附近寫生的學生,這樣的氛圍,潛移默化又能影響更多學生。
除了書法、繪畫,學校還大力推進課程改革,開展啦啦操、跆拳道、戲曲、攝影等四十餘項課程輔助活動項目,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各項體驗中快樂成長。
新聞多一點3>>大家談書法
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曾學斌
學書法最好從幼兒開始學起,就像學舞蹈一樣,練習書法時,手上的肌肉也會有自己的記憶。從小練習,能規範動作,手指如何運筆、下筆都能水到渠成的掌握,且不容易忘記。
此次的書法作品,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孩子們的作品路子正,章法規範,不比一些「江湖書法」,雖然好看,卻經不起細品。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雖經過歷朝歷代的演化,但仍保留了很多實質性不容改變的規矩,比如一點一橫、一撇一捺的基本用筆等。
要想孩子的書法作品路子正,名家的指導很重要,當然,自身的持之以恆、勤奮練習也很重要。另外,書法也是一種藝術,若想在書法上達到一定造詣,需要自身對藝術有所理解。
希望孩子們可以堅持練字,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在練字的過程中,修身養性。
渝北區教師進修學院美術教研員周德斌
在孩子學習繪畫的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不容小覷。從此次大賽學生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有老師引導的痕跡。
老師在引導一個學生完成作品時,必須充分了解這名學生,了解他的興趣,他的生活,根據其自身特點,加以輔導。激發學生用不同表現手法,來完成他的作品。
不過,老師的引導不能過度,只能以激發為主,更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左右學生的想法。
現場的作品,主題雖然緊扣現實,但畫風天真爛漫,充滿童真、充滿想像,這便是老師稍加引導所出的優秀作品。
渝北區龍山小學校長楊乾敏
書法藝術其實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集漢字,古詩詞,美學,構圖,書法本身的結構,結體,章法,自身的修養,情感,意志,以及胸懷等。它絕不是一門單純的藝術。
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始終會告訴孩子們,書法藝術可以體現像音樂的節奏感,像美術的平面美感;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情感。可以知會一個人的性格,脾性。可以給人一種激勵,可以給人一種力量,可以給人帶來一種愉悅。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境界。書法藝術的魅力從古到今,能延續,能傳承,這就是書法藝術的所在。
渝北區龍山小學美術老師謝怡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覺得學生們學繪畫,不光是要學技巧,更要學會發現「美」的能力。繪畫能培養高尚情操,增強藝術鑑賞力,尤其是國畫,還可以在創作過程中,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很有意義。
此次書畫大賽的繪畫作品栩栩如生,都是孩子們情感的表達。在我看來,孩子們參加這種書畫比賽,不僅能給他們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還能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
因此,我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比賽,積極展示,並會在他們的創作過程中,盡力引導,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