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引發國產不鏽鋼鍋的信任危機。
蘇泊爾數十型號產品被指「不合格」引國產不鏽鋼鍋信任危機
近日,一直自詡「高品質」的炊具小家電企業蘇泊爾深陷「質量門」。蘇泊爾數十個型號產品的不鏽鋼材料因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被哈爾濱市工商部門曝光「不合格」,千餘件產品被查扣,在廣州國美、蘇寧等大型家電連鎖賣場也遭遇下架。然而,另一方面,蘇泊爾卻一直在「據理力爭」,稱「不達標」是因為大家對於「標準」的理解不同,並正在與國家衛生部等有關部門溝通。混亂使得消費者產生心理恐慌:國產的鍋具小家電,還能買嗎?
蘇泊爾「質量門」對國產鍋有殺傷力近日,因查出市場上銷售的蘇泊爾產品的質量問題,哈爾濱市有關工商部門宣布對全市「問題」蘇泊爾不鏽鋼產品進行清剿,並勒令強制下架。哈市工商部門表示:「蘇泊爾旗下的200元以下不鏽鋼鍋具多為不合格產品。這些問題產品錳含量超標,鎳、鉻含量均不達標。」然而,針對哈市工商部門的清剿事件,蘇泊爾方面多次回應辯稱蘇泊爾產品達標,「不達標」是因對「標準」的理解不同,並正在與國家衛生部等相關部門溝通,提請主管部門給出權威解釋。
記者發現,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影響的不僅僅是該品牌產品下架的問題本身,更是牽涉到國產鍋的信任問題,各賣場國產鍋具小家電也受牽連。
消費者擔心標準被隨意「理解」事實上,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引發的「信任危機」不僅僅由於可能超標的錳,國家標準在執行中遭遇的「理解不同」反而更讓人擔心。
據了解,蘇泊爾之所以辯稱「產品合格」,依據的是1992年原國家輕工業部批准的QB/T1622.5-92不鏽鋼器皿標準,該標準規定「不鏽鋼器皿材料應選用1Cr18Ni9Ti、0Cr19Ni9兩種材質或性能不低於這兩種材質的其他牌號」。而哈市工商部門依據的是國家1988年頒布的《不鏽鋼食具容器衛生標準》(GB9684-1988),「各種存放食品的容器和食品加工機械應選用奧氏體不鏽鋼(1Cr18Ni9Ti,0Cr19Ni9,1Cr18Ni9)」。
蘇泊爾媒體負責人張麗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988年的舊牌號已經不存在了」,並堅稱蘇泊爾使用的不鏽鋼為奧氏體。記者採訪發現,在2007年國家頒布的GB3280-2007《不鏽鋼冷軋板和鋼帶》中,雖然三種舊牌號分別有對應的新牌號或被取消,但鉻含量都在17%以上,而錳含量也都未超過2%。如,1Cr18Ni9的新牌號對應為12Cr18Ni9,錳含量2%,鉻含量17%~19%;0Cr19Ni9對應06Cr19Ni10,鉻含量18%~20%,錳含量2%;1Cr18Ni9Ti雖由於鑄造工藝等原因被取消,但其鉻含量為17%~19%,錳含量小於2%。而在新牌號標準奧氏體不鏽鋼中,有兩種牌號的不鏽鋼材錳含量較高,最高達到了7%。而錳元素含量過高正是其被勒令下架的原因。
新國標被指「倒退」據了解,錳的價格較低,可以降低成本。然而錳元素含量過高,易使不鏽鋼鍋具的耐腐蝕性降低而發生鏽蝕,且對人體健康不利。
記者採訪了解到,針對1988年頒布的《不鏽鋼食具容器衛生標準》,2010年10月22日,衛生部曾公開發布「徵求《不鏽鋼食具容器》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意見的函」,在《徵求意見稿》中刪除了「不鏽鋼食具容器所應選用的不鏽鋼牌號」的規定,僅規定「食具容器的主體部分應選用奧氏體型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鏽鋼、鐵素體型不鏽鋼等耐腐蝕性能較好的不鏽鋼材料製造」 。此次蘇泊爾事件不禁讓人擔心:用錳可以降低成本,顯然更合商家胃口,如果「較好」的提法入選了新國標,會不會因更難以量化,而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聲明:此文轉載自其它媒體,其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editor@jxwmw.cn。
稿源:廣州日報 作者:
相關報導
江西文明網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