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是幾月幾號?教師節送什麼好
2014年9月10日 農曆 八月十七 星期三 教師節是一個感謝老師一年來教導的節日,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不同國家的教師節時間不同。尊師重教歷來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我國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眼看教師節就要蒞臨了,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都要感謝所有給予我們知識的恩師們,即使只是一條教師節祝福語也是一種感謝的方式。 其實教師節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現在讓我說一個比較典型的關於教師節的故事: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裡,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裡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乾淨,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乾淨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髒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也許很多人都有聽到過這個故事,那我們都趁現在即將到來的教師節,時刻準備著給我們的恩師送上最真摯的祝福,以及可以準備一些教師節禮物,希望恩師能夠一切順利。
教師節可以送康乃馨 康乃馨不僅是母親節給母親送花的合適鮮花,對於教師節,也是非常適合的鮮花。康乃馨大部分都代表愛、魅力和尊敬之情,在康乃馨花色中,深紅色康乃馨代表深深的愛以及關懷,淺紅色表示欽佩,送給我們敬愛的老師也同樣適用。白色的康乃馨代表純潔的愛和幸運,粉紅色康乃馨是最具有象徵和歷史意義的,它是不朽的母愛的象徵也有很高的敬愛意義。
聖潔的白色康乃馨,就像每個老師的胸懷與愛,包容我們,愛護我們。添上紫色的龍膽,就像平日裡老師善意的提醒與嘮叨。綠色的貝殼草,是老師與我從小學蔓延到初中的點點滴滴記憶,藏在老師的關懷與嘮叨之間,是我們愛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