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得兔》真人動畫電影改編自英國作家畢翠克絲·波特所著同名童話讀物,是英國百年經典的大IP。故事講述了田園冒險大王「比得「(是一隻兔子),帶領小夥伴與鄰居麥格雷戈為爭奪菜園主權和隔壁美麗女主人貝伊的喜愛,開啟人兔大戰、鬥智鬥勇的爆笑故事。
在原作中,比得兔和老麥克雷戈先生的矛盾在電影裡被轉化為和他侄子的矛盾。看似簡單的改動實際上意味著整個故事調性的變化。動物與人類的對立與聯繫本是一種比較單純的關係,它們對人類既畏懼又好奇,對他們創造出來的美味花園既嚮往又恐懼。
影片裡的矛盾不是人與動物的矛盾,而是原住民與移民的矛盾。據貝伊說,兔子才是這裡原本的主人,人類是後來者。她認為兔子弱小而可愛,人們應當愛護他們。這未免過於聖母。就算後來者原本理虧,但他們至少沒有主動屠殺兔子,也沒有把原屬於兔子的瓜菜據為己有。
《彼得兔》中有分量的真人演員只有男女主角,而動物幫派的成員卻是一大堆,其中又以五隻小兔子為重心。真人演員與動物間的比重,很能說明問題。真人演員越多,動物越少,兩者之間的互動就會越頻繁,而表演就越容易顯露出它的「表演性」。
電影裡,在主角光環的照耀下,我們只會覺得兔子們是那麼可愛軟萌,貝依小姐是那麼美麗善良。但深究起來,他們都有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對自己和對別人是不同的兩套標準。
《彼得兔》應該是一部面向成人的電影,就算要當做一部童話,那也一定是「反叛的童謠」。原著就是在講反叛與脫離禁錮,與大多數和諧主題的童話故事已然不同,更何況片頭已經明顯告訴你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反叛故事。
網絡上有不少關於《比得兔》黑暗少兒不宜的評價。這種說法也是有依據的,如果帶孩子觀看的話,家長必須從旁進行正確引導,其教育意義也不能完全抹殺,人和動物自然和諧相處是最大的主旨。而且將其視為純粹的動畫片,對兔子的淘氣,男主角的潔癖,男女主角的愛情,一笑而過的話,還是值得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