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殯葬業十大新聞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8年,全國殯葬領域湧動著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活力,殯葬服務日益提升,治理機制更加完善,服務和保障民生的能力顯著加強,殯葬事業不斷改革創新、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社會報《殯葬周刊》遴選出2018年中國殯葬業十大新聞,見證、記錄全國同仁為殯葬事業發展進步邁出的堅實步伐。

開展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2018年6月下旬,民政部等9部門發布《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於6月下旬至9月底,在全國範圍聯合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這是全國殯葬領域一次力度空前、影響深遠的整治行動,聚焦殯葬領域群眾反映最強烈、媒體曝光最集中的突出問題,力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見到成效,並通過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治理,帶動整個行業規範有序、良性運轉。整治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公墓建設運營方面及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喪葬用品銷售方面,共兩大類、10種具體情形。

16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8年1月10日,民政部、中央文明辦、發改委等16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建設惠民、綠色、文明殯葬,以推動殯葬改革為牽引,以滿足人民群眾殯葬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殯葬服務能力和水平為保障,以創新殯葬管理體制機制為動力,推動殯葬改革和殯葬事業更好服務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意見》從持續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建立健全殯葬公共服務體系、規範殯葬服務機構管理、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指明了方向。

民政部公布《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各界意見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網站公布《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以進一步提升立法質量。現行《殯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 1997 年頒布施行的。2018年4月民政部重啟《條例》修訂工作,成立由部長黃樹賢任組長的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此次《條例》修訂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改革方向,回應社會關切,破解實踐難題,遵循了堅持民生導向、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深化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規範殯葬服務、促進殯葬行業健康發展,加強和創新殯葬管理、提升殯葬治理能力等基本立法思路。徵求意見稿由原《條例》的6章24條擴充為8章57條,新增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章節。

第八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殯儀服務員職業競賽舉辦

2018年11月1日至4日,第八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殯儀服務員職業競賽在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舉行,共有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2名殯儀服務員參賽。經過激烈角逐,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殯儀館陳雙陽、北京市大興殯儀館衛豔茹、牡丹江市第二殯儀館高洋榮膺特等獎,並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靳中學等12人獲一等獎,同時產生了20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在團體獎項中,北京榮獲一等獎,黑龍江、重慶、安徽獲二等獎,天津等6個省份獲三等獎,20個省份獲優秀組織獎。

第八屆中國國際殯葬設備用品博覽會在武漢舉辦

2018年6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殯葬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殯葬設備用品博覽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本屆博覽會主題是「弘揚優秀文化,創新綠色發展」,共有138家殯葬企事業單位參展,展出了新研製、開發的殯葬設備用品以及禮儀、設計、花藝等殯葬服務。博覽會期間舉辦的中美殯葬行業交流會、中國殯葬行業交流會、首屆世界女性殯葬從業者交流會也備受歡迎。本屆博覽會參觀人數超過1萬人次,來自美國、蒙古國、澳大利亞、南非、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的殯葬行業組織負責人也一同觀展。

全國喪葬禮俗改革座談會在陝西大荔召開

2018年12月6日至7日,全國喪葬禮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座談會在陝西省大荔縣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殯葬移風易俗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推廣陝西大荔等地推進喪葬禮俗改革、加強公益性公墓建設,保障群眾逝有所安、深化殯葬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會議指出,推進喪葬禮俗改革就是要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契合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和社會文明進步要求,培育具有時代特徵、民族特性、群眾認同、人文深厚的喪葬禮儀,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把握「破」與「立」的關係,推動現代喪葬禮俗改革創新。二是注重「繁」與「簡」的適度,賦予現代喪葬禮俗人文內涵。三是正確認識「生」與「死」的關係,打造現代喪葬禮俗培樹陣地。

全國性海葬文化交流平臺成立

2018年3月28日,中國殯葬協會殯儀服務工作委員會海葬文化交流會在浙江省舟山市綠郡·易德園掛牌成立,標誌著全國性海葬文化交流平臺就此誕生。這一平臺將對海葬這一節地生態安葬方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9月8日,中國殯葬協會殯儀服務工作委員會首屆海葬文化交流會議在舟山舉行,北京、上海、廣州、青島、舟山等9個地方的代表圍繞當地實施海葬基本情況、獨具特色的海葬組織實施方法、惠民激勵政策、後續祭掃紀念服務措施等作了交流。

行業內外在推進生命教育方面達成共識

2018年3月30日,首屆北京大學清明論壇在京召開。來自醫學、哲學、生死學、生死教育、殯葬界等領域的專家以「生命教育與死亡輔導」為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此次論壇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啟發了社會公眾對死亡的正視和思考。在殯葬行業,12月3日至4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舉辦第八屆生命文化節,8年來他們一直致力於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不斷豐富殯葬教育、殯葬服務的內涵;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第三屆「公眾開放日」活動使用VR技術讓民眾體驗「生死瞬間」,通過開放生命文化長廊及教育展廳開展生命教育;長春市華夏陵園連續13年舉辦清明文化節,在2018年發展成為「吉林省暨長春市清明文化周」,面向市民開展生命教育活動;4月2日,安吉龍山源在傳承、弘揚、紀念「兩彈一星」精神的「國家使命」主題園舉辦「院士將軍林」種植啟動儀式,他們著力打造生態文化旅遊陵園,讓陵園成為了對公眾富有吸引力的生命教育場所;12月19日,由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與福壽園國際集團共同主辦的滬港大專院校生命教育新媒體創意大賽啟動,等等。

山東沂水、江西大餘、陝西大荔探索從供給側改革角度深化殯葬改革

山東沂水:2017年5月啟動「全民惠葬」殯葬改革,全縣建成110座公益性公墓,一期建設可滿足全縣10年免費安葬需求;2018年7月1日起,沂水縣把追思會儀式推廣到全縣所有村,實現了從「全民惠葬」到「全民禮葬」的嬗變升級。

江西大餘:把殯葬改革納入經濟建設、鄉村振興、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共規劃建設公益性公墓62個,注重公墓建設的生態綠化,如今大餘從火化率只有30%、散埋亂葬現象嚴重轉化成火化率達百分之百、新增死亡人口全部進公墓安葬。

陝西大荔:將殯葬改革與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協同推進,探索出了一條殯葬改革引領全域發展的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子。投資1.2億元,建成全省領先的縣級殯儀館和縣級殯葬文化展廳,新建村級標準化公墓183處、墓穴13.7萬個。依託殯葬改革形成的優美環境,大力發展體育休閒、康養度假、研學培訓等業態,吸引遊客1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

殯葬標準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2018年12月11日,殯葬標準化建設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議認為,殯葬標準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為更好滿足殯葬工作實際需要,必須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推動標準宣貫實施。2018年,殯葬標準立項、研製、修訂、宣貫工作進展順利,《殯葬服務機構安全工作指南》等9項殯葬行業標準獲準立項,《遺體收斂運輸消毒衛生技術規範》這項在研行業標準獲得國家標準立項;完成《殯葬服務要求》等5項殯葬行業標準研製工作,完成《燃油式火化機通用技術條件》和《殯葬術語》兩項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完成4項標準預研工作以及一項國際採標工作。2018年,民政部發布14項民政行業標準,其中殯葬類標準有10項,主要是殯葬環保、殯葬信息化和殯葬設備等方面的標準。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8)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揭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31日訊 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評選今天揭曉!「中國首支會展產業基金在上海成立」、「商務部不再實施四種境內舉辦涉外經濟技術展覽會辦展項目審批」等入選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 由中國經濟網和《中國貿易報》共同發起、聯袂評選的年度中國會展十大新聞,從2010年至今已十個年頭。
  • 風光大葬需十多萬 殯葬業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
    越來越多人感嘆「死不起」「葬不起」的同時,從2003年開始,殯葬業已連續數年進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佛山南海即將免除基本殯葬費用的做法,能否終結殯葬業暴利?是否會將其中少收的錢再轉嫁給市民?  基本殯葬只是九牛一毛  日前,佛山市南海區民政部門傳出惠民消息:繼去年對低收入群體的基本殯葬費用實施部分減免後,今年內將劃撥1000萬元專款,用於免除轄區內戶籍死亡人員的基本殯葬費用。  據了解,殯葬收費與服務相聯繫,分為基本殯葬服務和選擇性殯葬服務兩方面。
  • 「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啟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 「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評選今天正式開始。今年的會展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首次採用由國內多個會展行業協會、城市會展管理部門推薦的形式.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會展業十大會展新聞評選活動的第十個年頭。每年的全國會展業重大新聞評選活動經中國經濟網和《中國貿易報》兩家主流媒體共同發起,通過業界專家評選、線上投票等形式,公開、公正評選出在行業有影響力、對社會認知有價值的會展新聞,是對會展業年度最具權威性和傳播力、影響力的行業盤點。
  • 殯葬業「暴利」:有公司殯葬業務毛利率88% 三年連漲
    在去年9月民政部出臺《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背景下,業內對殯葬業得到更規範的管理感到期待。與此同時,不少公司推行殯葬業周邊服務的腳步也越來越快。福成股份殯葬業毛利率達87.96%,連續三年抬升中國目前有哪些上市公司涉及殯葬業?
  • 內地殯葬企業福壽園在港上市 推殯葬業文化轉型
    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殯葬服務商,不僅將成為中國殯葬企業踏入資本市場的典範,也將給整個中國殯葬業帶來新的變化。  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殯葬服務企業,福壽園以「建文化陵園、創陵園文化」為理念,將傳統殯葬與人文、歷史、藝術等文化概念重新融合,為國內殯葬業帶來新的內涵延伸和意義拓展。
  • 「2018殯葬盤點」2018年殯葬行業十大影響力政策法規盤點
    ,這是《殯葬管理條例》1997年實施以來的首次大規模修訂,擬將原條例的6章24條擴充為8章57條,提出繼續推進以「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提出國家要建立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制度,堅持殯葬事業的公益屬性。
  • 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
    這一年,不僅有中國的第一支會展基金成立,還有第一家民營企業在A股上市,當然還有去年延續以來的會展業併購。隨著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新經濟業態已初露趨穩跡象,場館方已悄然轉身為會展產業聚集區引領者,並正在加速建設會展新生業態。故此,本次由兩家主流媒體發起並評選出2019年中國會展業十大新聞。
  • 口水和金錢齊飛,中國殯葬第一股是怎樣煉成的?
    因其近 80% 的毛利潤,以及 10 萬一穴的均價,每年關於殯葬業的暴利話題,這家於 2013 年上市的企業總是首當其衝。拋開爭議不談,一家成立於 1994 年的企業,究竟是如何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殯葬服務商的?
  • 殯葬業因何暴利?
    而事實上,與殯葬費用畸高不下相比,相關殯葬公司卻賺得盆滿缽滿。以。「內地殯葬第一股」福壽園(01448,HK)為例,2015年3月,福壽園上市後首次發布年報,集團2014年收入人民幣7.951億元,較2013年增長30%,其中毛利率高達80%;淨利潤為2.851億元,較2013年上升了50%。那麼,事關公眾利益的殯葬業就該暴利嗎?
  • 殯葬業被指十大暴利行業 最高利潤達2000%
    他是來給母親辦殯葬登記的。母親去世那天,醫院太平間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這兒可以提供全套的殯葬服務,「給老人送到火葬場為止。」  隔著窗玻璃,外面走廊上掛滿了花花綠綠的廣告海報,全是青山綠水的墓地陵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進了旅行社呢。」門口的一個鐵架子上,也分門別類地擺了幾摞宣傳材料,徐睿抄起幾份看了看,上面都釘著各家墓地業務員的名片,寫著「憑此卡可享受500元優惠」。
  • 兩大殯葬業巨頭PK,「殯葬第一股」福成股份轉型的空間有多大?
    下決心剝離虧損的傳統主業,A股殯葬第一股——福成股份邁出了向殯葬行業徹底轉型的關鍵一步。   那麼,福成股份下一步會怎麼做?向殯葬業徹底轉型後,公司會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高達千億,隨著中國老年化社會的加劇,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 落葉歸根,殯葬業的黑科技
    近幾年,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中國殯葬業改革的文章,但這個牽扯到法律法規,好多人看來違背中國幾千年文化,本文裡我還是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殯葬文化,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並沉澱下來的,集中了人們對死亡的認識、生存的價值、人性親情等有關於人類本源性問題思考得出的結論。殯葬文化也是幾千年來一步步演變而來,合適的殯葬方式是對故人最大的尊敬,所以一般都會有一定的儀式感。
  • 學歷高忌諱少 高薪吸引美華裔碩博士投入殯葬業
    學歷高忌諱少 高薪吸引美華裔碩博士投入殯葬業   玫瑰崗企業開發部主管Mishelle林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殯葬行業。她管理的部門,新進員工全都有大學本科學歷,其中十名員工還是碩士或博士畢業生,「學歷越高的人,對傳統迷信的忌諱越少」。  這種現象並非只在洛杉磯出現。Mishelle表示,近年殯葬業就業走俏的主要原因除收入較高外,還有社會認可度增大,封建迷信思想減少。
  • 殯葬之王
    知天命的李福成,壓根沒想到,多年後自己會涉足殯葬業,並成為一代殯葬大王。貳1996年,李福成成為「中國牛王」之時,往南1200多公裡的上海,一位名叫白曉江的38歲青年,剛剛在中福集團總公司走馬上任,出任董事長、總裁職務。
  • 南方日報:讓殯葬業回歸社會公共服務本質
    原標題:讓殯葬業回歸社會公共服務本質 《2014-2015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綠皮書25日由民政部研究機構發布。報告指出,去年中國死亡人口估計超過1000萬,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2025年到2030年前後,這個數字會達到2000萬左右,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現有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
  • 2018年中國基督教界十大新聞
    編輯部根據重要性、讀者關注度、點擊量、分享率等要素整理出2018年中國基督教界的十大新聞事件與話題,與讀者一起回顧這一年的一些大事: 一,中國基督教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召開。中國基督教第十次代表會議於2018年11月27-30日在北京中國職工之家召開,來自全國30個省市區的320名代表與會。
  • 殯葬業到底賺錢不?這家上市公司去年虧1933萬
    殯葬業到底賺錢不?  3月28日,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國生命(08296.HK)發布了2017年年報,實現營收6070.9萬元人民幣(以下如無特別標註,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同比增長約5.9%,虧損約1933.4萬元,較2016年的虧損額3152萬元,有所減少。  據了解,中國生命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重慶,殯葬業在人們印象裡為暴利行業,為何中國生命連續虧損?
  • 2018年山東體育十大新聞
    2018年山東體育十大新聞 發布時間:2019-01-03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魏巍 字體: 大
  • 中國最大殯葬企業即將上市
    中國殯葬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洪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福壽園的上市,是一種「更大範圍向社會宣傳這一行業,讓社會大眾更廣泛、深入了解殯葬業的很好的方式」。  福壽園招股書顯示,中國的殯葬服務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根據調研公司Euromonitor的資料,2008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9.7%,2012年已達11.1%,預計到2017年,該比例將會升至14.4%。  招股書顯示,由於人口持續老齡化,我國人口死亡率由2008年的0.71%升至2012年的0.72%。
  • 亞洲殯葬業巨頭:富貴集團鄺漢光博士簡介
    2016年,《中國人在海外》節目組採訪了亞洲殯葬業巨頭富貴集團董事主席鄺漢光。第一次見到鄺漢光時,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身價百億的集團掌舵人會如此的親切隨和。採訪的過程中,他多次和我們開玩笑說:差不多可以啦,你們要拿奧斯卡啊。他也會體貼的帶我們去吃一些特色水果和菜餚。